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建立重点原材料价格部门联动监测机制,引导碳酸锂、稀土等重点产品价格回稳

273 9月2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工信部今日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主题是“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钢材、铜、铝、水泥等产品价格震荡下行,下一步将继续保供稳价。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表示,推动重点行业稳产保供。实施重点化肥企业最低生产计划,保障春耕、“三夏”等备肥生产任务。全力确保消杀产品、预灌封注射器等抗疫重点物资及关键原材料增产保供。建立重点原材料价格部门联动监测机制,引导碳酸锂、稀土等重点产品价格回稳。

原文如下:

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今日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主题是“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副司长邢涛、冯猛、张海登出席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提升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等方面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赵荣贵主持。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赵荣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出席发布会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先生、副司长邢涛先生、副司长冯猛先生、副司长张海登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提升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等方面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我是本场发布会的主持人,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赵荣贵。

下面,首先请陈克龙司长作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情况

陈克龙

感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原材料工业的关注和支持。今天,非常荣幸能与大家交流分享原材料工业发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原材料工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大势,作出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主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和原材料工业各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原材料工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率先迈入由大到强的新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规模体系优势愈加明显。从2012年到2021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由6.9万亿元增加到10.7万亿元,年均增长4.5%,占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钢、铜、铝、甲醇、尿素、水泥、平板玻璃等主要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产业体系完整优势不断巩固,拥有10个大类、34个中类、118个小类,多达15万余种产品,基本满足了国计民生和国防建设需求。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物资供给遭遇战,原材料工业抗击风险和应急保障能力充分体现,较短时间有效保障了口罩、防护服、消杀用品等抗疫物资的原材料生产,并积极支援其他国家,为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围绕“无材可用、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持续完善创新生态,推动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出台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首批次保险等政策。研发投入强度由2012年的0.62%提高到2021年的1%左右,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数量全球第一,300余项材料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关键材料不断突破,超导材料领域具备全球唯一的全流程生产能力,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研究实现国际引领,C919大飞机用铝合金厚板、特种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等一批新材料实现突破,重大装备、重大工程材料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产值从2012年约1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9万亿元,年均增速达20%。

三是绿色智能水平稳步提升。钢铁、原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烧碱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较2012年降低9%以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6.81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吨钢二氧化硫排放较2012年下降72%。德龙钢铁、方大特钢等建成国家4A、3A级景区,昔日烟气笼罩的老工厂变身风景如画的网红打卡地、城市的新名片。2021年原材料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9%,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建成6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或数字化车间,7个智慧化工园区。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2018年提前完成“十三五”时期1.5亿吨钢铁去产能目标,取缔“地条钢”1.4亿吨;关停违法违规电解铝产能900万吨;累计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6.6亿吨、1.7亿重量箱。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成效。宝武、鞍钢成为全球第一、第三大钢企;中国稀土集团成功组建。2021年,前10家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企业集中度提升至42%、75%、58%、57%。

五是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从2012年到2021年,原材料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30万亿元增加到41万亿元,年均增长3.1%,占规上工业比重在30%左右;利润由1.6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年均增长5.8%。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一大批领军企业脱颖而出,45家原材料企业入围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7家化工企业入围全球化工50强。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原材料工业高端化、绿色化、合理化、数字化、安全化发展,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原料材料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实录

科技日报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原材料工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开启了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请问工信部在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克龙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和关于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着力优化原材料产业结构和创新生态,聚焦“三强化一突出”,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制定实施14项重点行业发展规划。近两年,面向“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形成原材料工业“1115”规划体系,包括3个综合、5个行业规划或指导意见。其中,首次将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四大行业整合起来做一个原材料工业“十四五”规划,部署了“五化五工程”总体任务。这样安排,增强了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利于促进行业耦合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2012年至今,累计制定产业政策文件72份,围绕优化产业布局、新材料创新发展、产能总量控制、减污降碳绿色发展、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或指导意见。同时,注重分业施策、分类指导,注重发挥部门、央地、政企和上下游协同联动作用,统筹利用各方面政策资源,不断优化原材料工业发展环境。

