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精选好书|《Less Is More》:一本改变你看世界的书

203 4月17日
share-image.png
Link ESG

LINK-ESG 好书推荐官本期要为大家介绍的是由Jason Hickel所著的《Less Is More: How Degrowth Will Save The World》,本书对于希望深入了解"degrowth"(去增长)理念及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中的作用的读者而言,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Jason Hickel是英国人类学家和「去增长」(degrowth)理论的代表性学者。多年来,他致力于研究和批判主流经济学的增长逻辑,提倡一种以生态平衡和社会公平为导向的经济范式转型。在本书中,Hickel系统地阐释了「去增长」的理念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力图证明它是一个应对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全书紧扣一个核心论点:无止境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迷恋GDP增长已经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必须摆脱这一增长瘾、主动「去增长」,方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考察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演变,揭示其扩张和掠夺的本质,指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与生态文明格格不入;借鉴了大量实证研究,论证了GDP增长与福祉改善之间并非必然联系,尤其在高收入国家,更多的物质财富往往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破坏。

《Less Is More》的一大特色是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数据支持,涵盖了从全球碳排放、物种灭绝到财富分配、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令人印象深刻。这不仅大大增强了作者论证的说服力,也为读者全面认识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提供了坚实的事实基础。

在批判性地审视当前体系的弊端的同时,本书也致力于为「去增长」理念正名和保驾护航。作者强调,「去增长」绝非意味着开历史倒车,回到一个原始、贫穷、艰苦的时代,而是要在科学认识地球边界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以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提升整体福祉为宗旨,建立一套更加民主、平等、多元的社会经济制度。可以说,「去增长」代表了一种新的文明范式。

本书还对「去增长」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富有洞见的探讨。一方面,要推动高收入国家的物质和能源消费适度降低,为地球减压;另一方面,要加强财富再分配,保障每一个人都能获得体面生活,而不必透过不断增长来掩盖社会矛盾;要真正赋权于小区,让大多数人参与经济决策,打破经济寡头对财富的垄断。同时,还要重塑价值理念,摆脱消费主义的窠臼,推行更加节制、知足、注重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作者对这些转型方向和政策主张都进行了深入阐释。

无限增长的代价:我们走到了尽头吗

作者指出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是无止境的增长和积累。在这套体系中,资本家投入资金购买生产数据和劳动力,组织生产,创造出超过投入的剩余价值,实现利润,并将利润再投入扩大再生产,周而复始,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扩张。增长成为资本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永恒主题。但问题是,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无限增长最终必然撞上地球边界。作者举例说明,以当前的增速,2050年时全球GDP将是2017年的2.5倍,2100年更将达到2017年的5倍。这样惊人的增长规模,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和废弃物排放也将以同样速度猛增,而这显然不可能持续。作者形象地指出,增长已如脱缰之马,正在摧毁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

资本主义增长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平等。在逐利的驱动下,资本和财富高度向少数人集中,构建起一个金字塔式的分配结构。这种不平等加剧了生态危机,因为富人的碳足迹和物质消费远高于普通民众,且往往以穷人和弱势群体为代价。同时,财富分配不公还导致总需求不足,迫使经济体投入更多资源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形成恶性循环。资本主义将GDP增长视为评判一切经济活动的唯一标准,但GDP其实是个"哑巴指标"。它将战争、犯罪、环境破坏等负面活动也算作"增加值",却对社会福利、生态健康、无偿劳动等视而不见,由此扭曲了我们对发展的理解。追求GDP增长成为不折不扣的"增长瘾"。

最后,主流经济学为增长辩护的种种理由经不起推敲。根据 "增长瘾"理论,唯有增长才能消除贫困、创造就业、提升福祉。但事实上,在高收入国家,GDP增长与福祉改善早已脱钩,甚至走向反向。消除贫困的关键不在于增长,而在于合理分配。增长也创造不了体面的就业,它只能带来更多"无谓工作"。可见,增长已沦为政治管理的"替罪羊"。

