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会实录 | 中国平安(02318):今年1、2月NBV已转正,相信一季度和全年良好态势仍会持续

72 3月18日
share-image.png
艾宥辰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16日,中国平安(02318)在深圳举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2022年度,公司总收入约人民币12213.51亿元(单位下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1483.65亿元,同比增长0.3%,营运ROE达 17.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7.74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8.5元,末期股息每股现金1.50元,全年股息每股2.42元,同比增长1.7%。

综合金融模式深化,让客户“省心、省时、又省钱”。截至2022年12月31 日,集团个人客户数近2.27亿 ;客均合同数稳步增长至2.97个,较年初增长2.1%。2022年,团体业务对公渠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同比增长 15.2%。

寿险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落地显效,已完成经营智能化在全国营业部的推广。2022年,代理人渠道队伍结构优化,新增人力中“优+”占比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 ;队伍产能提升,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22.1%;业务品质改善,平安寿险13 个月继续率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 16.4%。

财产保险业务稳定增长,车险品质大幅优化。2022年,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980.38亿元,同比增长10.4%;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 95.8%,同比优化3.1个百分点。

银行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资产质量保持平稳。2022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98.95亿元,同比增长 6.2%;净利润455.16亿元,同比增长25.3%。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微升0.03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 290.28%,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

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持续落地。平安自有医生团队近4000人,外部签约医生超4.5万人 ;在平安近2.27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 ; 2022年,平安覆盖企业客户超5.5万家。

核心技术能力持续深化。截至2022 年12月31日,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领先多数国际金融机构,累计达 46077项,较年初增加7657项。 2022年,平安AI坐席驱动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5%;AI坐席服务量在客服总量中占比达82%。

全面推广新价值管理文化。2022 年,平安再版发布《中国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并成立“企业文化推广委员会”,以全面推广新价值管理文化为契机,开展覆盖全系统的文化建设“八大工程”,保障文化工作实践落地。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工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累计投入逾7.89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护航“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规划 ;平安绿色投融资规模2823.63亿元,绿色银行类业务规模1820.89 亿元 ;2022年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1.05亿元。

以下为智通财经APP整理的中国平安业绩会问答实录:

问:管理层对于去年整体的业绩表现怎样评价?关于2023年宏观经济判断是怎么样的,接下来平安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

姚波:关于2022年业绩的评价,我们在报告当中提到,2022年非常困难严峻的一年,大家看到国际形势非常严峻、地缘政治、俄乌战争、通胀、美国加息,国内经济也受到疫情方面的影响,面对这样困难的一年,公司深化改革、降低增效,实现了营业利润的正增长。

我记得半年报时也曾回答过相应的问题,我有三个关键字来总结2022年的业绩表现:

第一个关键字是“稳健增长”。面对多重压力下的挑战,我们还是实现了营业利润的稳定增长,过去多年保持了营业利润的正增长,另外营运的ROE达到18%,可以看到我们综合金融模式颇有成效,个人客户数、客均合同、个人客均利润贡献都在提升过程当中。

第二个关键字是持续回报,我们一直注重对股东的回报,包括现金分红等,在去年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公司继续按照我们的分红政策,分红与营运利润挂钩,分红增长比例还比营运利润高一点,所以我们的分红在过去几年是绝对增长的。

第三个关键字是改革创新,在改革方面寿险已经完成了过去三年的深度改革,无论产品端还是渠道端都在稳步推进,成效也是初步显现,特别是在今年2月份、3月份我们看到了一个可喜的成果,比如新业务在转正过程中。另外,我们继续深化医疗健康生态打造,包括打造中国管理式的医养模式。疫情期间,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持续深化,我们在不断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降本增效,同时做好我们的金融主业。这是对2022年一个比较概括的总结。

付欣:对于2023年的展望,虽然短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包括国内外因素,整体来看我们对2023年以及中长期是充满信心的。2023年是平安回归高质量成长的一年,整个业务是长期回归高质量增长的。

