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会实录 | 建设银行(00939):零售信贷保持第一大行市场地位 30%分红政策不会改变

265 3月31日
share-image.png
王秋佳 智通财经编辑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30日,建设银行(00939)在香港及北京同步举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会上,张金良行长表示,虽然去年总体零售信贷市场情况并不理想,但建行在各项零售信用贷款中仍保持了不错的增长。他表示,今年要抓住市场回暖机遇,保持零售信贷第一大行市场地位。总体来看,现在30%的分红政策不会改变。

(从左到右依次是董事会秘书胡昌苗、行长张金良、副行长王兵、首席财务官生柳荣。)

据建设银行2022年绩报,期内建行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8224.73亿元,同比减少0.22%;利息净收入6430.64亿元,同比增长6.22%。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3238.61亿元,同比增长7.06%;净利润3231.66亿元,同比增长6.33%;每股收益1.28元,拟每股派息0.389元。公告显示,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生息资产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带动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增加 376.44 亿元,增幅 6.22%。受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减少 54.07 亿元,降幅 4.45%。

业绩发布会上,张金良行长表示,2023年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坚守主责主业,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全面提升经营发展质效。同时将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深刻汲取欧美银行近期危机事件的教训,进一步优化风险治理体系,加强市场研判,动态优化调整表内外资产配置策略,管理好风险敞口,确保经得起经济冲击、经济周期和市场波动的考验,做好国家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当谈及净息差下行的压力时,首席财务官生柳荣指出,去年建行净息差下滑11个bp,主要由于资产端收益率下降了6个bp,负债端付息率上升了6个bp以及通过主动管理拉升了1个bp。对此,他笑称,“尽管这个考试科目在去年的各科成绩单中不是非常理想,但在同班同学中相对领先。”

以下为智通财经APP整理的建设银行业绩会问答实录:

答:去年充满了各种挑战,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各项主要经营指标还是在稳健发展,请问其中主要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展望2023年,建行的经营战略有哪些变化?主要的经营计划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建设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果。去年我们净利润增幅为6.33%。我们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拨备覆盖率稳步提升,我们的流动性风险指标持续满足监管要求,可以说去年非常不容易,我们很好地平衡了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个成绩来之不易,特别是面对宏观经济三重压力,建设银行坚定履行大行的责任担当,加大了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的力度,助力稳定经济运行。

尽管去年受LPR下调,让利实体经济的影响,我们的净息差下降了11个基点,但是我们的生息资产的平均余额增长了11.91%,有效地对冲了价格下行的,我们的净利息收入达到了一个6.2%的增长,我认为还是不错的。

2023年我觉得银行业面临的经济发展经营环境总体向好,新一届政府提出要打好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风险四套组合拳,为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我们2023年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坚守主责主业,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全面提升经营发展质效,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广大股东也创造更大的价值。

具体来说,我想从增收和降本两个方面来提高我们的效益。增收方面,首先我们要稳住净利息收入的大盘,我们将发挥自身资本充足率比较高的优势,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的合理增长,目前我们的资本充足率是可以支撑资产平稳较快增长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去年年底建设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经接近35万亿元,这个结构调整的余地还是很大。这几年我们加大了大类资产负债配置的力度,优化调整的力度,压缩低息资产,提升信贷和债券类等高息资产的占比。去年这两项资产的占比提高了0.79个百分点,为我们的效益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另外建设银行一直非常重视零售信贷的发展,我们的个人贷款业务占总贷款的比重接近39%。去年零售信贷市场不是很理想,但是建设银行的各项零售贷款还是保持了一个不错的增长。我们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新增了930个亿,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分别取得了27%和83%的增长。今年我们将抓住市场回暖的机遇,进一步加大零售信贷的投放力度,保持我们零售信贷第一大行的市场地位。

第二是非利息收入。去年建设银行的手续费及利息净收入占经营收入的比重是15.31%,在可比同业当中一直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水平。2023年我们要抓住市场回暖的机遇,发挥集团多牌照多元化经营的优势,抢抓市场在债券承销、顾问咨询、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托管业务、信用卡等消费类金融业务方面持续发力。对于手续费收入之外的其他非息收入,我们也要加强风险研判,盯紧股市、债市、汇市的变化,动态地去优化调整我们的表内外资产配置策略,管理好风险敞口,降低市场波动市场震荡对我们非息收入的影响。