气候危机:增长主义带来的生态灾难

在梳理了作者对资本主义增长逻辑的批判之后,我们自然要进一步审视增长主义造成的严重后果。正如书中所揭示的,这些后果集中体现在生态和社会两个层面。让我们逐一展开。

首先是生态后果。正如作者所言,GDP增长直接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提取和废弃物的排放,因此注定与环境保护相抵牾。为了追求增长,人类活动已经突破了地球的承载极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气候变化: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加剧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一系列危机。

2. 生物多样性丧失: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污染等因素导致物种加速灭绝。据IPBES估计,目前至少有100万种动植物面临灭绝威胁。

3. 土地退化:滥垦滥伐、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导致土地严重退化。据统计,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已经退化,影响着35亿人口的生计。

4. 淡水短缺:人口增长和经济扩张带来的用水需求激增,以及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全球约17亿人生活在水资源紧缺地区。

5. 化学污染:有毒化学物质大量排放,对水体、土壤、空气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其次,增长主义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1. 收入差距拉大:在增长的果实分配上,资本远远多于劳动。据统计,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占有的财富超过其余99%人口的总和。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2. 就业质量下降:在利润最大化的逻辑驱使下,企业倾向于压低工资,提供更多低质量、 insecurity 的就业,劳动者尊严备受损害。

3. 社区解体:全球化竞争加剧了社区工业的衰败,人口流失,文化认同感下降,社会关系网络趋于瓦解。

4. 消费主义盛行:在经济增长的需求驱动下,大众传媒和广告营销煽动了消费主义,人们通过过度消费来弥补精神空虚,负债规模不断攀升。

5. 精神健康问题突出:竞争压力、职业倦怠、孤独感等问题困扰着现代人,抑郁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作者以翔实的数据印证了增长主义在多个方面造成的破坏性影响,有力驳斥了讴歌增长、淡化危机的观点。这些严酷的现实警示我们,如果坚持 business as usual,毁灭性的后果将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反思和改变。

伊斯特林悖论揭示了什么?寻找真正的福祉

在反思增长主义弊端的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正视,那就是:GDP增长与福祉提升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主流观点认为,GDP增长是提升福祉的必由之路,但本书作者对此提出了尖锐质疑,并列举了大量实证依据,论证了两者实际上已经严重脱钩。让我们一起来评析这些论证。

作者指出在高收入国家随着GDP的持续增长,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同步提升,甚至在某些国家还出现了下降。这一现象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美国是一个典型案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人均GDP增长了一倍多,但幸福感指数却停滞不前,近年来还呈现出下滑趋势。可见,在物质财富达到一定水平后,GDP增长对福祉的边际效用递减乃至消失。

书中援引了诸多横跨不同国家的研究,发现GDP水平与客观福祉指标之间也缺乏明显的正相关。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如哥斯达黎加和乌拉圭,在预期寿命、教育水平等社会指标上的表现,竟优于人均GDP远高于它们的美国。这表明,衡量福祉不能只看GDP,还要看财富分配、公共服务等制度性因素。GDP增长所依赖的物质主义扩张,反而在很多方面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比如,过度消费引发肥胖症、消费主义与抑郁症高发存在关联、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激增等。环境恶化也侵蚀着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可见,将GDP视为福祉指标具有严重局限性。在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存危机面前,执着于GDP增长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恶化的生态状况迟早会反噬人类福祉。即便在短期内GDP有所提升,代价是地球家园遭受毁灭性破坏,我们子孙后代的福祉必将难以为继。

作者列举的种种实证都在揭示一个核心事实:对GDP的执迷是一种危险的偏执。GDP作为一个单一指标,本就不足以涵盖福祉的丰富内涵,而GDP至上主义更会引导我们背离真正的福祉追求。打破GDP神话,探索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评价体系,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去增长”理念的实践探索

