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入股天顺证券(01141)中资券商涌现收购浪潮

33250 8月2日
share-image.png
范晶晶

内地券商东吴证券日前公告称,东吴证券附属东吴证券(香港)拟以代价不超过10 亿港元,通过认购天顺证券(01141)定向增发股份(或定向增发+收购部分老股)的方式收购联交所上市公司天顺证券不低于51%的股权。

实际上,内地券商的“出海潮”由来已久。而东吴证券收购天顺证券也仅仅是内地券商国际化步伐的一个缩影。

扬帆出海第一站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对中国券商国际化形成重要的推动。目前人民币资本项下开放有加速迹像。从经验看,人民币逐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将明显加强境内母公司与境外子公司的联动,促进券商的国际化进程。

许多综合实力较强的券商选择在文化、制度相近、金融市场发达的香港设立分支机构,部分券商也积极在境外设立代表处以拓展海外业务。从业务角度看,主要是因为香港证券市场进入壁垒较低,管制较少,很多在中国内地看来属于创新的业务在香港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

赴港的中资券商中,其母公司大多是内地的大型银行或者大券商,资本金雄厚,不会像香港本地券商一样受到资本金规模的限制。另外,中资券商在内地和香港均有业务牌照,而且熟悉两地法规,在合规条件下,能够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跨境业务服务。

监管部门也将放宽H股上市条件并简化审核制度,以鼓励内地的企业赴港上市。中资券商的母公司在内地都拥有广大的客户群,目前已有23家中资券商在港设立子公司,近几年IPO承销业务等领域在与外资投行的竞争中取得一定突破。

同时,随着“沪港通”、“内地香港基金互认”的开通以及“深港通”的酝酿,国内外资金双向流入香港市场,包括内地投资者在内的愈来愈多投资者,也将更多地参与香港资本市场,直接投资香港市场的股票和基金等产品,具备香港平台的中资券商将会随之受益。

在港设立“分部”门槛低

从1993年当时的国泰证券最早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以来,目前多数中资券商都已经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而在香港设立证券公司的门槛也相对较低,大约注册资金只需要500万港元。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南方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中银国际证券等纷纷开设香港分公司。

2015年上半年,老牌大券商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境外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8.1%和12.46%,招商证券境外业务占比为4.1%,而广发证券境外业务占比仅0.77%。

以海通证券为例,虽然2008年才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但其不断加大对香港市场的投入,并实行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如今在香港金融市场已具有一定的地位,在IPO项目上更是屡获佳绩。

收购成为“走出去”的主要途径

当设立分支机构已经无法满足中资券商拓展境外市场的需求时,一些券商索性就直接收购境外金融企业。在2009年,当时海通证券收购香港的大福证券 ,由此掀开了中资券商赴港收购券商的序幕,但是,受制于当时两地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响应者寥寥。从2013年开始,中资券商在香港和境外收购金融公司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到了2014年,几乎是一时风气。

海通证券在2013年以7.15亿美元收购了恒信金融集团,在2014年11月又通过香港上市公司海通国际以2000万美元收购日本东京上市的独立证券研究机构Japaninvest,紧接着1个月之后,又以3.79亿欧元的价格向葡萄牙 Novo Banco公司收购圣灵投资银行。

除了海通证券,国金证券也收购了粤海证券,西南证券则完成了对敦沛金融的收购,而近期东吴证券对天顺证券的收购,也实现了内地和香港双券商平台的搭建。

不仅如此,在此前2015年光大证券就通过旗下子公司以40.95亿元的价格在香港收购新鸿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70%的股份。

新鸿基有限公司旗下新鸿基金融,属于香港老牌券商,也是新鸿基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对于光大证券来说,目前新鸿基金融每年11亿多元的收入将有70%并入光大证券的财务报表,这样一来,光大证券未来境外收入的比例或超过20%,这一比例将直追中信证券。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处在贸易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过渡的时期,因此在中资银行走出去之后,紧随其后的就是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走出去,而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的产业资本国际化也是中资券商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


相关阅读

东吴证券:政策利好 维持民生教育(01569)“买入”评级

2月15日 | 庄东骐

东吴证券:禹洲地产(01628)销售蓄势待发 首予“增持”评级

10月26日 | 刘大洋

东吴证券:2018年地产销售保持稳态 持续推荐龙光地产(03380)等龙头房企

8月13日 | 林喵

地产股配置价值凸显 东吴证券持续推荐龙光地产(03380)等龙头房企

6月28日 | 刘瑞

天虹纺织(02678):弹力包芯纱全球龙头,整合下游产业链发力

5月10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