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开盘︱恒指高开0.8% 医药医疗、大消费、科技股涨幅居前

411 12月8日
share-image.png
智通转载

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涨0.8%。恒生科技指数涨1.58%。医药医疗、大消费、科技股涨幅居前,阿里健康涨近4%;哔哩哔哩涨近10%,平安好医生涨超5%。中国中药涨近15%。

从真金白银方面来看,低估的港股正吸引三大资金涌入。一是外资精准抄底,近日不少外资机构加仓细节被曝光,二是回购资金仍在加码增持,年内回购总金额达到928亿港元,三是港股通ETF交投活跃,净流入资金持续加大。

国泰君安预测,港股恒生指数在2023年预期回报率为36.6%,或领先全球其他主要股指,同时还预计港股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将在2023年见底回升。

中信证券表示,政策预期扭转,外资有望持续回流港股,此外,预计2023年2季度起港股将逐步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重修复。

兴业证券表示,过去两年港股经历了最冷的寒冬,2023年将见证港股的春天回来了。2023年港股将迎来中国开放、经济复苏、美长债利率回落的做多窗口期。具体看好的行业有:互联网及信创产业链将受益于互联网政策改善及数字经济刺激政策;地产、油轮、能源、金融等价值股龙头将受益于经济复苏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2023年传统产业中的优质央企国企港股将有望价值重估;消费及服务的结构性行情将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消费复苏;先进制造业—汽车产业链、新能源、生物医药、科技硬件等。

不过,兴业证券也提醒,春天仍要小心“倒春寒”,2023年港股并非轰轰烈烈的大牛市,行情仍有震荡。一方面,警惕美联储加息周期的持续性超预期,进而导致2023年美国经济衰退,并且对全球经济和海外股市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复苏可能也不是一蹴而就,特别是上半年疫情的影响、疫情防控政策的松紧节奏仍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A股和港股行情有波折;另外,经济政策发力的方式、手段和产业方向,都对行情风格有影响。

港股早间重要新闻一览

1、三大资金加速抢筹,外资精准加仓,机构:2023年将见证港股春天

12月8日,据证券时报,从真金白银方面来看,低估的港股正吸引三大资金涌入。一是外资精准抄底,近日不少外资机构加仓细节被曝光,二是回购资金仍在加码增持,年内回购总金额达到928亿港元,三是港股通ETF交投活跃,净流入资金持续加大。国泰君安预测,港股恒生指数在2023年预期回报率为36.6%,或领先全球其他主要股指,同时还预计港股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将在2023年见底回升。兴业证券表示,过去两年港股经历了最冷的寒冬,2023年将见证港股的春天回来了。2023年港股将迎来中国开放、经济复苏、美长债利率回落的做多窗口期。

2、海南云南热门旅游目的地搜索量大幅上涨,自由行订单翻倍增长

12月7日,据澎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通知,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消息发布后,马蜂窝平台内海南、云南、福建等冬季热门的长线旅游目的地搜索量大幅上涨。其中“三亚度假”搜索热度上涨450%,“西双版纳攻略”上涨366%。

3、医学专家:香港疫情大暴发可能性低 病毒变异已趋稳定

据中新社,近期香港疫情升温,单日新增病例数字于高位徘徊。多位香港医学专家均认为,香港经历过相当规模的自然感染和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已构建混合免疫力,对减重症、减死亡起到作用,因此疫情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低。过去一周,香港每日新增病例数字徘徊在1万宗左右。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指出,疫情升温是因为大部分人通过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获得抗体后,经过一段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从而感染病毒。但这并不改变一个事实,即在经过自然感染或相当高的疫苗接种率下,香港已拥有混合免疫力,形成了群体免疫屏障。

香港在经历过年初疫情后,有序地放宽防疫措施。香港特区立法会(医疗卫生界)议员林哲玄表示,尽管半年间,疫情出现反复,现时病例数字较低位时上升约八倍,死亡病例仅上升两倍,这意味着死亡率实则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入境人数上升,但输入病例数字却保持稳定。林哲玄相信,在这一基础上,适当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属合理,不论是从医疗角度,还是从平衡经济活动和市民日常生活角度,都非常重要。

4、惠誉:2023年全球房价将出现下跌或增长放缓

12月7日,惠誉在《全球住房和抵押贷款展望》中表示,到2023年,大多数国家的名义房价增长将大幅下降或放缓,主要原因是抵押贷款利率高企和生活成本上升导致需求降温。房价将保持在疫情前的水平之上,因为住房供应限制将限制一些市场的价格调整,而其他市场的需求将由家庭组成和强劲的家庭资产负债表来维持。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风险是巨大的。政府驾驭财政和货币政策以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和消费者信心低迷的能力,是避免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滑的关键。通胀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的风险、加息幅度超过市场预期,以及工资进一步落后于通胀的增速,都可能会导致相当大幅的价格回调。

5、新华制药:熊去氧胆酸片尚未商业化生产

格隆汇12月7日,新华制药发布异动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淄博新达制药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取得熊去氧胆酸片上市许可持有人资格,临床适应症为治疗胆固醇型胆结石,但尚未商业化生产。

本文编选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汪婕。

相关阅读

恒指牛熊街货比(51:49)︱12月8日

12月8日 | 黄晓冬

港股盘前 | 恒指夜期收跌0.42% 机构:港股温和调整 强势板块获利回吐

12月7日 | 智通转载

恒指牛熊街货比(55:45)︱12月7日

12月7日 | 黄晓冬

恒指牛熊街货比(49:51)︱12月6日

12月6日 | 黄晓冬

恒指牛熊街货比(58.5:41.5)︱12月2日

12月2日 | 叶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