三是强化标准规范。先后立项报批原材料行业标准6000多项,出台并组织实施新材料标准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十四五”原材料工业标准体系。强化行业规范管理,累计制修订钢铁、铜、铝、水泥、稀土等36个行业规范(准入)条件,公告并动态调整企业名单。按照“放管服”改革精神,2019年以后废止黄磷、氟化氢、锑等19个行业规范(准入)条件,目前保留17个。

四是突出问题导向。针对行业发展阶段性突出问题,创新管理方式,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能置换政策,化解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过剩产能。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制定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及认定办法,引导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完善新材料创新发展平台和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持续推进稀土行业综合整治。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运用规划、政策、标准等手段,扎实推动各项规划任务落实落细、取得实效,着力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促进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新京报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原材料工业实现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近期我们关注到,钢材、铜、铝、水泥等产品价格震荡下行,保供稳价取得明显成效。请问工信部在原材料保供稳价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冯猛

谢谢您的提问。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性产业,也是制造业最上游产业。我部始终把稳生产、保供给摆在突出位置,积极落实促进工业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强化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努力保持原材料工业稳健运行。

一是强化运行调度和监测预警。建立原材料工业“日周月季年”运行监测体系和19种大宗原材料供需“红黄蓝”预警机制,构建268家原材料“白名单”企业调度和服务体系,确定23家重点联系企业,加强风险研判和产品供需预警。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保运转稳运行方案,指导企业减轻疫情冲击影响。

二是推动重点行业稳产保供。实施重点化肥企业最低生产计划,保障春耕、“三夏”等备肥生产任务。全力确保消杀产品、预灌封注射器等抗疫重点物资及关键原材料增产保供。建立重点原材料价格部门联动监测机制,引导碳酸锂、稀土等重点产品价格回稳。

三是发挥“三个协同”作用,加强产业链产需对接。加强行业协同,推进有色金属冶炼、硫磺企业与化肥企业,打造利益共同体。加强上下游协同,推进氖、氪、氙等稀有气体企业与电子特气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支持锂资源、锂盐、电池材料等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合作,推动钢铁企业和重点行业建立长协机制。加强区域协同,促进20个省份供销系统与化肥企业对接,解决区域性缺肥难题。围绕建设全国大市场,协调重点物资畅通。

今年以来,原材料工业呈“V”形发展态势、低于工业总体水平运行,但产品价格已逐步回归合理区间。其中,钢材、铜、铝、水泥、平板玻璃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均在达到去年历史最高点(铜价为历史次高)后有所回落。8月第4周,螺纹钢、铜、铝、水泥、平板玻璃价格分别较去年最高点下降33%、17%、23%、28%、38%。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运行监测预警和大宗原材料生产保障,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支撑。谢谢大家!

证券日报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为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请问工信部在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做了哪些工作?今后将如何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速度?

邢涛

谢谢您的提问。“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我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履行新材料产业统筹部门职责,协同相关部门,发挥各方作用,补短板、锻长板、优生态,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谋划。“十三五”以来,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新材料发展系列指导文件。二是提升保障能力。搭建民机材料等重点领域上下游合作机制,围绕关键基础材料短板,引导整机牵引、材料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攻关。三是促进推广应用。开展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推动190个品种500亿元新材料产品进入初期市场。四是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资源共享等三类29个平台。健全新材料统计和标准体系,完善新材料学科建设、强化各类人才培养。

我国新材料产业在创新能力、产业规模、集聚效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以来,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在原材料工业占比达15%,形成了全球门类最齐全、规模第一的材料产业体系。二是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培育形成以材料为特色的单项冠军企业19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98家。三是关键材料实现突破。自主研发的一批新材料有力保障了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等重大装备重大工程。如,复合材料主结构件应用于“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铝合金厚板等应用于C919大飞机;超纯净、超均匀集成电路材料取得突破;0.015毫米“手撕钢”实现世界首创。四是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新材料领域培育了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9个创新型产业集群、96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优化新材料创新发展生态,统筹推进短板突破和材料先行,加快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谢谢大家!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原材料工业作为高载能行业,是如何立足实际稳妥有序开展绿色低碳行动的?未来将采取哪些措施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张海登

