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基础设施REITs试点正式起步,迎接崭新阶段与投资契机,关注中国交建(01800)等

30797 5月2日
share-image.png
中泰国际 中泰金融国际有限公司是由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成立的境外全资子公司,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通过下设的各全资业务子公司,从事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规管的证券经纪、期货、投资移民、债券等各类证券业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作者:邢立力。文中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观点。

核心内容

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正式起步日前证监会、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境内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正式起步。《通知》对基础设施REITs的重要意义给予充分肯定:短期看有利于广泛筹集项目资本金,降低债务风险,是稳投资、补短板的有效政策工具;长期看有利于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机制,降低实体经济杠杆,推动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规范化健康发展中国基础设施领域REITs的探索由来已久,本次《通知》的出台可谓是千呼万唤,后续有关税收等具体的配套政策有望陆续发布。基础设施公募REITs对基建投资以及基建板块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三点:崭新的阶段、绝佳的契机与难得的机遇。

崭新的阶段:存量时代的内生循环:公募REITs之于基建投资意义深远,虽然其发展壮大需要经过从零到一、从一到多的阶段,但其必然将加速中国基建投资进入新阶段的步伐,新的阶段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1、首先从投资规模来讲,我国基建投资正经历从增量向存量的切换;2、从基建的融资方式而言,地方政府经过十年的杠杆扩张,目前正面临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债务压力,这种不平衡既要诉诸于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的重新平衡,也要依赖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重构;3、基础设施REITs的到来以及放量有望改变基建的融资方式,既存量支持增量,基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内生循环。

站在当下这个时点,新一轮基建周期已经开启,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推出无异于及时雨。北大光华学院在报告《中国基础设施REIT创新发展研究》中测算,截至2017 年我国基建存量规模为 113.68 万亿,如果REITs发行占比为1%,已经是万亿体量。可以看出,基于目前中国庞大的基建存量资产,REITs的潜力是巨大的。基础设施REITs的发展壮大之于基建投资的意义不仅在于融资方式的革新,更在于可能开启了中国基建投资的内生循环,即以存量资产支持增量扩张。标准REITs的公募基金属性决定了其资金来源的多元性,从而决定了基建融资的多元性,未来投资基建的群体不止包括政府、银行、保险等,可能还包括个人。

绝佳的契机:天时、地利与人和。重大政策的推行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或者契机,基础设施REITs推进的契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宽松的流动性。卫生事件的冲击造成了目前全球极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部分国家已经出现负利率。卫生事件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共识,是否严重至萧条尚需观察。但可以预判的是由于经济恢复需要与债务压力,低利率的环境可能将成为常态。宽松的流动性与较低的利率使得基础设施REITs这种稳健型的中低收益率资产具备一定的吸引力,此为天时;

二、投融资项目集中进入运营期,供给充沛,政策友好。2016年以来的第三轮基建小周期是以投融资改革为主旋律的,大量BOT、PPP等投融资项释放,2016-2018三年PPP成交总量累计超多十万亿,根据PPP项目3-5年的施工周期计算,未来三年PPP等投融资项目将集中进入运营期,本来就庞大的存量资产,加之较大规模新增资产,基建运营资产的供给非常充沛,此时推出基础设施REITs,可谓恰逢其时,此为地利。

三、原始权益人充足的参与动力。基础设施REITs的原始权益人主要包括政府(城投平台)与基建国企央企。中国的基建扩张过程中,国企央企的融资属性越来越强,因此沉淀了大量的运营资产。随着卫生事件的冲击,新一轮基建投资的扩张已经开启,作为基建项目的主要发起方,地方政府目前正面临收入和债务的双重压力,经济下行与地产周期回归冲击公共财政收入和土地财政收入,而经过多年的基建扩张,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已经不堪重负,基础设施REITs推出为地方政府平衡资金压力和稳增长的目标提供了工具和渠道。企业层面,目前国企央求面临降杠杆的压力,总而言之,在目前的环境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基建企业均有一定动力参与基础设施REITs,提供优质运营资产。

难得的机遇:基建周期终有新逻辑:基础设施REITs推出为基建行业带来的想象空间:从宏观层面而言,庞大的基建存量资产有望为增量投资提供较强支持,从而基建投资有望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内生循环,这是重大改善;从行业层面而言,基础设施REITs为龙头企业提供了新的权益性融资工具,从而腾挪出更大的空间提升集中度,抵抗存量阶段行业规模收缩的压力;从微观层面而言,基础设施REITs有望重构基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流量表,基建国企央企目前处在大量投入资金换取运营资产的阶段,基础设施REITs作为一种权益性工具,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基建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提高资产周转率,从而优化基建的商业模式。以上三点的实现虽然都是以基础设施REITs的放量为前提,但就中长期而言,这个逻辑是大概率会被证实的。基础设施REITs必然会经过从0到1、从1到多的过程,但如果以中周期的视角看待即将到来的存量时代,应该对这个逻辑抱有充分的想象力。