成本端方面,主要是加强全面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这个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成本是资金成本。我们还是要强化这个平台思维和数字化经营的理念,广泛地搭建场景,建设生态,把我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融入到客户的生产生活,全面扩大我们对公、对私以及同业客户基础,争取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当中,沉淀更多的结算性低成本的资金。第二项大的成本是经营成本。我们的去年的成本收入比是28.25%,在可比同业当中还是处于比较好的水平。在费用结构上,我们员工费用有所增长,非员工费用比上年下降了5.18%。

尽管我们从严控制费用,但是我们对战略性投入,对科技投入还是加大的。去年我们的科技总投入是233个亿,占经营收入的比例是3.07%左右,跟上年基本保持一个同样的水平。新的一年我们还是要加强成本管控,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腾挪的财务资源,用来支持战略性投入和科技投入以及客户的拓展。第三个成本是努力降低信贷成本,实际上信贷成本是银行经营最大的成本。我们去年的信贷成本是0.66%,同比下降了0.19个百分点,为全行盈利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的一年我们还是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尤其是要深刻汲取欧美银行近期危机事件的教训,进一步优化我们的风险治理体系,加强市场研判,动态优化调整我们表内外资产配置的策略,管理好风险敞口,统筹防控好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确保经得起经济冲击、经济周期和市场波动的考验,做好国家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问:建行在2022年贷款实现了较快增长,管理层能不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主要的投放特点?结合当下的政策环境,2023年的贷款投放安排如何?主要有哪些共同利益?

答:在整个去年,实际上建设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了实体经济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投的好,另一方面要投的准。同时在去年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也实现了一些快速的投放。我们快速投放的比例实际在去年增幅达到了12.7亿。

这个问题里面实际是两个维度,一个是投放的方向,第二个就是2022年实际的投向。我给大家报告几组数据来说明。

第一个就是我们在普惠金融方面的投向。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去年净增了4777亿,增速达到25.49%,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向,也保证了在疫情期间我们很多普惠金融客户的稳定增长。

第二个大的投向是在制造业和绿色,这个也是国务院非常重视引导投入的大的产业方向。我们在绿带和这个投向制造业的创新贷款,我们的增速也超过了40%,这个行业实际整个现在各企业的这种投入力度也是比较大,我们的跟进营销的力度也是非常稳的,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快速增长。还有一方面是带着新兴产业的贷款,我们的增速达到了60%,这应该也是非常高速的一个增长。

第三个维度就是乡村振兴。实际我们整个乡村振兴贷款的余额已经突破了3万亿,这一块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1.85%。作为我们建设银行来讲,是面积非常广阔的一块新兴市场,而且现在资产质量也非常好。

第四个大的维度就是发挥我们的传统优势,也就是基础设施。因为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基础设施维度上,实际的积极引导投入也是比较快的。所以我们在一些重大项目上,会重点做好两轻一重的基础设施领域的一些基金和专项债的配套工作安排。基础设施贷款余额目前已经达到了5.7万亿,基本上它的增速比较平稳,跟我们整个集团的增速基本接近。

第五个维度就是金融支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在个人领域发力,积极支持居民刚性,还有一些改善性的住房需求。另外一方面就是支持消费恢复升级,、持续满足我们个体工商户,还有一些小微业主的融资需求。

去年我们无论在增量增速上,都实现了一个高端的发展,特别是在投的准、投的好、投的快上,都实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围绕着2023年,最近管理层也做了很多研究安排,我们大致有这么几个想法:

一个就是在总量上要保持稳定增长。因为疫情现在刚刚恢复,整个经济处于企稳回升阶段。

第二个就是在节奏上我们要速度靠前,这里头结合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一些结构安排,也结合了我们往年4个季度的投放情况。所以我们在按照这种历史规律的基础之上,结合现在客户的需求,合理安排投放节奏,适度把我们的投放往前赶。所以今年我们从前三个月的情况看,我们还是赶在了同业的前面。

