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舱难求”局面逐步缓解,海运年底前迎来运费高峰的“拐点”

631 10月15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一、当前市场基本情况

1.分阶段来看运费的情况,最近运费已经有点走平了,去年到现在可以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去年2月份到6月份,市场比较差,主要是银行在保价,保持运价的稳定性,在运力控制方面较稳。

第二阶段,去年6月份到10月份,主要是美西航线运费上涨。原因主要是美国需求的释放,一是旺季需求释放,二是补库存,持续时间很长,导致美线的运力不够。金融危机以后,船要么造的很大,要么很小,巴拿马运河扩建以后,大船可以通过,可以综合考虑美线和欧线,但是加上适合美线的运力变少了。市场没有预期到美线的需求爆发这么快。

第三阶段,去年10月份到今年2月份,运费全球性普涨,尤其是欧线。欧线是基本面最大的风向标,随着欧线的价格上涨,全球的运费也上涨,“一箱难求”的情况出现,因为大量集装箱在上个阶段去了美国。

第四阶段,今年2月份到4月份,整个市场淡季,运费回调。

第五阶段,今年4月份以后,主要是突发情况的影响,以及预期的改变。有人租船、货代,租金支撑了一些航线的开辟,加剧了港口的拥堵,小船增多了。预期的改变也会导致某些不合理费用的产生,上海港甚至有黄牛的存在,进港的顺序需要额外付费决定,市场有一定失衡。

十一之前市场有一些回调,根据货代反馈,最近货源不足,近半年货代经常发自己有空仓,反映出市场已经有点改变。

2.散货市场情况

散货市场主要是运原材料,最近主要是粮食,铁矿石占在指数中占比最高但还没有大涨。我们国家目前主要是钢材涨价,除了房地产压价,其他需求都比较好,接下来铁矿石肯定会有增量。

二、市场几个关键问题研讨

观点:预计未来几个月出口需求增速将有所下滑,出口产品结构面临调整窗口期。

1.中国集装箱出口虽然仍然比较高,但已经开始下滑,10月份后下滑的趋势比较明显。主要是与2019年相比而不是2020年,相比2019年,中国出口贸易额增长快、但集装箱吞吐量不够大,说明货值变高。

2.欧美的消费从大环境来看,美国通胀严重,未来美元应该是收缩的环境,加息的步伐会提前,最快年底加息,美国已经开始缩表。美国从8月底取消了对居民的联邦补贴,对美国的消费应该会比较大,但对就业是利好。美国的零售和工业总产值的差值在减小,这个差值主要是进口,美国对进口的依赖在减小。欧洲对进口的依赖性减少的更多。欧美对进口持续高增长的趋势已经结束了。

3.制造商、零售商、批发商库存情况。零售商现在库存很低,但补库存的空间不大。制造商和批发商的库存很高,目前只是物流不畅,大趋势物流在缓解。一是美国对中国的防疫物资进口比较稳定,对中国的依赖性比较强,未来不会更高,可能震荡往下。二是疫情后居家办公需求量比较大,但这不是持续性的,这方面减少后补库存的空间是有限的。三是快消品,与日常活动相关的,但要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水平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4.高运费对低货值货物的影响,出口下降都比较大。上海港调研发现外贸量下降了17%,主要就是家具的货值太低。买家需要提前垫付运费,如果货值太低,买家可能最后不要货了。产业反馈,如果货物低于7万美金,不揽货。

5.“一箱难求”局面将有明显改善,预计美线运力“一舱难求”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空箱回流的数量增多,重箱回流也增多。另一方面,造箱的产能是去年的1.8倍,山东、河南等地方政府开始搞造箱工业。目前箱子供给较多,每月50万投放,全球目前共有箱子5000万,相当于每月增加1%,从上海港最新情况来看,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6.运力不够主要还是美线。欧线运力与2019年最高的水平是差不多的,高运价核心的环节还在美线,欧洲的港口拥堵情况没那么严重。从订单情况看,预交付订单主要是大船和小船,美线目前是无解的状态,没有新的运力投放,短期内“一箱难求”的状态还难缓解。

7.境外港口拥堵及物流不畅是核心问题,预计年底港口环节整体趋于缓解的大趋势未变。目前运费是之前的15-20倍,正常情况下海运是微利。6月份以来对德尔塔毒株的控制是稳定的,美国港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些港口已经开始24小时工作,改变之后空间很大,另外港口工人的工资增幅很大,大概上涨40%,这些因素有利于缓解问题。春节后,洛杉矶等待数量下降,但旺季以来,叠加德尔塔毒株,排队的数量不断创新高。集装箱在港天数也是类似的趋势,但在港天数增加的并不是很多,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港的小船增多了,装卸的时间短,但影响到港口的作业效率。而且目前下滑的趋势已经显现,因为十一之前抢出口、十一我国休息,美国不休息。另外就是台风影响,目前也有缓解。