短期而言,基础设施REITs的推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扩张基建的态度:基建是要扩张的,只是不能完全走老路子。结合基础设施REITs和基建小周期,基建板块的投资就可以归纳为:短期拥抱周期热度,龙头集中度提升实现超越行业的弹性;中期基础设施REITs有望优化中国基建投资格局,优化基建商业模式,总而言之基建短周期中终有新逻辑可讲;加之目前基建蓝筹与消费、科技、医药板块巨大的估值差,基建板块的投资价值是比较显著的。如果还要打一个比方的话,基建板块就像“一堆干彻底的柴”(周期向上、估值底部),基础设施REITs就是那一丝“火光”,而宽松的流动性就像一片“晴天”。建议关注中国交建(01800)、葛洲坝等运营资产规模较大的基建企业,继续推荐中国中铁(00390)、中国铁建(01186)和中国建筑。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政策执行低预期等

报告正文

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正式起步

日前证监会、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境内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正式起步。《通知》对基础设施REITs的重要意义给予充分肯定:短期看有利于广泛筹集项目资本金,降低债务风险,是稳投资、补短板的有效政策工具;长期看有利于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机制,降低实体经济杠杆,推动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规范化健康发展。中国基础设施领域REITs的探索由来已久,2016年12月发改委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共同推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进一步支持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9年6月,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在中国REITs论坛2019年年会中表示,推动基础设施REITs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REITs盘活存量资产收回的资金,可以为新的补短板项目提供资本金,形成投资良性循环。2020年1月证监会召开的2020年系统工作会议中表示要稳妥推动基础设施REITs试点,本次《通知》的出台可谓是千呼万唤,后续有关税收等具体的配套政策有望陆续发布。基础设施公募REITs对基建投资以及基建板块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三点:崭新的阶段、绝佳的契机与难得的机遇。

崭新的阶段:存量时代的内生循环

REITs是以发行权益投资证券的方式募集资金,并将资金专门投资于不动产领域,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产业投资模式,其之于原始权益人而言是一种权益融资工具,而对于投资者则是一种投资标的,公募REITs具有流动性高、收益稳定、安全性强等特点。REITs在海外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以美国为例截至2019年REITs数量超过200只,市值规模超多1.3万亿美元,其中基建REITs所占比重约为11%。

公募REITs之于基建投资意义深远,虽然其发展壮大需要经过从零到一、从一到多的阶段,但其必然将加速中国基建投资进入新阶段的步伐,新的阶段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1、首先从投资规模来讲,我国基建投资正经历从增量向存量的切换;2、从基建的融资方式而言,地方政府经过十年的杠杆扩张,目前正面临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债务压力,这种不平衡既要诉诸于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的重新平衡,也要依赖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重构;3、基础设施REITs的到来以及放量有望改变基建的融资方式,既存量支持增量,基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内生循环。

我们在深度报告《经济危机与基建周期》中对最近二十年的基建投资进行了系统的复盘,中国基建经过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十年内生扩张、次贷危机之后十年的杠杆驱动(地方政府),目前正步入存量波动的阶段,并且是以小周期的形式进行切换。对存量阶段的判定一方面在于中国城镇化正在放慢,且基于长波视角的中周期已经开始切换,另一方面在于2008年以来支撑基建扩张的原有融资模式经历了供给侧之后,已然衰弱。

从基建资金演变的方式来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7年、2008-2019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央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与信贷支持完成了基建的刺激,之后从2001年开始基建投资进入内生扩张的阶段,这一阶段基建的快速持续扩张并没有带来地方政府杠杆的明显上升,核心在于这一时期中国GDP在国际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共振驱动下快速增长,地产繁荣,财政实力获得了极大充足,基建的扩张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次贷危机与四万亿之后,基建进入杠杆驱动的阶段,这一时期基建的每一次扩张都伴随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膨胀,且每一轮基建小周期的资金组合都不一样,大致经历从表内到表外再到表内的过程,这一时期基建被反复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

站在当下这个时点,新一轮基建周期已经开启,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推出无异于及时雨。北大光华学院在报告《中国基础设施REIT创新发展研究》中测算,截至 2017 年我国基建存量规模为 113.68 万亿,如果REITs发行占比为1%,已经是万亿体量。可以看出,基于目前中国庞大的基建存量资产,REITs的潜力是巨大的。基础设施REITs的发展壮大之于基建投资的意义不仅在于融资方式的革新,更在于可能开启了中国基建投资的内生循环,即以存量资产支持增量扩张。标准REITs的公募基金属性决定了其资金来源的多元性,从而决定了基建融资的多元性,未来投资基建的群体不止包括政府、银行、保险等,可能还包括个人。

