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跨国药企2019年中国业绩出炉!合计收入1400亿元,阿斯利康(AZN.US)居首

48720 2月25日
share-image.png
医药魔方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医药魔方”,作者玉见。

跨国药企2019年财报近期陆续公布,多家企业在中国业绩表现亮眼。若按照在华制药业务总收入计,阿斯利康(AZN.US)以逼近50亿美元荣登中国市场跨国药企老大的宝座,紧随其后的是罗氏和默沙东(MRK.US),营收皆超过30亿美元,排在第7位的诺和诺德(NVO.US)中国区收入亦接近20亿美元。

跨国药企2019年在华制药业务收入(亿美元)

注:汇率换算1欧元=1.12美元、1瑞士法郎=1.023美元、1丹麦克朗=0.1499美元

纳入统计的7家跨国药企2019年中国制药业务总收入为208.19亿美元(约1400亿元),增幅达24.54%。为何这7家跨国药企在中国业绩表现不俗?本文主要从产品管线、总部支持以及中国市场潜力3个方面分析。

产品为王

这是一个“产品为王”的时代。上述7家跨国企业,几乎都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产品:比如阿斯利康以三代EGFR抑制剂Tagrisso(奥希替尼)为代表的肿瘤产品管线,罗氏的“三驾马车”(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默沙东的K药以及HPV疫苗,赛诺菲巴斯德的五联疫苗,辉瑞普强的阿托伐他汀钙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诺和诺德的胰岛素产品。

以在中国市场业绩表现最好的外资药企阿斯利康为例,其2019年全球总收入243.84亿美元(+10%),中国区收入48.80亿美元(+35%),占比超过20%。阿斯利康近50亿美元的中国收入中,奥希替尼在整个新兴市场达到了7.62亿美元(绝大部分为中国收入),哮喘治疗药物布地奈德销售额高达11.9亿美元。

默沙东是2019年在中国增幅最高的跨国药企,其中国区业绩高达31.41亿美元(约合21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财报显示:默沙东爆发式增长主要因为Keytruda及4/9价HPV疫苗(Gardasil/Gardasil9)、仑伐替尼、奥拉帕利、西格列汀等产品。

尽管辉瑞未在财报中提及中国市场的具体收入,但旗下普强公司做出了披露。普强是辉瑞在2018年12月份新成立的业务部门(注:普强与Mylan于2019年年底合并成立Viatris),旗下拥有涵盖多个疾病领域近20种成熟药品品牌,比如Viagra(枸橼酸西地那非)、Celebrex(塞来昔布)、Zoloft(盐酸舍曲林)、Lyrica(普瑞巴林)、Lipitor(阿托伐他汀钙)以及Norvasc(苯磺酸氨氯地平)等等。这些产品在中国创造了超过25亿美元的收入,接近普强全球收入的1/4。

诺华(NVS.US)创新药业务板块的增长离不开中国市场的贡献。随着中国注册审批和医保准入政策改革的深化,诺华在2015~2019年间共收获了25项新药批准(含新适应证),其中13个新分子实体是在中国首次上市。诺华预计预计未来5年内将有超过50项新药申请(含新适应症),2024年其在中国市场收入有望实现翻番。

诺和诺德2019年在中国的销售额约近20亿美元(+14%),主要源自胰岛素类以及GLP-1类降糖药物,尤其是利拉鲁肽2019年在国内销售额近10亿元(+70%)。随着利拉鲁肽进入医保放量,索马鲁肽在2020递交上市申请,诺和诺德国内市场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总部支持

如果说好的产品是企业致胜的法宝,渠道则是产品进军市场的润滑剂。跨国药企若要在中国市场建立一流的渠道,自然离不开总部的支持。显然那些在中国表现良好的企业,与总部支持密不可分。

再以阿斯利康为例。为何其肿瘤事业部能够从众多“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殷敏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阿斯利康总部在2019年年初将肿瘤业务作为单独的部门划分,而把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板块合并为生物制药部。显然也是向她负责的中国肿瘤业务传递了积极信号,加大了对中国肿瘤事业部的支持力度。

默沙东也在财报中提到,中国目前已成为默沙东全球增长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默沙东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北京设有研发中心、在杭州设有工厂,实现了研发、制造和商业运营“三擎合一”。

诺华制药于2017年4月任命了从中国本土市场历练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人张颖作为中国区CEO。在张颖任期的这2年中,诺华两大重磅炸弹——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先后成功进入中国,拉动中国区业绩飞速提升。

诺和诺德甚至在财报中提到,为帮助中国患者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总部力促中国团队加大与政府和第三方医疗机构紧密合作,提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通过接入“微医”医疗咨询平台,连接了高达1.72亿患者和30万医生。诺和诺德总部还分别为GLP1、胰岛素以及其他生物制药成立了独立的团队,以赋予每个领域更多的自主决策权。

最后借用诺和诺德在财报所言,「商业创新与产品创新一样重要」。越来越多跨国药企正加大支持中国的商业创新力度,不断评估甚至会重新考虑执行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中国本土国情需要。

中国市场潜力

再好的产品,再强大的总部支持,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显然也是无一用途。为何上述药企在新兴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不是巴西,不是印度?这显然离不开中国市场这片肥沃的土壤。

众所周知,中国在2015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2018年市场规模约达13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11.37%。预计至2023年,规模将达到1400亿至1700亿美元。中国早已成为跨国药企不容忽视且需要关注和聚焦的市场。

首先,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医药产业,中国的人口红利才刚刚开始释放,这是生物医药行业在中国成为风口的最根本原因。像PD-1产品的快速放量、九价宫颈癌疫苗的供不应求,正是迎合了中国市场庞大的未满足需求。

其次,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医疗保健创新为跨国药企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随着,中国庞大的人口老龄化推动的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中国政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将医疗保健作为政府议程的重要工作。

最后,跨国药企认识到了中国市场机遇背后的挑战。部分跨国药企在财报中提到中国政府加快审评审批速度,鼓励使用仿制药来提高成本效益,也意味着药企将迎来“更短的机会窗口”和“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上述7家跨国药企在华营收超过200亿美元并不是“小数目”,转化为人民币接近1400亿元,是国内医药龙头企业恒瑞2018年全年营收的8倍。

跨国药企在中国的高增长收入离不开其多年来部署的战略举措,中国药企是否也可以借鉴呢?如何在这波行业变革中“化被动为主动”,或是我们中国药企需要思考的问题。

(编辑:林喵)

相关阅读

负债比率220%,新意网集团(01686)靠循环贷款渡难关

2月25日 | 刘跃岭

中信证券:MAH制度推国内CDMO进入收获期,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2月25日 | 中信证券

财捷(INTU.US)第二财季收入增长13%,收购Credit Karma使公司可达市场总额增至2750亿美元

2月25日 | 郭璇

招商证券:高鑫零售(06808)双线融合发展战略初显成效,看好阿里赋能下的长期发展

2月24日 | 招商证券

Stryker(SYK.US)2019财报:Mako强势发力,骨科巨头排名或将改写?

2月24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