另一方面实际我们在整个结构上会做进一步的优化。我们在个贷方面要进一步巩固我们零售大行的优势,同时这一年我们个人的信贷需求也得到了一定的抑制,我们判断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会有一定恢复性的增长。我们可能会在个体工商户,包括商户,还有农户等领域,打造个人经营贷的新赛道,力争在个人贷款上实现明显的提升。

另外在内部板块,我们要契合高质量发展,实现精准发力,围绕着普惠金融。因为今年我们普惠金融布局的体量比较大,最近我们在内部也都做了这个行业的会议部署,在普惠金融的需求满足上,我们会产生很多新的一些产品,在普惠金融上继续发力。

另外在制造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这些可能也作为去年我们的增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按照增速持续快速地提升。

另外我们又增加了一个幸福产业的投向。这个投向结合当前的一些经济形势的要求,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块需求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在这块做了一个新的产业部署,围绕着康养、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板块。我们内部作为一个幸福产业的板块,会持续加大我们信贷的投入。

问:我们看到建行的资产质量保持得非常稳健,在去年非常不容易的一个环境里面,请问建行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也看到像零售板块,按揭和信用卡不良率稍微有所上升,现在来看,今年觉得哪些板块可能有一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或特别注意的?在拨备和信贷成本方面,去年的拨备比前一年基本上下降了一半,从量上来讲,今年怎么预计拨备和信贷成本?

答:去年建设银行的不良率是1.38%,关注率是2.52%。比去年同期都是有所下降,而拨备覆盖率是有所提升,达到了41.52%。给大家讲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建设银行的资产分类是审慎扎实的。我们的不良率是1.38%,但是逾期贷款率是1.03%,低于不良率35个基点,逾期和不良的剪刀差是负的740个亿,连续23个季度为负。

从这一方面可以说明我们的分类是审慎扎实。第二个方面,从拨备覆盖角度来看,我们的不良贷款绝对额是2928亿,但是我们的拨备额已经超过7000亿,达到7072个亿,拨备是不良贷款的2.5倍。所以我们有充足的能力来覆盖当前的风险,也有充足的信心来抵御潜在的风险。

从细分领域来看,去年我们对公不良率是2.08%,同比有所下降。个人类的不良率是0.55%,同比有所上升,但是仍然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大家所关心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我们的不良率是0.37%,同比上升了0.17个百分点,符合我们的预期,也没有对建设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的稳定造成冲击。

关于2023年的资产质量情况,我想银行的资产质量既受实体经济走势的影响,也与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密切相关。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们充满信心。从建设银行自身的风控能力来看,建设银行一直有着一个良好的风险内部基础,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持续做好把好新增入口,存量管控以及不良处置三道闸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坚决守住一张干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具体来说,在增量方面,我们将通过强化客户选择,集中度管控,确保新增贷款的投向和质量。尤其我们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全面穿透的原则,把集团范围内境内外母子公司承担实质信用风险的所有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实行统一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标准,防范此退彼进,母退子进,防范客户通过多种产品或者是复杂交易结构融资带来的隐性集中度风险和交叉传染的风险。

在存量方面,我们想发挥建设银行金融科技的优势,持续强化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提早发现风险、处置风险。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经营思维,创新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化解的手段。对于有前景的企业积极支持盘活。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核销,加快信贷资金流转,为信贷结构的调整和效益的提升,提供坚实的支撑。可以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相信我们2023年的资产质量的运行仍然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信贷成本也保持平稳。

问: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对建行有什么影响吗?怎么评估欧美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建行面对这种流动性的市场风险是否有做出相关举措跟成效?