在系统梳理了增长主义的种种弊端之后,作者提出"去增长"(degrowth)作为一种根本的替代方案和新的文明想象。这个理念乍一听来有些令人困惑,甚至有悖常识。究竟什么是"去增长"?它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去增长"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否定一切经济增长,或者倒退到前现代社会。它主张的是摆脱对 GDP 增长的迷思和依赖,建立一种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运行的、以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为导向的新经济体系。换言之,"去增长"的核心是重新审视人类真正的需求,推动经济活动回归可持续的尺度。在这个意义上,"去增长"的第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坚持生态约束逻辑。它主张尊重地球有限性,将经济活动控制在生态阈值之内,杜绝对自然的过度攫取。这意味着要大幅压减物质和能源消耗,改变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只有让经济适应生态,而非反之,人类社会才能在有限的星球上持续繁荣。

其次,"去增长"理念的另一个价值支点是公平正义。当前的增长模式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社会撕裂,这种不平等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也在实际上动摇了社会稳定。"去增长"主张在保障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发展成果,让每个人都能享有体面生活,化解两极分化,重建小区,实现共同富裕。经济的首要功能应该是满足需要,而非牟利。

第三,"去增长"理念超越了将人类置于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转而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互惠。传统发展观将自然视为征服对象和可随意攫取的资源库,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去增长"倡导树立生态系统眼光,尊重其他物种的内在价值,坚持生态整体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中追求可持续性。

最后,在"去增长"理念中,孕育着对"美好生活"的新想象。它对消费主义横流的时代发出警示,呼吁人们反思"生活在增长中"的虚妄性。更多的物质财富不等于更高的幸福感,我们要学会"少即是多"的智慧。通过压缩劳动时间、简化生活方式,我们将获得更多闲暇时光,去陪伴家人,开展创造性活动,投身公共参与,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自我实现。"去增长"为我们勾勒了物质约束、精神丰盈的幸福图景。

综上,"去增长"理念以生态文明、社会公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价值取向,为人类未来指明了一条全新的文明转型之路。它是对现代性危机的积极响应,是人类走出增长主义 ""陷阱的关键一步。这一理念的革命性质,不仅体现在对传统发展观的颠覆,更在于其开辟了通往人类未来的新视野。

公平与共生:揭示“去增长”新文明的价值核心

要论证"去增长"并非倒退,而是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新进步范式,我们需要跳出传统的线性进步观,重新审视"进步"的涵义。让我们循著作者的思路,深入剖析"去增长"的超前内涵。

传统的进步观将经济增长视为社会进步的核心指标,但这种观念正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和危险性。它忽视了进步的多维内涵,误导我们将牺牲生态环境、加剧社会不平等作为进步的代价。然而,这样的「进步」是畸形的,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福祉的基础上的虚假繁荣。真正的进步必须建立在可持续性和公平正义的基石之上。

"去增长"理念之所以代表一种新的进步范式,关键在于它重新定义了进步的评价维度,对进步赋予了更丰富、更均衡的时代内涵:

1. 生态文明维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大限度维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把人类活动限定在生态阈值内,方为真正的文明进步。增长主义摧毁了这一根本,而"去增长"重新高举生态文明的价值旗帜。

2. 社会公平维度:进步不应建立在日益扩大的贫富鸿沟和不公正的剥削基础上。"去增长"理念坚持公平分配,让所有人都能获得体面生活,化解两极分化,重塑小区凝聚力,以此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3. 幸福感维度:更多的物质并不必然带来更高的幸福感。去增长突破了将GDP作为幸福指标的迷思,转而强调社会关系、闲暇时光、创造性活动等post-material需求的充足对幸福的关键意义。

4. 参与式民主维度:增长主义常常与专制、不透明的决策相伴而生。"去增长"主张发展参与式民主,赋权于小区,推动公共事务中的多元协商,以此作为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5. 文化多元维度:在增长主义的货币化逻辑下,地方文化失去了独特性,文化多样性遭到侵蚀。"去增长"重视在地知识,推崇因地制宜的生活方式,为文化多元复兴开辟空间。

