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造车,特斯拉(TSLA.US)纳入标普500对清洁能源行业也很重要!

6688 12月15日
share-image.png
万得资讯 中国内地领先的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

本文来自万得资讯。

以生产纯电动车闻名的特斯拉(TSLA.US)将于12月21日纳入标普500指数,此举不仅对汽车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对清洁能源行业来说也是意义非凡。

特斯拉不单单是一家富有创新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也是一家能源公司,生产和销售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

特斯拉中国官网对其自身的简介如是写道:“Tesla致力于通过电动汽车、太阳能产品以及适用于家庭和企业的综合型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鉴于2019年太阳能板和电池仅占特斯拉收入的6%,其太阳能业务可能很容易被忽视,但这无碍该公司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的影响力。

Clear Blue Technologies Inc首席执行官Miriam Tuerk将特斯拉纳入标普500指数形容为清洁能源行业的“历史性时刻”,尽管它不是第一只被列入该指数的清洁能源股。Tuerk说,特斯拉正走在新兴技术和清洁能源大趋势的前端,相关领域的其他公司将会跟进。

随着过去几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投资迅猛增长,包括传统化石燃料公司在内的许多公司都在以空前的速度投资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今年,欧洲大力推动绿色能源政策,誓言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也提出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美国亦将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

诸多利好使得清洁能源和ESG概念股在2020年表现强势,特斯拉、蔚来(NIO.US)、氢燃料电池商普拉格能源(PLUG.US)之类的纯绿色能源股涨势尤为惊人,这些公司股价自年初以来分别上涨约665%、919%和713%。



一些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公司涨幅也跑赢大盘,如新纪元能源(NextEra Energy),这家公用事业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据MarketWatch,该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约21.5%,同期标普500指数的涨幅则为12.9%。

大型机构投资者对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已进行了数十年之久,如今,清洁能源作为一项投资的吸引力也在渐渐感染个人投资者。Tuerk指出,第三季度流入可持续主题基金的资金中,小型投资者贡献了805亿美元,较第二季度增加14%。

Ned Davis Research高级投资组合策略师Pat Tschosik表示,鉴于政府和私营企业的支持,清洁能源行业的势头有望持续几十年。他补充说,风能和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主题的主要驱动力,电动汽车和电池/储能也在给“绿色浪潮”推波助澜。

大摩:ESG投资热潮将延续至2021年

在绿色投资早已蔚然成风的当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策略师认为,可持续和ESG投资热潮将在2021年继续。

ESG基金的流入额自今年年初以来增长了102%,11月流入资金达470亿美元,而2019年均值为130亿美元,大摩策略师称,预计2021年的情况将“大同小异”。

不过,该行指出,今年表现优异的ESG概念股涨势可能会放缓,但有利于ESG相关股票和指数的长期结构性趋势“只可能增加”,随着投资者寻找下一波机会,或将有新面孔来引领涨势。

大摩推荐的15只个股中有7只搭上全球脱碳趋势。欧洲方面,被钦点的有业务涵盖可再生能源的西门子能源(SiemensEnergy),拥有广泛电动汽车半导体产品的德国芯片商英飞凌(Infineon),以及德国化工公司科思创(Covestro),该公司也是硬质泡沫材料的主要生产商,这种材料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电动汽车;美国方面,有清洁能源发展公司AES和日益关注电动车市场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安波福(Aptiv);亚洲方面,大摩看好韩国电动车电池制造商LG化学(LG Chem),以及中国太阳能板生产商隆基绿能。

考虑到各国政府将注意力转向粮食和农业,大摩还挑选了5只与可持续消费有关的个股,包括农业设备制造商迪尔(Deere)、韩国食品商CJ第一制糖(CJ Cheiljedang)、饲料添加剂生产商蓝星安迪苏、铝罐制造商波尔(Ball Corp)以及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包装材料替代品的泰国公司SCG Packaging。

另外3只个股与可持续和ESG投资结构性增长的整体主题有关,分别是资产管理公司Amundi、检测公司Bureau Veritas和提供气候数据的美国数据分析公司Verisk。

对于资产管理公司,蒙特利尔银行全球资产管理首席执行官Kristi Mitchem指出,这些公司在向全球净零排放过渡的过程中扮演独特且关键的角色。

12月11日,代表着超过9万亿美元资产的30家资产管理公司承诺,到2050年他们的投资组合将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他们还承诺创设与该目标相符的投资产品,并利用他们的股东投票权和游说能力向他们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施加更大的压力,以促使他们采取气候行动。

(编辑:张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