答:欧美银行风险事件是近期市场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引发了银行界对不同银行经营模式有很多的反思。我首先简单说明一下,目前建行集团对硅谷银行、瑞士信贷、全集团均没有风险敞口,集团受到的直接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即使从借鉴的或者衍生的角度来看,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第一方面,从市场环境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还是非常强的,我们的货币政策和外部的货币政策相关性也比较弱,欧美背景的影响是相对可控的。我国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精准发力,推动实体经济稳步复苏。从金融体系整体来讲,流动性非常充裕,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另外在海外业务方面,我们一直特别注重坚持合规优先,稳健发展,持续强化对欧美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市场动向的分析和应对,并且通过利率调取等工具开展外币投资组合的久期管理,健全充分的压力测试,在美联储快速加息已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相关业务一直保持平稳地运行。总的来讲,全集团外币占比比较低,久期控制也比较短,对国际市场的利率波动的回旋余地是非常充足的。

第三方面,我们注重加强资产负债机械的错配管理,严格守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安全的底线。总体上讲,集团资产扩张都是建立在资金来源非常稳健的基础上,我们一直坚持总量结构适配的原则,持续不断地优化调整资产结构。从负债端来讲,我们的渠道非常广泛,客户结构也非常的多元和多样化,非常有较强的稳定性。

对外我们在加强资产负债的错配管理上更为严格。对海外机构来讲,我们资产重定价和负债重定价基本匹配。集团严格落实系统性、重要性的银行流动性管理要求,注重流动性管理的统筹与协同,特别是加强对海外机构和子公司的流动性管理,集团流动性保持在合理适度稳健的基础上,各项流动性监管指标基本上在监管的要求水平之上。总体而言,市场风险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紧密相关。

针对市场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集团始终注重坚持稳健审慎的投资策略,强调前瞻主动敏捷反应,在不断探索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夯实风险管理基础方面,我们也有几个方面的重点的措施和成效:

一个是全集团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在不断探索中健全,风险管理部门通过介入式配驻式的管理方式,深度融入一线的业务交易部门,实现对业务流程产品和交易对手的全覆盖,我们始终严格执行风险项目管理和准入退出管理。

第二方面,我们持续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手段,推动传统风控向智能风控全面转型。

在此基础上,我们强化了市场风险的应变能力,在科技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集团在市场跟踪、投入管理、压力测试、应急管理等方面都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机制,完善了功能的体系,系统功能也在不断的释放,风险评估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不断提升。

过去两年我们持续密切关注,比如说瑞士信贷衍生品的巨亏,美联储加息,这些市场交易对建行集团有效地不受这次风险事件的影响,要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在利率抬升、通胀高企的环境下,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还在发酵,特别是美元加息带来的金融稳定的影响也还在延续。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监管政策的变化,做好监测研判,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安全,确保建设银行的发展平稳致远。

问:净息差的下行是中国银行业共同面临的的压力,我们也注意到其实建行在去年经济差也是有所下降的,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预计今年的走势如何?各位管理层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支撑进行差距的水平?

答:去年我们的净息差下滑了11个bp,基本上跟同业的趋势是一致的。当然我们下滑的幅度总体上在同班同学当中相对好一点,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LPR的下行和市场利率的下行影响。

从资产端的情况来看,我们资产端的收益率下降了6个bp。这里面大概分2个部分,一部分我们贯彻大行或者让利实体经济,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实体经济利率在LPR下行的引导下,我们的贷款利率也有所下调,这里面整个贷款收益率下降了5个bp。另外在市场利率方面,去年大部分时间也是往下走,当然到10月份以后由于阶段性的上行,总体上我们债券投资的这一块收益率也下降了1个bp,就加起来是6个bp。

从负债端的情况来看,我们整个负债的付息率上升了6个bp,主要的影响在于去年我们面临经济的三重压力。在经济企业,居民也好,在存款的选择方面呈现了定期化和长期化的趋势,实际上也是在经济有波动的情况下,大家都做了一个保值增值的选择,所以存款付息率上行了5个bp。当然另外1个bp就是我们同业业务这一块,同业的利率也有所变动,也上升了1个bp,加起来也是6个bp。

第三个影响因素就是我们自己在相对复杂的情况下,通过主动管理,比如说我们对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提升生息资产的占比,加强定价管理。尽管这个考试科目在我们去年的成绩单的各个科目当中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在同班同学中,在我们可比同业当中我们还是保持领先的。

