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 微信公众号“罗马广场”。
“很多人说,这次抱团股的崩溃会不会像当年漂亮50的崩溃一样?
当年漂亮50崩溃的时候,它是恶性通胀的时代,
1964年到1981年,它的利率非常高,有百分之十几,类似于我们90年代的一段时间,股市就很难好了。
但是现在的是零利率,负利率,这一定跟它的利率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你是零利率负利率的时候,只要有派息,一个点两个点你都很幸福了……“
“如果说过去世界500强企业的成长轨迹是抛物线形,一家公司从小公司慢慢做大到顶点,然后慢慢再消亡。
但是现在很多公司的成长轨迹非常快,比如黄铮先生刚刚退休,他领导下的公司只用了5年时间,从0到了7.8亿用户,超过了淘宝;
它可能上升速度非常快,到顶端之后可能又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现在互联网公司的成长轨迹,已经从抛物线结构变成矩形结构或梯形结构;
在梯形左边的时候,这些公司大多是亏损的,亚马逊亏了有20年,再比如刚刚提到的电动车公司,它之前其实是长期亏损的,现在的市盈率是1000倍。
换句话说,这类改变世界的公司投资难度很大,因为它没有安全边际;
但如果你不去投资,可能会错失一个伟大的时代,如果到了这些公司的成熟期你才买入,可能几千倍的涨幅已经错过了。“
“凡是公募基金秒光的时刻,比如说一发几百亿、上千亿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个顶点。一般碰到大赎回的时候,反而都是一个低点了。”
“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后,在这个泡沫之上又诞生了新的伟大商业模式。包括新能源汽车很热,各种公司都来参与了,关注度来了,它可能在某个阶段是个泡沫,但是当泡沫沉寂以后,真正诞生出非常好的几家公司,改变人类的生活。”
“当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我认为互联网时代要来了,当时我们也像张磊先生一样去做整个赛道的投资,上市的三家我们都买了。那三家之中涨得最多的一家大概涨了3000倍左右。”
“当我们研究美国的龙头电动车企业的时候,它的股价还只有30美元。2014年我们去纽约调研这家公司,当时公司董秘也出来接待我们,他觉得很奇怪,怎么有中国人跑到我们这儿来调研。
当时这家公司规模还不大,他约我们到加州去试驾,去看它的第一代工厂,后来《时间的玫瑰》再版的时候,在185页,我们也认为这家公司应该值600块钱,940亿美金。
和现在一样,这家公司总是爆出一些负面,很多人认为这家公司要破产,比如大摩的报告认为它只值10块钱,但现在它的市值在7000亿美金左右。
所以当新的商业模式出来以后,它如果真的是改变世界了,相应的回报确实是非常的惊人的。”
“这类改变世界的公司投资难度很大,因为它没有安全边际,但如果你不去投资,可能会错失一个伟大的时代,如果到了这些公司的成熟期你才买入,可能几千倍的涨幅已经错过了。”
“能够穿越周期的行业是跟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且是文化影响非常长的公司。”
以上,是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今天在东方财富线上交流中,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但斌从估值等角度,谈了近期的A股、港股、美股市场,对于市场关注的抱团股、坚持等现象进行了分析;
同时,还结合他自己具体投资的几个案例,分享了对于新能源车、白酒、医美、房地产、家电等行业的具体看法。
美股有韧性的原因:主要的公司估值不贵
问:不管美股涨到什么时候,总会听到一种声音说美股泡沫太大了,年年都有人说要崩了,怎么看待美股所谓的泡沫问题?
但斌:东方港湾一成立就在A股、港股做,后来做美股,我们做了很多年了。
美股主要的这些公司估值并不贵,像FAANG等等这几家公司,除了亚马逊的估值稍微贵一点以外,其他的就30倍上下,
而且他们是做全世界人的生意,全世界40%的利润是被美国公司赚走的;
而且它的生态一旦成功以后,比如说苹果,它在赚我们中国人的钱,但是我们能像美国人打华为一样打苹果吗?难度很大,所以它是赚全世界的钱。
假如说30倍,加上它的增长,比方说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它的估值并不贵。
为什么美国市场的韧劲比较足呢?