可见,"去增长"之所以是新的进步范式,不仅在于其跳出了增长主义的窠臼,更在于其积极响应了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它敏锐洞察到,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贫富分化加剧、幸福感下降等一系列困境,归根结底都源于增长主义的迷思。我们必须另辟蹊径,重新定义发展目标,方能摆脱这些困境。

事实上,当前全球范围内涌现出的种种另类探索,都与"去增长"的进步理念一脉相承。无论是"真实进步指数"等可持续发展衡量体系,还是各种协作经济、互惠网络、小区支持农业的蓬勃兴起,亦或是零废弃、简约主义、自我提升等新生活运动,无不体现了与万物合一、回归节制、追求精神自由等"去增长"的超越性价值取向。它们昭示着,"去增长"所代表的文明转型已经在悄悄发生。

"去增长"描绘的愿景,绝非倒退到前工业时代,而是基于对现代性弊端的反思,对科技和制度形态做出必要的创新和调整,在新的文明基础上建构人类的美好未来。这是一个更加智慧、成熟、勇于自我革新的文明形态。加紧迈向这样的文明形态,方为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逆流而上的智慧:“去增长”经济新篇章

在阐明了"去增长"作为一种新的进步范式的丰富内涵之后,让我们进一步总结"去增长"在生态、社会、经济三个层面的重大意义。这将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去增长"理念的深远影响。

在生态层面,"去增长"具有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缓解生态危机的重要意义。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增长模式透支了地球的生态资本,导致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危机。"去增长"理念直面增长的生态限度,主张通过压减物质和能源消耗,把经济活动限定在地球边界内,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这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只有摆脱增长主义的桎梏,我们才有可能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维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为子孙后代保留一个可供久久安居的绿色家园。

在社会层面,"去增长"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传统的增长模式加剧了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1%的富人占据了大部分发展红利,而绝大多数民众的收入增长缓慢,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去增长"主张在满足所有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发展成果,杜绝两极分化。在"去增长"的框架内,社会进步的目标不再局限于提高人均 GDP,而是要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方面面提升民众福祉。当人们从增长主义的"rat race"中解放出来,就有可能投身更具意义的社会建设,重塑小区,培育互助互信,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公平正义社会的受益者和缔造者。

在经济层面,"去增长"倡导建立以需求导向、注重分配、关照福祉为宗旨的新经济形态。增长主义片面强调供给扩张,忽视了社会需求,导致产能过剩和浪费并存的荒唐局面。"去增长"理念则强调,经济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真实需要,而非盲目扩张产出。在这一理念指引下,经济部门将根据社会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淘汰过度或虚假的消费,"少即是多"的节俭智慧将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在一个"去增长"的经济体中,分配正义将得到空前重视。在缩短工时的同时提高工资,推进财富再分配,建立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每个人都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将成为政策的重中之重。在这里,经济不再是压榨民众生活的"rat race",而是持续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机系统。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生态、社会和经济这三个层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基石,缺乏生态文明,人类终将毁于自然的反扑;而没有社会公平,生态转型就缺乏稳固的群众基础;同时,唯有建立以需求为本、兼顾分配的新经济,生态文明和社会公平的目标才不致沦为空谈。可以说,在"去增长"的框架内,生态、社会和经济三者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指向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

如何实现真正的全球公平?从节约开始

压缩高收入国家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是实现全球"去增长"的关键一环。这一议题之所以至关重要,根源在于当前全球生态足迹和资源消耗的严重不平等格局。让我们具体来看:

据统计,高收入国家人均物质消耗量是低收入国家的13倍,人均碳排放更是后者的60多倍。以美国为例,其人均资源消耗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5倍。如此悬殊的差距,反映出全球生态空间分配的深度不公。事实上,高收入国家的过度消耗,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向南方国家转嫁生态和社会成本实现的。它们通过不平等贸易,从南方国家大量提取原材料和能源,却将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留在当地。这种外部化成本的做法,是其维持高物质消费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础。

