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133 1月3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2023年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中医药局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出席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农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要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药品供应、重症治疗、老人儿童防护等工作,加强日常健康服务,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提供分级分类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要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要坚持辨证施治,合理选用对症药物;加强用药指导,做好跟踪随访,保障用药安全。

此外,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指出:“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和保障健康的过程中,非常强调“三因制宜”,我们知道新冠病毒感染以后的症状,发烧,全身关节酸痛,喉咙痛、咳嗽,这里就有寒热之分。”张忠德称,在这几年的治疗过程中,南北地区的方案不一样,北方这边出现发热、怕冷、身痛、没有汗的比较多。南方地区高热、喉咙痛、咳嗽、有痰、大便不通的比较多。所以在治疗方面分开来,按照中医的群体辨证方案,来进行绝大多数患者的辨证。

以下为文字实录: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1月3日(周二)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中医药局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出席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医疗救治实践中,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对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农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要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药品供应、重症治疗、老人儿童防护等工作,加强日常健康服务,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提供分级分类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要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

要坚持辨证施治,合理选用对症药物;加强用药指导,做好跟踪随访,保障用药安全。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

我们请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先生;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先生;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先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先生,请他们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今天几位嘉宾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无论是在武汉时期还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首先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中医药可以发挥哪些作用?谢谢。

黄璐琦:

谢谢您的提问。经过三年疫情防控,我们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中国方案,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患者可以分层干预。当前,流感、感冒、新冠交织在一起,对于患者,可以选择对症使用的中药,居家进行治疗,减轻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的挤兑风险和压力。

第二,可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可以以中医药为主导,重型、危重型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药进行治疗可以缩短病毒清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有可能转重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转重率。对于重型、危重型的患者,可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的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的转变,减少病亡率。对于上述的疗效,在去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专家评估会报告里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在康复中的作用。很多患者都有亲身体会,核酸转阴以后还有咳嗽、乏力、出汗等症状,中医药可以对症治疗,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因为在中成药的使用中,很多药的适应症都有风寒和风热的区别,请问我们应该如何区别自己的症状是寒证还是热证,怎么用药才能更对症、更有效?谢谢。

刘清泉:

谢谢,你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应该说,近期很多人都在咨询用药的风寒、风热问题,说明大家对于如何辨识和认识风寒风热是非常关注和重视的。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样的疾病来看,中医称为“疫病”,通俗的话来说,它就是传染性很强的外感病,既然是外感病,不管它是风寒的诱因还是风热的诱因,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都表现出发烧、怕冷、乏力、咽喉疼痛等等这些症状。首先,不管是风寒、风热引起的临床不适,我们运用具有解表功能、治疗感冒的药物治疗都是有效的。当然,如果有专业医生从中医理论进一步区分开风寒风热进行治疗,可能疗效会更为迅速一点。

从临床来看,什么样情况下是风寒,什么情况下是风热,临床出现发烧、很怕冷,老想穿一些厚的衣服,肌肉比较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这样的症状我们往往把它归属在风寒的诱因所导致的,这类疾病我们往往服用疏风解表这样一些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就够了,比如在北京地区或者北方地区常用的感冒清热颗粒,传统的名方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等,这些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如果有一部分人出现发烧,发烧很重,体温可能到39度,这时候咽喉疼痛非常明显,没有怕冷的明显感觉,只是感觉肌肉酸痛,不是冷的非要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有乏力、咳嗽的情况下,从中医的归属上,它可能是风热诱因所导致的疾病。这时候我们要用一些疏风清热或者化湿解表、清热解毒这类的中成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里面推荐的一些药物,比如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疏风解毒、宣肺败毒、清肺排毒、热炎宁、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痰热清、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等。

当然,从患者来讲,如果有了这样的症状不适的时候,选择中药的时候,选准了一种,这一种药物按照说明书,或者咨询一下专业医师来进行服用就够了,如果服用1-2天,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者持续加重了,烧一直退不下来,没有任何退烧的现象,还是希望及时到医院、到医疗机构去就诊,千万不要盲目吃这个药不行,马上加另外一个药,再加上另外一个西药,这样加来加去,可能会有很多不良反应,这是不科学不规范的服用方法。当然,一些特殊人群、家里面或者人群里面一些重点的老年人,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人群有慢性基础病的,比如有肿瘤的,还有免疫相关疾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做常规透析的,这些人群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后,吃中成药的时候一定要向专业医师咨询,在医生的规范指导下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疗效,否则可能会耽误病情、延误病情,如果等到很重了再到医院去救治,最佳的救治时期就错过了。谢谢。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如何选用中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以及需要注意一些什么?谢谢。

