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马有祥:推动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

835 9月7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中国网9月7日消息,国新办就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表示,近年来,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和节粮减损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做法。农业农村部非常重视与世界各国开展这方面的合作,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推动开展了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合作,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减损和安全保障能力。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以召开本次大会为契机,推动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共同减少全球粮食损失浪费,共同促进世界粮食安全。

发布会文字实录如下:

国新办就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即将在山东开幕,今天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先生,山东省副省长李猛先生,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先生,山东省济南市副市长吕涛先生。

下面,首先有请马有祥先生作情况介绍。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马有祥: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天我很高兴与李猛副省长等一道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与大家交流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有关情况。下面,我着重介绍会议的基本情况。

粮食安全是全球粮农治理的重要内容。全球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重大挑战。去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指出,中方倡议适时召开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欢迎二十国集团成员和相关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为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倡议,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于9月9日至1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国际粮食减损大会。

大会以“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为主题,主要目的是搭建二十国集团成员、各区域国家代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学界等多方参与对话的平台,探讨国际粮食减损挑战、合作、责任和治理等重大议题。目前,大会已经邀请到了包括意大利、美国、英国、法国、印尼等二十国集团国家农业部长,联合国粮食峰会特使、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等国际机构负责人,以及乌拉圭、塞尔维亚、斐济、非盟等国家和地区代表线上发言。同时,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智利等15国驻华大使、50多个国家代表、40多位国际知名专家,以及多家跨国企业负责人将出席大会,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农业领域举办的最大的一场国际盛会。

召开这次大会,将有助于凝聚国际社会在粮食减损方面的共识,构建全球共同节粮减损的良好氛围,增强疫情下世界粮食安全韧性;有助于为即将举办的世界粮食峰会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储备成果,勾勒未来合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促进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零饥饿、零贫困”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节粮减损。近年来,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和节粮减损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做法。我们非常重视与世界各国开展这方面的合作,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推动开展了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合作,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减损和安全保障能力。下一步,我们将以召开本次大会为契机,推动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共同减少全球粮食损失浪费,共同促进世界粮食安全。

谢谢大家!

邢慧娜:

谢谢马有祥副部长的介绍。下面,有请李猛先生作情况介绍。

山东省副省长 李猛: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首先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山东农业农村等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这次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是对我们的关心厚爱也是激励和鞭策。山东省委、省政府和济南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相关部委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各项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一是精心策划主题内容。这次大会以“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为主题,采用“线下+线上”形式召开。9月10日上午举办现场观摩活动,下午举办开幕式,邀请相关领导致辞,多位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代表发言。9月11日,围绕生产过程减损、产后减损、减少消费浪费,精心策划了3场主题论坛。会议期间,还将宣布《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济南倡议》,并启动山东省粮食减损行动。

二是积极展示减损成果。大会确定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商河)、中央储备粮济南直属库有限公司作为两处现场观摩点。其中,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商河)将围绕粮食耕、种、管、收等环节,全方位展示农机作业、育种成果、智能化物联网系统等内容;中储粮济南直属库有限公司将围绕粮食储存环节,系统展示我国粮库、企业、农户储粮设备及先进技术。同时,我们还制作了粮食减损专题片、观摩点纪录片和成果展板,将在大会期间持续展出。

三是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邀请中央主要媒体和部分外国媒体参会报道,组织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等省内媒体进行集中宣传,同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及户外的广告屏、灯光秀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会议期间,将设立线上直播间,邀请有关专家在线解读,增强大会效果。大会结束后,我们还将举办发布会及时发布会议成果,持续营造全民重视粮食减损和粮食安全的热烈氛围。

四是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在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的基础上,坚持“最高标准、最实措施、最严作风、最佳效果”,着眼嘉宾差异化需求,制定了个性化会务接待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大会安保方案、应急处理预案等,反复组织模拟演练,坚决确保服务到位、保障有力。

各位媒体朋友,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即将隆重召开,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大会、宣传大会。也真诚地希望通过大家的牵线搭桥,邀请更多的国内外朋友到山东交流洽谈、寻求合作、共谋发展!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邢慧娜:

谢谢李猛副省长的介绍,下面各位媒体朋友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据我了解,粮食减损和减少浪费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倡议并首次召开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谢谢。

马有祥:

确实如提问所说,粮食减损和减少浪费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粮食的损失浪费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9年粮食及农业状况》中讲到,全球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内损失的粮食约占到总产量的14%,比例是非常高的。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粮食,14%被损耗掉了。新冠肺炎疫情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召开首届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主要考虑有以下三点:

一是节粮减损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情。实现粮食安全需要“加法”、“减法”一起做。“加法”是千方百计增产,我们国家粮食产量去年达到了6.695亿吨,粮食六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减法”是千方百计节约和减损,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世界粮食年产量大约28亿吨。如果世界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2800万吨粮食的损失。可以多养活多少人呢?大概是约7000万人。如果我国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减少损失650万吨,按400公斤粮食一年一人计算,可以养活约1600万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减损就是增产。粮食生产需要水、土、肥、药、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按生产一吨粮食需要3亩左右的耕地计算,我国2亩耕地大概生产一吨,世界平均单产较低。世界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相当于节约耕地8000多万亩。因此,节粮减损就是节约珍贵的水土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消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节粮减损的重要性。

二是节粮减损的紧迫性。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粮食供应链遭受冲击、价格上涨、供给趋紧,世界粮食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有近20个国家采取了粮食出口限制,去年春夏一些国家突发沙漠蝗灾,叠加全球疫情影响,常规灾害防控难以落实,加剧了粮食安全恐慌,个别国家甚至进入了紧急状态。据联合国报告,去年全球至少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是近五年的新高。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粮食损失、发达国家粮食浪费问题长期存在。发展中国家的设施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所以损失比较多。发达国家不缺钱、不缺粮,浪费比较多。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意义更加凸显。

三是节粮减损的复杂性。节粮减损既涉及到生产、收获、运输,又涉及到仓储、加工、销售;既涉及到供应,又涉及到消费;既涉及到设施装备技术,也涉及到思想观念传统;既涉及到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也涉及到国际贸易,涉及范围非常广。因此说节粮减损是系统性工程、国际性工程。

所以,在当前背景下我们召开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概括起来的主要考虑是:节粮减损因为重要所以需要重视,因为紧迫所以需要解决,因为复杂所以需要合作。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山东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本次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落地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原因是什么?将会对当地粮食生产减损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推动作用?谢谢。

李猛: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对山东农业的关心关注,这次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举办为推进山东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向农业强省转变,提供新的机遇。下一步,我们将以现代农业强省突破为目标定位,积极探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具体来说:

一是持续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保障能力。山东是农业大省,我们要坚决扛起农业大省的责任和担当,确保粮食综合产能保持在1100亿斤左右,生猪产能稳定在5000万头左右,肉蛋奶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水产品的产量稳定在800万吨左右。

二是持续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提升。我们重点培育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以上,创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0个,产业强镇1000个,乡土产业名品村1万个,实现“一县一园、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三是持续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业清洁生产行动,实现农业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四是持续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深入实施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加快数字技术与装备集成应用和智慧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示范创建,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

五是持续加快农业开放发展的步伐。要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农业对外合作“两区”,农产品出口产业聚集区,深入推进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打造全国农业开放发展引领区。

六是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释放政策叠加协同的效应。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邢慧娜:

这次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吕市长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山东省济南市副市长 吕涛:

感谢各位记者对济南的关心。将本次大会落户山东济南是我市积极争取申办,经国家主管部委严格考察和慎重研究决定的,我市高度重视大会承办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特别是省农业农村厅具体指导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做好大会筹备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记者:

除了粮食损失和浪费,当前全球粮食市场面临着震荡加剧、供应链不稳、政策多变等挑战。请问,中国在强化农业经贸合作,促进全球粮食市场稳定发展方面有哪些打算?谢谢。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 隋鹏飞:

感谢你的提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依然流行,今年北美的干旱,国内的洪涝不断频发,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波动,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挑战。这种不稳定性还容易引发更多不同层面的解读。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推动农业国际合作,分享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和实践,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在这里我介绍一些情况。这个月到下个月是全球关于粮食领域或者和粮食密切有关的领域活动最多的。一周前,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召开,主题是粮食安全。9日-11日,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即将召开。本月17日、18日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在意大利召开。本月22日、23日联合国粮食峰会召开,全球农业部长们始终聚焦粮食问题。在中国,从最高领导人到农业农村部再到各地方,都对粮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推进作出贡献,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么多年来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中国通过实施对外援助和农业“南南合作”等,已经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近10万名所在国农民受到了培训。在华举办将近500多期培训班,培训国外专家、专业人员1.1万名。在作物生产、畜牧业水产养殖、农田水利、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向需要的国家进行了1500多项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平均增产40%-70%,超过150万户小农从中受益。乌干达总统曾经专此致信习近平主席,对中方的支持表达感谢。在中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也宣布中国要为非洲2030年之前的粮食安全问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推动提升国际粮食减损技术支撑能力。多年来,中国已经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8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以及2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500多份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共建了170多个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在育种、农机、植保等领域持续有效地开展了大量工作。

多年以来,我们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把当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发展中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粮食减损的关键环节,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等方面联合研发。刚才马部长提到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是提升生产过程的粮食减损能力,这正好是中国可以大有作为、而且非常有好作为的地方,这个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三是加强政策协调。从全球层面推动粮农治理能力,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合作,围绕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减损能力设置议题,推动各国在粮食安全治理方面形成共识,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植保公约等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推动在粮食减损、运输、检疫、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国际规则,更好地利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平台,开展信息交流和政策对话协调,促成公平公正的国际粮食市场秩序。

谢谢。

马有祥:

刚才鹏飞同志就减少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尤其在疫情形势下,中国怎么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我就现在供应链不稳、政策多变以及市场波动震荡这方面我们怎么促进合作作一个简单介绍。

我们是全球主要粮食生产国、贸易国。一方面通过夯实国内粮食生产,端牢自己的饭碗,这本身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另一方面坚持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分享中国发展红利,促进全球粮食市场稳定。

一是深化农业贸易合作。我们国家是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规模连续四年稳定在2000亿美元以上。今年前7个月,中国农产品贸易同比增长25.8%,进口增长33.3%,可以说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为全球农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是加强农业投资合作。目前,我们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农业投资合作关系,今后我们将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合作国民生改善为目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区域,以提高当地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重要内容,稳步扩大农业投资,开展基础设施、农资农机、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合作,推进农业服务贸易发展,共同提升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水平。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合作,加强与各国在良种培育、土壤健康、高产栽培技术、疫病防控、设施农业等方面,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支撑力度。

四是开展农业政策交流,推动粮食生产、消费、贸易,在国家间开展广泛对话,加强交流,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粮农组织以及有关多双边机制发挥作用,推动减少不合理的粮食贸易限制,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壁垒增加,我们需要积极进行合作,消除壁垒,为促进全球粮食和农业贸易创造稳定、可预期的外部环境。

我补充这四点,谢谢大家。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这对缓解当前疫情下世界粮食安全严峻形势具有重要意义。请问中国有什么打算?准备从哪些方面为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谢谢。

马有祥:

谢谢你的提问,实际刚才第一个问题鹏飞司长的回答已经涉及了,讲了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推动提升国际粮食减损技术支撑能力;三是加强政策协调,推动提高全球粮农治理能力。刚才三个方面,鹏飞司长介绍得比较详细了,我没有新的内容补充,供你参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记者: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4月出台了《反食品浪费法》,请问我国在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下一步有哪些打算?谢谢。

马有祥: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常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减少粮食损失浪费问题,习近平主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各环节的粮食损失浪费。除了刚才提到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关部署和《反食品浪费法》外,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方案》。这些年中国围绕粮食损失与浪费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是四方面的减损。

一是设施减损。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减损基础,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努力做到旱涝保收,力争实现每亩年产吨粮。开展田间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强粮食仓储和流通设施建设,减少农产品的产后损失。通过设施建设来减损。