显然,如果所有国家都依照高收入国家的发展模式,地球资源将远远无法承载。为了实现生态可持续,高收入国家必须率先压缩其物质和能源消耗,为发展中国家腾出必要的发展空间。这不仅事关全球生态安全,也是地球正义的应有之义。具体而言,高收入国家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1. 制定物质和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目标,将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逐步降低到可持续水平。可以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IPCC建议,制定符合全球碳预算的国别减排路径。

2. 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逐步淘汰化石能源。可以通过碳定价、取消化石能源补贴、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等措施,加速能源低碳转型。

3. 通过生态税费、资源消耗限额等政策,抑制过度消费和浪费。尤其要限制奢侈品消费和一次性用品使用。同时鼓励共享经济、循环经济等资源节约型消费方式。

4. 优化产业结构,压缩高耗能、高排放、高物耗行业。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推动资源依赖型产业向低物耗、高附加值方向升级换代。为受影响地区和行业的劳动者提供援助。

5. 改革贸易和投资规则,杜绝将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行为。重新制定贸易条款,将生态足迹核算纳入贸易政策考虑,实现贸易关系的公平化和可持续化。

需要强调的是,生活质量并不必然依赖于高物质消费水平。"去增长"理念亦强调,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关注精神生活和社会关系等非物质因素,同样能够实现高质量的生活。高收入国家完全有条件在压缩物质消耗的同时,通过改善社会保障、缩短工时、加强小区建设等措施,维持并提高民众的福祉水平。

全球公正:从财富再分配到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探讨了高收入国家压缩物质和能源消耗的必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正视一个紧迫议题,那就是在"去增长"进程中,如何通过财富再分配来保障所有人的基本需求。这是确保"去增长"成为一个公正和包容的过程所不可或缺的。

正如前文所述,"去增长"并非简单地否定经济发展,而是要在尊重生态限度的前提下,优先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提升整体福祉。然而,在当前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格局下,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已经成为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严重障碍。

据统计,目前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占有的财富,超过其余99%人口的总和。与之对应,仍有数亿人陷于赤贫,缺乏基本的温饱保障。如果任由两极分化持续恶化,社会矛盾将愈发尖锐,生态转型也将失去民众基础。推进财富再分配,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发展成果,是走向公正永续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1. 完善累进税收制度。针对高收入、高资产群体加大税收力度,开征遗产税、房产税等;适当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税负,增强其购买力和生活保障。

2.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加大公共投入,建立全民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每个人都能公平享有优质的社会保障。

3. 加强反垄断和收入分配调控。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压缩行业内部过高的工资差距;强化对垄断行为的监管,防止财富向少数寡头集中。

4. 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区银行、互助基金等普惠金融组织,为中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提供可负担的信贷服务,帮助其获得发展机会和创收能力。

5. 发展合作经济和参与式经济。鼓励工人合作社、消费者合作社等民主经济形式,促进财富在小区内部循环;推行参与式预算等制度,让民众在涉及切身利益的经济事务中有更多发言权。

6. 探索全民基本收入。给每个公民发放一笔基本收入,作为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这一举措虽有争议,但有助于应对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失业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推进财富再分配绝非易事,既需要制度层面的变革,也需要观念层面的更新。长期以来,新自由主义观念鼓吹"个人奋斗"、"奖励致富",而将贫穷归咎于个人,这导致了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的弱化。在"去增长"背景下重建社会公平,需要我们重拾互助共享的价值理念,树立"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在全社会凝聚起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共识。

