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菲律宾央行抛售黄金影响几何?
据报道,10月27日,菲律宾央行官员Benjamin Diokno公开表示,出于对金价后市走弱的担忧,拟削减“过剩”的黄金储备,并指出黄金占外汇储备的理想比例应维持在8%–12%之间。在各国央行普遍增持黄金的背景下,市场担忧菲律宾央行的表态可能引发示范效应,导致当天国际金价下跌2.75%。
但我们认为,无需对菲律宾央行的“个案行为”过度担忧,理由如下:
1.潜在抛售规模有限,实际影响可控
截至2025年10月,菲律宾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价值为168.9亿美元。以10月金价均价4057美元/盎司估算,其储备总量约为416万盎司。同期菲律宾外汇储备总额为1097.1亿美元,黄金占比为15.4%。若要将该比例降至8%–12%,预计最多需抛售约200万盎司(约合62吨)黄金,仅相当于全球央行年均净购金规模的约6%。
此外,此类减持预计不会在短期内集中进行。一方面,快速抛售可能引发金价显著下跌,反而不利于其“外汇管理”目标;另一方面,参考其历史操作,菲律宾央行的月度黄金抛售量通常仅为个位数吨级,节奏较为平缓。
2.抛售行为属外汇管理范畴,并非战略转向
菲律宾央行将黄金买卖视为“外汇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而非如部分亚洲国家那样视作不可动用的战略储备。例如,在2024年1–8月金价累计上涨超20%期间,该行曾抛售逾30吨黄金。不过,在金价后续反弹后,这一操作也受到国内公众批评。因此,本次表态更应被视为其战术性资产调整,而非对黄金价值的根本性质疑。

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二、黄金是俄罗斯财政的“内部提款机”
根据俄罗斯媒体11月20日报道,俄罗斯央行于周三宣布开始出售国家储备中的实物黄金,以作为预算融资的一部分。为深入理解这一举措,我们考察了俄罗斯近期的财政状况。
截至2025年10月,俄罗斯财政赤字已高达4.2万亿卢布,远高于年初设定的1.2万亿卢布预算目标。在历经6月与秋季两次上调后,全年赤字预算已被修正至5.7万亿卢布,创下近20年来的最差财政表现。
俄罗斯2025年财政赤字大幅扩张,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财政收入因油气收入大幅下滑而萎缩;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却呈现显著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出售黄金储备成为缓解预算压力的现实选择。
然而,这批黄金交易完全发生在境内:金条不出库,所有权只在央行与本土银行、做市商之间转手,换得卢布后直补财政,既绕过制裁,也不形成国际抛压。黄金由此成为俄财政的“内部提款机”,却难以对国际市场掀起涟漪。

数据来源:Bloomberg,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三、个别央行战术调整不改变全球增配趋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25年黄金在全球央行储备资产(外汇+黄金)中的占比已升至25%,连续四年保持增长,而美元份额则从43%降至40%。尽管菲律宾与俄罗斯央行释放抛售意愿的消息为市场带来短期情绪扰动,但这并未改变全球央行系统性增配黄金的长期趋势。
世界黄金协会的年度调查报告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方向:73%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五年美元储备占比将持平或进一步下降,而95%的央行预计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将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长。个别央行的战术调整,并不足以扭转全球储备体系向多元化、非中心化演进的结构性趋势。

数据来源:Bloomberg,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作者刘诗瑶,智通财经编辑:陈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