宏观层面,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包括最近“两会”可以看到国家出台一系列经济政策,表明我们的经营环境、经济韧性非常强、潜力也是很大的、活力很足,整个形势给我们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经营基础。

从公司层面来说,我们对所处行业包括保险行业、消费行业的恢复充满信心。首先谈一下改革基础,过去三年我们对寿险深入到基层的一万多个营业点进行了全方位彻底改革,改革深入到代理员、人保、社区、下沉四大渠道和三大关键产品,我们坚信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苦练内功的扎实基础性工作为未来的工作和高增长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去年四季度开始,首批和第二批改革的营业部前瞻性指标,包括NBV已经触底反弹,今年1、2月可以看到我们NBV已经转正,这样一个好的态势全年还会持续,我们相信在一季度和全年我们NBV都会正增长。还有特别想提的一个渠道就是银保渠道,今年开门红时有超过三位数的增长,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个渠道。

再谈一下平安的模式,大家都知道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是非常独特的,2017年我们的客户数是1.7亿,现在已经是近2.3亿,一方面说明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更是观察到当客户持有我们的产品服务超过四个以上,客户的黏性以及客户对我们的贡献是非常高的,我们持有产品服务四个以上的客户数超过9000万人,接近总客户数的40%。所以我们认为这样一个基础让我们对2023年甚至中长期回归高质量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

问:想请管理层具体谈谈改革的成效体现在哪些方面,寿险改革现在是否已经成功了?未来还将如何继续?新银保渠道具体取得了哪些进展?与个险渠道相比,平安对新银保渠道的定位和下一步的展望期待有哪些?

陈心颖:寿险过去三年深度改革是有成效的,我们特别自豪它有三个亮点:一个是在高质量代理人团队的改革,我们提出不需要很多,但是他要高素质、高产能、高收入,所以去年差不多45万的代理人,人均产能、人均收入都提升了22%,而且持续在提升。

第二,除了个人代理人渠道,我们也积极拓展其它的渠道,尤其新银保渠道和社区网格化渠道,是平安非常独特的渠道。新银保渠道方面,大家也知道整个银保渠道虽然保费增速很快,但新业务价值率比较低,整个行业有3%的业务价值率。我们与平安银行的1600个新银保的专员素质非常好,全部是本科以上,一般是硕士以上,都是从海内外高等院校毕业,都是非常优秀的理财经理、保险专家,这些人的产能和销售利润都是20%以上,代理人绩优的团队甚至是1.4倍。

这是平安非常独特的特色,会覆盖传统代理人所不能覆盖的,以平安银行为例,平安银行有110万财富客户,这些客户可能是平时个人代理很难触碰到的,但是他用了平安银行财富管理,有保险组合长期保障、长期储蓄加上医疗健康,这非常独特的。现在这110万财富客户保险渗透率约不到10%,潜力很大。

另一个非常独特的渠道是社区网格化渠道,也是平安非常独特的特色,因为我们是唯一一家公司把三千多万存续客户给社区网格专员,可能以前代理人离职了,行业惯性是分配给其他代理人,我们对这三千存续在当地进行不断深耕,先做好服务,提高继续率然后再加保。去年整体环境比较复杂,我们已经由一千个增长到八千个专员。

除了高质量代理人渠道,其它两个渠道也已经贡献了17.6%的业务价值,未来还会持续增长。

第三个亮点,我们很欣喜的是我们率先提出保险+服务的概念,尤其在健康养老两项服务,像国家“两会”讨论的,不管从国家还是老百姓的角度,健康医疗、养老对他们来说是越来越重要的服务,平安是唯一一个不止提供财务保障、财富增值,更提提供健康、养老、医疗服务的企业,这方面成效非常明显。可以看到,我们两年前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保险是带上服务的,现在已经55%了,过去几个月已经到了60%。这三个亮点也是我们非常自豪、非常独特的。

谢永林:银保方面大家都非常关注新银保,这支队伍在平安银行的建设时间大概是一年半,我们平安银行和平安寿险建立的独家代理人模式跟其它银行都不太一样,我们建立这支队伍时有几个主导思想促使我们做这件事,而且一定要做准确。

