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号“中信证券研究”
文丨杨灵修 秦培景 裘翔 冯冲 联系人:徐广鸿
港股市场作为“离岸市场”,资金面由外资(非中国内地和香港)、香港本地资金和南向资金共同决定。年初至今,我们按港交所托管口径计算,最大的增量资金来自南向内地投资者,共计净买入6000亿港元,而外资净卖出4200亿港元,其中自中资股流出规模达3800亿港元。11月以来,由于疫苗进展叠加美国大选落定,港股相较于A股有超额收益。从资金流动表现看,外资明显回流香港本地金融、地产股,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对中资股票配置依然是净流出,这可能和年末组合锁定收益有关。南向资金话语权在逐步提升,过去三个月累计净流入1700亿港元,科技、消费以及金融依旧受到追捧,但11月其对金融股配置下滑。
年初至今,港股市场主要增量资金来自南向净流入,外资(非中国内地和香港)及香港本地资金均为净流出。
港股市场作为“离岸市场”资金面由外资(非中国内地和香港)、香港本地资金和南向资金共同主导。年初至今,按港交所托管口径计算,最大的增量资金来自南向资金,共计净买入6000亿港元,外资和香港本地资金分别流出4200亿和100亿港元。11月以来,受益于欧美疫苗研发进展,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推动全球主要股市迎来全面上涨,其中恒指和国企指数分别上涨9.3%和8.1%。港股相对A股估值优势进一步刺激内地资金南下投资港股市场,过去三个月累计净流入超过1700亿港元(前11个月累计超6000亿港元)。
11月,外资增配香港本地公司明显,但对中资股票的配置并未大幅提升(整体下半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回流)。
外资作为港股市场中最大的存量资金,在软件与服务(主要是腾讯)、房地产、保险、零售业、食品饮料10多个行业中持仓市值占比具有绝对优势。短期而言,外资在过去三个月依旧累计流出1700亿港元,11月单月净流出400亿港元(较10月多流出200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外资在11月整体流出中资板块,但对香港本地金融、地产股的配置明显上升(主要为友邦保险、新鸿基地产等)。
南向资金集中买入科技消费,对金融配置有所减弱。
2015年以来,南向资金的成交占比从3%提升至2020年10月的17.5%,对香港市场的话语权在逐步增强。截至2020年11月末,南向资金主要重仓银行、软件与服务两个细分板块,同时在媒体、半导体板块的持仓市值占比在20%左右。短期看,过去三个月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1700亿港元,科技、消费以及金融依旧是南向资金最青睐的板块,但其在11月对于金融股的整体偏好有所下降,除腾讯控股(00700)外,华润啤酒(00291)、中国移动(00941)以及吉利汽车(00175)在11月的环比净买入增幅最大。
被动型ETF规模再创新高,但外资全面配置中国仍未到来。
相较于股市资金流数据,交易所基金的申购与赎回反映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变化。截至2020年10月,香港市场追踪A股和港股的ETF数量达到50只(环比+3),从规模来看,追踪港股市场的ETF市值规模达到1722亿港元(环比+70亿港元),追踪A股市场的ETF资产管理规模为589亿港元(环比+5亿港元。盈富基金作为香港ETF市场成交最大且最活跃的ETF产品,年初至今累计流入资金148亿港元,11月单月净流入8.6亿港元,资金流入速度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