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A股梦碎 拟赴港IPO

120155 3月8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本文来自“蓝鲸edu”微信公众号,作者为李晓利。

5年内,华图教育试图3次登陆A股,但都以失败告终。

2018年2月12日华图教育正式从新三板摘牌,启动赴港IPO。如此次成功,将是近期新三板转港上市第一股,也是公考培训第一股。

赴港IPO消息一出,自由投资人傅砺便向蓝鲸教育表示:“这或许是华图教育目前上市的最佳选择。”分析称,首先港交所在进行新经济改革,而证监会又在大力推进H股全流通一事,因此转道香港上市可以说是目前华图教育的“最优解”;其次,目前中概股赴美上市热情已大退,同时回归A股的热情却大涨。

“在国内股市低迷、IPO审批从严、政策不明朗背景下,内地教育企业赴港上市成为很多教育行业的选择。” 一位业内教育投资者向蓝鲸教育表示。

赴港上市是必然吗

3月3日,华图教育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其中主要的议题分别为《公司转为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公司的议案》,《关于公司符合H股全流通条件并申请H股全流通试点的议案》。可以看出,华图教育转移资本市场战略,将重心转移至香港市场。

从披露的大会议题来看,傅砺分析,重心转向香港市场的华图教育,如果成功将倒逼新三板市场进行改革,甚至会对国内几家交易所和政策制度产生影响。华图教育自身转移了资本市场的战略重心,放弃新三板身份,为了更顺利登陆港股做准备。再次,两个市场不同制度造就估值不同,一旦在港上市,新三板的市值波动就会产生巨大风险。

华图教育未来的计划肯定是全力以赴备战在港上市,由于公司是内地注册的股份制企业,发行H股依然需要中国证监会审批。

随着教育板块成功打通上市融资的渠道,2017年就有6家教育类企业在港股上市。分别是睿见教育、大地教育、宇华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团、中教控股。其中,除了大地教育外,其余4家的主要业务均在中国内地。

目前还有9家教育企业正在排队,如博骏教育、凯晴教育、新华教育、21世纪教育、皇岦国际教育、华立大学集团等。

赴港上市能够借助于香港的资本市场快速打通海外融资渠道,这对于内地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从被动煎熬到主动求变

回顾华图教育冲刺A股的历程。2012 年华图教育首次冲刺IPO,失败后,于2014年7月24日登录新三板。

时隔1年后,2015年4月9日,华图教育试图再次启动IPO,计划借壳*ST新都上市,但因*ST新都被暂停上市,此次重组被迫终止。

2年后,2017年5月9日,第三次冲刺A股,由于华图教育内部股东未能就业绩补偿事宜达成一致,公司与扬子新材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华图教育借壳扬子新材失败。

直至2017年12月19日,华图教育公告将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摘牌。2018年2月12日正式从新三板摘牌。这家明星教育股离开新三板。

登录新三板期间,华图教育业绩可观。蓝鲸教育查阅华图教育近三年年度报告,可以看出,新三板期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挂牌三年半,停牌三年,交易实际天数仅为61天的华图教育在新三板融资近9亿,估值从挂牌前的7995万涨至100.8亿,成为一家百亿市值的明星教育股。

华图教育摘牌新三板,主要原因或是配合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华图教育集团董事长易定宏曾表示:“华图教育肯定会上市,投资人并不期望只靠分红,我不想上市,他们也会逼我上市的。”在易定宏看来,上市与其说是一个时间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无奈之举。

华图教育多次冲刺A股失败,对此傅砺表示:“教育行业是轻资产行业,主管部门对民办学校净资产属性的理解不同,会给这些机构的会计报表带来风险,而轻资产公司化解风险的能力偏弱。目前管理层对重组借壳的方式态度非常谨慎,通过率很低。华图教育申请IPO时排队的企业数量很大,本身通过率从那时起又开始降低,等不起的华图教育才会主动求变。”

总结

如此次赴港上市成功,摆在华图教育面前的将是如何吸引投资者,特别是那些挑剔的基金经理,华图教育不必担心“投资者是否会相信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这样的问题。但作为公考培训业务的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如何打动投资者来购买自己的股票,是华图教育赴港成功后所需要面临的问题。

曾身在新三板,心在A股,如今计划赴港IPO,不知A股是否还是华图教育最初的梦想。

华图教育未来是否回归,一位业内教育投资者表示:“未来是否会回归将取决于未来A股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华图教育的发展战略。”

“第一,看国内教育企业上市的审核力度如何,这类企业主要是轻资产,风险较大,目前在A股正宗的教育企业上市数量不多,未来是否放宽,要看政策和制度改革。第二,看未来多年内A股对港股是否依然保持高溢价,我们看到360从美回归A股身价上涨三倍便可知,A股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如果溢价保持,则有动力回归。第三,打铁还需自身硬,华图教育如能利用好这次融资和上市的影响力把公司做大做强,把多个“第一”的身份标签坐实,这些都是回归内地的筹码。” 傅砺说。(编辑:王梦艳)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今年上半年香港楼价还要升一成?首两月成交同比增35%

3月6日 | 王梦艳

赴美上市的B站:一家社区化的游戏公司?

3月5日 | 聂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