第一,是观念要革新。在银行建设这支队伍一定要懂保险理财,传统的理财经理在做保险客户资产配置上的意识是不足的,而且习惯推销一些储蓄型的产品,所以首先懂保险。其次把保险当做资产配置,回归保险的本然,这是一个观点,一定要革新。在我们的考核当中,这支队伍首先要学会做保险,之后才是基金资格、其它理财产品相对简单一些。

第二,是队伍要革新。这支队伍建设时就确定必须是高素质队伍,刚才提到至2022年底人数规模已经到1690人,95%以上是40岁以下,95%本科以上,深圳地区硕士学位、硕士及博士占比44%,有剑桥大学的硕士和博士、也有哥大的。

第三,是客服经营的革新。一方面银行有账户资源、客户资源,这些资源我们有效地让这支队伍触达;我们还建立了1+1+N客户服务体系,服务高端客户时,我们背后有康养专家、税务专家、投行专家、财务专家来提供全面的服务,它是组合拳而不是单打独斗。

第四,是其他银保不太容易学到的,即产品革新。我们与寿险合作开发和银行客群比较匹配的产品,比如银行高净值客户都是45岁、50岁以上比较有钱的客户,我们打造年金加终身寿双引擎的产品,这个产品的利润比较高。过去银保的利润10%左右,比行业高一些,现在平安银行的利润都在20%以上,而且保单的继续率是95%。

两年下来,我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很明显的,除去年实现很明显的正增长外,今年1、2月份的增长势头比去年还要好,而且队伍的士气很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支队伍做银保的氛围带动了我们传统理财经理队伍的观念和能力的提升,除了新队伍以外,传统队伍也在积极提升。

我们认为新银保或平安银行独家代理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平安集团内部的综合金融优势,未来五年,这一渠道有望成为平安寿险的主要渠道之一,贡献NBEV的比例会更大,大家拭目以待。

问:关于最近国家金融改革,银保监会会不会保留,您觉得在这方面会不会影响到未来一些流程上的转变?您对于新的机构有什么期望?有没有可能会对你们平常接触或者流程上有一些影响?

谢永林:关于金融体制改革,这次“两会”当中中央国务院做了金融体制改革,这次改革是要适应构筑金融业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金融行业合规有序经营,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其实是非常好的。

平安积极欢迎这次金融体系改革,近几年金融监管工作的力度都很大,平安主动响应,也是积极配合,明确聚焦主业,降本增效,优化结构、制度建设的十六字经营方针,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不但强化合规意识,铸牢了合规底线,防范重大风险发生。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改革,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我们服务的普惠性、便捷性,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的质效、金融民生的能力,让金融成果惠及亿万客户,踏踏实实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要求。

你们怎么预判今年的利率走势?因为最近欧美两边的经营状况有些震荡,对于未来的利率也有不确定因素,你们怎么预判未来的利率走势以及策略在今年投资方面?

邓斌:关于海外,期货市场对于美联储未来加息的路径出现方向性变化,我们看3月份美联储会议上是什么决策,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最主要的投资是在国内,95%资产在国内市场,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好转,整体经济进入上行和扩张期间,利率会有上行的压力,可能全年利率曲线是一个向上微升的状态。

我们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核心战略是配置长久期的利率债,延展资产久期,匹配我们的负债久期,所以这个战略我们会继续执行下去,做好资产负债管理的长期性工作。

问:年报显示平安个人客户数达到2.27亿,未来有没有增长瓶颈?如何确保综合金融模式的持续性?

