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能源(01799):业绩高增市值缩水 硅料龙头褪色?

268 3月3日
share-image.png
郑允

在二级市场上,一份靓丽的财报“成绩单”并不总能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关于此,一个新近的例子大概便要属新特能源(01799)了。

3月1日,新特能源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去年该公司实现收入375.41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上涨66.68%;净利润168.15亿元,同比增加166.13%;归母净利润133.95亿元,同比大增170.33%。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新特能源依旧“吸金”,但今年公司在分红层面却有些吝啬。根据年报,为加快推进A股发行工作,新特能源董事会建议不宣派末期股息。而上年,新特能源则派发了每股1.1元的股息。

另外,业绩如期高增,隔日新特能源的股价表现却是一言难尽。3月2日甫一开盘,新特能源低开低走,盘中跌幅一度逼近10%。截至当天收盘,新特能源收报16.72港元,跌幅6.28%,同时全天换手率达到5.19%,较前几个交易日显著放大。次日,在港股大盘显著走强的背景下,新特能源股价略有反弹,但从其反弹的高度及成交量来看,均显得软绵无力。

业绩向上股价向下,市场究竟在交易新特能源的何种逻辑?

核心财务数据如期高增

通览新特能源的2022年财报,成长性依然强劲。

收入端,公司的核心板块多晶硅业务实现收入259.03亿元,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121.7%,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69%。

从经营表现来看,过去这一年新特能源的多晶硅量价齐升。报告期内,新特能源实现多晶硅产量12.59万吨,同比增加61.03%;销量10.67万吨,同比提升42.92%。

价格方面,受市场整体供小于求的影响,我国多晶硅价格整体呈现上扬走势,并屡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复投料成交均价从2022年初的23.69万元/吨连续攀升至10月30.8万元/吨;后续随着多晶硅新增产能释放,12月回落至24.75万元/吨。

同期,风能、光伏电站建设业务实现收入119.07亿元,同比增加22.76%,占比31.7%。报告期内,新特能源新增获取风能、光伏项目指标超过6GW,完成、确认收入的风能及光伏建设项目装机约2.3GW,并在江西、山东、河南、陕西四省实现业务落地。

电站运营业务方面,报告期内新特能源新增并网发电的运营项目装机容量约为350MW,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实现并网发电的运营电站项目约2.61GW,在建项目超过1GW。2022年全年,公司的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实现收入20.39亿元,同比增加8.8%,占比5.4%。

再来看盈利端,得益于多晶硅产品表现出色,2022年新特能源实现毛利210.75亿元,同比增加126.81%;对应毛利率56.14%,较上年同期上升14.88个百分点。同期,公司的净利润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则均超过100%。

成长逻辑让位于周期逻辑?

尽管核心财务数据尽皆高增,但从公布财报后的股价表现来看,新特能源在二级市场上却似乎有些明日黄花的意味。

表面上看,这或许是受到了新特能源不分红的影响,部分短线资金“用脚投票”。而若进一步深究,智通财经APP认为市场的冷淡或许反应了新特能源所处赛道的吸引力衰减。

诚如上文所述,多晶硅是新特能源的基本盘。目前,多晶硅的终端需求仍然较为单一,95%以上用在光伏领域,另有少量用于半导体。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链无疑将维持高速发展,机构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280-330GW(均值增速为33%),对应约130-154万吨多晶硅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暴增的同时,多晶硅的产量和产能也在同步增加。根据公开资料,2023年全球多晶硅产能将升至260万吨,其中中国的产能便有245万吨,较2022年增加126%。

“刚性”的产能碰上“弹性”的需求,本身便会对相关概念股的投资逻辑产生干扰。同时,短期内产能增速过大,更可能会压低整个行业的利润,对企业业绩形成较重的压力。

回看新特能源,虽然行业的吸引力在下滑,但作为赛道内的头部企业之一,公司自身仍有看点。一方面,新特能源自身也是扩产大军中的一员,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多晶硅产量23-24万吨,较2022年接近翻倍,公司或通过“以量补价”来维持业绩的增长态势。

同时,新的一年,新特能源预计实现确认收入的风能、光伏电站开发及建设装机规模2-3GW,至2023年末,并网发电的风能、光伏运营电站装机规模则有望提升至3.5-4GW。若实现上述目标,这也意味着公司的电站建设和运营两大业务均能贡献可观增量。

另一方面,新特能源回A事项亦仍在推进,若最终落地,新特能源有望在A股市场获得更高的估值,而这抑或会提振其H股的市场表现。

综合来看,随着多晶硅供需形势濒临逆转,后市个股或许偶有独立逻辑,但行业整体的股价弹性恐怕会大打折扣。

从此角度而言,靓丽财报发出后,新特能源股价不涨反跌并非是偶然,而是行业调整大幕拉开的一个小“注脚”。毕竟,周期的本质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剪刀差,当需求增速超越供给增速的时候,成长属性占优,而供给增速超越需求增速的时候,周期属性则更突出。对于多晶硅而言,周期的力量已是虽迟但到。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港股概念追踪 | PMI指数向好 预期经济将稳步复苏 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附概念股)

3月3日 | 李东敏

Mondrian Investment Partners Limited减持万洲国际(00288)502.85万股 每股作价约4.61港元

3月3日 | 陈雯芳

啤酒厂商竞逐高端 百威亚太(01876)能否守住“高端王座”?

3月3日 | 叶志远

瑞幸咖啡(LKNCY.US)Q4总净营收同比增超50% 2022年营业利润转正

3月3日 | 卢梭

港股开盘 | 恒指高开1.34% 科网股表现强势 中信证券:3月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3月3日 | 智通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