张忠德:

谢谢,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全社会都非常关注,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我们如何选择中成药?老年人的体质就是正气虚,各种机能下降,尤其是80岁以上,还有很多基础病的,平时有慢性病的人,正气虚、肾气虚、脾气虚。他感染了新冠病毒以后,分三个期,早期症状很轻微的时候,老人的用药前提是早期干预、全程干预,一定要早期,当他一出现恶寒、头痛、发烧或者胃肠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选药了。怎么选药呢?原则是阻断它向重症发展,是我们干预这类情况的首先原则,所以对它的主要症状要进行强烈的干预,如果他是以发烧为主的我们就用清热解毒,寒湿为主的我们就驱寒解毒为主。如果这个病以湿邪为主,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就化湿解毒,如果以气喘胸闷为主就宣肺解毒。根据这三个不同来选择“三药三方”,化湿败毒、宣肺败毒、清肺败毒,这三个方是一个很好的阻断老年人向重症发展的药物。更主要的是,老年患者的本质就是虚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全程扶正。怎么扶正呢?补气为先,用西洋参、太子参,出汗多的温阳,西北地区多燥邪,就滋阴治疗,每个地方都有沙参、麦冬。知道怎么去选,知道是为什么,就可以阻断,如果没有清肺排毒汤怎么办?还有“三药三方”,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来的一些中成药。一旦出现高热不退、胸闷不舒服,尽快去专业的医院,让专业的医生处理。

儿童目前治疗的可选药物不多,但是中医药在儿科方面,尤其是在外感性疾病方面有优势。儿童的体质就是骄阳,很骄气。比如这一波疫情中,广东高烧的患儿比较多,中医药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我们用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组成健儿解毒方,大多数患者可以在24小时、36小时内把体温降下来,留下一点点咳嗽,很快就康复了。但是由于儿童病情进展非常快,如果持续高烧,并且出现一些抽搐、惊厥等情况,要尽快去医院。儿童的病情来得快、去得快,所以要关注好患儿体温的情况。

中医药在这几千年来治疗孕妇的过程中,都是用中医药,因为中医药里面对于孕妇或者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已经列得很清楚,所以我们在治疗孕妇的高危症状时,针对高烧、剧烈咳嗽、便秘这三个主要症状,中医药的效果非常好,我们就选用中医药药典里面记载的对孕妇、胎儿没有影响的药物,现在也在广泛使用,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出现高烧持续不退或者出现并发症,一定要去医院诊治。另外,孕妇服用这些中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很多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不少人也担心这种反复持续的咳嗽会不会变成肺炎。请问治疗这种咳嗽应该怎么办?如何选用中药?谢谢。

齐文升:

感谢你的提问。我们知道,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所以咳嗽主要是来清理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是一种保护性反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新冠肺炎在后期主要是余邪未尽、正气受伤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比如痰热未清,肺阴受伤,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遗留咳嗽。像这种咳嗽往往有痰少、色白、质粘,或者伴有咽痒的症状。所以临床治疗也从这两个角度着手,一方面是扶正,扶正就是养阴润肺,另外就是祛邪,清热化痰。有些中成药效果还是不错的,像急支糖浆、养阴清肺丸、杏贝止咳颗粒,这些中成药在治疗方面都有不错的疗效。刚才记者还问,咳嗽持续时间久或者咳嗽加重会不会引发肺炎,这可以明确的说,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如果是肺炎的咳嗽,一定会有持续发热、喘促,大量的黄粘痰,以及食欲的严重下降。如果出现肺炎咳嗽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家里如果有老人、有小孩,他自己表述不清,出现了咳嗽,我们要看他的精神状态,如果老年人精神委靡、食欲下降,小孩呼吸急促甚至口唇紫绀,这些都不是很好的情况,要及时送医。谢谢。

新华社记者: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运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并且发布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协定方范例,其中包括了通用基础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药方,请问为什么要对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药方?谢谢。

