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诺生物:千亿级疫苗市场的“弄潮儿”

817427 7月19日
share-image.png
田宇轩 智通财经专栏作家。

凭亚洲首款埃博拉病毒疫苗走红的康希诺生物在疫苗界深耕近9年后,作为创始人兼CEO、曾出任赛诺菲巴斯德高管多年的宇学峰,终于在意气风发的年纪将其推进了资本市场。

7月16日,康希诺生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此举也意味着该公司有望坐稳港股“疫苗第一股”。毕竟,在生物医药漫天飞的当前,港股并没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纯正疫苗股,而康希诺生物的出现恰逢时机。

事实上,在宇学峰的内心,绝非只为填补港股疫苗股空白,而更多是肩负着多重社会责任。正如他在招股书中的旁白:“不仅仅在中国,在古老的非洲大陆,在世界很多其他地方,传染病依然击碎着无数人的希望、憧憬和可能美好的人生。而这其中的很多明明是可以用疫苗来预防的。从那时起,我和我的团队再一次作出了选择——不仅仅为中国,也要为世界上一切困厄于传染病的民众而战斗。”

铁肩担责济苍生,这样公司又何尝不是港交所、投资者所盼望的价值标的?当然,回到资本原点,光有责任而无实力,显然也难以服众。那在疫苗股稀缺的港股市场中,康希诺生物究竟价值几何?在自寻答案前,不妨继续跟着智通财经APP的步伐,一起来细刨这只“疫苗第一股。

核心团队出身“名门”

提及康希诺生物,相信业内很多人能将思绪拨回至2017年10月20日的那个上午。

当日,CFDA在官网披露,“批准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联合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新药注册申请”。而这一新药便是那部票房超40亿的国产大片《战狼2》里,吴京誓死保护“拉曼拉疫苗”的现实版疫苗。

要知道,该疫苗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组疫苗产品,康希诺生物绝对是头号功臣,因为其团队是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制阵营核心成员。一家民营企业竟有如此大能量?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及该公司的“人”。

智通财经APP从招股书中看到,目前该公司共有雇员289人,其中研发人员263人,其中研究团队80名雇员。而公司管理层中,五人均有跨国企业背景,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

首要细说的便是康希诺生物的招牌人物——宇学峰,也就上述提及的那位曾任赛诺菲巴斯德最年轻的高管。

1991年,宇学峰在南开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毕业后前往加拿大,继续自己的“象牙塔”梦。一晃眼,7年后,他又获得了麦吉尔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他不仅成为了一名知名微生物学专家,更因学术权威性帮助其在世界一流药企站住了脚。1998年,宇学峰进入赛诺菲巴斯德,并之后被晋升为全球细菌疫苗工艺开发总监。

多年后,他主导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引进一种新的重组结核疫苗,该疫苗后来的开发更是得到了Aeras全球结核病疫苗基金会及中国科学技术部的支持。(随后,其又主导了腺病毒载体细胞系及相关生产技术,并为埃博拉疫苗(Ad5-EBOV)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本可享受高薪待遇,但一次偶然的回国考察却给了宇学峰不一样的认识,“中、北美疫苗技术、质量差距太大。”宇学峰决定回国创业,希望用生平所学去改变国人“健康命运”。但一己之力显然有限,于是,他又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朱涛、邱东旭、毛慧华。

遂不知,彼时的朱涛、邱东旭、毛慧华同样是仕途坦荡。朱涛在赛诺菲巴斯德担任高级科学家;邱东旭为ChinaBio LLC任职总经理;中国第一批博士的毛慧华曾惠氏及恩度制药,身居质量管理总监一职……

可因看到宇学峰的坚毅与责任,三人义不容辞地舍弃“爵位”加入到康希诺生物。

核心骨干搭建虽成型,但宇学峰并没满足于此,再次邀请当时的阿斯利康全球生物药高级副总裁巢守柏博士加盟。细究履历,巢守柏绝对算得上是医药领域的又一颗明星。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博士的他,1993-1997年在赛诺菲巴斯德担任细菌疫苗经理;2001-2007年则前往Wyeth Pharmaceuticals担任疫苗技术助理副总裁;此后又在阿斯利康做了10年的副总裁及高级副总裁。

五位核心灵魂,要专业能力有专业能力,要运营经验有运营经验,齐心合力之下,康希诺生物何愁不成事?

市场潜力广阔

不过,五个人一起深耕疫苗领域,除“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肩上的社会责任,更多的是看中了疫苗领域这片亟待深掘的沃土。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受全球对疫苗接种日益增加的需求、政府及国际机构的支持以及研发新疫苗等综合因素推动下,2017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为438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8.7%,预期2030年市场规模达1000亿美元。

规模庞大,可全球疫苗集中度异常高,其中十大重磅疫苗产品市场份额占41.7%,分别由默沙东、葛兰素史克、辉瑞和赛诺菲四大跨国药企掌握,约占据全球中份额80%以上。比如市场份额最高的为辉瑞Prevnar肺炎疫苗,市场份额12.8%。

市场尽管被“四大家”控制,但并未妨碍国内市场的扩容。2017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也达到253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6.2%,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65亿元,复合增长率提高到11.7%。