对于2023年总体的判断,应该还是有下行的压力。因为LPR的影响去年只是体现了一部分,大量的重定价实际上还是体现在2023年,所以还是有一定的下行压力。那么从4个季度分布来看,我的判断一季度影响稍微大一点,因为我们个人贷款的重定价在一季度的比例相对高一些。另外我们判断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利润的下滑会趋缓一点,管理层对这个事也很重视,我们希望从三个方面致力于改进利润的减缓,利润下滑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是在资产端,我们继续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加或者说提升收益率相对高的这部分资产构成,压缩收益率比较低的这部分资产。第二个方面是在付息率这方面。通过加强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打法,来提高我们对公和对私客户的计算的资金,低成本的资金。第三个方面,去年我们通过利率的互换,对一些利率风险进行了管理,做的效果还不错。

今年我们想尝试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努力,通过利率的风险管理工具,再对冲部分的利率风险,同时也通过加大定价的管理,在收付息率方面有所管控。总的来说,我们希望这些方面的措施能够使它的下滑缓和一些。从大的趋势来看,业界都判断净息差可能还会有一定下滑,但我们希望我们的下滑能够稍微缓和一些。

问:建行去年存款增长的非常好,能否介绍下增长背后的原因以及存款利率的趋势?对于推动存款继续快速增长有没有一些具体的举措?

答:2022年存款增长迅速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去年国家宏观政策力度有所加大,市场资金合理充裕。第二个方面是建行适应了市场的变化,加快了存款组织模式的创新,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去年我们一般性存款新增2.64万亿,同比多增8782亿,增速达到了11.81%,比上年提高了3.25%。

关于存款利率成本变化的趋势,从2022年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我们的存款成本仍然面临刚性,但是跟我们的存款付息率的变动的态势,预计在同业中还相对较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我们个人存款的付息率有所下降。去年我们个人存款付息率为1.83%,比上一年下降了3个基点。这主要是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长期限高成本存款的管控,同时监管层也在持续推动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的完善。在这个背景下,银行业存款的挂牌利率执行利率有所下调,也带动我行个人存款付息率的下行。

第二是我们对公存款付息率的变化预计优于可比同业。我们对公存款付息率在过去一年这个有所上升,主要是对公活期存款的占比下行。由于我们发挥客户基础的优势,加强全流程的资金承接的管理,所以对公存款这一端成本变化的情况预计好于同业。

第三是我行存款组织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更好地管控存款成本。建行着力加大了数字化、生态化、差异化的存款的组织模式,在获取场景化的结算资金,推进大财富大资管、做强做优智慧政务、场景服务等方面还是花了很大力气,显著增强了存款组织的能力,有效平抑了存款成本的上升。

展望2023年,建行将继续把握市场机遇,继续推动存款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考虑从三个方面来着力:

第一个方面是制定和执行一个积极的存款增长计划,我们预计2023年国家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场资金继续合理充裕,所以我们制定的存款增长计划也是比较积极的。

第二个方面是进一步优化存款拓展的模式,在对公存款端,我们和对公贷款的加快投放相协同,持续抓好资金全链条的承接,用好平台场景,全力做大对公存款的增量。在个人存款端主要是抓两个生态,抓大财富生态,来做大我们个人全量资金,抓大消费生态。在这一个消费回暖的过程中,能够做大我们个人背负的存款资金量。

第三个方面,我们会进一步地加强低成本活期存款的拓展,优化了定期存款的成本结构,来进一步促进存款量价的协调发展。总体来看,我们有信心2023年存款业务继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能够提供坚实有力的资金基础。

问:金融科技是各个金融机构中一个重要的发力方向,刚才行长也提到会增加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那么在金融科技方面,建行有什么具体的发展计划或者情况怎么样?