张忠德:

谢谢。很多医生或者老百姓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和保障健康的过程中,非常强调“三因制宜”,我们知道新冠病毒感染以后的症状,发烧,全身关节酸痛,喉咙痛、咳嗽,这里就有寒热之分。东北地区、北方地区季节寒冷,所以表现出来的寒象特别重,头痛、喉咙痛、全身关节酸痛这些症状比较多,怕冷。南方地区从10月底、11月份开始,还是比较热,这一波的时候温度还是在28、30度以上,而且湿邪比较重,11月份那几场大雨以后,湿热之邪特别重。再加上南方人的习惯,比较喜欢吃健脾温补的药,所以他整个体质和环境因素就是湿热比较重的。我们在这几年的治疗过程中,南北地区的方案不一样,北方这边出现发热、怕冷、身痛、没有汗的比较多。南方地区高热、喉咙痛、咳嗽、有痰、大便不通的比较多。所以在治疗方面分开来,按照中医的群体辨证方案,来进行绝大多数患者的辨证。谢谢。

中新社记者:

想请问在近期应对疫情的实践中,中医药在阻断新冠病毒感染从轻症转向重症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齐文升:

感谢你的提问。我们知道,阻断病情由轻症转重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中医在这方面有什么看法,主要有两方面。首先要及时的识别那些容易发展成重症的高危人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中医症候对于判断病人的转重有指导意义。比如我们中医看舌苔,舌苔由薄转厚变黄,舌质的颜色由淡红转成紫红或者淡暗,这是一类。另外高热持续不退。第三是大便稀溏或者几天没有大便,并且伴有食欲的严重下降,消化功能、吸收功能变差。第四是出现明显的虚症,比如精神萎靡,一活动就喘促,语不接续,说话连不上,手脚凉,出冷汗,口干舌卷,尿少短赤等等,这些阴阳两虚的症候都可以作为中医判断是不是会转重的预警指标。

第二点,中医在阻断病情转重的治疗上,也是强调关口前移、早期治疗。临床具体治疗,中医强调三个治法:一是尽快遏制热毒和湿热毒邪。比如临床上高热持续48小时,中药每天要吃两剂,每2-4个小时就要服用一次,还可用中药药汤研服安宫牛黄丸进行退烧醒神。二是在临床中我们还非常重视通腑疗法的使用,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肺气就不降,呼吸功能就不会改善,因此中医认为调肠治肺或者肺肠同治是阻断病情转重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所以临床上如果大便不通超过24小时,我们就要采用生大黄泡水或者研末灌服通便。三是强调要早期扶正,全程扶正。在最近的疫情中可以发现,发生重症以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为主,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这部分病人在早期就存在着明显的虚症,如年纪比较大,基础疾病比较多,所以我们认为早期扶正、全程扶正也是防止病情转重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可以用大剂量的人参来扶本固元。

总之,如果临床上处理好了邪正虚实的转化关系,防止病邪由表入里,防止逆传或者内陷,就能阻断病情由轻转重。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之后,从中医药的防治上都做了哪些准备,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黄璐琦: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两个准备和一个机制的强化。一是药的准备,在指导各地做好相关中药储备的同时,印发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推荐70个中成药供群众居家治疗使用,鼓励各地制定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中药协定处方,允许相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间调剂使用,千方百计的扩大中医药的供给。第二个是医疗的准备,迅速扩充中医救治的医疗资源,加强中医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肺病科、ICU等科室的建设,目前全国二级以上中医院都设置了发热门诊,扩容了ICU床位。开展医疗救治培训,加强了重症救治的力量,各中医医院还积极开展互联网诊疗,缓解接诊压力。同时,统筹使用设施设备和调配医护人员,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能。三是在机制上,我们强化了重症救治方面的中西医结合机制,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模式,各地救治专家组也进一步充实中医专家的力量,进行重症、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巡诊指导。要求各医院在医疗救治中,要建立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协作机制,共同参与患者的诊疗决策。同时,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和儿童医疗救治中的作用。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

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国际社会对此广泛关注。近期,卫健委与世卫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技术交流会议,在会议中世卫组织呼吁中国分享更多的信息与数据,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同时,过去三年中国积极与世卫组织加强合作,助力全球抗疫,在新形势下,双方如何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谢谢。

