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全球:全球芯片供应吃紧,汽车市场将如何发展?

440 7月8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引言

2020 年末以来全球芯片短缺打乱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运营,这一情况接下来会变得更加严重,然后才会好转。全球芯片供应吃紧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下半年以来汽车需求的迅速反弹,以及消费电子行业芯片需求的日益增加。标普全球评级认为,芯片短缺可能会阻碍但不会扼杀中国汽车行业的复苏。

投资者希望了解芯片荒对中国车企的影响,以及我们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看法。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芯片短缺现状如何?将如何发展?

今年一季度中国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75%,但相比疫情前的2019 年一季度销量下降了3.6%。主要原因就在于芯片短缺。

半导体供应日趋紧张,我们预计二季度的汽车生产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车企在2021 年3 至4 月公布了停产计划。

我们认为芯片短缺不会扼杀中国汽车市场2021 年的复苏。我们预计,随着半导体产业配置更多车用芯片产能,供应链会从2021 年第三季度开始逐步恢复正常。因此,车企下半年应能加大产量,从而弥补一部分在上半年损失的产量。我们仍预计2021 年全年中国市场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5%-9%。如果芯片短缺持续时间比我们现在的预期更久,届时我们会酌情更新我们的假设。

中国政府计划将芯片自给率从2019 年的30%提升至2025 年的70%。而目前汽车行业的芯片自给率特别低,不到10%。考虑到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和认证周期,我们认为本土芯片制造企业抢占外资份额尚需时日。

我们预计中国车企将加大自研芯片的研发和投入力度,以稳定供应链、减轻进口依赖。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依赖于高端半导体产品。

例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控股)投资的亿咖通科技(ECARX)已在2021 年同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Arm China,安谋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芯擎科技),来设计一款将由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TSM.US)生产的7 纳米车用芯片。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489)成立了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预计将在2021 年二季度生产功率芯片。两家车企初始阶段的自产芯片供应应该只能满足其总需求的很少一部分。

芯片短缺对哪些受评车企影响更大?

我们认为,中高端燃油车型较多的车企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当前8英寸晶圆的供应短缺最为严重,而高端车型必不可少的电子稳定程序(ESP)和电子控制单元(ECU)当中的关键芯片都需要利用这类晶圆生产。低端车型一般不用ESP,ECU用量也较少。

新能源车企保障芯片供应的难度可能更大。除了规模较小导致议价能力偏弱以外,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用量也多于传统汽车。但我们注意到,可能是因为产量仍然有限,国内新能源车企在生产上受到了的影响较小。目前为止仅蔚来汽车有限公司(NIO.US)公布了2021年3月末停产5天的计划。此次停产导致蔚来汽车的一季度交付量只达到了该公司之前预测区间的下端。

受评中国车企的一季度销量基本符合预期,达到了全年目标的四分之一左右。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汽)受到的影响看上去是最小的,其一季度销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35%。这可能是因为该公司不断推出新车型,并提高了产能利用率。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01958)今年一季度销量相比2019年同期的下降幅度最大,可能是因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北京现代的销量表现较差。

车企芯片库存可见度低。有些受评车企3月份芯片库存能维持两周生产,而另一些则是采用了准时生产制度。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0175)表示已锁定3到6个月的芯片供应,但我们认为执行上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东风集团股份在2020年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其合资品牌2021年一季度的生产受到了缺芯影响。我们预计前不久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 Corp.)发生的火灾可能会加大东风集团股份日系合资品牌在第二季度的芯片短缺。

本文选编自微信公众号“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作者: 标普全球市场;智通财经编辑:刘家殷。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兴业证券:维持2021-2022汽车行业恢复性增长预期,预计Q3迎来供给拐点

7月8日 | 兴业研究

汽车行业专家:芯片短缺已近顶峰,至少延续至2022上半年

7月8日 | 赵锦彬

台积电(TSM.US)财报前瞻:产能主导,二季度业绩稳了

7月8日 | 老虎证券

乘联会: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下降8%

7月7日 | 马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