蔚来-SW(09866)董事长李斌有一句名言——“没有两百亿别造车”。言外之意,造车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大量折戟沉沙的造车案例都在阐述一个残酷的现实,如果你手上恰好有上百亿的资金,又恰好对钱没有兴趣,那么就去造车吧。
所以造车到底有多“烧钱”?港股市场上又一个鲜活的案例已经浮出水面。智通财经APP获悉,港交所6月1日披露,威马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威马”)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招银国际、中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曾向美股和A股科创板抛出过橄榄枝的威马,此次若能成功“落户”港交所,将以造车新势力的身份与“蔚小理”齐聚港交所。威马也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在“造好车、求增长、阔融资”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烧钱”进行时,卖1辆亏1.7辆
首先关注造车方面。威马在招股书中的“自我介绍”是这么说的:公司是将创新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引入到中国主流市场的先驱。公司的品牌是性能安全可靠、质量始终如一、用户体验卓越、价格普惠的智能电动汽车的代名词。
威马作为一家以智能电动汽车为主打产品的公司,作为“造车新势力”的成员,衡量一辆好车的最低标准,势必是看车的配置有没有以智能化加持的科技感。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截止2021年威马3952名员工中,有1141名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占比为28.9%。这些研发人员为威马打造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包括:电子电气架构(EEA)、
自动驾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DAS)智能座舱、电动动力总成以及数字化技术等等。
这些核心技术也帮助威马丰富了产品组合。公司以SUV车型为起点,开发了包括EX5、EX6和W6三款SUV车型,此外还有E5和M7两款轿车。
威马在招股书中表示,W6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通过其在家庭或工作地点指定停车位自动代客泊车(AVP)或“记忆”AVP功能实现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大批量量产电动汽车车型。M7预计于2023年搭载我们自主研发的L4级AVP,其硬件已配置为支持未来L5级自动驾驶功能。
拥有前沿技术加持,威马电动汽车销售在过去三年实现快速增长。自2018年9月推出首款车型以来,威马已累计出售83495辆电动汽车。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公司电动汽车销量分别为12799辆、21937辆及44152辆。
遗憾的是,威马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但盈利能力并未通向变动,相反车卖得越多亏损反而更大。2019年至2021,公司总收入分别为17.62亿元(人民币,下同)、26.72亿元和47.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同期,威马亏损亦逐年扩大,三年亏损金额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累计亏损超过174亿元。以威马2021年的销售收入和亏损金额计算,公司平均每卖一辆车,就亏了超过1.7辆的钱。
5人一年拿走17.5亿薪酬
威马为何有这么强的“烧钱”能力?从报表上看,公司2021年的销售成本是销售收入的1.41倍,这意味着车从在流水线上已经开始亏钱。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六个字——“成本高、人工贵”。
成本端,威马2021年的销售成本为66.9亿元,主要包括原材料及耗材、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制成品及在制品、生产设施及设备有关的折旧及摊销开支、保修开支、雇员薪酬等。其中,原材料及耗材金额达到52.98亿元,占销售成本的79.2%。同时也说明,威马虽然在2021年卖了4.4万多辆车,但并未收回原材料成本。
再看“人工贵”,主要体现在行政开支。2021年,威马的行政开支金额达到27.05亿元,为销售收入的57%。其中,雇员薪酬占比达到77.9%,为21.06亿元,同比增长74.3%。
公司称,行政开支在2021年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威马上海于2021年向若干管理层成员授予股份奖励导致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大幅增加。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威马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在2019年至2021年间呈爆发式增长。公司称,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向董事支付的薪酬(包括袍金、薪金、奖金、雇员限制股份或购股权开支、退休金计划供款、住房及其他津贴,下同)及实物福利总额分别为约770万元、2050万元及17.456亿元。同期,向五名最高薪个人雇员支付的薪酬及实物福利总额分别为约900万元、2.51亿元及17.455亿元。
威马在招股书风险因素栏中提示,公司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最高行政人员、主要员工及其他合资格人员的持续努力。如果一名或多名最高行政人员或主要员工无法或不愿继续为公司服务,公司可能难以甚至根本无法及时另觅他人替代。
上述因素或许是威马为高管提供高薪的重要原因。这也为公司的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在,2019年至2021年间,威马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总净额达到162.7亿元,由于良好的融资状况,公司2021年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41.56亿元的近三年最佳水平。
销量倍增仍“掉队”?
威马还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提高产量并实现规模经济,每辆车的固定成本(主要是生产设施及设备的折旧及摊销)、销售及营销开支、行政开支及研发开支预计将会减少。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盈利并非威马当前第一要务,在公司发展初期,最重要是把车造好,以打动人心的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从大环境看,随着对电动汽车、电池及相关技术进行大规模投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并有很大增长潜力,威马未来可继续从行业增长中汲取“养分”。
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2021年电动汽车的销量约为270万辆。得益于政府扶持政策和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预计2021年至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将以25.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于2026年达到830万辆。预计到2026年,电动汽车销量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百分比将达到约36.2%。
威马作为卡位电动SUV赛道的头部企业,已经在细分市场取得领先优势。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威马在中国主流市场(指制造商建议零售价15万元至30万元的电动汽车细分市场)纯电动制造商电动SUV排名第一位,市场份额为16%。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纯电动智能汽车市场,威马的竞争力将明显下降。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智能电动汽车销量排名,威马名列第三位,市场份额仅为3.9%。
如果唯销量论,威马在与中国本土“造车新势力”竞争中也不占优。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21年,理想汽车-W(02015)旗下理想ONE总计交付为90491辆,同比增长177.4%。蔚来2021年交付新车91429台,同比增长109.1%。2021年小鹏汽车-W(09868)全年总交付量达到98155台,为2020年的3.6倍。
面对主要竞争对手快速的销售增长,销量基数偏小,增速并不占优的威马难免有“掉队”之嫌。作为一家未盈利且未上市的车企,扩宽融资渠道,保留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的一席之地,未来寻求伺机弯道超车机会是威马的当务之急。这一次在港股的上市机会,恐不容威马“马失前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