米锋:

谢谢你的提问。疫情发生三年来,中方始终秉承着公开、透明的态度,与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保持着务实的交流合作。在2020年1月,中方主动提出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技术交流的机制,中方的专业技术部门、有关专业机构和专家,这三年来一直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着密切沟通。据不完全统计,双方就新冠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疫苗研发、病毒溯源等领域开展了技术交流60余次。

同时我们还和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毫无保留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在“新十条”优化措施发布以来,中方已于2022年12月9日、12月30日两次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技术交流会议,就当前疫情形势、医疗救治和疫苗接种等技术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方愿继续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助力全球早日终结疫情。谢谢。

光明日报社记者:

请问,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中医药发挥了哪些作用?谢谢。

张忠德:

谢谢。这也是医疗界和目前防控中最关注的问题。近三年以来,中医药在新冠病毒变异毒株重症患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出了中西医结合有效的方案和效果,我们跟西医团队配合的非常好,中医发挥中医的优势,西医发挥西医的优势,让患者受到最大的利益,取得最大的效果。中医在重症治疗过程中解决了几个问题,第一,解决突出症状,高热、腹胀、便秘、胸闷、气喘和大汗出,在高热患者的治疗中不是用一味药或者一个手法,它是一个整体的组合拳,有中药汤剂、中成药、外治法、鼻饲、针灸、热敷法等。在高热患者治疗中,中药多频次、多组合的使用,快速降低患者体温的同时,不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状况,比如发汗不是很多,腹泻也不是很厉害,我们保持这个度,保持治病不伤症、留命治病这个中医原则。比如机械通气或者面罩呼吸以后,患者腹胀的很厉害,大便不通,血氧不好、呼吸很急促,这类病因要想办法把胃肠储留通了,要么用大黄粉,要么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来灌肠,要么用中医的手法把病人腹部的积聚排出来,手法非常管用,通腑解毒,能够把毒排出去,病人就会好。排毒不伤正的同时给予独参汤、西洋参,如果是单纯的气虚给予西洋参,有阳虚的给予小四逆汤再配上西洋参一起服用,这个病人通了、四肢暖了,血氧会往上走,心率从100多降下来。在现代医学的生命支持和呼吸支持下,我们一起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解决四大重大症状。还有一些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淋巴细胞很低,降到0.6、0.3了,疲倦乏力,中医用一些独参汤,用西洋参加红参,给患者吃了之后,整个红细胞的回升就比较快,从危重症、重症转为普通型,减低了病亡率。所以中医在治疗重症的过程中,用中医的组合拳解决好危重症的四大症状,和现代医学这种治病支持共同努力,达到留命治病、治病不伤正,为后期的康复打下基础,中医药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德尔塔毒株的时候,在广州和兰州地区的重症率都是比较高的,我们就采用这种方法。这一波老年患者特别多,80多岁的老人家,基础病特别多的老人家,我们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是中医的方法,宣肺解毒扶正,宣肺解毒的过程中不要伤正,达到扶正与去邪的平衡,那就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南以及各地出台的指南、指引推荐了很多中成药,请问个人参照方案该怎么选药,应注意避免哪些用药误区?谢谢。

刘清泉:

谢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专业的问题,因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里有70种中成药,各个省市也推荐了一些中成药,这些中成药具体到每一个病人身上到底怎么用,实际上就是治疗方案的问题,怎么样用好指引,我有几点提醒和提示。

一般来讲,经过早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2-3天体温就可以恢复正常,而一部分人群会出现咽喉疼痛、咳嗽、声音嘶哑这样的情况。在这时候,我们应该加用一些宣肺止咳的中成药,比如急支糖浆、止咳宝、通宣理肺丸、连花清瘟、杏贝止咳颗粒,根据自己的情况,手头有哪种药物都可以选用。有一部分人会咽喉疼痛很明显,这时候应该用上几天的利咽解毒止痛的中成药,比如,六神胶囊、六神丸、清咽滴丸、金喉健等等,3、5天用完以后,老百姓所谓的“刀片喉”这种症状出现的机率会减少。