二是技术减损。推广粮食减损技术,降低各环节损耗。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推进粮食生产的良田、良种、良制、良机、良法“五良融合”,促进生产全程的增粮减损。大力推进机收提质减损,今年夏粮和早稻,因为机收做到了精细化,我们少损失了30亿斤的粮食,挽回了150万吨粮食。倡导适度合理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三是防灾减损。构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灾害损失。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气象灾害、病虫害监测网络,加强监测预警、综合防控和灾后恢复生产,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四是制度减损。加强节粮减损宣传和立法,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开展“光盘行动”,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社会风尚。实施《反食品浪费法》,推动形成长效机制。

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节粮减损。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夯实生产基础,加强科技研发,健全政策体系,强化宣传引导,减少全产业链的损失与浪费。四个方面的减损要长期做下去。世界各国在减少粮食损失与浪费方面也有很多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我们拟在山东潍坊设立国际粮食减损研发交流平台。潍坊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立了包括粮食在内的诸多产业集群,农业科技与智能装备水平比较高,探索形成了一些节本增效经验和业态模式。我们将通过潍坊这个平台开展国际节粮减损技术经验交流、创新和试验,欢迎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共享共建。谢谢。

邢慧娜:

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农村杂志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从长远来看,节约就是增产,节粮减损相当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请问,当前我国粮食全产业链中有哪些环节需要作出减损转变?接下来如何建立节粮减损长效机制?谢谢。

隋鹏飞:

我们已经注意到今年9月下旬举办的联合国粮食峰会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推动粮食系统转型”。节粮减损是全产业链条的,节粮减损也就是增产增收,也就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粮田”。目前受生产条件、技术水平、消费意识等影响,我国粮食损失与浪费在产、收、储、运、消等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存在,都需要作出减损的转变或者要作出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转型。

在生产环节,就存在播种粗放、用种量偏高等问题。如果用精量播种,更大程度代替粗放播种,在播种时就节约了粮食。比如说,生物灾害和自然灾害依然是引发粮食损失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就会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在收获环节,就存在收割机械精细化程度不够、农机农艺不配套等问题,这都需要强化机械装备和农业的精准配套,确保更大程度的颗粒归仓。

在储运环节,储运设施装备落后,储运途径不完善,特别是过去对冷链体系重视不够,这些都影响了粮食的储运。我在东北工作过,到秋收以后,东北的家家院院都堆着玉米,如果稍作改进和完善,就会确保减少玉米收获以后的损失。

在加工环节,有两方面问题存在。一方面确实存在着过度加工,这几年稍微好一些。我们能不能把加工的东西尽可能、多用途地食用掉。另一方面,在国际上还有加工环节有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的问题。我们在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流通环节,同样存在流通物流体系和专用性技术装备不到位的问题。比如可以更好地建设一些粮食接卸专用平台,更好地健全物流标准化。

在消费环节,需要继续大力提倡“光盘行动”,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消费环节更多是全民意识和行为问题。

所以,节粮减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等诸方面因素,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施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强化和努力: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和装备提升。加强各环节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加快新品种的选育,提升种子质量,提高收获环节的机械性能和质量,改善烘干、仓储、物流条件,提升加工工艺和配套装备。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主要体现在推进标准化生产,推进社会化服务,强化物流体系建设。

三是建立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制度体系,落实好《反食品浪费法》,进一步强化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意识教育,明确各级政府和全民在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这几个方面在此次山东济南举办的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各项议程中,都会予以充分体现。谢谢。

邢慧娜:

大家如果没有更多的问题,今天的发布会就先到这儿。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再见。

本文选编自“中国网”;智通财经编辑:徐文强。

相关阅读

农业农村部:将推动研究制定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9月6日 | 智通编选

农业农村部:着力强化扶持粮食生产的资金统筹和项目实施

8月31日 | 智通编选

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政策措施

8月31日 | 智通编选

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继续安排资金支持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8月30日 | 智通编选

农业农村部:推动农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纳入国家科技计划

8月30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