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氢能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我国氢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财联社记者梳理统计,目前已有超百家A股公司布局氢能产业链,但除亿华通(688339.SH)外,较少有公司原有主营业务与氢能直接相关。业内人士认为,氢能率先会给工业领域和交通领域带来好处。
氢能产业投资暴增至3.2万亿
国际氢能理事会与麦肯锡公司最新发布的《氢能观察更新版》报告称,作为一个关键的能源转型支柱,氢能投资呈现加速的趋势。到2030年,对氢能项目和整个价值链的投资总额估计为5000亿美元。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制定了具体的氢战略,并拨出了760亿美元的政府资金。今年2月,该公司发布的《氢能观察2021》报告显示,全球已宣布了200多个大型项目,总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约合1.9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短短5个月左右的时间,全球氢能累计投资增加了2000亿美元。可见氢能投资有多火爆。欧洲占已宣布项目的50%以上,估计投资额为1300亿美元。而中国正在成为一台氢能“发动机”,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占能源份额的10%。
A股上市公司布局氢能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仅8月以来,就有昇辉科技(300423.SZ)公告成立昇辉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与布局氢能储能等核心产业环节。而继宣布成立氢能源事业部后,协鑫集团旗下协鑫新能源(00451)正式对外宣布氢能发展计划:蓝氢目标为逐步扩能至每年400万吨合成氨生产规模,可供应国内70万吨蓝氢;绿氢目标即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达到40万吨年产能。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氢能地位逐步提升,能源央企的产业参与比例亦随之提升。在氢能政策渐趋明朗以及各央企积极布局下,氢能产业格局或迎来新的变化,产业节奏有望提速,对未来氢能板块的走势也应引起重视。
央企入局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被看好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近日表示,超过1/3的央企已经在进行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布局,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成果。
据财联社记者调查了解,国家电投在氢能产业同时进行了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的布局;中国石化(600028.SH)“十四五”期间拟规划布局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此外,今年5月,中国石油正式成立氢能研究所,将围绕中国石油氢气制取储运及高效利用、燃料电池及储能技术等氢能产业相关技术研究,未来,中国石油还将在全国范围投运50座加氢站。
央企入驻将对氢能产业格局带来哪些变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研究员景春梅表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是自下而上的,民营企业率先进入,大型央企纷纷跟进,同时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一定产业基础,并显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后,最终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从而制定顶层规划。如今能源央企的加入意味着“氢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被看好,其重要性得到肯定。”
“能源央企在布局氢能时,将结合自身原有的产业基础、主营业务重构产业链,建立新的绿色低碳发展优势。同时,央企体量很大、资金技术优势显著,因此央企的进驻将对氢能产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加速对核心技术的突破、应用场景的拓宽以及绿氢的规模化制取。”景春梅表示。
“目前中国氢气市场需求大概是2500万吨/年,2025年之前的市场机会,第一是在工业领域,第二就是交通领域,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向,特别是重型商用车,一定会快速实现替代。”隆基(601012.SH)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英歌表示。中国石化前董事长张玉卓曾表示:“目前氢能源正处起步阶段,远没有足够的规模和经济性。需要产业链共同努力降低总成本,才能有大规模推广的潜力。”
本文选编自“财联社”,作者:李佳佳;智通财经编辑:赵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