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取消自招,“强基计划”利好K12基础学科课外培训市场,关注新东方在线(01797)等

18479 1月16日
share-image.png
方正证券 方正证券最新宏观、行业研报与观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杨仁文研究笔记”,作者:姚蕾&博云。

事件:

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点评:

自主招生虽然招考学校与人数逐渐增加,但政策逐渐收紧,逐渐显露问题,如招生学科过于宽泛、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且高校自招采用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考核条件,存在“掐尖”“小高考”等弊端。此次强基计划改革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

(1)招生范围扩大,高考重要性提升:取消 “降分录取方式”及“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考核条件”的自招方式,①强基计划考试时间统一安排在高考之后,采用“高考成绩作为高校考核入围考核唯一条件”(存在少量破格录取),有利于学生专心参加统一高考;②原90所自主招生学校中70多所高校面向全国统一竞争招生,竞赛大省优势较大,强基计划采取分省招生,招生计划倍数入围考核的方式,招生范围相对扩大。③最终考核由“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录取,且高考成绩比例不得低于85%,强调高考重要性,竞赛等证书更多体现在“综合成绩与破格录取”中,竞赛、专利等被一定程度压制。

(2)强调基础学科:原自主招生招收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且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此次强基计划明确招生对象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19年教育部第三批新高考改革8个省市则采取“3+1+2”模式(语数外+历史/物理2选1+政地化生4选2),强调了物理/历史作为文理基础性学科的重要性,强基计划符合高考改革对基础学科重视的战略,利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3)招考公平性提升,招生与培养衔接加强:强基计划严格高校考核,笔试、面试均须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利于高考录取公平透明。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4)投资建议:高考作为K12教育指南针,向下传导较快,强基计划强调高考与基础学科重要性,对竞赛存在有一定压制,利好K12基础学科课外培训市场,积极关注立思辰、新东方在线(01797)、好未来(TAL.US)、新东方(EDU.US)等标的。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人口红利减少、市场竞争激烈、政策监管力度超预期、行业估值中枢下移等风险。

正文

事件

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强基计划关键内容如下

(1)试点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2)招生学校和规模:

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相关高校可向我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我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3)招生办法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4)培养模式

招生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统筹。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

(5)招生程序:

4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招生。6月,所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6月25日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6月26日前,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7月5日前,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自主招生考试自2003年开始,从03年22所试点高校,至17年有90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以清北为例,17年清北招生总人数6500人,通过自主招生及领军计划、博雅计划共确认录取2001人,占比三分之一,虽然招考学校与人数逐渐增加,但政策逐渐收紧,15年后调整至高考后考核,并通过同一平台报名,自招逐渐显露一些问题,如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且高校自招大多采用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考核条件的做法,存在“掐尖”“小高考”等弊端。此次强基计划改革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

(1)招生范围扩大,高考重要性提升:取消 “降分录取方式”及“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自主招生考试方式,①强基计划考试时间统一安排在高考之后,采用“高考成绩作为高校考核入围考核唯一条件”(存在少量破格录取,但基础分数需达到当地一本线),高校考核时间为6月26日至7月4日之间,较原自主招生(6月10日-22日左右)准备时间更充裕,有利于学生专心参加统一高考;②原90所自主招生学校中70多所高校面向全国统一竞争招生,竞赛大省优势较大,强基计划采取分省招生,招生计划倍数入围考核的方式,招生范围相对扩大。③最终考核由“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笔试、面试、体育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且高考成绩比例不得低于85%,强调统一高考重要性,竞赛等证书更多体现在“综合成绩与破格录取”中,竞赛、专利等被一定程度压制,符合高考改革建立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新招生考试体系的要求,解决竞赛“掐尖”等问题。

(2)强调基础学科:原自主招生招收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且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此次强基计划明确招生对象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进一步突出对科研、综合素质与基础学科的重视,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同时此次划定36所试点高校(双一流建设A类院校)均为基础学科见长的综合大学。新高考改革陆续在多省份开展,部分省份由原始文理分科向“3+3”模式过渡(语、数、外3科+政史地理化生6选3),19年教育部第三批新高考改革8个省市则采取“3+1+2”模式(语、数、外3科+历史/物理2选1+政地化生4选2),一定程度上强调物理/历史作为文理基础性学科的重要性,强基计划符合高考改革对基础学科重视的战略,利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3)招考公平性提升,招生与培养衔接加强:强基计划严格高校考核,笔试、面试均须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利于高考录取进一步公平透明。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4)投资建议:高考作为K12教育指南针,高考政策改革向下传导(“高考-高中-中考-初中-小升初-小学-幼升小-幼儿园“的模式)较快,此次强基计划改革强调高考与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对竞赛存在有一定压制,利好K12基础学科课外培训市场,积极关注立思辰、新东方在线、好未来、新东方等标的。

(5)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人口红利减少、市场竞争激烈、政策监管力度超预期、行业估值中枢下移等风险。(编辑:孟哲)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教育部取消高校自招、推强基计划,利好哪些标的?

1月15日 | 天风证券

K12在线教育潜力有多大 新东方在线(01797)等行业龙头空间就有多大

12月24日 | 国泰君安国际

成败皆并购,大跌82.5%的安博教育(AMBO.US)押注跨境教育

12月18日 | 杨世宏

东吴证券:职业教育迎来新立法,推荐中国科培(01890)民生教育(01569)等

12月6日 | 东吴证券

国盛:职教修法,现代体系框架奠定长期发展,推荐中国科培(01890)等

12月5日 | 国盛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