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面临海外供应链安全风险 国产半导体向“专”而行 “精”益求精

543 8月22日
share-image.png
张计伟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半导体产业链呈全球化分工,中国大陆以承接低附加值的封测为主,制造端上游设备、材料、EDA工具及设计等与海外技术差距仍较大,面临海外供应链安全风险。该行认为,国产替代对于中国大陆在科技领域“破局”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同时也需通过“专精”企业的研发转化帮助企业在产业链核心环节“立新”。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破局”:中国半导体产业仍面临海外供应链安全风险,关键环节替代能力弱。

中国大陆过去二十年历经了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的高速发展,根据中芯国际披露,国内已能实现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量产,但“芯片-工艺-装备-材料”的配套供应链能力仍较弱,尤其部分关键设备材料如光刻机、光刻胶等与海外差距仍较明显,另一方面,缺乏配套供应链的生态支持也掣肘了芯片设计企业的发展,产业链上游仍面临掣肘于海外之“局”。

“立身”:配套供应链国产替代仍为半导体产业链发展的主旋律。

具体来看:1)半导体设备:总体国产化率在10%~20%左右,但关键环节、先进制程方面覆盖面较弱;2)半导体材料:整体国产化率在20-30%左右,不同环节分化较大,目前光刻胶、掩膜版等国产化率最低;3)半导体零部件:呈“碎片化布局”,机械类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较快;其他气/液路、电气、光学等零部件国产率在10%-50%不等;4)半导体设计:整体国产化率偏低,国内厂商从中低端产品切入,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MCU、车规级IGBT等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大;5)EDA工具:整体国产化率在10%左右,作为半导体设计和制造环节的基础,EDA国产替代具有较大意义。展望未来,国产替代仍为中国大陆企业在科技领域的“立身”之本。

“专精”: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更高,更适合发挥“补短板”作用。

该行总结了韩国半导体产业链发展历史,发现韩国以大量的中小企业围绕三星、海力士等大型晶圆制造企业构建了良好的上游设备、材料国产化的供应链生态。同时芯片设计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重视研发创新,人均专利数量较高,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因此该行认为中小企业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通过“专精”企业高效的研发转化对核心环节“立新”,填补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空缺。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和国际局势波动风险、技术迭代和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晶圆制造和上游领域制裁及中美贸易摩擦风险。

相关阅读

中金:维持赛生药业(06600)“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降至11港元

8月22日 | 陈宇锋

中金:维持中国利郎(01234)“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4.85港元

8月22日 | 陈宇锋

天风证券: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迎来新机遇 建议关注正帆科技(688596.SH)等

8月20日 | 刘家殷

应用材料(AMAT.US)22Q3业绩会纪要: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均会增加产出 持续解决积压订单

8月20日 | 方正证券

分析师预警:芯片业凛冬将至

8月20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