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全方位解读“全流通”:不亚于H股企业在港的第二次上市

45174 1月2日
share-image.png
张鹏艳 智通财经资讯编辑

中国证监会确定开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将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进本次试点,试点企业不超过3家。试点过程中企业应当确保依法合规、公平公正,依法履行必要程序,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全流通”试点坚持市场化决策原则,参与试点的企业和相关股东,在满足试点条件的前提下,可自主决定流通数量及比例等事宜,自主协商形成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全流通”方案。

从市场角度看港股“全流通”

广发证券称,该消息有利于提振投资者情绪,活跃市场交易氛围,或会支持恒指今日再试高位。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学恒在研报中表示,H股全流通的意义重大。若H股全流通实现,相关公司将会有万亿数量的内资股成为可流通的H股逐步上市交易,香港股票市场的规模和流通量也将大幅提升。统一大小股东利益,防止大股东低成本低风险损害小股东利益,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吸引更多资金、激发市场热情都有积极作用。

光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认为,计划有利带动港股的成交情况:“港股的流通量愈高,市场便愈健康,长远有利资金投入中国股市,特别是部署MSCI指数纳入A股的外资。”

光大海外证券表示,中长期来看,H股全流通将为H股上市公司提供更有利的融资格局,将促进更多内地上市公司采用H股架构在港融资。H股全流通将为H股上市公司提供更有利的融资格局,将促进更多内地上市公司采用H股架构在港融资;通过减少内地企业采用红筹架构时在设立海外SPV等环节中需要遭遇的额外困难和成本负担,进一步改善港股市场对内地优质资产的吸引力。配合港交所正通过一系列举措,港股一级市场的吸引力正在稳步提升,有望能吸引更多优质资产落地香港,从而提升港股资产质量。除H股全流通外,鼓励新兴行业企业在港上市的融资政策新政,以及港股通渠道下的一级和一级半市场通道(“新股通”),也将大大提升港股市场对于优质资产的吸引力。

从公司立场看港股“全流通”

国信证券称,由于上述限制,用H股架构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大股东缺乏关心股价的动力。如果允许H股全流通,大股东利益将会和公司业绩、公司股价密切关联,大小股东的利益将重新统一。此外,若H股实现全流通,内资股也可以用来抵押融资,提高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

高盛早前估计,非流通内资股的市值总额达2.5万亿港元,相当于港股总市值的约8%。若全流通计划落实,意味着内资股股东的“纸上黄金”可化为现金,并可提高外资关注度。

另一券商富瑞直言,内资股转为可交易的H股,或能增加企业提出并购计划或私有化的机会。

美银美林早前也发表有关报告表示,如果所有H股上市公司采纳全流通做法,估计届时因此沽出的H股规模最高达1220亿美元(约9516亿港元),相当于港股市值约2.4%。该行称,一旦采纳H股全流通,赴港上市对中资企业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加。

中泰国际证券表示,虽然在短期,H股全流通增加了证券供给,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内资股减持现象,但从中长期来看,H股全流通解决了内资股股东与H股同股同权,却不同利的问题,将明显改善公司治理和增强管理层激励。该行认为,虽然存在短期解禁抛售风险,但当年A股股权分置从试点到正式铺开,时间间隔仅四个月,政策不可谓不迅速。相对而言,香港股票市场更为成熟,H股全流通有望以更快的速度展开。该行表示,H股全流通是沪深港股票共同市场、“债券通”等特色政策安排的延续,H股全流通试点后,期间间隔可能在一个季度左右。

平安证券称,H股全流通对港股短期利空,长期利好。短期而言,由于大部分H股的非流通股市值占比都在50%以上,非流通股的流通将给部分基本面不好的股票造成较大的减持压力。长期而言,H股全流通将使得大股东更有动力做好上市公司的业绩,推升股价上涨。

光大海外证券称,短期内,全流通政策的最主要正面影响将体现在改善流通市值和企业规模不相称的现象;减持压力瑕不掩瑜。流通市值和权重差异导致了相关标的与其对标企业(多数为大市值龙头)间明显地估值折让,而这一估值折让的消失将是这一政策带来的显著利好。此外,部分企业也将因整体流通市值抬升而获得重新“认定”。另一方面,大股东在全流通过程中将获得更多流通股,使其减持风险有所上升。拉近大股东和境外市场间距离,带来的利好效果相对于可能偶发的大股东减持风险,可以说是瑕不掩瑜。

中信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此次试点H股上市公司将带来新一轮的股权改革机遇,盘活存量资产,打开融资渠道,意义重大。之前一系列“融资”和“内资外资股东利益不一致”等问题可获解决。“全流通”后,H股企业本来的非流通内资法人股和国有股将被批准转化为H股在港交所上市交易,为之前非流通的巨额内资股提供市场化定价机制,为上市公司打开融资渠道,提升公司治理。“全流通”对于H股公司来说最直观的意义毫无疑问是打开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资本运作空间,使目前无法“变现”的内资股取得市场化定价。同时“全流通”将为H股企业的所有制带来根本性的改观,“内资外资股东不一致”问题得以解决,中期将提升公司治理和市场竞争力。可以说,“H股全流通”的意义,不亚于H股公司在港的第二次上市。

该行还称,目前,具有H股框架的公司多数为国企,内资股市值大概为港股流通市值8%。“全流通”后,某些优质H股公司流动性将得到明显改善,之前由于流动性受限,其在指数成分中占比较小,外资大机构也无法深度参与,但未来这些公司或能引来更多资金参与和关注。短期而言,也无需担心“供给突然增加”造成市场波动。因为大部分H股框架公司为国企,试点企业不超过3家,试点也将遵循“成熟一家、推出一家”有序方式推进。该行认为,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最关键还是“全流通”后融资的参与方。

第一批试点企业未定,券商看法不一

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中详述了试点企业的细节,将从四个方面择优选择试点企业:一是符合外商投资准入、国有资产管理、国家安全及产业政策等有关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二是所属行业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契合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三是存量股份的股权结构相对简单,且存量股份市值不低于10亿港元。四是公司治理规范,企业内部决策程序依法合规,具备可操作性,能够充分保障股东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

中信证券认为,鉴于“H股全流通”的试点标准,港股中的金融,电信和“一带一路”等相关公司最有可能成为第一批试点企业。

中泰国际证券研报认为,从行业角度看,全流通试点的H股企业应是大型国企,电讯、工业和材料行业的可能性较大。其中,中国联通有可能通过H股全流通优化其混改方案。

平安证券称,具体到个股方面,建议投资者可以从以下角度筛选H股全流通的收益标的:①非流通股占比较高的H股;②基本面较好;③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该行推荐投资者关注中国电信、邮储银行、中广核电力、红星美凯龙等标的。

相关阅读

野村:内地券商估值吸引 首推中信(06030)广发(01776)

12月13日 | 张鹏艳

港股异动︱结好金融(01469)跳水 急跌33%

12月8日 | 陈嘉林

港股异动︱结好金融(01469)涨4% 创历史新高

12月7日 | 陈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