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泰海通:健身器材产业智能化加速 推荐具优势能受益头部品牌
陈宇锋 10:58
阅读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尽管短期健身场馆数量萎缩,但长期看人均收入增长将支撑需求;同时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将持续推动出口增长,AI技术赋能将进一步强化龙头竞争优势。推荐具备较强品牌、渠道及生产制造基础,有望受益智能化浪潮下产业集中度提升的头部品牌,英派斯(002899.SZ)、舒华体育(605299.SH)、三柏硕(001300.SZ)、康力源(301287.SZ),这些企业有望在智能化浪潮中受益于产业集中度提升。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下游业态变化,商业类健身场馆需求所有收缩,长期趋势向好

各类健身场馆、工作室等是器材最主要的需求市场。自2023年以来尽管疫情已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国内各种线下健身场馆仍然呈现数量萎缩的态势。根据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2023年我国广义健身场馆数量为11.7万家,相比2022年下跌了13%,各类健身场馆中健身工作室下跌的幅度最小为下跌7.36%,泛健身类场馆下跌幅度最大,为22%。同时,与健身场馆息息相关的健身会员人数及健身人群渗透率,也在2021年到达高点后持续下跌,根据中国健美协会的数据,至2023年跌至不足7000万人,覆盖率下降至不足5%。另一方面,从长周期角度看,考虑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不断提升,预计下游需求保持长期稳健增长。

中国制造比较优势突出,健身训练器材出口市场规模充足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受益于疫情初期我国生产恢复较快,2020及2021年我国跑步机及其他健身训练器材出口额增长较快,2021年跑步机出口额达111.2亿元,一般的体育活动、体操或竞技用品出口额达207.9亿元,其他健身及康复器械出口总额为458.5亿元。2022年上述项目对应出口额有所回落,至2023年恢复增长趋势。综合而言,国内健身器材产业链通过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综合生产能力及成本端的比较优势,充分打开出口市场。

AI赋能产品,龙头品牌竞争优势有望扩张

头部公司如舒华体育在AI产品布局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AI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健身器材、软件应用和全场景智慧健身系统等方面。2022年,舒华户外智能有氧健身站入选中国轻工业第九批创新消费品;2024年5月,公司亮相第41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斩获多项殊荣,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i5智能跑步机”和“速度与力量反馈系统2.0”荣获2024体博会“创新推优大奖。

风险提示:下游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行业价格竞争加剧等。

更多精彩港美股资讯
相关阅读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