每个声音都重要:构建“去增长”社区参与平台

当我们审视"去增长"的转型路径时,有一个维度尤为关键,那就是在生态、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决策和治理中,赋权于广大小区,推动更深入的参与式民主。这一环节之所以不可或缺,根源在于"去增长"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民众的理解、认同和参与。唯有通过赋权增能,激发民众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让"去增长"成为一场社会运动,"去增长"方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经济社会事务的决策权往往高度集中于政府部门和少数精英手中。这种自上而下的治理逻辑,容易导致决策脱离小区实际,忽视底层民众的真实需求。而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复杂性挑战时,我们尤其需要来自基层的智慧和力量。小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蕴藏着丰富的在地知识和价值网络。只有充分调动小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厚植生态文明的社会土壤,才能为"去增长"转型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此,我们应着力在以下方面赋权于小区:

1. 完善小区参与制度。在涉及小区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协商、表达意见的制度化渠道。让小区成员能够充分表达自身需求,并将其纳入决策考虑。

2. 深化小区自治实践。鼓励小区成立居民自治组织,就小区事务进行民主协商、自主管理。尊重并支持小区依托自身文化传统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探索生态友好的生计和生活方式。

3. 推行参与式预算。在小区或地方一级财政预算编制中,让小区居民直接参与预算方案的讨论、审议和表决,实现财政民主。鼓励将公共资金投向小区层面的生态保育、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

4. 发展小区经济。支持发展城市农业、小区支持农业、可再生能源合作社等小区经济形态,减少外部依赖,提升小区韧性。在小区内部建立互助网络、本地货币等机制,促进资源在小区内部循环。

5. 加强小区能力建设。为小区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信息支持,提升其生态保育、资源管理、可持续生计等方面的能力。鼓励高校、社会组织等为小区赋能增能。

6. 打造小区学习网络。通过小区论坛、工作坊、主题沙龙等形式,打造小区内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传播生态文明和"去增长"理念,分享实践经验,促进观念更新。

可以预见,随着小区赋权和参与式民主的推进,"去增长"将从单纯的环保口号,逐步演变为一场深入人心的社会变革运动。人们将在参与中增强生态意识,学会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思考和行动;也将在协商中学会换位思考,在争议中达成共识。由此,"去增长"将获得更加坚实的社会根基。

当然,赋权小区绝非一蹴而就之举,它意味着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和治理结构的深刻调整。这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政府要敢于放权,企业要勇于担责,社会组织要善于赋能,小区要乐于自治,每一个公民都要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唯此,方能激活"去增长"的内生动力,让"去增长"真正成为人人参与的生动实践。

“少即是多”的智慧:探索节制生活的真正幸福

在探讨了小区赋权和参与式民主在推进"去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后,我们还必须关注另一个至关紧要的层面,那就是重塑价值观念,推行节制型生活方式。这是"去增长"得以持续推进和深入人心的重要前提。

长期以来,消费主义文化将"越多越好"作为人生信条,鼓励人们通过不断升级消费来彰显身份、满足欲望。这种价值取向催生了大量不必要的物质消耗,加剧了生态危机。而在"去增长"的语境中,我们需要反思"生活在增长中"的虚幻性,树立"少即是多"的节制智慧,实现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的观念革命。这意味着要重新定义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将个人发展诉求从外部的物质累积,转向内在的精神满足。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观念更新和生活方式转变:

1. 倡导简约适度的消费观。鼓励人们基于需要而非欲望进行消费,抵制过度消费和浪费。宣传"简约而不简单""断舍离"等生活理念,营造热爱环保、崇尚节俭的社会氛围。

2. 缩短工时,重视闲暇时光。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适度缩短工作时间,为人们提供更多自由支配的闲暇。鼓励人们将更多时间投入家庭陪伴、社区参与、自我提升等非物质领域,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感。

3. 发展共享经济和协作式消费。鼓励人们通过共享物品、交换服务等方式满足需求,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买。在社区内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强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4. 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环保、可持续的商品和服务,引导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做出低碳、健康的选择。加强可持续消费教育,提高公众选择环保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5.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统文化中简约、知足、崇尚自然的思想资源,激活人们心中"诗意地栖居"的向往。推广传统手工艺、本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6. 反思发展观念,重构"幸福"定义。突破"发展就是GDP增长"的狭隘视野,纳入生态、健康、闲暇、人际关系等多元幸福指标。在全社会推动"美好生活"观念的更新,为"去增长"营造价值土壤。

