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政策助力共享电单车行业发展 2025年三巨头业务营收均有望超过百亿

508 7月7日
share-image.png
张计伟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对于美团-W(03690)等本地生活平台而言,共享出行业务最核心的作用为导流,但共享单车业务难以获得盈亏平衡,相当于“烧钱获取流量”。相比之下,共享电单车创收能力较强,有更好的盈利模型,单车投入运营两年内现金流即可回正。发展共享电单车业务对平台具备三大作用:其一,政策红利下,共享电单车行业有望加速发展,共享电单车业务有望为哈啰、滴滴、美团等头部平台共享百亿体量营收;其二,共享电单车的投放以及用户多分布于下沉地区,便于平台进一步获取下沉流量;其三,共享换电、电单车制造与销售等业务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相关标的:美团-W、哈啰出行(未上市)。

东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政策红利助力共享电单车行业发展。

政策推动下,共享电单车行业迎来两大利好,一是,早期政策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单车,随着共享电单车纳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促进企业加速投放;二是《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出台,共享出行平台握住换锂东风,产品在续航能力、使用体验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截至2021年底,哈啰出行共享电单车覆盖超过300个城市,滴滴青桔和美团计划投放超过300万辆共享电单车,覆盖城市均超过200个。

比较UE(单位经济)模型,共享电单车创收能力约是共享单车5倍。

共享电单车UE模型的主要特征为高骑行次数、高客单价、高折旧成本。收入端,共享电单车单次收费高于共享单车,同时由于共享电单车满足用户3-5km出行需求、骑行省力,日均骑行次数远高于共享单车,单辆共享电单车的创收能力约为共享单车的5倍,因此共享电单车的收入模型更为稳健;成本端,共享单车及共享电单车业务成本项均主要包括运维成本、车辆折旧成本及其他,二者所需运维人员比例接近,单位车辆的运维成本接近。尽管共享电单车采购成本更高,根据该行的测算,共享电单车业务现金流第二年即可回正,而共享单车业务在三年运营期内较难实现盈亏平衡。

共享电单车市场有望为三巨头分别贡献百亿规模营收。

按业务覆盖区域划分,共享电单车市场存在两类玩家,一类是布局全国的行业巨头,他们往往由共享单车行业巨头发展而来,如哈啰出行、滴滴青桔、美团等,均依托较为成熟的共享单车业务向共享电单车领域延伸,凭借数据、流量、运维等优势快速占领共享电单车市场,按投放量计算,2020年哈啰出行、青桔、美团共占据93.3%市场份额;另一类是深耕下沉市场的区域性玩家,如永安行、松果、街兔等。2021年共享电单车的全国投放总存量渗透率不足3%,与旺盛的用户需求并不匹配,叠加政策利好行业有望加速发展:据该行测算,2025年共享电单车行业规模有望达到405亿元,GAGR为36.6%。预计到2025年,美团、滴滴、哈啰三家巨头共享电单车业务营收均有望超过百亿。

共享出行平台衍生产业价值。

共享电单车产业链中,电池与整车制造环节附加值高,市场集中度也相应较高。换电与整车制造是电单车行业两大增量市场。共享出行平台依托自身业务切入换电及整车制造行业,或成为行业破局者。换电方面,在共享电单车换电、外卖骑手换电等场景下,由于共享电单车和外卖骑手用车在电单车型号、电池型号等方面标准化程度较高且对能源供给时效性要求较高,更为适合换电模式,且对于共享出行平台而言,布局换电业务还可以产生与平台其他业务协同价值。入局上游造车环节,有助于共享出行平台打造生态闭环,改善盈利能力,共享出行平台在物联网、智能后台、换电服务等方面具备先发优势,智能化电单车成为他们入局整车制造的突破口。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出现重大变化、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共享电单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换电市场发展不及预期。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知乎-W(02390)7月6日回购11.6万股

7月7日 | 胡坤

百融云-W(06608)7月6日耗资约89.38万港元回购10万股

7月6日 | 董慧林

法巴:首予理想汽车-W(02015)“持有”评级 合理估值170.5港元

7月6日 | 陈宇锋

中金:维持理想汽车-W(02015)“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上调27.4%至200港元

7月6日 | 陈宇锋

知乎-W(02390)7月5日回购11.8万股

7月6日 | 胡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