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研究院”,作者:潘博文。
2020年10月15日,摩根大通发布了一篇评级报告,将蔚来汽车(NIO.US)由“中性”调为“增持”。当日,蔚来汽车大涨23.03%。10月16日,在美股普跌的情况下,蔚来又实现了逆势上涨,盘内最高股价达到29.23美元/股。
10月17日,蔚来以假阴真阳的锤子线形态,以29.4美元再次突破前高,最终收涨于28.48美元。
目前,蔚来汽车的市值已经达到384.2亿美元,超越了上汽集团(600104.SH),仅次于比亚迪(002579.SZ),成为国内排名第二的整车上市企业,相当于两个广汽集团(601238.SH)的市值。
然而,这距离蔚来汽车的黑暗时代,仅仅过去一年时间。
在2019年里,蔚来经历了最黑暗的经营区间:交付的ES8连续出现自燃事件、与亦庄国投、浙江吴兴融资被纷纷叫停、公司CFO出走、财务数据净资产为负数,账上的货币现金一度仅剩10亿元。
低迷的基本面,让蔚来股价一路走低。2019年10月2日,蔚来创下了历史股价新低1.19美元/股,仅是当年上市发行价6.26美元/股的19%,这一股价,仅相当于蔚来汽车当年A轮融资后的估值。
面对蔚来在退市边缘不断徘徊的情况,“时间的朋友”高瓴选择割肉清仓,唱衰蔚来汽车的机构数不胜数,“蔚来没有未来”的言论充斥于市场间。
仅仅一年过后,蔚来汽车就完成了悬崖边的自我救赎,股价一度实现了2456%的涨幅。那么,这期间,蔚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01 销量扭转,凝聚资金做多共识
卫生事件寒冬过后,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市场行情主线,行业领军者特斯拉股价一路高歌,中国造车新势力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优异,走出了一轮可观的行情。
但论及涨幅、涨速、资金关注度、以及最终市值规模、蔚来都是造车新势力中最突出的一个。特别是与过去一年的状况对比,这种“地天板”一样的差别,也令众多研究机构,不得不对蔚来进行重新审视。
在股票社区雪球上有一个比喻:如果将上市公司看作美女,机构看作追求者。那么,追求者只能决定美女的关注度,却无法改变美女的美(基本面)。
这个比喻的另一重含义,在于公司股价的上涨,资金共识只是结果,决定这种共识的,根本上仍然取决于公司经营业绩层面的改善。
这一点,在蔚来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2020年8月11日晚,蔚来汽车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事件,交出了其史上最亮眼的财报,首次实现毛利率转正,其综合毛利率达到8.4%,大大超过了市场给出的2.98%的预期。
在其他数据上,蔚来营收达37.2亿元,同比增长146.5%,环比增长171.1%;当季经营亏损收窄为11.6亿元,同比减少64%,环比减少26.1%。
支撑这些财务数据改善的,是公司在整车交付上的增长。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9月,蔚来共交付了车辆4708辆,同比增长133.2%,创单月交付量新高;前三季度,蔚来累计交付26375辆,超越去年全年水平,也完成了七个月连续同比增长的壮举。
对比国内赴美上市的理想汽车(LI.US)、小鹏汽车(XPEV.US)九月交付的3504台、3478台的成绩,蔚来汽车已然悄悄拉开了差距。
对于这份成绩单,李斌显然很满意,他表示:“我们已经从ICU过度到了普通病房”。
交付量的新高,进一步提升了蔚来汽车的营收与毛利率,这种实实在在的业绩改善,无疑让资金心里有底,是刺激投资者热情的核心因素之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蔚来汽车的交付增长?
在蔚来的工业体系中,由于汽车生产是由江淮汽车代工。在销量不高的情况下,蔚来没有办法形成规模效应去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无法把控成本,造成了当时每卖出一辆车,蔚来还要承担几万元的亏损费用的情况。
车越卖越亏,但不卖亏损也不会减少,这使得蔚来陷入了一个怪圈。现金流是公司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蔚来势必要快速扩大销量来获得成本把控的权力。
打开这个死结的关键,是基于现有的布局做好产品,再进行优质服务与营销。这成为了蔚来核心的运营策略。
于是市场见证了蔚来的“海底捞式”改造,公司为客户提供包括充电车、救援车道路救援、专员上门取送车进行维修、保养、充电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与此同时,蔚来还率先实现了换电站的布局,让汽车车主在3分钟即可完成电池更换,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车主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
在活动方面,蔚来加强了用户社群运营,斥巨资打造“NIO DAY”,为蔚来车主举办演唱会并且请来国际巨星“火星哥”。
某种程度上,蔚来汽车更像是一块进入高端社群圈的敲门砖,这种差异化的服务体验让蔚来用户的需求被不断满足,自发地帮助蔚来进行品牌传播。
这种营销策略的特点,与海底捞有相当的共同性——它的价格可能相对偏高,产品相对各类竞品也并不出众,但却可以凭借特有的服务,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收获较好消费体验,从而影响更多人愿意为之买单。
在服务的基础上,蔚来还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在为首任车主提供不设期限、不限里程地终身免费质保服务,同时还提供免费换电服务的“双免政策”之后。“金九银十”的汽车销售季,蔚来为用户提供了“3年0息金融方案”“5年低息金融方案”“电池租用”以及“分期贷”等多种优惠购车活动。
口碑+营销的双重作用下,为蔚来的销量带来了转机。2019年10月,蔚来ES6上牌数达2203辆拿下了当月国内纯电动SUV的销量冠军。
