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上市浪潮下 再鼎医药(ZLAB.US)回港能否走出美股高姿态?

41538 7月3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港股研究社”。

两年前曾传出赴港上市的再鼎医药(ZLAB.US),近日又传出了回港上市的消息。

据7月2日相关媒体报道,这家目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再鼎医药正筹备回港第二上市,由摩根大通以及花旗担任安排行,预计最快由今年第四季度挂牌,若以发行5%股份规模计算,公司计划集资额约3亿美元。如能成功上市的话将成为首家二次上市的生物科技股。截至目前,再鼎医药尚未就此消息进行回复。

再鼎医药是一家立足中国、全球运营的创新性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及全球的患者提供癌症、自体免疫及感染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截至周三美股收盘,再鼎医药涨1.76%,报81.1美元,最新市值达60.56亿美元。于18美元的发行价而言,上涨了78%,这样的表现足以说明其在美股市场上的投资价值。

既然这样,再鼎医药为何一直想着要往港交所挤?我们或许可以先来看看这家公司的质地究竟如何。

成立仅六年的再鼎,有望成首家二次上市的生物科技股

实际上,再鼎医药注册的时间是2013年,但正式成立是在2014年,研发中心设于上海,在北京和美国均设有办公室,另外在苏州BioBAY也建有生产厂。2017年9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如今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也意味着其很有可能会戴上"首家二次上市的生物而科技股"光环。

自2014年正式成立之后,再鼎医药目前已与多个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打造起了自身广泛的后期创新候选药物产品线。

目前公司旗下的肿瘤药"则乐"和肿瘤治疗系统"爱普顿"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这一项产品分别隶属于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其中,则乐已经跻身在香港上市后第一个完整年销售额最高的前五个肿瘤药之列。今年1月,则乐在中国内地也正式商业上市。

在产品加快了商业化进程之后,近两年再鼎医药的营收增长也较为迅速。据其相关年报显示,2019年再鼎医药营收1298.5万美元,这一数据相较于2018年的12.95万元,暴增100倍。不过,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自然是不能吝啬的。2019年,其研发费用达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临床项目和临床前项目的研发费用分别占研发费用总额的67.8%、5.8%。

为了进一步补充公司的产品线,再鼎医药还在不断提高内部研发能力,目标是未来每年可以有1-2个全球新药物临床试验申请。那么,持续投入高昂的研发开支是必须的,回港二次上市可以说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融资方式。

此外,在今年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医药生物指数已大涨36.81%,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整个行业在资本市场被持续看好,这也给再鼎医药回归港股提供了一个优势环境。反映在再鼎医药自身方面,年内,再鼎医药的股价累计上涨达97.5%。

同时,创新药被投资机构视为下一个十年的投资金矿。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药品终端市场规模达17955亿元。其中,创新药占比小于5%。而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创新药销售额占比普遍超过70%,甚至达到接近90%的水平。

加上国内仍在持续增长的药品市场和老龄化也给市场带来了强劲需求,同时,在公共卫生事件的滤镜下,未来在肿瘤学、自身免疫和传染病等创新医药领域的医疗需求将更加巨大。各种因素叠加之下,可能带来数千至万亿级别的增量市场。

如此看来,再鼎医药回港二次上市,不论是于自身还是于业内来讲,都可以算得上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事件,但若想如愿以偿,可能还有不少难关要过。

亏损仍是一大痛点

据新浪财经显示,再鼎医药2016、2017年是没有任何营收的,直到2018年才有12.9万美元的营收,不过,到了2019年营收迅速增长至1298.5万美元。而这一时期内,公司的净亏损却在逐年扩大。2016至2018年,净亏损由3751.2万美元迅速扩大至1.39亿美元。到了2019年,再鼎医药净亏损为1.95亿美元,同比扩大约40.3%。2017年至2019年,累计亏损3.84亿美元。

与此同时,再鼎医药的营业费用十分高昂,其中绝大部分可能需要归功于不菲的研发费用。其研发费用由2016年的3414.92美元激增至2019年的1.42亿美元。鉴于创新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再鼎医药后续的研发费用增长依然会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而巨额研发费用的支出也是导致公司出现大幅亏损的重要原因。