绝佳的契机:天时、地利与人和

重大政策的推行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或者契机,基础设施REITs推进的契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宽松的流动性。卫生事件的冲击造成了目前全球极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部分国家已经出现负利率,危机面前的政策调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择手段的。卫生事件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共识,是否严重至萧条尚需观察。但可以预判的是由于经济恢复需要与债务压力,低利率的环境可能将成为常态。宽松的流动性与较低的利率使得基础设施REITs这种稳健型的中低收益率资产具备一定的吸引力,此为天时。这一点与PPP是非常相似的,PPP推出是在2014年,但正式爆发是在2016年,2016年宽松流动性环境下的资产荒是引爆PPP的导火索。

二、投融资项目集中进入运营期,供给充沛,政策友好。2016年以来的第三轮基建小周期是以投融资改革为主旋律的,大量BOT、PPP等投融资项释放,2016-2018三年PPP成交总量累计超多十万亿,根据PPP项目3-5年的施工周期计算,未来三年PPP等投融资项目将集中进入运营期。2019年国企央企收入增速创2013年以来新高,并伴随着投资现金流的大幅流出,意味着PPP的施工正处于高峰,即将进入运营阶段。本来就庞大的存量资产,加之较大规模新增资产,基建运营资产的供给非常充沛,此时推出基础设施REITs,可谓恰逢其时,此为地利。

三、原始权益人充足的参与动力。基础设施REITs的原始权益人主要包括政府(城投平台)与基建国企央企。中国的基建扩张过程中,国企央企的融资属性越来越强,因此沉淀了大量的运营资产。随着卫生事件的冲击,新一轮基建投资的扩张已经开启,作为基建项目的主要发起方,地方政府目前正面临收入和债务的双重压力,经济下行与地产周期回归冲击公共财政收入和土地财政收入,而经过多年的基建扩张,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已经不堪重负,基础设施REITs推出为地方政府平衡资金压力和稳增长的目标提供了工具和渠道。企业层面,目前地方国企和央企均面临降杠杆的压力,基建国企资产负债率只降不增,央企则要在2020年将资产负债率降至75%以下。最近几年国企央企运用了各种工具降杠杆,比如永续债、债转股、资产证券化、拆分上市等,而转让资产也逐渐被企业采用,比如中国中铁、葛洲坝、中国交建等都有转让高速公路运营资产的案例。总而言之,在目前的环境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基建企业均有一定动力参与基础设施REITs,提供优质运营资产。

难得的机遇:基建周期终有新逻辑

从年初到现在,在基建短周期确定开启的背景下,基建蓝筹滞涨,在基本面确定性改善、估值处在相对底部的条件下,仍然不受市场青睐,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市场已经嗅到了存量时代的到来,质疑基建扩张的持续性;2、虽然基建小周期已经开启,但市场质疑短期基建扩张的力度;3、由来已久的讨厌基建的商业模式:大量的垫资与糟糕的现金流。短期我们很难区分哪一种因素是主导因素,但基础设施REITs推出为基建行业带来的想象空间:从宏观层面而言,庞大的基建存量资产有望为增量投资提供较强支持,从而基建投资有望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内生循环,这是重大改善;从行业层面而言,基础设施REITs为龙头企业提供了新的权益性融资工具,从而腾挪出更大的空间提升集中度,抵抗存量阶段行业规模收缩的压力;从微观层面而言,基础设施REITs有望重构基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流量表,基建国企央企目前处在大量投入资金换取运营资产的阶段,基础设施REITs作为一种权益性工具,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基建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提高资产周转率,从而优化基建的商业模式。以上三点的实现虽然都是以基础设施REITs的放量为前提,但就中长期而言,这个逻辑是大概率会被证实的。基础设施REITs必然会经过从0到1、从1到多的过程,但如果以中周期的视角看待即将到来的存量时代,应该对这个逻辑抱有充分的想象力。

短期而言,基础设施REITs的推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扩张基建的态度:基建是要扩张的,只是不能完全走老路子。结合基础设施REITs和基建小周期,基建板块的投资就可以归纳为:短期拥抱周期热度,龙头集中度提升实现超越行业的弹性;中期基础设施REITs有望优化中国基建投资格局,优化基建商业模式,总而言之基建短周期中终有新逻辑可讲;加之目前基建蓝筹与消费、科技、医药板块巨大的估值差,基建板块的投资价值是比较显著的。如果还要打一个比方的话,基建板块就像“一堆干彻底的柴”(周期向上、估值底部),基础设施REITs就是那一丝“火光”,而宽松的流动性就像一片“晴天”。建议关注中国交建、葛洲坝等运营资产规模较大的基建企业,继续推荐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国建筑

风险提示

1、经济下滑超预期。由于卫生事件影响,多个行业的业务被迫停止,对实体经济冲击较大,中小企业现金流状况紧张,经济下滑可能会超预期。

2、政策执行低于预期等。政策由发布到执行需层层传导,若传导途径不顺畅可能导致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

(编辑:李国坚)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境外视野:2019新加坡、中国香港REIT调研报告

1月14日 | 智通编选

亚太REIT今年吸金额创纪录高位 物流资产获追捧

12月12日 | 郭璇

美国公寓REITs发展模式:调整EQR发展战略 业务重心集中高回报率区域

8月9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