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港“窗口期”已至 好未来(TAL.US)何时心动?

16554 8月6日
share-image.png
聂一洲 智通财经研究员

时隔一个半月,好未来(TAL.US)回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再次如石子落入水面,在市场激起一阵涟漪。

与6月出现传闻时无任何信息不同,此次的二次上市传闻包括了其可能的上市时间以及筹资范围,即“最快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最多募资20亿美元”,但其确切的上市时间和募资规模目前尚未最终确定。

虽然关键信息还未确定,但透露的信息增多,似乎足以让市场对好未来回港二次上市的期待更近一步。

不过,此次好未来的回应依然是“没有上市计划”。这一回应让其“回港二次上市”再次成为了“传闻”,但摆在这家教育龙头面前的市场因素以及政策因素却仍在加速发酵,这也或将促成好未来的“回港传闻”在今后成为现实。

加速发展OMO催生新一轮融资需求?

因为市场竞争加剧催生新的融资需求,对于好未来而言并非空穴来风。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7月30日,好未来发布了截至今年5月31日的2021财年Q1财报,好未来在Q1的净收入为9.12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单季度的营收创历史新高;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8170万美元,与上一财年同期净亏损1620万美元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实现同比扭亏以及业绩大幅增长,好未来自然是离不开在线教育的支持。正是因为公司对在线教育的长期投入,叠加卫生事件影响下,直接表现为公司在线教育用户大幅增长,这也推动了其当期收入取得高速发展。

财报显示,好未来本季度正价课注册学生数达到295.6万人,同比大幅增长72.1%;好未来目前在90个城市共设有936个教学中心,较上一季度净增加65个。

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得益于好未来对OMO模式的长期投入。

对于教育行业而言,2019年是教育OMO模式爆发的元年。目前行业内普遍看好OMO模式,认为OMO模式是未来10年教培行业的最终形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OMO模式实现教育场景全覆盖,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线上的技术手段为纯线下模式辅助提升效率,除了线下学习外,还可以通过线上满足自己的多样化需求,加深学习效果;同时学习过程的可视化也让家长随时体验监督,这些都提升了整体的用户体验。

对于教育机构而言,OMO模式既可以为企业覆盖三四线及更广大的增量市场服务,又可以为企业现有服务实现运营效率优化。

2020年卫生事件加速推动各大教培机构的升级迭代,自然也给好未来扩张在线教育下沉市场的机会。从公司业务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角度看,好未来推进OMO下沉市场,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好未来近年的发展趋势可以明显体现出公司的战略走向。收入方面,公司仅用4年时间,线上营收占比从2017财年的4.54%大幅提升至2020财年的18.83%;

招生人数方面,公司招生重心向线上倾斜,近三年来公司线上招生人数年增长率超100%,2019财年增速为214.97%,而到2020财年依旧保持100%以上同比季度增速。

好未来在积极推动OMO加速下沉市场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在逐渐激烈。

这一点从好未来的费用增长上可以明显看出。2020财年,好未来总的销售及市场费用高达8.5亿美元,销售及市场费用占当期经营费用比率则从2018财年的38.5%提升至2020财年的50.9%。

相比之下,“老对手”新东方的费用占比情况就平缓得多。在2018-2020的3个财年中,新东方销售及市场费用占比分别为29%、27.1%和28%,平均值一直控制在28%左右。

营销费用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好未来的盈利情况。好未来在2020财年Non-GAAP下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仅为774.8万美元,相较2018和2019财年的2.5亿和4.4亿美元出现一定下滑。

随着对下沉市场的投入加速,“用盈利换速度”终究不是良策。不过目前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回港二次上市,也是好未来的一个选择。

政策因素催生回港“窗口期”

京东和网易之所以在今年相继回港,很大程度是由于政策端的“一推一拉”促成了现在成为中概股“二次上市”的窗口期。

港交所的拉动效应明显已经不用赘述,阿里、京东和网易的成功回港,已经给中概股们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尤其是阿里巴巴回港,实现了41.4倍超额认购,以每股176港元的价格成功发行5亿股,加上通过超额配股权额外发行的7500万股,融资额超过了千亿港元。

在国际市场方面,受卫生事件影响,美联储开启的量化宽松以及全球的低息政策,导致今年的全球流动性必定过剩。其中最明显的指标莫过于纳斯达克指数。

充足的流动性让纳斯达克指数在经历今年3月份的暴跌后迅速回升,目前纳斯达克不仅收回了此前的跌幅,当前指数也突破了1万点,迫近11000点。

届于现在美股估值处在高位,中概股回归能够获得相对高的估值。并且在高流动性背景下,中概股通过二次上市回归也不用担心融资问题,在这个时间点,增加融资渠道几乎等同于直接为公司扩大现金流。

除了国内外政策因素对中概股回归起到的拉动效应,美国方面也在制定政策增加中国公司在美上市门槛,间接“推动”中概股回归。

最典型的莫过于当前美股市场出现的中概股信任危机。自从今年4月,瑞幸咖啡被曝财务造假,美股市场便开始上演了对中概股的恶意做空,爱奇艺、跟谁学等优质中概股相继被美做空机构持续跟踪。

除此之外,美参议院还在今年5月全票通过了所谓《国外公司问责法案》,规定任何一家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遵守PCAOB的审计要求,将禁止该公司证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概股在美股市场的融资渠道扩张。

因此,中概股寻求融资的风险分化拥有充分合理性,而港股市场则可以承担“避风港”的角色。所以对于好未来以及众多其他的中概股而言,现在尚有时间和空间仔细研究融资渠道以及融资方式的选择,毕竟港股市场或是A股市场始终会是他们的一条退路。


相关阅读

天风证券:好未来(TAL.US)Q1净利大幅增长,经营扩张稳健可持续

8月5日 | 天风证券

好未来(TAL.US):卫生事件期间线下受阻,线上持续高增

8月5日 | 国金证券

好未来(TAL.US)Q1财报电话会议实录:卫生事件不改网点扩张节奏,线上高增长驱动Q1业绩超预期

7月31日 | 智通编选

中信证券:好未来(TAL.US)2021财年Q1经营表现超预期 线上业务盈利拐点显现

7月31日 | 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