谢永林: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今年平安综合金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而且是持续的,虽然这三年很艰难,但我们的客户数或合同数、以及营业利润都在稳步增长,其实很不容易。目前个人客户数达到2.27亿,我们的客均合同数目前一个客户差不多接近三个,四个合同的客户数增长了1.5倍,二十个合同的客户数五年来增长了1.3倍,这其实挺难得的。

我们研究也发现,当一个客户平均拥有四个以上的产品和服务合同,客户的流失率会低于1%,未来随着医疗健康、养老等产品的不断加入,客户合同数会更多、客户黏性会更高。

这三年其实过的很艰难,为什么还能够做得下去、做得挺好?我们一致认为中国金融是有利于金融提升服务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加风险管控的,能够形成整个集团的稳定利润结构、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要把事情做好,亿级的客户每年还2%、3%的增长有几个条件是必须要有的。

一是全金融且绝对控制的牌照;二是拥有强大的主业作为客户基础,我们从最初的寿险到现在逐步扩展为寿险、产险、银行,高度集中的中后台,我们的张江后援中心,这是我们实现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基础,包括内部高度协同文化,不同的牌照、不同组织的高效协同要有统一的文化理念来驱动。

要想进一步发展下去,现在2.27亿的个人金融客户,就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三大工程,向纵深递进。一是客户需求工程,要践行为客户省心省时省钱的价值主张,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二是金融顾问工程,要用我们这么多年积累的科技能力赋能我们的队伍,通过服务地图和相关科技、顾问工具结合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场景化一站式的服务方案。三是四通一平的工程,一方面在客户授权合规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账户、数据、产品、权益和智能营销服务平台等各项基础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流程,打造极致的客户体验,来赋能业务增长。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将这些工作做出成效,综合金融的基础就会更牢靠、壁垒更扎实,综合金融真正能够成为平安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付欣:回顾几个数字,2017年可以看到我们客户数是1.7亿个,2022年(五年时间)达到2.3亿个,刚才谢总提到当客户持有我们产品超过四个时的黏性是非常强的,拥有四个产品以上的客户在平安超过九千万个,是非常大的数量级。我们建立了很好的能力来服务这些客户的需求。第二个数字,超过20件的产品客户数超过200万个,这些核心客群验证了我们综合金融的有效性,并且获客成本大大降低。

问:能否概括一下平安的中国版管理式医药模式具体要做什么?有什么进展,这个模式和美国联合健康相比有什么区别?

陈心颖:我回答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做?二是什么是管理式医疗?三是怎么做?四是我们为何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

首先是为什么做?因为符合国家居民的诉求,最近两会、十四五也是如此,健康、养老、医疗越来越重要,这是我们为什么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二是什么是管理式医疗?简单一句话是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支付方是2.3亿的金融客户,他把钱放在我这里,但有钱是不足够的,未来他病了、老了,需要用那笔钱找到性价比高、优质的健康医疗养老服务,所以我们代表他们整合供应方。

供应方是谁?我们怎么做呢?我们有三道网络,跟美国联合健康稍有不同,美国联合健康有一个Optum(健康产业链板块),他们供应方的部分主要是到店,而我们有到线、到店和到家,比它更加复杂,这也比较符合国内健康医疗养老资源的现状。

到线是我们自身的好医生,跟我们一起配合做这个事情;到店,是跟一万多家医疗机构包括全中国1500家三甲医院和其医生提供到店服务;到家,就是刚才提到的居家养老。我们有520种不同的服务,我们把这些供应商定标准,然后统一采购,做服务的监督。这三大网络使我们做管理式医疗整合供应方。

同时有点像联合健康+拼多多+美团,这可能不是很贴切,但比较容易记,为什么说拼多多,因为我们代表支付方,我们是统一采购的标准,这样可以拿到最高性价比;为什么像美团,也是我们国内互联网的一大发明,物流、送家的服务,现在我们不止送到你的家门,而是到你的家里,而且是服务的标准,这些门槛更加高,我们对它的期待很高,非常难但是非常有价值,因为这不是随便做出来的,需要有好医生和北大医疗,统一标准、采购,监督标准,还有强大的科技平台来去做这个事情,我们相信会越做越好,因为现在已经四千多万客户使用健康医疗服务,随着这个比例越来越多,2.27亿的金融客户也会去使用。

问:今年春节以后ChatGPT热度非常高,国内互联网头部平台像腾讯、阿里都在深入参与这个赛道,坊间也有说法平安才是玩AI的高手,据公开数据平安在人工智能的全球专利处于领先地位,不可否认AI已经从幕后走到前台,我发现在传统产业的革新呼声很高,但是来自平安的声浪不是太高,平安是怎么样看待ChatGPT这类前沿技术渠道对于金融行业尤其是保险行业带来的机遇、挑战或影响?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哪些研究、布局和进展?

