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消费和科技板块成重点标的池,谁将成为新科“港股通”成员?

437 7月2日
share-image.png
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和观点。

2021年上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过4600亿港元,春节后尽管流入节奏有所放缓,但仍维持稳定净买入,预计全年达到8000亿港元。除了股票交易外,债券通“南向通”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落地。2021年上半年,港股IPO累计募资金额超过2000亿港元,其中不乏明星公司,如上半年最大IPO的快手。未来港股市场仍将作为“新经济”公司的主战场,今年3月港交所针对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发布咨询文件,“双重主要上市”制度的放宽料将为更多海外上市的中资公司回港扫清障碍。随着半年度节点到来,恒生综指成份股迎来新一轮检讨,“港股通”股票池也将随之调整,我们预计将有近20支标的有望新纳入港股通,包括受关注度较高的时代天使(06699)、奈雪的茶(02150)等,正式调整预计将于2021年9月6日生效,除此之外,预计快手也将于今年9月初被纳入“港股通”。

2021年“互联互通”更进一步,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被首次纳入“港股通”,债券通“南向通”预计将在未来半年正式落地。

2020年末,沪、深、港三地交易所正式达成一致,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纳入“港股通”,市场对于这类公司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带动相关公司股价快速上行。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部31家B类生物科技公司中有20家已被纳入“港股通”。

我们判断,未来港股将进一步成为生物科技公司的主战场,同时越来越多公司有望通过“互联互通”被内地投资者购买。除了股票市场外,我们预计债券通“南向通”也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落地,2017年7月落地的债券通“北向通”近年来逐渐成为国际投资者加码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渠道,而“南向通”的落地届时将为内地投资者投资离岸高收益美元债提供窗口。

港股上市制度有望迎来革新,为海外上市的中资公司回港扫清障碍。

2021年3月31日,港交所发布《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咨询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1)对现有的二次上市制度进行扩容,允许传统行业同时非同股不同权的海外上市的大中华公司赴港二次上市。

2)给予双重主要上市的发行人更大的灵活性,可沿用既有的同股不同权架构和可变利益实体架构(VIE)。

尽管此次文件仅为咨询文件,但我们认为港交所此举旨在为更多传统经济板块以及近年来新上市的海外中资股回港上市扫清障碍。同时对于上市未满两年的公司来说(二次上市规则下,发行人需保证在海外主要交易所至少上市满两年),双重主要上市有望成为其未来上市首选方式。与“二次上市”规则不同的是,在现行的“双重主要上市”规则下,企业除了需要满足市值和创新属性的要求外,还需要满足股权架构等要求,上市规则和流程更加复杂。但其优势在于,通过“双重主要上市”规则上市的大中华企业被允许纳入“港股通”、供内地投资者购买。

“港股通”标的池调整前瞻:预计本次被新纳入的重点公司集中在医疗保健、消费和科技板块。

根据恒生综合指数和港股通最新筛选标准,我们预测本次检讨中,将有近20支标的新纳入“港股通”。本次潜在被新纳入的标的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消费板块,数量上各占据6/3家,重点公司包括消费板块的奈雪的茶,医疗保健板块的时代天使、和黄医药(00013)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纳入恒生指数的标的外,快手公司预计将于2021年9月初满足交易所对于同股不同权(WVR)公司纳入标准后被纳入“港股通”,而其余同股不同权公司有望在今年年底被纳入“互联互通”。

此外,对于部分主营业务在非大中华地区但注册地及主要办公地均在大中华地区的公司,同样有机会在此次检讨中被纳入“港股通”,包括阜博集团等。预计此次包括阿里巴巴(09988)、网易(09999)、京东(09618)在内的二次上市公司不会被纳入港股通。但长期来看,随着越来越多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此类公司有望成为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后最后一类被纳入“互联互通”的港股优质资产。

风险因素: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超预期,全球经济进入衰退;中美摩擦激化;国内信用环境恶化;新兴市场风险失控,出现大幅资金流出。

本文选编自“中信证券研究”,作者:杨灵修 何翩翩;智通财经编辑:魏昊铭。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再创新高!上半年港股承销排行榜揭晓

7月2日 | 万得资讯

智通港股早知道︱(7月2日) 关注航运板块 新5G基站招采将陆续开启涉及中兴通讯(00763)等

7月2日 | 智通财经

智通港股开市掘金(07.02) | 中医行业利好不断 券商板块中报业绩给力

7月2日 | 智通财经

智通ADR统计 | 7月2日

7月2日 | 陈诗烨

智通财经港股7月投资策略及十大金股

7月1日 | 智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