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8.2万辆,同比下降17.3%,相对2014年9月的157万基本持平,而相较2017年9月的峰值下降27.9%,9月零售明显偏弱。乘联会表示,目前货币政策依然偏紧,各地促消费政策没有大规模铺开,国庆期间车市火爆程度不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较大,加之中游和下游制造业的盈利弱化,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不是很强。由于关键芯片和其他零部件的海外供给受阻,供应链问题目前只能以周度为单位进行供货,生产损失巨大。经销商层面的在售车型库存水平偏低,新上市车型目前通过订金方式锁单留客,交付压力不减。
1、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零售:2021年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8.2万辆,同比下降17.3%,相对2014年9月的157万基本持平,而相较2017年9月的峰值下降27.9%,9月零售明显偏弱。
在8月零售环比7月下降的特色基数下,9月零售环比三季度最低值的8月仅增长9.1%,与历年9月至少增长20%以上的正常走势相比是相对低迷的。
9月车市改善还是有较好的环境基础,由于我们有良好的管控措施,多地疫情顺利解封,有利于车市消费的恢复。9月上学季来临,加之国庆短途出行升温,促进了销量的攀升。
目前货币政策依然偏紧,各地促消费政策没有大规模铺开,国庆期间车市火爆程度不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较大,加之中游和下游制造业的盈利弱化,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不是很强。由于关键芯片和其他零部件的海外供给受阻,供应链问题目前只能以周度为单位进行供货,生产损失巨大。经销商层面的在售车型库存水平偏低,新上市车型目前通过订金方式锁单留客,交付压力不减。由于车源短缺造成经销商无车可卖,虽然回收价格但仍难以抵冲收益损失。
今年1-9月的零售累计达到1448.6万辆,同比增长12.0%,较1-8月增速下降5个百分点。减速的原因主要是受2020年7-9月零售高基数的影响。今年1-9月同比增量155万辆中的新能源车增量139万辆,占总增量94% 对1-9月同比增速贡献了11个百分点。
9月豪华车零售20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8月增长0.1%,但相对2019年9月增长3%。豪华车继续保持结构稳定特征,体现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竞争影响不大。
9月自主品牌零售69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8月增长16%,相对2019年9月增长6%。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4.3%,同比增9.4个百分点。批发市场份额47.7%,较同期份额增长11个百分点。且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压力,变不利为有利,在新能源获得明显增量,因此比亚迪、上汽乘用车等传统车企品牌同比均呈高幅增长。
9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9万辆,同比下降31%,环比8月增长6%,相对2019年9月下降26%。9月的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0.8%,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美系市场零售份额达到11.3%,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表现较好。德系品牌受制于供给巨大缺口仍处于调整蓄势的阶段。
出口:9月乘联会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 12.8万辆,同比增长78%,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13%。其中自主品牌出口达到9.3万辆,同比增长57%,展现了中国制造体系竞争力从品质到规模均有持续提升的势头。合资品牌出口1.6万辆,同比增长259%。
生产:9月乘用车生产172.1万辆,同比下降14.8%,环比8月增长16.1%,走势改善。其中豪华品牌生产同比下降17%,合资品牌生产下降31%,自主品牌生产增长8%。1-9月累计生产1430.0万辆,同比增长11.4%。近期海外疫情导致芯片短缺影响生产节奏,但9月末有所改善。自主品牌传统车企和新能源车企强化供应链优势,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压力,取得9月环比8月生产增长的良好表现。
批发:9月厂商批发销量173.7万辆,环比增15.0%,同比下降16.1%,较19年9月下降9%。1-9月累计批发销量1460.3万辆,同比增长11.3%,但较2019年同期减少40.2万辆。
库存:今年去库存明显,近几个月厂商库存持续保持低位。9月末厂商库存环比下降2万辆,渠道库存环比增长3万辆;2021年1-9月厂商库存减少29万辆,相较历年同期库存减少幅度偏大,形成连续四年强力去库存的特征。
2021年1-9月的渠道库存相对减少84万辆,较2020年同期去库存22万辆水平又有大幅升高,上游生产端短期内芯片短缺影响整车生产节奏的问题逐步显现。在终端销售层面,伴随库存水平的大幅降低,出现部分畅销车型无车可提、折扣回收、销售政策考核指标趋于宽松化等的现象。部分合资企业损失大量订单并导致士气受损,同时也给自主和新能源企业留出了窗口期。