谢谢您的提问。原材料工业因工艺特点等因素影响,是能耗碳排的大户,是高耗能也是高载能行业,也是为下游产业输入能量的行业。据有关机构测算,原材料工业碳排放约占规模以上工业排放总量的2/3以上,约占全社会排放总量一半以上,是节能降碳的主战场。我部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注重先立后破、统筹推进,科学制定行动路线,注重在保障高质量有效供给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双碳”工作。

一是编制重点行业碳达峰方案。近期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了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对原材料工业进行了总体部署。同时,我们牵头制定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碳达峰方案,拟于近期发布实施;配合制定了石化化工、钢铁行业碳达峰方案。

二是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推动建立重点领域碳达峰标准体系。制定高碳产品和高耗能产业目录,研究开展分级分类管理。会同四川省编制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建立23家行业典型企业联系机制,开展“解剖麻雀”碳足迹跟踪式调查分析。

三是加大低碳技术推广力度。组织遴选原材料工业“二十大低碳技术”。编制有色金属行业低碳技术路线图,发布鼓励推广应用技术和产品目录,积极推动氢冶金、非高炉炼铁等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

四是实施绿色低碳技改行动。围绕“对标找差距、技改上水平”,明确标准路径,推动实施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改行动。积极发挥化工等行业碳消纳、碳固定优势,探索各行业互联互通、共生共赢的耦合发展新模式,推动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产业循环发展。推进钢铁工业超低排放改造、清洁生产和能效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落实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碳达峰方案,着力在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低碳行动、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清洁生产、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支持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先进技术示范试点,加快提升原材料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为如期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贡献行业力量。谢谢大家!

证券时报记者

当前,原材料工业数字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工序数控化率高于其他行业。请问工信部在推动原材料工业数字转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深化成果?

冯猛

谢谢您的提问。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产业发展高端化、绿色化和安全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原材料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具有原料来源多、工艺流程长、工况环境复杂等特点,数字化转型要求高,难度大。近年来,原材料工业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探索与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路径。我们重点开展了两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加速产业转型数字化是“五化五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工厂(矿山)建设、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政策文件,组织编制石化、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二是加强示范引领。开展数字矿山、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及智慧化工园区创建。编选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召开数字化转型先进企业现场经验交流会,加快成功经验、先进模式推广。指导成立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联盟,构建跨领域共赢生态圈。

总体看,原材料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走在了前列,2021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9%,已建成6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字化车间,7家智慧化工园区,培育了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如,宝武集团的“黑灯工厂”,改变了“灯火通明、炉火通红、热浪滚滚”的传统作业景象,车间不开灯全智能生产,实现从“体力炼钢”向“指尖炼钢”转变,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灯塔工厂”。

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期,推动原材料工业主动融合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着力在加快制造过程智能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夯实数字化支撑基础等三方面下功夫,通过构建服务平台、完善标准体系、组织试点示范等,加快行业智能化转型步伐。谢谢大家!

中国工信产业网记者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和指导下,1.5亿吨钢铁去产能目标提前完成,1.4亿吨“地条钢”产能全部取缔。请问围绕钢铁去产能,工业和信息化部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将如何巩固去产能成果?

