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麦肯锡报告:当AI理财助手崛起 客户资金将流向高息产品 银行业利润将缩水1700亿美元
智通转载 10-25
阅读量

人工智能的崛起正对全球银行业构成根本性挑战。根据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的一份最新报告,随着能够自动优化储蓄的AI理财助手日益普及,客户资金将大规模从低息账户流向高收益产品,这可能导致全球银行业每年的利润池缩水高达1700亿美元。

这份报告警告称,AI技术正在打破长期以来保护银行廉价资金来源的客户惰性。由科技公司或金融科技新贵推出的AI理财助手,能够为消费者无缝地寻找并转移资金至利率更高的储蓄账户、货币市场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从而侵蚀传统银行的核心利润来源——净息差。

麦肯锡估计,全球范围内有2.1万亿至4.7万亿美元的零售存款面临从低收益或无息账户中流出的风险。这一转变不仅对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构成压力,更直接威胁到其盈利能力。对于依赖低成本存款来支持贷款业务的银行而言,这无异于一场釜底抽薪式的颠覆。

报告指出,银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它们必须迅速做出战略抉择:是提高存款利率以留住客户,进而压缩自身利润空间;还是坐视存款流失,并承担资金成本上升的后果。无论选择哪条路,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都将面临严峻考验。

AI打破客户惰性

长期以来,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客户的“粘性”或惰性。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转移资金的繁琐过程,大量储户倾向于将资金留存在低利率的活期或储蓄账户中,这为银行提供了稳定且廉价的资金来源。

然而,麦肯锡的报告明确指出,生成式AI正在彻底改变这一格局。AI理财助手可以7x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市场利率,自动为用户识别最优的资金存放选择,并一键完成转账操作。

报告称,“过去数十年保护银行低成本存款的摩擦力即将蒸发”。这种自动化、智能化的服务将大大降低客户转移资金的门槛,使价格敏感度成为决定资金流向的首要因素。

利润池面临巨大冲击

AI驱动的资金转移对银行利润的冲击是直接且巨大的。

麦肯锡测算,在最可能发生的情况下,这种存款外流将导致全球银行业的年利润减少约17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主要源于净利息收入(NII)的收窄。

一方面,为应对竞争,银行可能被迫提高自身存款产品的利率,这将直接增加其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如果银行未能有效留住存款,它们将不得不转向成本更高的融资渠道,例如批发融资市场,这同样会侵蚀其利润。

报告强调,这种冲击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影响各异,那些严重依赖零售存款且数字化转型缓慢的机构将面临最大的风险。

银行需主动应变

面对AI带来的颠覆性挑战,麦肯锡认为银行不能再无动于衷。报告为银行业提出了几条关键的战略路径,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变革。

首先,银行需要重新评估其价值主张。仅仅作为资金的存放机构已不足以留住客户。银行必须加快自身AI能力的建设,开发能与外部AI助手相抗衡的、甚至更优的个性化财富管理和财务规划工具,从而将客户关系从单纯的利率竞争转向基于价值和信任的深度绑定。

其次,银行应积极探索收入来源的多元化。随着净息差面临长期压力,依赖利差收入的商业模式将愈发脆弱。银行需要大力发展财富管理、投资咨询、保险和支付等非利息收入业务,以对冲存款业务利润下滑的风险。

最后,投资于技术和人才是这场变革中的制胜关键。银行必须加大对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客户体验技术的投入,同时吸引并留住能够驾驭这些技术的顶尖人才。报告总结称,那些能够主动拥抱AI、并将其融入核心业务的银行,将有机会在这场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而行动迟缓者则可能被边缘化。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见闻”,作者:潘凌飞;智通财经编辑:徐文强。

更多精彩港美股资讯
相关阅读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