答:建设银行一直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我们在2018年推出了Top+的金融科技战略,5年来在科技领域累计投入超过了1000亿元。去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达到233亿元,占经营收入的比重是3.07%。研发费用和科技人员的人力费用这几年都持续增长,金融科技人员从不足7000人增长到现在的1.58万人,占集团的总数的4.2%。

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的规模,我们在同业处于领先的地位,累计获取专利授权1245项,这个成果也是位居同业的前列。金融科技战略是建设银行的三大战略之一,我们的愿景是致力于打造最懂科技的金融集团。我们也坚信无科技不金融,所以金融科技已经融入到建设银行新金融行动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数字技术作为解决金融资源配置公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重构了信用与风控的体系,为我们提出的服务大多数人的新金融的各项实践,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和这个基础支持。建行持续夯实数字基础的建设能力,以技术和数据双融驱动做好金融创新。我们打造基于自主可控的分布式新技术系统,目前分布式核心系统承担了1.83亿客户,也是全行1/4的业务量。同时我们打造体系化。工程化、产品化的人工智能的能力,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平台,累计支持742个服务场景。

今年1月31号,我们发布了建行云品牌。建行云目前已经进入到了自主可控、全域可用、共创共享的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建行金融科技一个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建行云的新型算力规模和服务能力目前居于同业领先的地位。我们也将安全与稳定作为我们关注的第一要务,建立了多层水闸式的安全防护体系,助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集成建行的核心业务能力,着力推动建行云成为用户首选的金融业的云服务平台。

金融科技能力的提升,我们还重点放在了对外输出方面,不但支撑我们的经营管理,另外我们还积极地对外输出。我们一直将助力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们建设银行一个国有大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继续运用科金融科技的能力服务国家治理,进一步推动这个新金融的实践,围绕着普惠金融、住房租赁、乡村振兴、智慧政务等领域不断的发力,推动我们的新金融实践,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以建设银行的数字化信息化的能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问: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请问建行在支持和服务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方面有何举措?近期也看到银行业面临着提前还贷需求增加的压力,建行会如何应对?建行在探索住房金融新模式以及推进住房租赁战略方面有何进展?接下来有何规划?

答:房地产领域一直是市场关心的热点领域,住房金融一直是建设银行的传统优势领域,所以我们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在防范重大致伤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优质房企的支持率,推动房地产产业平稳过渡。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这么几个措施:

一方面是做好优质房企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通过信贷、债券、股权资管类的产品,多种方式满足优质房地产的合理需求。

第二就是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检查业务过程。对符合政策要求的房地产项目,在项目准入、项目评估、审批和放款等环节实行了绿色通道,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三就是持续地优化房地产公司业务的规定。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不断优化房地产开发贷的经营策略,区分房地产集团和项目风险的不同,不搞一刀切。第四就是要做好保交楼配套的金融服务工作。按照市场化、法制化、专业化的要求,努力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对纳入保交楼的新增配套融资的项目和客户,积极落实金融16条相关要求和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在满足司法保证的前提下,按照各个主体和项目进行管理,支持保调度项目建设交付,保证住房收费质量合法权益。

建设银行实际上在国内是住房按揭贷款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所以在服务民生安全这方面一直发挥了直接的作用。2022年面对着提前放款规模增加的情况,建设银行多措并举,统筹做好客户服务和业务拓展,促进按揭贷款的稳步的发展。

一是制定了专门的服务方案和流程,按照公平性、一致性、可预期性的原则,建立了95533电话专席和线下的网点高效协同的快速处理机制,统筹线上线下各类渠道,做好客户主动触达和服务,稳定放开预期,同时注意提示客户防范贷款中介机构组织转贷可能面临的法律、财务、信用等风险,有序满足提前还款的需求。

二是主动作为,促进按揭规模的合理增长。在这方面主要是要持续做好客户的营销,不断满足刚需和改善上的合理需求。一手房主要是加强公司协同联动,强化与重点企业的战略合作。

对于二手房持续的推进,与优质中介的系统支点提升效率,增强了线上获客的能力,持续推进业务创新,推动了公积金组合贷款一本合同,减少操作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