张海登

谢谢您的提问。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2016年以来,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钢铁去产能的决策部署,主要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压实目标责任。2016年,发展改革委、我部等25个部门和单位建立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政策措施,制定目标任务,压实责任,按年度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加强督促检查,狠抓任务落实。2016—2020年,部门联合按年度组织赴全国有关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检查,强化政策执行,狠抓负面典型,发挥警示作用,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

三是严禁新增产能,建立长效机制。制定《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产能置换范围、程序,以及差别化支持政策。发挥产能置换与钢铁去产能工作联动作用,推进市场机制去产能,促进钢铁行业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布局调整。

通过持续开展钢铁去产能、促转型,钢铁行业发展韧性明显增强,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到合理区间,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202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超3500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国内钢材市场占有率超过99%,22大类钢材产品中,有19类钢材产品自给率达到100%,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当前,我国人均钢铁积蓄量刚刚突破8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全面落实《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3个方面12项具体任务,持续推进产能减量、布局优化、兼并重组、工艺优化;持续抓好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质量效益、资源保障;着力促进开放合作、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推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谢谢大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近年来,战略性矿产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围绕提高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水平,工信部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邢涛

谢谢您的提问。战略性矿产资源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料,是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部立足全产业链统筹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部署实施战略资源安全保障工程,明确到2025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构建稳定开放的资源保障体系,形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大型重点矿产开发企业。同时,我部还发布有色金属行业智能矿山建设指南,提出矿山企业规范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二是引导合理开发国内资源。引导企业有序开发国内铁、铜、锂等紧缺资源和石墨等优势资源,强化国内资源“压舱石”作用和基础保障能力。支持企业科学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发展深加工制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发挥“城市矿山”作用,充分利用废钢、废铜等再生资源。

三是强化国际合作。充分利用我部已有国际合作机制,为企业开发境外资源提供合作交流平台,支持企业规范有序参与境外资源开发。支持国内机构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有关工作,推动我国矿产资源产业标准“走出去”。推动制定再生铜、铝原料标准,鼓励优质再生资源进口,进一步拓展资源供给渠道。

下一步,我部将加强战略谋划,坚守发展底线,加快构建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一是建设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基础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跟踪分析矿产资源产业技术革新、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商业环境等变化,为企业提供服务。二是强化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加快铁、锂等矿产资源开发进程,提升集约化开采、精深加工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培育一批上下游一体化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三是推进智能矿山建设,加强绿色采选冶炼、高端材料制备等短板技术攻关,布局紧缺资源替代技术,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化化工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石化产业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稳步推进建设,化工园区发展特色更加突出。请问工信部近年来在调整优化石化化工产业布局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又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巩固提升?

陈克龙

谢谢您的提问。石化化工行业具有产业链条长、上下游关联紧密、原材料产品互供数量大等特点,优化布局、集约发展是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规划引导,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安全保障等因素,引导石化化工行业科学布局,推动产业基地、化工园区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是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我部与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修订版)》《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推进石化(炼油、乙烯、芳烃)、现代煤化工(煤制烯烃、煤制对二甲苯)项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做强做优沿海石化产业基地和西部地区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初步形成煤化工与石化互为补充、西部煤化工集聚区与东部石化基地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有效保障了石化化工基础产品的生产供给。

二是推动园区化发展。印发石化化工发展规划、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等,引导石化化工项目有序转移、进区入园、集聚集群发展,加快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炼化产业集群产能占比达70%以上;山东、江苏、浙江等东部省区形成了一批上下游产业链完善的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东北及中西部等老石化基地通过产业升级改造形成了一批产品高端、竞争力强的特色石化产业园区。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引导各地依照“有进有出、择优而取、产业递进、结构转型”原则,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石化产业基地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慧化工园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先进化工集群、示范基地,构建错位发展、集约高效、优势互补、链条协同的石化化工产业发展新格局,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谢谢大家!

北京日报记者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开展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获得社会广泛认可。请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实效?工信部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绿色建材?