陈心颖:有别于ChatGPT应用场景比较注重生成式、广泛式,平安走的路线稍有不同,我们走的是专业领域,我们做综合金融、做医疗健康,我们内部有一个Askbob,可以把它理解为金融医疗养老专业的人工智能机器,我们希望做最专业的金融管家、最专业的私人医生和最专业的养老管家。以金融管家为例,服务2.3亿金融客户,去年有26亿次的服务,84%是用我们的Askbob金融顾问来回答的,我们有49%的销售、27%的催收也是Askbob金融管家做的,这是金融领域做的事情。

在最专业的私人医生方面,过去三年也在做这个事情,我们打败了全球包括新加坡的糖尿病医生,Askbob阅读了3800万的医疗文献,还有所有医疗学生读的书,包括WHO等的临床指南。目前不仅好医生、北大医疗的医生在使用,还有100万的外部医生也在使用,我们希望逐步打造刚才我讲的做最专业的私人医生。

三是最专业的养老管家,我们围绕老人养老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需求逐步建设,去年居家养老客户每一天40%的人会主动找我们的养老管家、医生管家和智能管家,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答,现在做到互问互答,我们继续深化AI,也会持续希望在主业能体现这个价值。

问:集团对于今年国内的债券和股票投资前景的展望如何?有何具体的投资计划?尤其是刚才提到的提供资产久期的工作,具体会布局哪一些长久期的资产?平安刚刚也发布了可持续报告,关于可持续投资三个方面具体在今年有何规划?有没有具体的增持减值或者目标资产可以分享?

邓斌:关于今年的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是穿越宏观周期的、长期的配置,这指引着我们不断地延展资产久期匹配负债久期,现在资产负债的久期差非常小,不到四年,应该说在行业中是比较亮眼的一个数字,匹配得非常好。今年国家规划发行专项债3.8万亿,我们仍然会非常积极主动配置这些长久期的利率产品。

在固收方面,我们非常看好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不动产投资,比如商办、长租公寓、园区类的投资,这些投资会带来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以及价值增值的潜力,这也是我们配置的兴趣点、关注点之一。

关于股票市场,我们认为股票市场今年会是一个有结构性机会的一年,特别是随着宏观经济的恢复,现在进入到上行和扩张区间,我们看到的数字也相当正面,最近几次出来的数字都相当正面,因此我们认为今年的股票市场会带给我们比较好的机会,所以我们是保持战略资产配置牵引下加强战术配置,包括板块的轮动、时点的选择、节奏的把控都是有战术配置的。

我们有自己的分析团队、策略研究。我们会通过在市场上寻找最优秀的投资经理,通过我们的MOM、FOF投资渠道去创造超额收益。投资是一个综合性能力的体现,有战略的、有战术的、有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总体来讲今年我保持比较乐观的看法。

关于不动产,我们的不动产配置风险可控,4.7%,中间按照622这样的配置比例,60%是物权就是商业不动产,都在一线城市,现在它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相比有很大的隐含价值;剩下的2和2是债权和股权,股权没有,只有30%是二级市场股权里的敞口,总体来讲风险可控。

同时从宏观角度看,不动产行业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无论从市场销售的节奏和现在业绩出来的数字看,我们认为随着宏观经济好转,不动产行业的回转和修复是可期的,总体来讲我们对今年的投资业绩有比较强的信心。

