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有望进一步稳步提升 到2025年超过40%

467 1月18日
share-image.png
徐文强 智通财经资讯编辑。

智通财经APP获悉,德勤中国发文称,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实现25.6%的渗透率,提前3年完成既定目标。超预期的新能源化成果并非纯靠政策推动,而是足够市场化的结果。德勤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化的核心驱动力仍在进一步强化。德勤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大概率不会快速进入平台期,而是有望进一步稳步提升,到2025年超过40%。

五大核心驱动力,具体来看:

成本方面,得益于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综合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消费者偏好方面,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机由获取牌照或补贴等政策因素,转向驾驶体验、用车成本等产品因素。

消费者偏好方面,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机由获取牌照或补贴等政策因素,转向驾驶体验、用车成本等产品因素。

市场竞争方面,在2022年中国市场上仅在售纯电动车型就有超280款, 2023-2025年料将迎来更密集的产品投放,良性竞争会使产品价值快速改善,并刺激需求进一步提升。

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电动和智能技术发展领先国际,产品关键指标持续提升,推动燃油车代换意愿升高。

政策激励方面,国补虽然退出,但政策引导仍将持续;在需求端,免征购置税第三次延期,在供给端,双积分政策收紧,加快车企新能源转型。

德勤认为,为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车企应将重心放在产品力和消费体验的提升。一方面,车企应致力于实现电池降本增效,同时投入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服务于关键产品特征的技术研发,持续提升产品力。另一方面,车企应直联用户,打造全渠道无缝体验并开展用户全生命周期运营,提高品牌忠诚,实现客户价值转化。

总体来看,德勤认为,底层内核系统中长期来看软件技术型国内自主产品有望形成自主替代;车控及智驾系统由于相对更需要软硬件解耦能力,中长期具有硬件能力的国内自主解决方案供应商有望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OEM全栈自研的模式规模经济性面临挑战;而车载系统领域由于离消费者更近且相对研发模式有更多元的选择,中长期看OEM会更深度的参与到系统研发过程中,而合作模式、深度定制模式或成为主流,且国内车载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相比海外供应商具有较强的生态卡位优势,中国自主品牌车载系统已经形成稳固的主要地位且料将进一步持续其市场地位。

相关阅读

工信部: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 继续大力推进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

1月18日 | 智通编选

比亚迪(01211)与央视联手在极寒测试环境下展示卓越低温性能

1月17日 | 曾辉

EVTank: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1.6%至1082.4万辆 预计2030年全球销量将突破5000万辆

1月17日 | 刘家殷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再落一子 赛力斯(601127.SH)新车型SERES 5官宣比利时

1月11日 | 田宇轩

湖南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 支持产业创新发展

1月6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