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证券:激光雷达行业具备量产基础 有望在今明年迎来向上拐点

424 9月9日
share-image.png
张计伟

智通财经APP获悉,万和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激光雷达作为L3级别智能驾驶的关键传感器,是汽车智能化弹性较大的赛道,根据当前车厂车型规划和激光雷达厂商进展情况,该行认为激光雷达行业具备了量产基础并有望在2022-23年迎来向上拐点,行业现阶段的关注在于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大疆Livox、华为、Innovusion等半固态厂商的订单定点及实际交付情况。建议关注:炬光科技(688167.SH)、长光华芯(688048.SH)、腾景科技(688195.SH)、永新光学(603297.SH)等。

万和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市场概括:激光雷达3D感知性能优越,应用市场广阔

。激光雷达是利用激光实现3D感知的现代光学遥感技术,具备主动探测、高分辨率和强抗干扰的特性,通过线扫描和点阵扫描的方式可以实现三维感知,配合全球定位系统及惯性导航系统更能实现高精度定位,因而被广泛应用在工业测量、环境测绘及智能驾驶当中。

产业阶段:高阶智能驾驶呼之欲出,激光雷达蓝海开启。

智能驾驶多传感器融合成趋势,L3+阶段激光雷达能增强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冗余性,并且借助差异化竞争优势,有望成为除特斯拉外的造车新势力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手段。2021年,车企已普遍规划从L2向L3级别智能驾驶进阶路径,2022年多个激光雷达厂商已经规模量产并迎来装车小高潮。该行根据激光雷达出货量数据,测算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约70.3亿美元,到2027年更是有望达到129.7亿美元。

产业趋势:技术驱动阶段,降本和量产是最终目的。

当前激光雷达技术尚未收敛,路线百花齐放。该行认为“车规”是短期要义,是激光雷达从0到1阶段的前提,在2025年之前成熟度高的905nm波长、ToF测距方式的转镜/MEMS方案是技术主流;降本是中长期考量,是激光雷达从1到N阶段的关键,2025年将会是L3级别智能驾驶汽车大规模量产应用的时间节点,激光雷达价格有望降至500美元左右,届时1550nm波长、FMCW测距方式的固态激光雷达方案将成为最终发展趋势。

产业格局:产业链日益成熟,国内厂商初露锋芒。

激光雷达上游环节较多,收发部件国内已有布局,国产化替代可期;信息处理单元由海外垄断,国产差距较大;光学部件技术成熟叠加成本优势,率先迎来发展机遇。中游整机厂竞争激烈,参与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机械式向半固态式方案过渡的厂商,以Velodyne、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为典型代表;另一类是直接锁定半固态或纯固态的厂商,半固态的有Valeo、Innoviz、Innovusion、Luminar、华为、镭神智能、大疆Livox,全固态的有Ouster、ibeo、大陆、Quanergy。海外企业先行,已有8家知名激光雷达公司分别通过SPAC合并上市,国内厂商快速崛起,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占据一定份额。目前激光雷达主机厂与OEM和Tier1高度捆绑,产业链生态成为竞争关键。

投资建议:

产业快速成长期,上游确定性高,建议关注:1、已经涉足激光发射器、光电探测器领域并有所突破的公司,相关标的有炬光科技(688167.SH)、长光华芯(688048.SH);2、光学部件方面,国内供应链价值量占比不低且技术水平成熟,有望借激光雷达之东风率先收益,相关标的有腾景科技(688195.SH)、永新光学(603297.SH)、水晶光电(002273.SZ)、福晶科技(002222.SZ)。

风险提示:智能驾驶推进节奏不及预期、激光雷达技术路线不确定、激光雷达需求/价格/规模测算不及预期等。

相关阅读

东吴证券:空间、发展、机遇共振 汽车电子与VR产业迎发展黄金期

9月8日 | 张计伟

永新光学(603297.SH)员工持股平台厦门新颢拟减持不超19.56万股

9月5日 | 谢炯

永新光学(603297.SH)拟不超7亿元投建医疗光学设备及精密光学元组件生产基地项目

8月26日 | 罗思

永新光学(603297.SH)发布半年度业绩 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减少16.56%

8月26日 | 罗思

炬光科技(688167.SH)发布半年度业绩 净利润6915.77万元 同比增长107.53%

8月25日 | 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