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百川盈孚数据显示,6月21日国内金属硅(工业硅)多品种价格上调。其中,2202#、411# 553#金属硅分别上涨3.85%、3.72%、3.99%,报价分别为27500元/吨、19400元/吨、18250元/吨。金属硅各个品位价格均迎来反弹,原因主要为前期工业硅价格倒挂下,部分地区成本过高开始进行停炉检修,供应减少,伴随下游需求回暖,导致市场挺价心态增强。华创证券认为,下游多晶硅扩产加速、有机硅出口持续提升、汽车轻量化提升硅铝合金用量,三驾马车拉动工业硅需求持续上行。
工业硅是硅化工产业链之母。是由硅石和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主成分硅元素的含量在98%左右(近年来, 含Si量99.99%的也列在金属硅内),当前工业硅消费主力为有机硅及多晶硅行业。2021年中国工业硅表观消费量突破200万吨,同比增加22.63%,其中38%下游为有机硅、30%为多晶硅、26%为铝合金行业。随着终端光伏、汽车等行业的拉动,工业硅表观消费量持续提升,2017-2021年国内工业硅表观消费年均增速为5.46%。
全球工业硅产能逐渐向国内集中。2014-2021年全球工业硅产能由531万增长至632万吨,复合增长率为2.52%,而多数新增产能来自中国。2014年, 中国工业硅产量占全球比重为67%,而2021年这一数值提升到78%。一方面,国内硅石资源丰富,具备原料端优势。另一方面,2020年疫情后,海外工业硅主流企业包括德国瓦克、挪威艾尔肯及FerroglobePlc等公司均有减产行为。
能源价格持续提升下,国内工业硅企业成本优势日益凸显。目前工业硅的主流冶炼路线是碳热还原法,以石油焦、木炭、木片、低灰煤等为还原 剂,硅石(或石英) 在电炉中经过高温冶炼形成金属硅,由于还原过程需要保持高温,因此生产过程耗电量大,每冶炼1吨金属硅约耗电12000kWh。以电价0.4元/kWh测算,工业硅的合成成本在13311元/吨,电费成本占比32%,电价对工业硅成本影响较大。当前海外能源价格持续高企,国内企业成本优势凸显。
国内短期供给端方面,开工有所增加。开炉数新增主要来自西南地区,主要由于丰水期来临,电力成本的下降。新疆地区开炉数保持平稳。库存方面,行业库存和港口库存有所增加,上游库存向下游转移,部分下游贸易商抄底囤货。
华创证券认为,下游多晶硅扩产加速、有机硅出口持续提升、汽车轻量化提升硅铝合金用量,三驾马车拉动工业硅需求持续上行。
下游需求端方面,受益于光伏装机的持续提升,当前硅料环节价格和利润处于历史较高分位,在此背景下硅料厂加速扩产,当前国内约有200万吨以上的硅料在建产能将在未来1-2年内投产,势必拉动工业硅需求。此外,由于国内外能源成本差异,有机硅出口量同比快速增长,2022年1-4月多晶硅出口量达16.93万吨,同比+60.5%。同时,汽车轻量化背景下,硅铝合金使用提升,对工业硅形成需求支撑。预计到2025年,国内工业硅需求在356.84万吨,年均增速在16.9%。
中银证券认为,需求方面,下游有机硅供不应求的局面暂末缓解,有机硅新产能陆续投放有望拉动对金属硅的需求。原材料普涨形势下,金属硅生产成本或持续走高支撑价格,有机硅国外需求旺盛,新产能爬坡仍需定时间,预计金属硅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相关概念股:
合盛硅业(603260.SH):主营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工业硅产能79万吨/年。
新安股份(600596.SH):现有工业硅产能10万吨,预计2022年底工业硅产能有望达到30万吨以上。
上机数控(603185.SH):拟建产能8万吨高纯工业硅+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对应支撑约18GW单晶硅产能)、预计2023年达产。
中来股份(300393.SZ):拟140亿元投建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预计24年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