第四是持续提升住房按揭贷款数字化的基础,通过研究创新线上贷款面谈面签服务,推广在线贷款,预付额度及新型服务,提升健康生活对贷款金融产品的带动作用。

去年我们整个按揭贷款的量还是比较大。去年总共投放超过9200个亿,这个市场份额又有所提升,达到了28.83%,利息收入按揭的利息收入也增长了6.2%,按揭住房的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在同业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同时我们在保持住房按揭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派出住房金融新模式,积极布局住房租赁业务,助力足够并举的住房制度,打造住房金融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大家也知道近期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要全面拓宽住房租赁市场融资的渠道,下一步建设银行将不断深化住房租赁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进一步打造住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创造力。

问:我们的普惠金融在市场里面比较领先,能否介绍一下我们现在比较特色的举措?市场比较关心就是风险和收益。风险方面,今年可能有之前的一些政策会退出,比如说延期还本付息,这个退出对咱们有什么样的影响?收益方面,能否讲下我们目前的储备收益情况怎么样?建行在乡村振兴的服务比较领先这方面能否具体介绍?

答:现在我们的普惠金融2.35万亿,我们的不良率只有1%,1%实际是低于我们全集团的不良率,特别是更大地低于我们整个对公板块的不良率。收益情况方面,现在大致的收益平均下来差不多在4%左右,4%还是目前在让利这个过程中,实际是极大的让利内容体现,我们仅收了4%,按照正常的风险定价来讲,实际完成还可以适度提高一些收益率。

同时我们在普惠金融的过程中,还带来了大量私人银行客户的获取,还有我们供应链业务的快速壮大。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我们是收益多多的,风险也是可控的。做到这方面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确实得有客户。还有就是我们内部风险文化的偏好,包括我们的授信模型的改造,包括我们做普惠金融的一些系统的推出,这几个应该是我们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另外我们有一套非常好的机制,就是我们这种网点也参与了整个我们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2023年我们在普惠金融上还会有一些大的动作安排,比如说我们要很高比例地提升授信客户的覆盖面。因为社会上大致有1.7亿的市场不需要,但现在有授信的客户全社会只有5000万,建设银行现在有授信的客户也只有那么两三百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客户的覆盖面上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们在贷款余额上占市场的10%左右,全市场4%,建设银行这个比例应该是相当高的。但是我们今年还有更大的目标,就是要继续提升授信客户覆盖度,同时围绕着小额化、小微化、便捷化,加快平台的打造。

关于乡村振兴领域的一些成效,确实今年乡村振兴也是建设银行打造的新赛道,而且从执行效果来看,确实也形成了一个体系。这里的特点我给大家简单报告一下。

一是我们有一个总的乡村振兴平台,我们通过线下44万个裕农通点,在整个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裕农通的APP,实际把我们原来服务不到甚至触及不到的这些客群,享受了我们乡村振兴的一个服务的通道。

第二个就是我们有两大产品包,一个是育农快贷,另外一个乡村振兴贷。实际上我们还专门推出了一些这样高标准农田的这些系列贷等,这些对我们去年涉农贷款的一些投放的突破上起到更大的贡献。

第三个就是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乡村振兴的生态场景,包括育农学堂等。

第四个是形成了一套数字化的风控体系,包括数字智能风控平台,建立了农户生产经营贷款的整个智能风控体系。总体来看,现在普惠金融加上乡村振兴,已经形成了建设银行给客户服务的非常宽广的一个赛道。

问:建设银行在派息和分红上面,今年会不会考虑继续增加,增加比例大概是多少?

答:总体来看,现在30%的分红政策不会改变。基于每年在30%分红的比例的基础上,分红的收益根据我们每年的成绩单来决定。总体上我们判断2023年在经济回暖的情况下,非息收入这块的收入增长会好于去年。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业绩会实录 | 中国人寿(02628):保险行业复苏正在加快进行 3月保费同比大幅提高

3月31日 | 玉景

建设银行(00939)王兵:科技领域累计投入一千亿 科技投入和科研人才在同业中保持领先

3月30日 | 王秋佳

建设银行(00939)张金良:今年银行业有望整体向好 保持零售信贷第一大行市场地位

3月30日 | 王秋佳

大摩:予建设银行(00939)“增持”评级 目标价6.2港元

3月30日 | 陈宇锋

高盛:予建设银行(00939)“买入”评级 目标价6.07港元

3月30日 | 陈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