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B Lab无边界实验室”,作者:刘道明、许隽逸。
摘要
中国集装箱出口需求旺盛,美国“黑五”销售额同比明显上涨,而欧洲多个国家销售额同比下降。“黑五”补库存或加剧美国主要港口堵港现象。同样受“黑五”影响,海淘奢侈品类App活跃度有所提高。全球卫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欧美国家单周新增确诊及死亡人数均明显下降。华为Mate40系列512G机型。多个线上平台维持断货现象。或受上海卫生事件影响反复,上海线下商场人流强度本周保持下降趋势。
集装箱船数据追踪:
通过对关键港口及关键海域的集装箱船舶数量及TEU总和的对比分析,目前中国海域及上海港(及相关港)的集装箱船数量持续下行,TEU总和持续减少,而美国海域及长滩港,欧洲海域及鹿特丹港口集装箱船舶数及TEU总和呈上行趋势。临近感恩节、“黑色星期五”及圣诞节补库存,或加剧美国集装箱船堵港现象。
黑五数据追踪:
随感恩节、“黑五”、网络星期一的来临,美国线上线下销售额同比均明显提高,而欧洲地区因封城措施尚未解除,线下销售额或受一定影响,总消费额出现大幅下滑。
手机数据追踪:
本周(11.20-11.26)5G手机渗透率较稳定,与上周基本保持一致。IPhone12或受续航能力不及消费者预期的负面消息影响,本周销量略有下滑。通过对华为Mate40各线上自营平台预售情况的追踪发现,本周华为Mate40 Pro 512G机型维持供量不足。京东与苏宁易购自营平台所有机型均未补货。
App活跃度:
截至11月27日,海淘+奢侈品消费App活跃度因临近“黑五”折扣活动而小幅提高。而线上购物类相对有所回落,分别为往年40%/110%左右的水平。但奢侈品消费App活跃度持续仍处于往年低位。餐饮App、电影类App、酒店活跃度均出现下滑,至往年100%/40%/93%左右。
线下人流强度
从商场人流强度来看,深圳商场人流强度与上周基本持平,为往年108%左右水平,而北京环比小幅上升3%。或受卫生事件反复影响,上海均与往年同期人流量相比有所下降,为往年的79%左右。制造业中深圳华强北电子人流强度、轻纺城人流强度小幅回落至往年93%/74%左右水平。而十堰汽配城与义乌国际商贸城人流强度均有所回升。
全球卫生事件
全球卫生事件在封城措施下得到有效控制,全球单周新增死亡人数下降30%,美国单日新增下滑至14万,欧洲国家单周新增确诊环比下降约91%。随着下周开始封城解除,可能会回到原先不受控的阶段。
全球原油浮仓
本周中国及欧洲原油略微增长,仍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浮仓堆积明显。美国原油浮仓持续小幅下降,整体相对于稳定。
主要内容
01
通过分析独家卫星航运大数据发现,中国海域集装箱船舶数量及TEU总和与欧美趋势明显不一致,目前中国海域及上海港(及相关港)的集装箱船数量持续下行,TEU总和持续减少,而美国海域及长滩港,欧洲海域及鹿特丹港口集装箱船舶数及TEU总和呈上行趋势。
通过对鹿特丹、上海港、长滩近期到港船舶量及未来30天预计船舶到港量的数据追踪发现,目前三个主要港口的实际到港数量基本稳定,但未来30天的预计到港量数据出现明显波动,美国进口货物量预计将短期内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或因为欧美尤其是美国从中国进口货物显著增加导致中国出发的集装箱船及集装箱供给不足。美国长滩等主要港口由于卫生事件和劳动力严重缺失,港口普遍出现设备短缺,装卸时间延长的问题。加之黑色星期五”及圣诞节来临补库存,主要港口出现明显堵港现象。
关键海域集装箱船量
关键海域集装箱船TEU之和
美国墨西哥湾集装箱船舶载重分布-11.30
欧洲集装箱船舶载重分布-11.30
中国沿海集装箱船舶载重分布-11.30
关键港口集装箱船数量
关键港口集装箱船TEU之和
关键港口平均堵港时长
主要港口到港船舶量
主要港口预计未来30天内到港船舶量
02
根据Adobe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美国感恩节的网购支出同比增长了近22%,达到5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黑色星期五”贡献约103亿美元的在线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9%。而“网络星期一”在线销售额约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5%。
通过追踪U.S. Census.的数据发现,美国购物季总销售额同比增加4.83%。此外,由于卫生事件影响,消费者将更多支出转向电子商务。卫生事件仍处于持续爆发状态,宵禁令对于线下购物场所的人流强度有所限制。美国俄亥俄州于当地时间11月17日实施宵禁令,持续21天。加州于11月20日开始实施宵禁令,旧金山于11月30日开始实行宵禁令,措施均将持续至12月21日。禁止晚上10点至早上5点之间进行非必要户外活动,商场人数必须限制在其容量的25%以内。而欧洲各主要国家黑五与网购星期一的总销售额同比平均降幅约18%。其中意大利、法国、英国下降较明显,封城措施尚未解除或为主要原因。
2020美国购物季线上销售额
2020美国购物季线上销售额增速
美国月度进口金额(百万美元)