有一部分人会出现乏力、呕吐、腹泻,这些病人从中医来看,湿邪明显,这类人平时就是脾胃虚弱的人群,这时候可以用一些化湿解表类的药,推荐的药为藿香正气,藿香正气有很多剂型,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但是藿香正气水里面有酒精,所以吃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不耐酒精的或者出去开车的情况下不能吃。但是这类人群,不宜在这个时候吃清热解毒的药物,清热解毒的药用完以后会导致腹泻或消化道症状加重。

对于小孩出现发热、咽干咽痛、咳嗽,往往症状会进展很快,我们可以用一些疏风解毒、清热宣肺的药物,像金振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都可以使用。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发烧、不想吃饭、肚子胀、口臭、大便干结,从中医讲属于积热、积滞重,可以用消积导滞,清热宣肺的中药,比如小儿豉翘清热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等,这些药物用上以后,可以达到缓解孩子症状的目的。当然对于一些特殊体质的孩子,比如有一些孩子是过敏性体质,我们在用药之前,一定要向儿科医生咨询,各大医院也都开设了互联网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来跟医生咨询,到底用哪些药更好,才能达到更加的疗效。当然对于婴幼儿,除了吃药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非药物治疗的手段,比如推拿、捏脊,或者中医刮痧,来缓解患儿的症状。

我想再次说明一点,治疗感冒、流感和新冠的药物,有些药物的适应症具有相同的症状,指引里推荐的药物这么多,容易用错药,一定要理性用药、合理用药,切忌病急乱投医。有些人很容易一有急症以后就不停的吃药,那就很危险,一定不要盲目用药。第一,用药之前一定要看看说明书,说明书上有一些什么样的适应症,尤其有什么样的禁忌症,还有不良反应的情况要看清楚,这样用起来才能心中有底,医生会告诉你的,但是作为患者或者作为患儿的家长要关注这件事。第二,用药如果在48小时之内没有明显缓解,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当然对于老年人、小孩还有一些基础病的,更要注意,体温仍然在39度、40度,没有往下退的迹象的情况下,一定要到医院去就诊。第三,中西药是可以联合使用的,尤其是对于外感性疾病,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这一类所导致的高热、咽喉疼痛可以联合使用,但是一般不主张同时服用。中西药在服用期间要间隔半个小时以上,这样保证它们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不会有不良反应。同一类型的药物,中药也好、西药也好,不要重叠使用,刚刚吃完这个再吃那个,这样也不好。第四,一般来讲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轻型患者来讲,一般服用5-7天,临床症状大多都解除差不多了,就可以用饮食调整进行康复,不要过度服用药物。

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在这轮疫情当中有很多患者说自己有“刀片喉”,您刚才也提到。想问一下中医在治疗过程中有何优势?如何看待这样的症状?并且如何缓解它?谢谢。

刘清泉:

谢谢。刚才我也讲过咽喉疼痛的问题了,如果我们早期正确的去处理,可能“刀片喉”这样的症状出现机率就大大减少了,从症状出现的机制来看,应该是声门和声带黏膜发生了充血水肿,一般来讲,发病病程的3-5天最为明显,此时病毒差不多很少了,但是炎症水肿并没有明显减轻。所以“刀片喉”从中医来看,我们认为它是全身热毒症状减轻以后,热毒聚集到咽喉的一种症状表现。早期我们规范治疗了,通过微微发汗、透热,把热毒透出去了,这种症状就会很少。如果用药不是特别规律、不是特别科学,比如用一点退烧的药发汗了,烧是退了,但是热毒并没有清除,这时候整个咽喉部的水肿就会加重,疼痛就会很明显。所以,在新冠病毒感染早期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在解表药的同时加一些清热解毒利咽的,大部分中成药都具有这样的功效,用好了以后既能够迅速的退热、缓解全身症状,又能够减少咽喉不适。对于已经出现的怎么办?用利咽止痛、解毒利咽的药物也能够缩短病程、减轻病状,比如刚才讲的六神丸、六神胶囊、清咽滴丸、金喉健,口服的、局部含的或者喷的药物,也可以用针灸的办法,比如针刺少商穴、商阳穴,这些都能够有效的缓解咽喉疼痛。穴位放血这一块,要在针灸科医师或者急诊科医师的指导下放,能够很好的解除症状。如果咽喉痛非常严重了,还得去医院让耳鼻喉科的医生看看有没有其他的问题。谢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药品的供应和保障一直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和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药品供需矛盾,如何提高中药的有效供应和保障?谢谢。

