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看好大储量利齐升 欧美光伏需求维持高增可期

204 10月23日
share-image.png
李程 智通财经资讯编辑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电新团队认为,大储是新能源长期高比例渗透的必经之路,也是中期硅料降价的最大受益方,看好2023年大储行业“量利齐升”;欧美光伏PPA持续飙升,2023年高强度需求持续性可期,短期Q4国内需求启动显著,高价位放量趋势明确,有望驱动Q4景气度超预期及2023年一致预期上修。2023年的实际需求(组件端产出规模)有很大概率超出当前400GW左右的市场一致预期,达到450-500GW区间, 且Q4产业链表现即有望触发这种预期的上修。

核心周观点:

光伏:大储是新能源长期高比例渗透的必经之路,也是中期硅料降价的最大受益方,看好2023年大储行业“量利齐升”;欧美光伏PPA持续飙升,2023年高强度需求持续性可期,短期Q4国内需求启动显著,高价位放量趋势明确,有望驱动Q4景气度超预期及2023年一致预期上修。继续重点看好:储能、一体化龙头、alpha硅料、设备、高景气辅材等方向,同时建议关注海外自建产业链主线(设备+自动化/能耗优势制造商+北美本土龙头供应链)。

随着硅料降价的拐点逐渐临近,近期市场对“大储”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今年下半年以来,“大储”始终是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首推细分方向,最核心的一条逻辑是:从金额角度看,储能将是最大程度分享硅料利润转移的细分方向,这确保了“量增”,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有望至少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国内增速大概率更高;同时,我们始终认为,大储相比户储是壁垒更高的一个市场,而这种高壁垒与当前“大储不赚钱”(尤其在国内)现状的不匹配情况,我们认为在明年也有望逐步改善,令大储在2023年实现“量利齐升”的高景气趋势。本周我们重点重申一下判断大储量增与利升的原因:

量的角度:假设硅料从当前约30万/吨逐步降至10万/吨,对应组件/电站端成本下降至少0.5元/W,其中组件产业链部分供需关系改善环节的利润扩张+EPC环节的利润修复,我们预计有望分享0.15-0.2元/W左右,剩余0.3-0.35元/W将主要用于储能/调峰能力的投资(约可满足10%x2h的配储要求),因此即使仍然把储能设施当作“纯成本项”考虑(何况现在国家和地方层面政策都在致力于提升储能的收入水平),运营商也将在可接受的IRR范围内具备投资能力,而对风光电站的强配要求则在当前阶段保证了运营商的投资动力。

利的角度:首先,造成当前大储盈利能力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三:1)终端客户缺乏盈利模式,项目完成后利用率保障度低,导致市场竞争中劣币驱逐良币;2)大储招标市场看重项目业绩,市场启动初期部分企业为积累业绩主动“赔本赚吆喝”;3)锂电池价格持续上涨侵蚀合理的项目EPC利润空间。

我们判断以上因素在明年都有望边际改善:1)随着行业标准完善(比如限制使用梯次电池)、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储能项目经营的扶持政策频繁出台(比如保障调度次数),盈利模式的逐渐清晰与多样化有望提升良币竞争力;2)随着市场大规模启动,“赔本攒业绩”的时间窗口将逐步关闭;3)锂电价格趋稳甚至下行驱动合理的系统集成利润修复。考虑到招标市场的特殊性,我们短期内并不奢望大储(尤其是国内)的盈利能力能与户储看齐,但即使利润率能够改善至8-10%的水平(海外更高),则2023年国内/全球新增大储装机带来的利润规模就有望达到40/200亿以上。

我们认为大储的核心壁垒在于成套产品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以及项目总包订单的获取能力,因此我们优先看好“具备核心设备生产能力的龙头系统集成商”,其次是核心设备(电芯、PCS)龙头供应商,以及温控、消防等辅助设备供应商,同时也建议关注具备客户资源或股东背景优势的系统集成商:阳光电源、宁德时代、南都电源、科华数据、上能电气、科士达、盛弘股份、南网科技 等。

光伏方面,随着Q4海外发货淡季的临近,市场对欧美需求“走弱”的担心声音开始增多,我们认为当前欧美及其他海外市场对光伏需求的核心驱动力仍然来自于能源短缺的现状及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这两项核心因素都看不到动摇的迹象,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每年如常的季节性因素对海外需求的强度和持续性产生担心。本周市场研究机构LevelTen Energy发布Q3欧洲、北美PPA电价跟踪报告,其中欧洲环比劲升15.4%至68欧元/MWh,且欧洲的光伏PPA电价在经历了自2021Q3以来连续5个季度的上涨之后,仍然远低于此前欧盟拟针对非天然气发电商制定的180欧元/MWh的价格上限;美国Q3光伏PPA价格环比上涨7.5%至42美元/MWh,结合近期东南亚双反关税豁免政策获得确认,我们认为可以理解为美国对外光伏贸易政策阶段性转暖的风向标,后续美国市场的逐步恢复以及欧美市场2023年的装机高增(欧洲看40-50%增速,美国看100%以上)仍然是确定性较高的事件。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023年的实际需求(组件端产出规模)有很大概率超出当前400GW左右的市场一致预期,达到450-500GW区间, 且Q4产业链表现即有望触发这种预期的上修。当前推荐排序为:储能(阳光、宁德、南都、上能 等)、一体化龙头(隆基、天合、晶澳、中环、晶科)、强alpha硅料(通威、协鑫)、设备(奥特维、迈为、高测、金辰、捷佳 等),电站EPC/运营商,扩产阶段性慢于硅料的主辅材环节(石英/坩埚、EVA粒子/胶膜)等。此外,我们认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欧美自建部分光伏产业链趋势明确,海外扩产主线预计会被市场反复关注,重点关注:1)头部设备厂商;2)分别应对海外扩产人工/能源成本高昂痛点的高度生产自动化、低能耗技术路线的企业(TCL中环、协鑫科技等);3)北美本土龙头供应链(金晶科技)。


相关阅读

超预期!晶科能源(688223.SH)预计前三季度净利大增128-135% 明年组件高景气还能保持吗?

10月21日 | 李佛

华泰证券:储能业基本面和预期差共振向上 戴维斯双击可期

10月20日 | 张计伟

概念追踪 | 多家光伏企业迎来业绩喜报 这家硅片龙头三季度净利润爆增(附概念股)

10月20日 | 叶志远

储能闹起了“电池荒” 五条投资主线值得关注

10月19日 | 李佛

板块异动 | 国内大型储能招标持续推进 储能概念股持续拉升

10月19日 | 刘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