因为主要的公司估值并不贵,像FAANG占了纳斯达克差不多50%的权重,只要这几家公司不跌,或者跌了很快回来,它韧性就非常强了。
另外像烟草,当然出于社会责任我们不投,像美国烟草巨头公司也就十几倍的市盈率。
我们中国的烟草公司没有上市,但是电子烟的公司在香港有上市,估值很贵的。
还有像军工,美国军工龙头十几倍市盈率,也是非常便宜的,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军工企业大起大落,因为估值还是太贵。
所以一个市场有没有韧性,最终还是取决于估值变化情况。
如果主要的龙头企业估值不贵,或者说适当,再加上增长,它就表现得非常韧劲了。
刚才开玩笑说,A股市场2007年是6000多点,现在是3000多点,原因跟我们的发行体制有很大关系。
过去是审批制、核准制,需求大于供给,很多股票比方说应该值20倍、30倍,一下给你干到100倍、200倍,它上市完以后,基本上就是往下走了。
中国很好的公司在美国、香港上市,上市以后涨几千倍、几百倍。
在改革开放这40多年当中,享受到中国发展最好成果、又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的这些公司,全在海外上市,这是A股市场有缺陷的一个重大原因。
理解了这些问题,也就理解了,美国公司为什么这么好,它一定是有内在的合理逻辑。
减持不一定导致公司有问题 互联网龙头这次被减持为什么没怎么跌?
问:前些日子国内的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大股东减持,你也对此做了一些点评,能不能针对这个现象再多聊一聊?
但斌:减持本身是很正常的,包括今天,某体育品牌的股票在香港也是暴跌,因为也是大股东减持。
在市场经济的调整下,减持不一定导致公司有问题,
我们在互联网的龙头企业的减持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像目前最大的社交平台的公司,他的老总每次减持后都是涨;
我记得早年它减持了2000万股,如果按买深圳的一个别墅算,2000万股现在变成1亿股了,1亿股现在就算600多块钱,也就600多亿,可以买多少个别墅。
大股东的减持不一定非要导致股票下跌,像南非这家公司在三年前减持的时候,当时跌了50%,这次减持为什么跌幅这么小,甚至没怎么跌,还是估值的问题。
三年前它可能六七十倍的市盈率,到现在30倍的市盈率,到2021年或者2022年,可能它就变成20多倍了。
这样的公司,它的估值还算是比较便宜,所以估值是最重要的问题。
像另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要配售500亿,如果这家公司放在A股,我们很多老百姓说了,你这个叫什么?叫抽血。
在美国市场,昨天我们看到互联网证券公司,也是配股了差不多150亿,昨天大跌了20%多。
在一个开放的市场里面,资本上最核心的作用就是让好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变得更好。
当然你可能抽一次血,如果真的不好,你就下去了。但是如果再融资等等,能够让公司建立一个更长期的竞争力,市场还是会投赞成票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市场如果交给了资本市场自己去配置资源,会更有效率。长期它是更优化的一种选择,否则很多公司就不会在A股上市了。
为什么新的商业模式公司都跑到香港或者跑到境外,它更有利于市场化运作。
公募基金秒光的时刻 基本上都是一个顶点 碰到大赎回的时候 反而都是一个低点
问:今年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基金,一个季度,规模被基民买卖了一半,这个很恐怖的。你作为坚定的价值投资的践行者,对于价值投资怎么看?
