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缩水六成,海吉亚医疗(06078)的增长故事不再叫座?

771 9月30日
share-image.png
郑允

股价经历“脚踝斩”后,海吉亚医疗(06078)似乎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近期,海吉亚医疗股价终于企稳并有所回暖。过去一个月的时间,该公司股价自低点反弹超10%。本周前4个交易日,海吉亚单日涨幅超过4%的天数更是占了一半。

消息面上,易方达基金正在大肆“扫货”海吉亚医疗。据港交所披露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易方达持有海吉亚3727.22万股,持股占比达到6.04%,较二季度末的2.09%显著上升。

不过,若将视线拉长,于2020年6月末登陆资本市场的海吉亚医疗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可谓是坐上了“过山车”。2021年6月,海吉亚盘中升至110港元,市值约680亿港元,彼时可谓是其“高光时刻”。然而好景不长,次月海吉亚便进入下跌通道,并在今年3月一度跌至16.2港元,按股价高点算起期间最大跌幅超过八成。

海吉亚医疗的股价走势大起大落,究竟反映了市场怎样的投资预期?在如今股价企稳后,该公司又是否具备长线投资价值呢?

增长故事不再叫座?

海吉亚医疗自2020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不乏资金的关注,这从公司上市仅一年便斩下5倍涨幅便可窥知。

不过正如文首所述,过去一年多来海吉亚的股价升势已是难以为继。今年3月,海吉亚股价一度跌至16.2港元,距离高点已是大幅缩水。

耐人寻味的是,在海吉亚医疗股价遭遇滑铁卢的过程中,公司的基本面并未见明显瑕疵,反而继续延续了增长的势头。以2022H1业绩为例,报告期内海吉亚医疗实现收入15.2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63.8%;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11.2%。不过,期内公司的盈利增速显然不及收入增速。

拆分结构来看,海吉亚医疗的收入来源于医院业务和其他业务两大块。报告期内,海吉亚来源于医院业务的收入达到14.46亿元,占收入比重的94.7%。进一步来看,海吉亚的医院业务又包含了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上半年,门诊服务实现收入5.13亿元,占比33.6%;住院服务实现收入9.32亿元,占比61.1%。

2022H1,海吉亚的医院业务同比增加69.9%,该业务放量贡献了公司业绩增长的动能。同期,海吉亚的其他业务规模则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22H1海吉亚来源于肿瘤业务的收入约为6.72亿元,同比增加了50.4%,但收入占比收缩至44%(去年同期为48%),非肿瘤业务则贡献了更多的业绩增量,规模增长76.1%至8.54亿元。

盈利端,期内海吉亚的毛利为4.98亿元,对应毛利率32.6%,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其中,公司核心业务医院业务的毛利为4.51亿元,同比增加71.6%;其他业务毛利为4711万元,同比下滑10.1%。

回顾海吉亚近年来的发展历史,公司的业绩增长动能来源于其内生发展与外延扩张并举。目前,海吉亚的存量及新建医院仍在同步推进。中报显示,重庆海吉亚医院二期已进入内部装修施工阶段,预计将于年内投入使用,将为集团新增1500张床位产能;单县海吉亚医院二期已经封顶,预计将在2023H1投用,届时将新增床位500张;成武海吉亚医院二期项目则已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预计新增床位350张,有望于2023年年底前投入运营。

在建医院方面,聊城海吉亚医院已开业试运行;德州海吉亚医院已取得建筑工程施共许可证,一期可新增床位600-800张,预计于2023年开业;无锡海吉亚医院目前已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置床位在800-1000张,预计将在2024年投用。

谨慎博反弹

往绩优异,同时目前为止肿瘤服务商业模式已证明其具备较高可复制性,这抑或解释了为何海吉亚医疗能在刚上市的那一年里股价不断创出新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美联储鹰派超预期的当下,整个香港资本市场的估值中枢都在下滑。9月30日,早盘恒生指数继续下探,盘中一度逼近17000点关口,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恒生科技指数盘中跌破3400点,一度跌至3385.26点,该点位亦是恒生科技指数2020年7月27日发布以来的历史新低。

资本市场估值逻辑重塑,而当年的“小甜甜”港股医疗股如今早已一个个都成了“牛夫人”。身处其间,纵使标的基本面依然优秀,但估值高、价格贵便是“原罪”。

回看海吉亚医疗,2021年最狂热时,市场将其市值打到680亿港元,彼时公司的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各种乐观预期。而如今,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策略下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资本市场情绪亦随之跌入“冰点”,在此背景下海吉亚医疗显然难以支撑起太高的估值。

另外,海吉亚医疗作为民营医院,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亦需要投资者重点关注。

近年来,为了实现医患保三方共赢,国家医保局正在由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其中关键正是明确推行以DRG/DIP为代表的医保支付工具。根据国家于2021年11月发布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全国范围内DRG/DIP试点在统筹区、医疗机构、病种和医保基金支出实现70%覆盖,以试点启动后两年内完成计算,机构预测2024年DRG/DIP可实现70%覆盖。

据了解,DRG/DIP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支付地区推广,入组率提升将推动医疗信息化发展,优化医院收入结构,进一步降低药占比,提升服务占比,引导服务下沉和用药下沉。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DRG/DIP将引导医疗住院费用增速减缓,降低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以广州为例,该市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执行DIP政策,2017-2019年执行前后对比可见,广州2018年人均住院费用增幅明显低于全省水平。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持续优化的历史背景下,类似海吉亚这类民营医院的盈利逻辑是否会发生动摇,或许仍需时间来验证。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外部政策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恐慌无疑会在熊市环境中被无限放大。

而后市来看,尽管近期海吉亚医疗的股价有企稳迹象,但这或许更多是得益于资金面的推动。在超跌反弹过后,难言便宜的海吉亚或许仍需要等待业绩潜力的释放以及市场情绪的修复。若非如此,公司的股价升势恐难有持续性。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港股盘前 | 恒指夜期收跌0.11% 中泰国际:港股缺乏弹性

9月30日 | 智通编选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9月30日

9月30日 | 智通数据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9月30日

9月30日 | 智通数据

智通港股股东权益披露|9月30日

9月30日 | 智通数据

智通港股早知道 | 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阶段性放宽

9月30日 | 智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