就复合增长率来看,国内明显要高于全球,这无疑给国内疫苗企业带来机会。机会固然不少,但挑战也伴之而行。拿近期A股长生药业“疫苗事件”为例,因其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而弄丢了GMP证书,导致停产待查。结合CFDA的严查态度与社会舆论,该公司想重新回到有利位置,抢夺机会恐怕都不再容易。

反观,这也足以说明疫苗行业的政策壁垒、技术壁垒以及资金壁垒均高于其他传统领域。正源如此,类似康希诺生物这样时刻都在狠抓“质量、技术、团队”的企业显然更难能可贵的多。“良币驱逐劣币”的高壁垒下,如此过硬的公司无疑将有望赢得“中国疫苗寡头”的机会。

独特技术缔造强劲研发管线

毕竟,在专业团队的带领下,康希诺生物也形成了自己独特且强有力的研发技术能力,比如基于腺病毒载体疫苗技术;能够生产各种结合疫苗的结合技术;蛋白结构设计和重组技术;以及培养基配方不含动物成分的制剂技术等。

在这四大技术支撑下,康希诺生物的研发管线丝毫不输国际一线疫苗药企。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截至目前,康希诺生物的疫苗品种涵盖了肺炎、肺结核病、埃博拉病毒病、脑膜炎、百白破等12种疾病领域,有15种在研疫苗。

就产品研究生产阶段而言,其拥有预防脑膜炎球菌感染和埃博拉病毒三项临近商业化疫苗产品。

由康希诺团队研发并获批的埃博拉病毒(Ad5-EBOV)疫苗是通过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有良好的免疫良性。同时该疫苗采用的冻干制剂在2-8度储存条件下有一年的有效期性,比国外研发的必须在-60度超低温储存的埃博拉病毒试验疫苗具备更优良的稳定性,在非洲等高温地区运输、使用时,具有很大优势。而按市场推算,2030年,埃博拉疫苗有望达到2.954亿元,复合增速高达28.3%,市场空间充满想象。

而预防脑膜炎球菌疫苗(MCV)目前有两种正在准备提交新药申请,MCV2与MCV4均已过了临床试验III期。其中,康希诺生物的MCV4有望成为在中国率先批准上市。与此同时,在疫苗工艺上,要比市场上沃森及智飞绿竹等MCV2产品具备更佳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除上述即将商业化的产品外,康希诺生物还有12种处于临床试验及临床前阶段的疫苗,并且在产品性能方面也比同行要优胜的多。

如DTcP疫苗,这是康希诺生物研发的涵盖所有年龄层的疫苗组合,国内只能生产应用于二岁以下的儿童及婴幼儿的抗原组分不明确的疫苗,且成人市场尚属空白,在这点,正是康希诺专注的市场之一。而且该公司研发的青少年及成人的DTcP疫苗相对于Boostrix和Adacel世界级疫苗,有更好的配方和免疫原性。在市场方面,2017年国内DTcP疫苗市场规模为17亿元,预计2030年达到86亿元,复合增速12.9%。

该公司在研的肺炎球菌疫苗(PBPV)以及结核病加强疫苗都在国际先进疫苗中表现更为优良的特性,比如该公司研制的PBPV不受血清型的限制,而世界级的肺炎球杆菌Prevnar13无法覆盖更多的血清型。从2017年肺炎球菌疫苗15亿元的市场规模来看,预计2030年能达到146亿元,复合增速19.1%。

而该公司研发的结核病加强疫苗适应中国4-18岁的年龄组,国内,2017年年龄年组人数为2.9亿人,该疫苗I期临床试验预期将在2019年年底前在加拿大完成。实际上,结核感染在中国存在很大问题,每年新增病例达90万个,而目前唯一供应结核病疫苗的是卡介苗,新生儿出生接种且由政府向公众免费提供,但卡介苗的保护性从儿童10岁起逐渐减弱,该款新的结核病疫苗潜力巨大。

另外,康希诺生物的六种临床前阶段的疫苗范围包括预防带状疱疹、塞卡病毒、腺病毒以及脑膜炎等研究。

从即将商业化的重磅疫苗,到研发中的6大产品,再到待研的6个项目,康希诺生物的产品结构群可谓“源源不断,持续发力。”这无疑将为未来的业绩数据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此外,康希诺生物凭借强大的团队、丰厚的在研项目管线,清晰准确的产品战略,吸引到了众多知名基金争相来投,比如著名的投资机构礼来亚洲基金及启明创投,据了解,启明创投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投资互联网消费、医疗健康、信息技术以及清洁环保技术等行业早期和成长期的优秀企业,启明已投资超过280家企业。

终上所述,在庞大的市场需求、过硬的科研团队、强劲的研发管线的支撑下,康希诺生物必定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疫苗第一股”。

相关阅读

下一个生物医药“巨头”:小而美的联康生物(00690)

7月18日 | 田宇轩

华大基因要凉,港股“基因股”要怎么玩?

7月16日 | 田宇轩

全流通飘向器械界 威高股份(01066)凭券“兑现”20亿

7月13日 | 田宇轩

泛生子基因:你不曾了解的一匹黑马

7月13日 | 田宇轩

别想了,临床数据“共享”只会利好跨国药企

7月11日 | 田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