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光伏新闻”,作者:技术小达人。
1 、2018-2020 年低成本、优质产能大幅扩张
低成本硅料产能大扩张,产业集中度提升。据统计,2019 年陆续有 6 家多晶硅企业停产检修,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数量由 2018 年初的 24 家,减少至 2019 年初的 18 家,再缩减至 2019 年底的 12 家。2019 年全年,前五家硅料企业产量占比达到 77.8%,较 2018 年的 60.5%明显提升。截至 2019 年底, 协鑫(03800)、通威、大全(DQ.US)、特变、东方希望五家企业合计产能占比达到 77%,预计后续还将进一步提升。
2018-2019 年,国内硅料产能呈现大规模的扩张,扩张的主体主要集中在通威、大全、新特、协鑫 和东方希望等五家企业,使得国内硅料格局呈现较大的变化:
通威:2018 年四季度,乐山和包头一期各 2.5 万吨多晶硅生产线(实际产能达 3 万吨)投产, 推动总的多晶硅产能达到 8 万吨,2020 年内蒙 4.5 万吨扩产项目、云南保山4万吨新建项目启动。
大全新能源:随着 2018-2019 年新疆 Phase 3B 和 Phase 4A 等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产能规 模大幅扩张,到 2020 年底预计达到 7 万吨。
新特能源(01799):2019 年 5 月,公司新建的 3.6 万吨多晶硅项目投产,使得总产能达到 7.2 万吨,实 际产能可能能达到 8 万吨。
东方希望:根据环评资料披露情况,一期工程 3 万吨生产线于 2017 年和 2018 年陆续投产;据 报道,2019 年 12 月,新疆东方希望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年产 12 万吨多晶硅项目(一阶段 3 万吨) 实现全流程贯通。
协鑫:新疆协鑫项目首期于 2018 年 10 月投产,到 2019 年年中,新疆协鑫产能规模达到 4.8 万吨;2019 年江苏中能和中环股份对新疆协鑫进一步增资,以使新疆协鑫产能达到 6 万吨。
亚洲硅业:2020 年启动年产 3 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一期工程。
主要生产企业名义产能
本轮扩张是在西门子法技术趋于成熟、颗粒硅技术取得突破、投资成本大幅下降、行业前景更趋明朗, 由国内规模和技术水平靠前的硅料企业主导,新投产能具有产品品质高、单位投资强度低、电费成本低等 显著优点。产品品质方面,基于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本轮新投产能基本都能实现较高比例的单晶料生产,根据大全披露数据。投资规模方面,披露数据显示,近期新投产能每万吨的投资规模约 10 亿元,明显低于 此前的投资强度。
中长期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预计未来 5 年,国内将会有 5 家企业(协鑫、通威、特变、大全、东 方希望)产能规模达到 7-10 万吨水平,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单晶硅片环节已经形成隆基和中环的双寡头 格局,产能规模远远领先其他竞争对手;在电池片环节,根据现有扩产计划,到 2020 年底通威、爱旭、 隆基在产能规模方面形成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
2、颗粒硅优势明显,能否异军突起?
颗粒硅的优点:
1、减少了破碎环节,块状硅需要破碎,破碎成本 1-3 元/公斤;
2、对石英加料筒的内壁冲击损耗低,延长石英筒使用寿命;
3、颗粒硅填充性好,加料桶可以多装 15-20%的颗粒硅,避免大块料堵塞的问题;
4、可以结合自动加料到加料筒,也能使用外置复投装置,节省人力和加料时间。
5、相比传统工艺,FBR 不仅生产技术流程更短、后处理工序更少,生产电耗较低,项目人员需求更少。
基于这些优点(毋庸置疑),国内颗粒硅厂商的判断不远的将来,不用连续直拉工艺、拒绝或无法获 得颗粒硅的下游厂家,会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知道西门子法多晶硅,国家标准按杂质含量分特、一、二、三级。业界也习惯按棒状硅致密度不 同,习惯性地分为致密料和疏松料,后者又分别叫菜花料、珊瑚料等。珊瑚料块状疏松料,在破碎过程中容易沾染杂质灰尘,而且珊瑚料块状硅在坩埚填料的时候,占位与致密料一样多,但加热熔化后硅液少, 影响拉晶产出效率。
这说明无论棒状多晶还是颗粒多晶硅,产品都可以用,只是谁更好用。从目前的报道来看,棒状多晶 硅在市场上已经得到验证,颗粒状多晶硅含氢量高、灰较多,但是仍然可以用,只是相对棒状多晶硅稍微 较难用,另外,颗粒硅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料,运输过程中也会有粉料产生,产品有被污染的风险, 现金成本是不是已经很低,可能还需要在技术上进一步攻克。
但这是不是说明西门子法未来就要被淘汰了。此前行业大佬普遍认为颗粒硅、菜花料、珊瑚料相同难 以使用,但是随着下游单晶企业技术进步,这些问题在逐步解决,有行业大佬也认为西门子法技术已经到 达天花板,随着颗粒硅的使用西门子法可能就不香了。不得不说颗粒硅是一种新技术,确实优点很多,但 是西门子法技术是不是已经彻底落伍,或说技术已经到达天花板,可能也未必,有没有可能换个技术思路, 就好比航空母舰是结合战斗机和战舰两个的优势一样,在棒状多晶硅上生长颗粒硅,兼颗粒和棒状两者的 共同优势,我们看到挪威 REC 有一种泪珠多晶硅,整根棒子是由一个个颗粒构成,这种多晶硅颗粒用手就 可以掰下来,大约拇指般大小的颗粒,极易破碎,但是不同于以往大家认识的菜花料、珊瑚料,粘连在一 起,有很多孔洞。这种泪珠颗粒致密度与块状相同,而且电耗接近甚至低于 40 度/公斤,但是这种产品仍 需要上下游进一步开发和使用,这都说明西门子法技术仍有进步空间。
另外棒状多晶硅的品质相对颗粒硅的品质还是要好一些,既可以作为半导体基础原材料,又可以作为 高效、超高效电池的原材料;棒状多晶硅虽然耗电量大,但是大都在电力比较便宜的西部建厂,另外颗粒 硅虽然耗电量低,但是生产硅烷的能耗可一点都不低;颗粒硅含氢量高,在下游使用时需要除氢,电耗也 会增加,这使得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仍具极强的竞争力,两种技术可能会长期并存,颗粒硅和棒状硅作为 两种产品互相契合使用,在下游使用时可能更好使用,不能简单谈两种产品哪一种会被淘汰,大概最后多 晶硅会有两种产品,棒状硅和颗粒硅,希望两个技术都能够不断进步,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
目前产业进一步集中,属于资本技术大爆发的时代,资本市场当然要用,但是怎么用,还是需要再深思熟虑一下。2060 年中国要实现碳平衡,仍需要行业不断地追求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诚然多晶硅行业技 术进步巨大,同时也带动了资本市场的热捧,目前所使用的技术无论是颗粒硅还是西门子法,都是从国外 引进技术,不断改进的结果,近些年国外日子不好过,技术创新乏力,正是中国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行 业大佬的普遍看法确是技术已经到达天花板,有人认为多晶硅行业我们的技术和市场我们已经完全超越, 我认为我们超越的只是产业,这也是不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是要继续用资本扩大生产和开拓市 场,用产业优势弥补研发不足,还是用资本进行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同时扩大产业优势,由量变到质变。当然这些都是个人见解,欢迎批评指正,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编辑:马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