但斌:前天我也转了一个表,凡是公募基金秒光的时刻,比如说一发几百亿、上千亿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个顶点。一般碰到大赎回的时候,反而都是一个低点了。
但是最近有一个变化,从公募基金的普遍情况来说,现在股民慢慢成熟了,包括基民也慢慢成熟了,并不会说因为最近的调整,对明星基金经理就不信任了,总体来说还是正的,还有更多人去加持,这个跟过去稍微有点不太一样了。
像我们A股市场的老百姓特别喜欢板块轮动、风格切换、寻找下个热点在哪里,包括什么抱团取暖等等这些讨论。
最好不要从这些角度去思考,如果你从这些角度思考,你是很容易亏钱的。
像去年,优秀私募和公募都赚了很多钱,但是去年你个人炒股很容易亏损零头。
假如说有一个亿,年初说牛市来了,你买券商,券商咣叽跌了百分之二三十,一个亿可能剩7000万了;
年中芯片股上市,说中国的崛起要靠芯片,你买芯片,又跌30%,这时候可能剩5000万了;
再到年底的时候,新能源,一追高又跌了40%,你可能就剩3000万了;最近又说碳中和,又跌了,你是很容易从一个亿变零头。
但是如果你选一些好的公司、长远的公司,比如说它今年利润1个亿,明年2个亿、3个亿、4个亿、5个亿、6个亿、7个亿、8个亿……我们也统计过一个数据,凡是上市的公司,如果每年的利润都是正增长的,比如10年20年,它每年利润都是增长,它100%是大牛股。
换句话说,如果你要以这些公司做标的,不去猜下一个热点在哪里,会不会板块轮动,它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投资一定是共赢的 不是割韭菜
过去31年,我们中国老百姓形成的交易文化,非常难改变,很多人在思考什么割韭菜、抱团。
我不太认同这种观念,投资是个共赢的事业。
当一个公司从一个亿到100亿的利润时,所有人都是赢的,国家赢、企业赢、员工赢,投资者也赢。
投资是个分享的事业,而不是说你赢了我输了,或者我赢了你输了,它不是个零和游戏、不是期货,股票可以靠利润增长,大家共赢。
我们有时候写微博或者是记录自己生活的过程当中,可能间接地也帮助了一些人,这些朋友买了这些好公司,改变了他们整个人的命运和家族命运啊,变得更有财富了。
你要用一种比较正向的思考方式,包括抱团取暖,我更希望用另外一个词,叫英雄所见略同。
一个好公司,最好它是没有天花板的,另外它的商业模式一定是非常简单可靠容易理解的。
换句话说一个好公司只有我们东方港湾知道,谁都研究不出来,你也赚不了太多钱。如果这个好公司我知道、你知道、大家都知道,那一说就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涨100倍、1000倍、1万倍。
所以投资一定是共赢的,不是说割韭菜。你割也割不了多少,而且从一个公司跳到另外一个公司,可能最后你自己也完蛋了。
秉持一个长远的思考方式,比如说我们做一个模型或者分析,说这个公司在未来10年20年,它的利润能从一个亿到20亿、30亿、50亿甚至更高,所有人都是赢的。
为什么每个国家都愿意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因为确确实实是让优质资源配置在好公司上更好,开赌场只有少数国家才允许的。
投资还是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很多人他好像是把资本上当成你死我活的游戏,不是的,它是一个非常正向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包括那些有泡沫的公司。
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后,在这个泡沫之上又诞生了新的伟大商业模式。
包括新能源汽车很热,各种公司都来参与了,关注度来了,它可能在某个阶段是个泡沫,但是当泡沫沉寂以后,真正诞生出非常好的几家公司,改变人类的生活。
能够穿越周期的行业 是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问:可以讲一讲改变世界的公司和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吗?