美国假日购物季零售销售额
欧洲主要国家黑五及网购星期一总销售额
03
由于基建材料大多采用重卡进行运输,各省市卡车(重卡)物流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各省基建活跃水平的指向性指标,或受前期卫生事件影响,财政收入略有下降,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基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在边际回落,导致后期卫生事件消退时,卡车物流强度恢复速度较慢。且基础建设施工多避开雨季及冬季,因此各省份整体卡车物流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基建活跃度有望回升,带动相关产业需求。
卡车物流强度
东北地区卡车物流强度
华北地区卡车物流强度
西南地区卡车物流强度
西北地区卡车物流强度
华东地区卡车物流强度
华中地区卡车物流强度
华南地区卡车物流强度
04
截止11月26日,5G手机渗透率与上周基本保持一致。或受续航能力不及消费者预期的影响,IPhone12系列销量本周略有回落。通过对线上官方平台mate40系列的发售进行追踪,截止11月30日16:10,华为Mate40 pro系列中,512G机型多款颜色自上周以来在多个线上平台持续存在缺货现象,其中京东、苏宁易购自营旗舰店的华为Mate40 Pro系列所有机型仍全部断货,本周天猫官方旗舰店256G胡杨色首次出现断货现象。相比其他线上平台,目前华为官网128G与256G机型供货量较足,次日仍将进行预售,尚未出现完全缺货现象。华为新机型或受高端芯片数量备货供应未恢复影响,或为Mate40自上市以来持续供不应求的原因,但本周销量环比小幅上涨。
Mate40 Pro线上各平台预售情况(制表时间11月30日16:00)
Mate40 Pro线上各平台预售情况(制表时间11月24日10:10)
5G渗透率
手机周度销售
05
本周(11.20-11.27)线上购物App活跃度持续回落至十月底的水平,趋于往年的110%左右。本周海外黑五购物活动开始,海淘+奢侈品消费活跃度小幅回升至往年40%左右水平。餐饮app活跃度、电影类app持续下滑至往年100%/40%左右。旅游、汽车、房地产、券商等App活跃度均出现小幅回升,而酒店类App活跃度上周短暂回升10%之后本周下滑至往年93%。
可选消费APP活跃度
餐饮娱乐APP活跃度
线上购物APP活跃度
房地产、券商APP活跃度
06
本周(11.20-11.27)深圳商场人流强度与上周基本持平,北京办公楼人流强度小幅回升且相比十月以前仍处于高位。而上海办公楼人流强度继续小幅下降,约为往年85%,或受上海卫生事件反复影响,但大概率为短期波动。从商业办公楼人流强度来看,深圳、上海本周均小幅下滑约5%,而北京人流强度环比上升约3%,分别处于往年的108%/79%/109%。制造业中深圳华强北电子人流强度、轻纺城人流强度均略小幅回落至往年93%/74%左右水平。而十堰汽配城与义乌国际商贸城人流强度均有所回升。
一线城市商业办公楼人流强度
一线城市商场人流强度
制造业人流强度
07
截止11月30日,本周全球总计病例达到6219万,其中涵盖约145万余死亡病例。单周新增约50万例,环比下降约87.5%,而单周死亡人数下降至7697人,环比减少约88.99%,随着封城政策的落实,卫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此前为卫生事件重灾区的美国与欧洲,新增感染人数均明显下降。美国本周(11.23-11.30)单日新增人数下滑至14万。感恩节与“黑色星期五”来临,出行购物意愿或将增加,卫生事件存在反弹的可能性。因封城措施的有效实施,本周欧洲新增感染人数进一步下降,跌至16万余人,环比下降89%。但因英、法、德等国的封城措施将至尾声,WHO官方指出,若欧洲多国过早解除封城,可能会使得卫生事件恢复再次失去控制,持续肆虐。
全球出行指数同比均有回暖,受感恩节和黑五影响,多国出行热度增长。欧洲多国因封城政策接近尾声,英、法、德多国出行热度上升。但公园、线下零售、办公等出行强度无明显上升,欧洲整体人流线下活跃度仍较为低迷。
各国家(地区)确诊率变化率
全球五大洲新增确诊人数
美国卫生事件-累计确诊人数
美国累计及每日确诊率
欧洲卫生事件-主要国家累计确诊及死亡(截止11/30,10:23am CET)
全球累计确诊人数
出行强度
欧洲办公地点人流量强度4-11月
欧洲线下零售人流量强度4-11月
欧洲公园人流量强度4-11月
欧洲居家人流量强度4-11月
排放强度
08
全球原油浮仓整体环比有小幅度回升。受卫生事件反复,欧洲多个国家封城影响,原油需求仍处于低位,全球原油浮仓同比维持较高水平。美国因自身产能维持低位且原油进口量持续维持较低水平,且出行强度减少致使原油浮仓保持历史低位,约为1800万桶。而欧洲原油持续维持高位,本周欧洲、中国原油浮仓均小幅回升。
全球原油浮仓(百万桶)
美国原油浮仓(百万桶)
欧洲原油浮仓(百万桶)
中国原油浮仓(百万桶)
风险提示
1.中国经济恢复速度不及预期;
2.其他第三方数据来源出现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3.模型拟合误差对结果产生影响。
(编辑:张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