盛瑞生:近年在资金配置大的策略背景下,也关注比较好的ESG投资机会,尤其在新能源方向,包括光伏、风电、水电这些项目,也会加大这方面的资产配置。

问:高质量发展是各个行业都关注的方向,请问管理层平安是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支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谢永林:我从几个方面说一下:第一,从平安自身来看,过去十年平安的整体经营是稳健的,各项指标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报几个数据,近十年来营业收入从3000亿增长到1.18万亿,总资产从2.8万亿增长到10.7万亿,均增长近3倍,成为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保险企业,公司在经营稳健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对股东持续稳健的回报,2021年以来累计分红21次,分红总额超过2500亿。在沪深两地所有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2022年虽然非常艰难,我们派发每股股息仍然同比增长1.7,不仅体现了公司始终重视股东回报,而且还体现了我们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怎么能够取得这样一些成绩?清晰的战略和高效的执行是平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公司将长期坚持五个坚定不移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定不移发展综合金融,全力推动刚才陈总所说的买房买车买保险、投资储蓄信用卡、健康医疗+养老工程,实现客均产品利润同步增长;二是坚定不移深度发展专业金融顾问、专业家庭医生、专业养老管家三专差异化战略;三是坚定不移大力推进保险差异化的保险+医疗、保险+养老含居家的高端战略;四是坚定不移的推动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三省工程,让客户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省心省时省钱;五是坚定不移推动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的三数变革战略。

第二,基于公司稳健发展,我们也持续积极为国家和地方贡献了巨额税收和大规模就业,过去十年纳税累计接近九千亿。2022年平安全年纳税达到1155亿,月占2022年全国总税收的千分之七,连续五年保持千亿级的纳税水平。就业方面,平安提供了超过90万个就业岗位,每1500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平安员工。

三是我们坚守金融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022年年末平安累计投入超过7.89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为全国一千多个重点工程提供了超过2.5万亿的风险保障,并积极融入粤港澳、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国家重点区域战略发展。

我们用科技赋能金融,帮助中小微企业疏困发展。截止2022年年底,平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数100万,处于产业链、供应链最地段的小微企业主和各级工商户占绝对主体,贷款余额超过5000亿,较上年末增长38%。平安普惠也服务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500亿。

第四,积极推动医疗健康生态战略深化落地,践行低碳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战略,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我们创新推出中国版的管理式医疗模式,配合9073的养老格局,积极探索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保险+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为不同客户群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我们的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已经为1800万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我们的保险+养老服务已经布局32个城市、落地超过500项服务。在这些医疗健康养老的具体场景下我们实实在在打造了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医疗服务,也是实实在在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做出贡献。

第五,我们履行社会责任,承担起大公司担当与责任,助力国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从脱贫攻坚接力到乡村振兴,平安三村工程累计提供帮扶资金771.53亿元,累计援建希望小学119所,我们持续倡导ESG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截止2022年底平安绿色投融资规模2823.63亿,绿色银行业务规模1820.89亿元,ESG评级位于国内外双一流。

马明哲:在这次二十大和两会当中,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高质量发展相对平安来说我们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可持续,第二个是增长的结构,第三个是增长的质量。

第一个可持续,平安过去二十年我们保持了20%的增长,业务利润的持续增长,当然未来保持20是不太可能,但是双位数的增长是可以的,可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不是大起大落。

第二个是增长的结构,这个很重要,平安是综合金融,相对比较稳。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医疗健康养老是现在社会上未来最大的需求,所以我们是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它的结构也是未来这个市场最大的需求,结构是非常好的。

第三个是增长的质量,我们可以看到平安这次披露的报告,平安一直保持我们的ROE在16到18,这次公布的是将近17.9,我们的ROE增长质量非常好。这是平安的高质量发展三个重要元素,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增长的质量。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中国平安(601318.SH)2023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参与资金总额合计44.51亿元

3月15日 | 杨跃滂

中国平安(601318.SH)2023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拟参与资金总额合计6.94亿元

3月15日 | 杨跃滂

中国平安(601318.SH)发布2022年度业绩,归母营运利润约1483.65亿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1.5元

3月15日 | 杨跃滂

中国平安(02318)公布2023年度长期服务计划的实施方案 涉资约44.51亿元

3月15日 | 董慧林

中国平安(02318)公布2023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实施方案 涉资约6.936亿元

3月15日 | 董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