但斌:投资有些领域当然变化很大,但是总的来说,能够穿越周期的行业是跟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且是文化影响非常长的公司,
因为改变文化需要100年和1000年,类似这种商业模式的公司,一旦它建立很强的竞争壁垒,那就很难被世界改变了。
比方说全世界最古老的16家公司中,有4家是酒类公司;
酒类公司生命周期是非常长的,德国某家做啤酒的公司,已经存续超1000年了,它的产品也是供不应求,一出来就卖光了。
这类公司其实很难改变,除非未来发明一个芯片植入到你脑袋里面,直接通过电信号让你产生喝酒的体验,只要这种情况没有出现,喜怒哀乐都需要喝酒助兴。
这一类公司可能持续的周期就是200年、1000年,我们做DCF模型就知道,一家公司的存续时间,比如20年、50年,和200年、1000年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如果公司真的改变世界了 相应的回报是非常惊人的 但改变世界的公司投资难度很大
另外一类是改变世界的公司,这类公司投资难度就比较大了。
当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我认为互联网时代要来了,当时我们也像张磊先生一样去做整个赛道的投资,上市的三家我们都买了。
那三家之中涨得最多的一家大概涨了3000倍左右。
互联网时代来了以后,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企业,智能汽车时代到来以后,可能又会诞生出几家类似的巨头公司。
当我们研究美国的龙头电动车企业的时候,它的股价还只有30美元。
2014年我们去纽约调研这家公司,当时公司董秘也出来接待我们,他觉得很奇怪,怎么有中国人跑到我们这儿来调研。
当时这家公司规模还不大,他约我们到加州去试驾,去看它的第一代工厂,后来《时间的玫瑰》再版的时候,在185页,我们也认为这家公司应该值600块钱,940亿美金。
和现在一样,这家公司总是爆出一些负面,很多人认为这家公司要破产,比如大摩的报告认为它只值10块钱,但现在它的市值在7000亿美金左右。
所以当新的商业模式出来以后,它如果真的是改变世界了,相应的回报确实是非常的惊人的。
另外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发生重大变化,如果说过去世界500强企业的成长轨迹是抛物线形,一家公司从小公司慢慢做大到顶点,然后慢慢再消亡。
但是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很多公司的成长轨迹非常快,
比如黄铮先生刚刚退休,他领导下的公司只用了5年时间,从0到了7.8亿用户,超过了淘宝;
它可能上升速度非常快,到顶端之后可能又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现在互联网公司的成长轨迹,已经从抛物线结构变成矩形结构或梯形结构;
在梯形左边的时候,这些公司大多是亏损的,亚马逊亏了有20年,再比如刚刚提到的电动车公司,它之前其实是长期亏损的,现在的市盈率是1000倍。
换句话说,这类改变世界的公司投资难度很大,因为它没有安全边际;
但如果你不去投资,可能会错失一个伟大的时代,如果到了这些公司的成熟期你才买入,可能几千倍的涨幅已经错过了。
比如像苹果的成长,很多人早期说乔布斯是个混蛋,如果你真的认为他是混蛋,你可能不会买他旗下的公司,现在的情况也一样,
电动汽车的公司总是出事,那你要不要去投资,或者你已经投资了,遇到负面报道该如何思考应对。
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是完美的,再好的公司都有缺陷,做投资的时候我们要看一些因素到底是主因还是次因,包括我们刚才分析经济的变化,紧缩宽松变化等等,它也是一个主线,收缩是一个次要原因。
具体到分析公司的时候也是如此,要倒推它的主因是什么?
去抓主因,而不要因为次要原因去决策,但很多人往往是被次要原因所主导的,因而错失了很多伟大的机会。
我相信每个人几乎都买过牛股,但是往往拿不住,一般都是被次要原因给吓的。
但是如果你去思考,决定这个公司长期未来的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过去说的,要做逻辑起点的思考。
一个公司如果从5块钱涨到50块,这个时候你卖了,之后它又跌回3、5块,你一定不要庆幸说赚了这么多,而是要反思自己刚开始买的逻辑起点是不对的,如果你50块钱卖掉它,它又能涨到500、5000,这证明你一开始思考的逻辑起点是对的。
如果你每次开始思考逻辑起点是立足于未来的长期思考,即便50块钱就卖掉了,你也要想到自己当初的判断是对的,这样一来你每次做投资都是赢的,投资一定要思考一些最核心的东西。
投资要为长期而买进 持有优质资产超过10年 它的风险跟债券等同
问:即便是价值投资者应该也有卖出的时机,关于卖出有什么分享?
但斌:国内投资圈有一个很错误的观点,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你是自有资金投资,没有预警线和清盘线来折磨你,投资就应该类似于买房子。
比如说2008年你在深圳1万多、2万多买个房子,现在涨到10万、20万了,你要把这房子卖掉吗?
你卖掉的时候可能会赚一点钱,但是卖完之后它又继续涨了。
当时你可能几百万买一套房子,现在几百万可能只够付房租了。
其实这跟投资(股票)是一样的道理,比如某家公司你买了1个亿,现在市值涨到300亿、500亿了,它哪怕每年派息2%,每年也有很多收入,那这家公司就像下金蛋的鸡,你为什么要把鸡杀了呢?