黄璐琦:

感谢您的提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工作要求,结合职能定位,多措并举做好中药供应保障工作。

在供的方面,一是我们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重点中药的保障供应,配合工信部建立医疗物资生产保供的日调度机制,提供了相应的需求清单,统一调度重点医疗物资保障品种,摸清产能产量,推动企业稳产达产、扩能增产。二是推动多元化中药产品的供给,在国家层面我们制定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针对不同症状推荐了多种可用中成药。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方案、用药指南和指引,扩大中药选用范围。推动支持中医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加强院内制剂、协定处方的生产供应,加强中药汤剂的使用,提供多元化的中药选择。三是要求中国中药协会根据国家和各省所制定的防治方案、用药指南和指引,以“保供应、保质量、稳价格”为重点,制定抗疫中药“两保一稳”清单,发布行业自律公约,保证中药的生产。四是我们密切跟踪中药材的市场情况,相比于化学药,中药原料来自于人工种植、养殖和天然野生,采收是有时限的。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持续跟踪全国的中药材市场,尤其是抗疫中药材品种的供应和价格情况,我们利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建立起来的方法和技术,科学研判抗疫中药材的蕴藏量,加强对种植企业和农户的引导,也引导中药企业保持合理库存,做好原料储备,保证中药的供应和生产。

在需的方面,我们围绕着科学用药、儿童用药等当下群众关心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解读,加强用药指导,让老百姓能够了解怎么选药、怎么用药,提供科学用药指导。

以上就是我们从供和需两个方面所做的工作。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想请教一下,对于感染者的共同居住人员,能否使用中医药的方法来预防感染或者做一些提前处理?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效果怎么样?谢谢。

齐文升:

谢谢你的提问。作为新冠病人的同住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现在是冬季,要注意保暖,间断通风,因为冬季气候严寒,所以保暖很重要,尤其外出时一定要穿好衣服、戴好帽子,避免头颈部着凉,冬季保暖很重要。另外可以每天间断的通风,每次5-10分钟,一天两次就够了。第二,做好房间消毒。可以使用中药苍术、艾叶,在家里用锅加水持续加热熏蒸消毒。第三,适度锻炼。年轻人可以做有氧运动,外面天气寒冷,可以适当的室内有氧锻炼,老年人可以做太极拳、八段锦,总而言之还要增强体质,根据不同的年龄,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第四,要注意调理饮食。尤其是冬季,运动偏少,所以饮食一定要清淡,要多饮水,不要偏食。第五,面对新冠疫情,还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要焦虑、恐惧,这样机体的免疫功能才能平衡、才能正常。第六,向大家建议,中药预防还是有效的,我们认为中药预防主要从调理脾胃、利尿泄火、宣肺升清,从这三个角度着手,有几个药物可以作参考,像苍术、陈皮、金银花、白茅根、桑叶,这些药各取少量放在一起代茶饮。总之身体机能好了,即便感染了新冠也大多是轻型,没什么可怕的。谢谢。

米锋:

时间关系,最后再提两个问题。

健康报记者:

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康复的过程中愿意尝试一些食疗或者养生功法这些非药物疗法。想请问一下这方面的文章、视频非常多,大家在选择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法,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项?谢谢。

张忠德:

谢谢。这个话题大家也非常想知道。中国人养病、防病、治病里有一句话,叫做“三分治,七分养”,所以调节饮食在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康复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新冠病毒感染康复以后,药膳、饮食第一就是要补气,第二就是要健脾,第三就是要润肺,第四就是要安神,后面这些症状都是咳嗽、疲倦、不想吃东西、汗出、睡不了觉、心慌心悸。我们在饮食上遵循这四大原则,第一要清淡一点,不要味道浓、煎炸食物,可以吃清淡一点的,吃一点稀饭加一点鸡蛋,宜清淡,不要肥腻。第二,补气很多人就不知道怎么补了,吃黄芪、西洋参、高丽参行不行?补气不点火是我们的原则,以清补为主,很多人觉得很疲倦、乏力、气短,讲话讲两句话就不想讲了,气不够,要清补为主,太子参、党参、西洋参,这一类的清补,不要太过。第三,由于余邪未清,胃肠功能还没有恢复,病的时候喉咙痛吃了很多药,有些还是比较苦寒的清热解毒药,脾胃有一点受伤,需要等它修复,这个过程中不要吃伤害脾胃的饮食,保持七分饱,老人家、小孩可以多吃两餐,不一定三餐,可以少食多餐。

