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金宋雪涛评美“对等关税”: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智通研选 04-05
阅读量

4月2日特朗普宣布了他的“互惠关税”方案,并称这一天是“解放日”,“美国将开启黄金时代”。

特朗普以2024年商品和服务逆差规模高达9180亿美元为由,宣布因美国贸易逆差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所有对美出口的国家征收10%的基础关税,于美东时间4月5日生效。

除此以外,针对大约60个与美国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特朗普宣布征收“对等关税”,比如对越南征收46%,泰国36%,中国34%,印度尼西亚32%,中国台湾32%,韩国25%,日本和马来西亚24%,欧盟20%。以上“对等关税”将于美东时间4月9日开始实施。

尽管特朗普声称美国所征收的是“对等关税”是各国对美关税税率的五折,但是从美国与各国互征关税的真实情况来看,这些数字有很大的问题。以韩国为例,韩国是美国的自贸协定伙伴,双方互征关税税率接近于零,但特朗普声称韩国对美的关税税率为50%。

随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互惠关税的计算公式:(美国对某国的贸易逆差额 ÷ 美国从该国的进口总额)× 100%,这种“对等关税”的计算方法明显缺乏严谨,可能是公布方案前的敷衍了事。

关税计算的随意性既符合特朗普一贯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的“谈判艺术”,也体现出特朗普政府对待关税的真实态度——把关税当作一种谈判的工具和武器。

以美国的消费体量和综合国力,胁迫其他国家给美国输送经济利益,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投资美国制造业、出让矿产、土地、港口等核心资源、支付更高的军事保护费、购买美债、购买美国商品等。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加拿大和墨西哥暂时免于适用10%的基础关税税率。因为加拿大和墨西哥身处于北美自贸协定,在特朗普眼中,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业和关税与美国融为一体是“家事”。而美国要在全球范围内战略收缩,必须要加强美国/美洲本土的安全保障,所以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领土甚至也可以是美国的家事。

这也说明了特朗普政府的主线任务在内,而不在外。特朗普政府对内的重点是防止美债违约,重塑美元信用,不惜经济衰退的代价,也要推进政府效率改革、降低政府支出和赤字、施压联储降低财政付息成本。对外则是战略收缩,减少不必要的外事消耗,关停USAID,从俄乌冲突中抽身,以及凭借头号消费强国的地位通过关税威胁来榨取其他外交利益。

正因为此,“对等关税”只是新一轮混乱的开始,而不是所谓的“靴子落地”结束。关税的重点在于谈判和博弈,而不是实打实地以这些关税数字为前提来计算其经济影响。

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后,中国于4月4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4月10日生效。欧盟呼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不过也透露还在筹备进一步的反制举措。韩国承诺将“动用一切政府资源”来应对当前的贸易危机。巴西表示正在评估相应的反制措施。

各国与美国的博弈结果,取决于关税由谁承担。研究表明,在上一轮贸易战中,美国加征的关税几乎全部是由美国自身承担的。而关税造成的消费品涨价,主要伤害的是中低收入群体,正是这些人因为难以忍受高通胀,而在2024年将选票投给了特朗普。

所以当美国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来伤害别国利益的时候,关税博弈的走向变得清晰:要么别国投降,乖乖地交出外交、军事、经济利益;要么美国放弃,因为关税威胁所带来的涨价和混乱,会加剧滞胀预期,让企业和居民感到不安,导致需求萎缩,并影响到股票市场的盈利预期和风险偏好,而这些都会给已经走弱的美国经济带来额外的衰退概率。

无论是哪种结果,这个随意计算出来的“对等关税”都不会持久。针对这些虚张声势的数字所做的出口影响测算,也没有长期的价值。

中国已经从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国变成了第三大进口国(位于欧盟和墨西哥之后),拥有更多元化的海外市场。如果美国只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可以通过转口贸易和产能出海来分散美国的单方面关税政策。2024年5月中国(含中国香港)商品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为12.7%,相较于2016-2017年下滑了9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出口份额的下降部分,主要被东盟、墨西哥、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区所承接。如果美国对所有国家都加征关税,那么中国也不会失去比较优势。中国的出口结构更优化,中间品和资本品的占比增加,附加值更高,不可替代性更强,转嫁关税的能力也更强。

因此中国并不惧怕美国的关税政策,这本质上是最大消费国和最大制造国之间的博弈,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制造出海是中国的筹码,美国消费者对于关税的承受力是美国的筹码。

所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发展经济、产业升级、改善民生,专注于自身的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而不是被美国的关税政策牵着走,这样中国在关税的博弈中也会拥有更多的筹码。正如王毅外长在慕安会上所说,“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当特朗普政府意识到加征关税依然无法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出海趋势,关税威胁在其他国家身上或许有用,但在中国身上得不到实际利益,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反而让美国长期更加滞胀。只要中国做好自己的事,在博弈中不做退让,威胁自然会消解,雷声依旧在,只是雨点小。

风险提示

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美国政府以安全为第一事项而非经济。

更多精彩港美股资讯
相关阅读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