另外还有一个,我在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叫《投资者的未来》,为什么要做优质资产的配置?因为只有优质资产才能够抵御通货膨胀。
在过去100多年的历史当中,钱是长腿的,不说你赚了一个亿(就能怎么怎么样了),就像我小时候的万元户,
当时1万块钱存到现在也就两三万,稍花一花就没有了,但当时的1万就跟现在的亿万富翁一样,所以钱是长腿的。
如果你那1万去做投资了,那就不一样了,就像当年北京的房价,可能1万块钱可以买好几套四合院。
所以只有优质资产才能够穿越变化。
当你持有这些优质资产超过10年的时候,它的风险是跟债券等同的;当你持有周期超过15年的时候,你的风险是小于债券的。
换句话说,这样的投资是对的,那你为什么要卖?
就比如说,早年你买汤臣一品,我记得我跟我们同事说,如果它5年以后还敢卖5万,就抢光了,但现在可能已经卖到30万了,那你会因为你5万块钱买的,(现在)就把看黄浦江的这种稀缺资源给卖掉吗?你卖了以后它未来再涨,你可能买不回来了。
所以投资还是要为长期而买进。
如果你投资不专业 最好的还是买房子
问:后边一个问题就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尤其是家庭方面想听一听你的建议。
但斌:如果你投资不专业,最好的还是买房子,虽然说房子现在限购的比较厉害。
因为投资是非常专业的,你要是不专业,做板块轮动、风格切换很容易一个亿变成零头,你还不如不来,还不如买债券或者做银行存款,虽然说最终也是钱长腿跑了,但至少比你亏要强。
投资是非常专业的,如果你得病了,你会自己给自己开刀吗?让你开飞机你敢开吗?
投资也是一样的,它是个非常专业的事情,除非你自己愿意学习变得非常专业,你再自己去做。
再有就是我们A股市场没有资本利得税,包括像爱马仕,我们曾经想去买过,但是它的资本利得税是75%,就是你赚100块钱,你要给法国政府75块钱。
我们刚刚看到一个案例是美国的造船股,一个散户在一个造船股上赚了7万,但他交税要交80万,因为他在美国可能持有一定时间才会免税。
所以我们A股的老百姓是比较幸福的,为什么?因为股票赚的钱不交税,住房也不交税,
但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咱们中国老百姓80%是亏钱的,因为一会儿买一会儿卖,不太专业。
所以我建议,要么你自己够专业,要么你就交给专业的机构去做,这样才会对得起你的财富,要么买房子或者债券等等,一些比较保守的投资。
很多公司的估值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 很难具体量化
问:判断一个公司的高估和低估总有一些模糊,到底如何去理解高估和低估?
但斌:昨天有个朋友也问我,他说漂亮50的崩溃,当时五六十倍,从70年代受益到80年,10年的时间怎么理解?
很多人说,这次抱团股的崩溃会不会像当年漂亮50的崩溃一样?
当年漂亮50崩溃的时候,它是恶性通胀的时代,
1964年到1981年,它的利率非常高,有百分之十几,类似于我们90年代的一段时间,股市就很难好了。
但是现在的是零利率,负利率,这一定跟它的利率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你是零利率负利率的时候,只要有派息,一个点两个点你都很幸福了。
昨天我也转了一篇文章,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未来整个世界都会日本化,如果变成日本化,社会是停滞的,如果整个世界都是这样,好公司的估值很难便宜,
所以估值高低一定跟它的社会大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一个,我也在《时间的玫瑰》描述过,有人问巴菲特,你有没有一个相当于公式一样(的东西),去判断企业高估和低估。
芒格就开玩笑说,像功夫熊猫里这样的秘籍,我一定要等到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刻,偷偷拿出秘籍来看,
功夫熊猫把秘籍一展开啥都没有,一张白纸。
巴菲特也说过,模糊的正确大于精确的错误。
很多公司的估值是一个系统性,整合的概念,很难具体去量化。
我在《时间的玫瑰》里也举过例子,我有朋友说他能精确算出某房地产公司的精确估值,当时我就说,你不用去算这个公司,你就算你家的房子,20年以后这个房子涨多少倍,它是静态的。
公司是动态的,它有很多的变化。
你怎么估?它变数是非常大的,你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正确,很难说有一个公式(可以算的清楚)。投资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智通财经编辑:赵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