还有咳嗽、疲倦、流鼻涕、鼻塞这样的症状,我这几天看到很多,我去了广东的一个县和广西的一个县,县里面用当地的药材来治疗新冠后的咳嗽,我觉得深受启发。一个是广东郁南县,用无核黄皮干泡水,加上其他的一些中药,当地群众喝了也很好。我们在广西桂林阳朔那里看到他们用很多金橘,咳嗽分热咳、寒咳两种,寒咳一个方、热咳一个方,大锅汤熬给大家,这非常解决问题,又运用了当地的药物、食物、水果,这就是中医药在防病治病和康复过程中的很好办法,各地市都在用,解决了目前一些药物的供给问题。当然,这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一起帮他们制定方案。

另外,在运动方面,疲倦、乏力、睡眠不好,鼓励用非药物方法,晚上睡觉前用生姜、艾叶泡泡脚,马上就入睡很好。打打太极拳,晚上睡觉也好了。做一下八段锦也很好,还有五禽戏、打坐、练气等等,有些咳嗽很厉害的老年人,康复以后痰很深,我们教他做呼吸操,清除肺里面没有力气咳出来的分泌物,也很好。

所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有很好的作用,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有非常好的组合拳,除了吃药以外还有很多非药物疗法和膳食疗法,我们要广泛的挖掘。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可能出现的乏力、失眠、嗅觉味觉下降等问题,这一阶段应注意什么?怎么运用中医药促进健康?谢谢。

齐文升:

感谢您的提问。确实像您所说的,现在临床上有部分患者进入了恢复期,但还遗留了一些自觉症状。实际上不必太过担心,一般经过7-10天会完全消失。当然也有部分人持续时间比较长,甚至会达到1个月。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中医药的方法,加快疾病的康复。中医对新冠感染是怎么认识的呢?中医认为新冠感染主要侵犯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所以我们看新冠感染的临床表现是两套,一个是呼吸系统的症状,另外一个是消化系统的症状。进入恢复期以后,如果肺脾气虚,功能没有完全恢复,病人就会出现乏力气短的症状。如果脾虚肝木偏旺,就会失眠。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所以肺脾的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就会遗留味觉嗅觉的障碍,味觉嗅觉障碍和肺脾的功能没有恢复或者早期的肺脾功能受损有关系。所以在恢复期治疗上,主要针对肺和脾这两个脏器进行调理,临床可选用的一些治法,如宣肺、润肺、健脾、化湿,这些相应的方剂都有不错的疗效。

另外,如果在恢复期调理不当,甚至停药过早,往往会出现一些后遗症状,还可能出现病情反复。对于这个问题,早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提到“瘥后劳复”,它是指疾病好了以后因为某种原因又导致病情反复,到了明朝吴又可在《瘟疫论》里进一步扩展,提到了“食复”“劳复”“自复”。复就是反复的意思,所以在疾病好转以后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生活起居的调理,作息要有规律,饮食要合理、有营养,另外就是穿衣外出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第二方面还要注意情绪的稳定,避免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第三方面可以适当的配合食疗,比如百合、银耳、红豆、绿豆、山药、莲子,这对肺脾功能的恢复都是有帮助的。最后,在新冠的恢复过程中,不要病情一好转,就放任不管。谢谢。

米锋:

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介绍了中医药在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服务保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再次感谢各位。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召开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于“中国网”,智通财经编辑:楚芸玮。

相关阅读

概念追踪 | 中药参与新冠治疗再获官方肯定!中医药板块迎利好提振 机构关注四大主线(附概念股)

12月30日 | 楚芸玮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研究确定一批适合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中药协定处方

12月29日 | 智通编选

最高法:强化审判职能 全面提升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

12月23日 | 智通编选

板块异动 | 最高法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中药板块开盘活跃

12月23日 | 陈筱亦

直击调研 | 丰元股份(002805.SZ):计划明年年中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达到31.5万吨

12月15日 | 汪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