只是令市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销冠仅仅是开始,蔚来开启了连续十二个月的霸榜之路,也引发了资金与业绩的共振。
02 多重利好,助推行情趋势加速
产品方面的进展,叠加政策与机构的利好,是刺激蔚来股价上涨的两大次要因素。
服务营销一千条,产品性能第一条。产品的差异化与质量保障,需要有研发投入作为基础。2019年的二季度业绩会,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提到——“公司实际亏损220亿元人民币,其间有100亿元都是发生了研发上”。
在当时的情况下,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威马汽车等新势力造车公司的销量基本是持平状态,但从融资额度上来看,蔚来公开的总融资额度远超威马、小鹏汽车。从这个维度进行对比,市场得出了一个结论——蔚来资金利用效率低。
但市场有时会犯错,这个结论,显然忽略了蔚来当时已经获得的4000多项专利。在独特的换电服务业务上,蔚来拥有超过500专利。
在新能源汽车最重要“三电”技术方面,蔚来实现了电机、电控的自主研发生产,早早地将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甩在了身后。
截止到至今,国内拥有自主生产“三电”系统能力的新能源整车厂家只有比亚迪(01211)。通过时间沉淀,蔚来实现了在产品上与国内新能源造车势力形成了差异化的优势,这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蔚来整车销量的爆发式增长。
2020年,在进行大面积裁员,剥离了一部分非核心业务,并且发行了三笔可转债后,为公司带来了4.35亿美元的现金,这种“开源节流”的策略,以及合肥市政府“英雄救美”式的70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让蔚来的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了112亿元,
这意味着,蔚来最为致命的现金流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也使蔚来成功地度过了卫生事件阶段,等到了新政策落地的利好。
2020年4月,国家出台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及以下,但支持换电的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联系蔚来在换电站上的提前布局,这项政策的出台仿佛就是为蔚来量身定做的一般。
行业政策,产品核心技术相对国内同行的优势、差异化的服务优势组成了拉动蔚来汽车业绩腾飞的三大动力。在这个背景下,公司的产销量得到释放。
与此同时,市场也开始对之前的认识开始纠偏,重新定位对蔚来的估值匹配。
随着交付数据再创新高、蔚来发布与特斯拉同级别“NOP”领航辅助系统、投资机构对公司评级的调整,接二连三的利好,使市场情绪彻底爆发,蔚来股价也就成为了市场最好的宣泄口,就此一飞冲天。
03 大涨之后,蔚来股价何去何从
尽管蔚来刷新了市场对于它的认知,实现了股价的“咸鱼翻身”,但这并不代表蔚来从此就高枕无忧。
对于目前的蔚来而言,想要迈入下一阶段,最大的关卡在于实现盈利,而实现盈利能力的关键要素,就在于蔚来的产品能否在市场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只有实现更大规模的卖车、造车,蔚来才能驶向“星辰大海”,对比特斯拉的发展历史来看,蔚来2020年交付4万辆车的预期还处于特斯拉14-15年的阶段,如果同一时间维度对比的话,2020年特斯拉交付的预期是50万辆。
蔚来目前主推的产品ES6、ES8、EC6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与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S、Model X在价格、车型上有所差异,从而并未形成正面竞争格局。
但特斯拉入门级SUV Model Y即将国产化,根据天风证券的研报认为,从海外特斯拉定价策略看,Model Y与Model 3的价差只有6-9%,因此Model Y国产化后,预计特斯拉将继续执行降价策略,Model Y的入门价有望降至27.5万元,而按照李斌的说法,蔚来并不会降低自己产品的定价。
蔚来与特斯拉的正面交锋即将开始。结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目前800辆/天、5000辆/周的恐怖产能,对比Model 3的销量情况,Model Y单月销量有望达到3万辆,全年销量有望达36万辆。相比之下,蔚来在产能、技术、价格多个维度均落后于特斯拉。
反观国内,在新能源汽车的大行情下,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抢占市场份额。以理想汽车为例,旗下理想ONE获得了中国2020年1-9月中大型SUV销量排名第一名的成绩。主打性价比的小鹏汽车对于中大型SUV的市场也是虎视眈眈,这些都在加剧着市场的竞争。
内忧外患之下,蔚来是否能“杀出重围”这是一个未知数,但显然,蔚来并没有时间喘息,需要加快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产能提速的速度。
对于蔚来而言,黎明前的黑暗已然度过,成功踏上了中国自有品牌新能源汽车高端化的探索之路。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大战已经开始,随着时间的发展资本和资源会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逐渐增强马太效应带来的影响。
这场突围赛中,蔚来已经与其他竞争者拉开了半个身位,但若想成功突围,还需要保持自己更强的竞争力,这不光取决于服务、口碑、社群,更在于踏踏实实的技术、性能和质量。这是每一个制造业企业都需要面对的现实考验,也是让资本市场放心大炒的关键。
在规律面前,新能源汽车虽然沾了一个新字,仍难例外。(编辑:曾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