8.目的港到目的地仓库物流问题,需要一段时间恢复,短期内很难缓解。

9.部分班轮公司即期限价影响预期,行业监管未来有望持续加码。目前达飞即期运价停止涨价,对于抑制市场进一步上涨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行业预期。美国也在进行调查,之后可能会出台措施,也有利于恢复。国内的调查也可能会对不合理的一些附加费采取管理措施。

三、小结:

预计2021年底前迎来市场运费高峰的“拐点”,市场运费届时将逐步步入回调空间,当然不能排除突发事件可能对市场造成的诸多不确定影响。

之前市场一致看好,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分歧。

1.需求短期还有空间,很可能“旺季较短”。

2.“一舱难求”局面逐步缓解但仍存在。

3.监管加码抑制各个环节加价行为。

4.行业过热的预期会降温,部分企业售卖舱位。

5.不排除黑天鹅事件影响,如货币政策、拉闸限电等。

【提问环节】

Q1.低货值货物出口会不会反转?

目前的运费水平太高,短期内难以解决,今年10月份和明年4月份会下单,今年10月份高货值货物应该比较多,但如果运费降得很快,后续还是会有恢复。整体来看,到年底应该很难缓解。目前主要降即期价格,影响有限。

Q2.恢复后的均衡水平大致是多少?

需求是一方面,另外美国如果恢复货币政策,大概两年能恢复到正常需求。另一方面主要是港口,持续时间可能会长一些,目前的情况来看,港口拥堵的情况还没有缓解,还有后方堆积的箱子的清理,都需要时间,预计到明年年中缓解,明年年底能够恢复。

疫情可能常态化,对需求也会有影响。

疫情前的船是减速航行,大概17节,现在开的更慢,但回来比较快。目前还没有看到提速,如果能够恢复正常,船舶肯定提速,对运力的提升很有效力。港口拥堵缓解后,运力自然就恢复了。

Q3.低货值货物7万美元一箱,换算成重量?美国零售商为什么补库存的空间不大?

一个箱子大概10吨。库存的指标下降,可能是疫情影响,居家办公的需求比较大,如卫生纸抢购情况,拉长时间看,库存的水平很高。

Q4.货代情况。

货物明显少了,降价。船舶公司70%是长协,也分三类,一类是固定价格或浮动价格,一类是“压舱货”,一类是大的物流公司。即期市场比较复杂,目前基本是价高者得,也可以找货代,但市场比较扭曲,高货值下有一代、二代,信用风险大。

有一些货代高位租船,一般都是小货代,有些属于投机行为,有的每天租金是6万,运费下降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

Q5.投机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各版块点评。

影响比较小,因为规模比较小。长协价格大概6000-7000,即期很高,1万左右,美西的高点大概是1.5万,比较大的基本是一年一签。

BCI主要是铁矿石和煤炭,最近是粮食出口旺季,中国钢材需求很大,但上半年铁矿石进口一般。从澳大利亚是最好的,大概10美元/吨,周转率更高,巴西更远,价格大概18美元/吨。从几内亚等地也有,利好大船。中澳关系一旦回暖,铁矿石情况会有较大缓解。铁矿石集中度很高,而且中国铁矿石品位30%,澳矿能达到60%,可替代性不高。

干散货情况较好,起码维持到明年一季度。铁矿石50%在基建和房地产,房地产投资大但开工率不高,去年地方发债,工期到现在还是有支撑。铁矿石还有用在制造业,工程机械、汽车、家电、造船,造船订单到2023年都没问题。总体来看刚才的末端需求比较好,美国如果要搞新基建,对中国的钢材也是利好。

粮食方面,疫情后大家都很重视。煤炭方面,有波动,不是持续去煤炭化。

邮轮方面,不能再差,但要好转也需要一段时间,跟出行情况关系较大。

Q6.干散货的杠杆率情况

散货船的租金、运费上涨都很大。全球散货船前20大企业加在一起也只占全球27%左右,是竞争相对充分的细分市场,波动也比较大,小周期比较多,散货船制造难度不大

本文编选自雪球网友@财申君plus的发布,文中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观点;智通财经编辑:文文。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美国加州出现27年来最严重原油泄漏,全球供应链问题为罪魁祸首

10月8日 | 玉景

关于2022年六大宏观猜想:油价、美元、美债和海运价格等将走向何方?

10月6日 | 智通编选

节前突然大跌,海运费会是“假摔”吗?

10月5日 | 华尔街见闻

集装箱连涨20周,根科船务贸易(GNK.US):大宗商品运费将出现“抛物线”增长

9月17日 | 魏昊铭

中美海运价格涨得太凶猛!这只美股海运股票不容错过

9月16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