9月购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等家庭第二辆车、暑假学车潮向后推导的本地大学新生练手车、职场新人入门级代步车的需求更强烈,导致经济型电动车市场趋势出人意料地走强。
新能源: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5.5万辆,环比增长14.7%,同比增长184.4%。1-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02.3万辆,同比增长218.9%。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3.4万辆,同比增长202.1%,环比增33.2%。1-9月新能源车零售181.8万辆,同比增长203.1%。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1) 批发:9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0.4%,1-9月渗透率13.7%,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9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0.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0%。9月纯电动的批发销量29.8万辆,同比增长192.4%;插电混动销量5.7万辆,同比增长149.0%,占比16%。9月电动车高端车型销量强势增长,中低端走势改善。9月电动车高端车型销量强势增长,中低端走势较强。其中A00级批发销量9.0万,份额达到纯电动的30%;A级电动车占纯电动份额24%,保持相对稳定;B级电动车达8.6万辆,环比8月增29%,占纯电动份额29%。
2) 零售:9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1.1%,1-9月渗透率12.6%,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9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6.1%;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9.2%;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5%。
3) 出口:9月新能源车出口1.48万辆,呈现季末平稳走势。其中超过千辆的有东风易捷特的5164辆,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4560辆,特斯拉中国出口3853辆,其他车企新能源车出口也持续走强。
4) 车企: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01211)70432辆、特斯拉中国56006辆、上汽通用五菱38850辆、上汽乘用车21552辆、广汽埃安13572辆,长城汽车(02333)12770辆、蔚来汽车(NIO.US)10628辆、小鹏汽车(XPEV.US)10412辆。9月国内零售的三强主力厂商销量占比总量49%,其中比亚迪国内零售69818辆、特斯拉(TSLA.US)国产车国内零售52153辆,上汽通用五菱37151辆,领先优势明显。
5) 新势力:9月蔚来、小鹏、理想、合众、威马、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都很优秀,尤其是哪吒、威马、零跑等二线新势力持续走强。
6) 9月主流合资品牌中的南北大众的新能源车零售1.4万辆,占据主流合资72%份额。BBA豪华车企受芯片影响的纯电动车尚未发力。7) 普混:9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5.75万辆,同比去年9月增长70%,环比8月增长48%。9月日系的丰田总体受到芯片短缺影响表现较大,但丰田仍是确保混动的增量。
2.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10月有17个工作日,相对去年10月持平,与今年9月相较少4个工作日。去年“金九银十”的表现是受政策促进和疫情后复工复产的共同作用,今年的高基数压力和供给不足的影响让“金九银十”难成亮点,但10月销量好于9月的“银九金十”是值得期待的。
由于7月中旬开始的马来西亚疫情已经延续两个多月,因此疫情确诊人数已经跨越峰值大幅回落。随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反垄断调查,加之芯片厂商明确晶圆供货大于装车用量体现的渠道中间囤货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相信芯片供给改善会有更好的预期,车市产销会迎来一定改善。9月末的乘联会批发销量大幅走强也是芯片改善的信号,期待这样的供给改善对10月车市的零售有促进作用。
10月开始的车市产销是冬季加库存的最佳时机,冬季车市旺销必须有秋季的库存储备,但因芯片供给尚未全面大幅改善,今年10月的车企建储库存的供给保障能力大幅下降,不利于10月增量。今年的中国北方降水量异常偏多,冬季气温也是偏低,这都对购车需求带来明显的促进,尤其是家庭购买第二辆车的热情进一步高涨,推动车市热度持续升温。三季度局部地区暴雨天气带来的泡水车处置话题,引发了一定程度的二手车购车顾虑,间接助推新车销售和经销商店的渠道优势。但从中长期看,此类车辆需要持续推进多主体共同完善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