邢涛

谢谢您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建材产业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部署,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发展应用绿色建材,已成为我国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建筑绿色低碳的重要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我部和有关部门一道,加快推动绿色建材创新发展,鼓励在农房改造、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中优先应用,认证绿色建材58个大类产品,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培育8个绿色建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建材已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六部门共同谋划启动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组建了活动推进组,先后批复浙江、山东、天津、四川、福建、湖南、广东等七个省(市)作为试点地区,发布了首批产品清单和企业名录,建立了信息发布平台和电商平台,开展了“领军企业惠民行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的1337家企业2876种产品参与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目前,我们已指导召开浙江、山东、天津站下乡活动启动会。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部门指导、市场主导、试点先行”的原则,联合相关部门推动“三个一批”。一是开展一批特色活动。指导试点地区举办不同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鼓励企业创新方式、让利于民,助推绿色消费,努力增强消费者尤其是农村消费者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二是培育一批优势企业。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努力打造绿色建材高端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高质量供给能力。三是打造一批绿色建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促进服务型制造,围绕推广应用难点,美丽乡村建设痛点,形成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强化典型示范、特色示范。谢谢大家!

封面新闻记者

请问工信部是如何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的?下一步将如何推动大型和特大型企业搬迁任务按期完成?

陈克龙

谢谢您的提问。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石化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部署,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应急部等14个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建机制、摸底数、优环境、强督促,有序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截至目前,列入搬迁改造计划的1176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已完成1139家,完成率97%。其中,列入第一阶段任务、应于2020年底完成的1089家企业全部按期完成;列入第二阶段任务、须在2025年底前完成的87家大型和特大型企业,50家已完成,37家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通过实施搬迁改造,累计消除40个重大危险源,解决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问题;累计关闭退出落后合成氨产能184万吨、甲醇产能124万吨、尿素产能9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500万吨。通过实施搬迁改造,部分企业加快退城入园,实现安全统一监管、环境集中治理、上下游协同发展;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向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提升了竞争力。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持续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确保2025年全面完成任务。一是稳步推进搬迁改造任务。开展“挂图作战”,对照37家企业搬迁改造进度计划,加强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督促按节点完成任务。二是妥善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督促各地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异地迁建项目安全风险防控,避免安全风险转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采用安全有效措施,避免次生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三是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组织经验总结交流,引导采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等改造提升,促进企业搬出质量效益,提升竞争力。谢谢大家!

经济日报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原材料工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基本保障和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消费需求。请问原材料工业在质量提升还面临哪些问题?未来将如何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冯猛

谢谢您的提问。我国已是名符其实的原材料工业大国,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和产品体系,有效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对照制造强国建设要求,以及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部分原材料产品质量还不够高,高端新材料和“货架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不足,品牌意识不强,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我部将推动出台《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方案包括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三方面9项重点任务和原材料品种培优、原材料品质提升、原材料品牌建设3项重点工程。方案提出,到2025年,高温合金、高性能特种合金、半导体材料等产品和服务对重点领域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质量分级和追溯体系更加完善,建设关键基础材料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培育一批质量过硬、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产品进入全球中高端供应链。

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推动方案任务落实。一是加强宣传推广。遴选一批“三品”工作实施效果好的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质量标杆企业,推广典型案例,提升企业知名度。二是推进材料标准体系化建设。制定“十四五”原材料工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以及消费者关注的标准体系。开展重点行业标准评估,清理整合重复、低效、无效标准,加强质量和品质类标准制修订。三是支持新材料新产品研发应用。建立完善大宗化、绿色化、高端化的材料体系,推动出台《加快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丰富基于非粮生物质的含碳化学品、聚合物、产品等生物基材料体系。四是推动原材料品牌建设。组织开展原材料工业品牌价值评估,推动产品品牌试点示范,努力打造一批原材料高端品牌。谢谢大家!

赵荣贵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本文编选自“工信微报”;智通财经编辑:严文才。

相关阅读

烧钱太快!Lucid(LCID.US)申请筹集80亿美元资金

8月30日 | 宏林

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8月29日 | 智通编选

概念追踪 | 工信部等七部门推进网络全光化 鼓励采用新型超低损耗光纤 光纤光缆赛道迎来机会?(附概念股)

8月25日 | 谢青海

工信部:支持开发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锂离子电池

8月25日 | 智通编选

工信部:7月末5G移动电话用户达4.75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1.2亿户

8月22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