应该看到,价值观念的转变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观念和实践的长期互动。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去增长"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缩短工时、发展公共服务等制度安排,为人们践行节制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和时间保障。在观念引领和制度保障的共同作用下,崇尚节制、追求品质的"后物质主义"价值才能深入人心,进而引导消费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如果说社区赋权是"去增长"的微观基础,价值重塑就是"去增长"的宏观引领。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为"去增长"筑牢社会根基。唯有如此,"去增长"才不会流于浅表的口号,而是能够触及每个人的内心,转化为自觉的生活实践。

走向共繁荣:解锁《Less is More》生态智慧

基于我对《Less is More》一书的阅读体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该书深化了我对增长主义危害的认识。作者以翔实的数据和鞭辟入里的分析,揭示了无止境的经济增长正在透支地球资源、加剧生态危机,将人类推向灭顶之灾的边缘。这使我意识到,我们必须抛弃 "business as usual" 的观念,勇于探寻新的文明发展范式。

该书颠覆了我将GDP等同于福祉的刻板认知。作者指出,在高收入国家,GDP增长与民众幸福感已然脱钩,甚至出现背离。这启示我们要摒弃单维度的进步观,转而关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更全面的发展要素。这对反思中国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其次, Jason Hickel生动阐释了"去增长"的积极内涵。"去增长"并非简单的倒退,而是在反思现代性弊端的基础上,倡导遵循生态约束逻辑,坚持社会公平和民主参与,重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守正创新,为人类文明转型指明方向。此外,还引导我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认识到当前生态危机归根结底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我们必须树立生态整体主义视角,尊重万物内在价值,在人与自然动态平衡中追求共同繁荣。这为破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难题提供了智慧启迪。

作者不仅在理念层面给人启发,在实践路径上也提供了宝贵参考。同时指出,实现"去增长"需要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转变价值观念。这启示我们要在物质层面为"去增长"创造条件的同时,也要在精神层面为其培育土壤。唯有"硬""软"两手抓,方能形成推进"去增长"的强大合力。"去增长"理念对微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启示。在"去增长"思潮影响下,企业需要反思单维度的发展观,在生态约束下探寻包容性增长之道,在利益相关方参与中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这需要企业在战略、治理、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变革性创新。随着ESG理念在中国企业界的深入普及,"去增长"实践有望在中国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必须看到,推进"去增长"绝非易事,观念更新阻力、经济转型阵痛、全球协同难度等种种挑战不容忽视。但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下,各国对"去增长"的认同正在扩大。中国政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企业界日益强化的社会责任担当、亿万民众"简约适度"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在为"去增长"在中国生根发芽创造条件。只要我们以坚定的信念,运用系统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定能跨越重重阻碍,让"去增长"从理想照进现实。

《Less is More》以其深刻的学术洞见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在学界和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它为应对生态危机、开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极富洞见的思想资源。这是一部需要我们每个人细细品读、深入思考的重要著作。它指引我们去开创一个"诗意地栖居"的未来,这是生态文明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让改变从阅读开始,让希望从行动中萌芽。我期待这本书播撒下的思想种子,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推动人类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Link ESG推荐官 童易星)

相关阅读

ESG报告解读|英皇资本(00717)发布ESG报告 采用电子账单的客户占比为90%

4月16日 | Link ESG

ESG报告解读|九龙仓集团(00004)发布2023年ESG报告 秉持“创建明天”的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

4月16日 | Link ESG

ESG报告解读|中煤能源(01898)发布2023年ESG报告 坚持科技创新,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4月12日 | Link ESG

ESG报告解读|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发布2023年ESG报告 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全力优化生产经营

4月12日 | Link ESG

ESG报告解读|万科企业(02202)发布2023年ESG报告 积极采用低碳技术,打造绿色建筑

4月11日 | Link 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