再者,将研发费用的支出和营收这两项费用对比来看,再鼎医药营收不足以维持其庞大营业支出的状态已经相当明显。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也鲜有公司盈利,那么,短期内再鼎医药要想走上盈利之路并不容易。

轻资产商业模式可能是把双刃剑

实际上,再鼎医药采取的是在中国和亚太地区比较流行的VIC模式,即知识产权、研发外包服务、风险投资相结合,公司和业内是通过研发合作,而非自主开发来获得新产品。

相关资料显示,再鼎医药的临床管线包括10种产品,除了上文中我们提到的则乐和爱普盾之外,还有3个产品已在美国获批,包括尼拉帕利、肿瘤电场治疗和Omadacycline。产品管线包括超过15个候选药物,20多个临床试验也正在开展或计划开展。在这些产品管线中,再鼎医药有5款药物在今年获得国内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不过,这5款产品均是再鼎医药从其它公司引进。也就是说License in模式是再鼎医药当前的核心商业模式之一。这一商业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引进国外先进企业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身的产品管线,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创新产品线,建立先发优势。这样一来,对自身研发能力的要求就会大幅降低。

但同样,这种商业模式也存在较为一些弊端。通过购买授权许可的方式获得一些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会使得公司的现金流面临较大压力。反应在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方面。

数据显示,2016-2018年,公司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272.85万美元、-1043.42万美元和2125.54万美元,到了2019年这一数据为-1489.2万美元。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购买财产和设备一项,从2016年的支出222.39万美元增至2018年的1001.5万美元,增幅近5倍,2019年这项开支仍有603.5万美元。

截至2019年末,再鼎医药拥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及受限制现金合计2.764亿美元,但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仅有7644.2万美元。但随着再鼎医药多项III期试验的进行,以及未来实现每年可以有1-2个全球新药物临床试验申请的目标,再鼎医药对现金的需求只会更大。

赛道竞争加剧后 回港能否复制其美股增值曲线?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叠加一系列利好创新药政策的出台,国内创新药市场迎来彻底爆发。与此同时,资本也不断涌入这个领域。就2013年到2018年上半年期间,创新药领域累计融资486亿元,参投机构646家。

加上,近年来,我国对创新药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扶持方式从立项支持、税收优惠等逐步走向基础制度建设,包括支付能力、医保制度、基础科研及药审制度等。这反应了国家对创新医药领域所持有的支持态度,对再鼎医药这样的上市公司而言是利好的。

但行业利好的背后定会吸引更多的医药企业涌入创新医药领域。数据显示,2019年在港交所挂牌的内地生物医药企业高达15家,继2018年"新政"推出带来的医药生物企业赴港上市热潮后,数量再创新高。今年,公共卫生事件助推下的港股市场已然迎来不少创新医药企业。

随着创新药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药企要做的可能还需要差异化定位,专注于某一领域进行深耕,避免同质化竞争。也意味着,企业要想盈利需要投入的精力和物力可能也会更多。

不过,鼎医药本身是一家兼具了运营生物医药及抗癌类医疗器械的公司,目前港股市场缺乏此类公司,具备市场稀缺性,潜在的投资价值还是具备的。在知名生物创新公司众多的纳斯达克,再鼎医药能让市场打破对中概股的偏见,年内股价暴涨97.5%,足以说明其具备的投资潜力。

但赴港IPO会不会也复制出美股这样的涨势,现在下结论可能为时尚早,毕竟,其面临的难关和弊端清晰可见。同样在港股上市的医药股歌礼制药,目前3.2港元的股价已经较发行价跌去了77%。

再鼎医药未来能否使经营逐渐走向正向循环,仍然需要留待时间观察,也会是资本市场关注的价值点。不过,长远来看,国内的创新药目前政策上是在鼓励和提倡的,整个行业景气度相对较好,再鼎医药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编辑:杨杰)

相关阅读

智通港股解盘(07.03) | 牛市氛围显现恒指站上半年线 券商继续领衔热点全面开花

7月3日 | 智通财经

新股暗盘 | 金融街物业(01502)暗盘收涨26.63%,每手赚1960港元

7月3日 | 马火敏

智通港股股东权益披露|7月3日

7月3日 | 智通数据

中证监已接收首创置业(02868)和迪信通(06188)H股“全流通”申请材料

7月3日 | 玉景

再鼎医药(ZLAB.US)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在中国申报临床

7月3日 | 李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