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利润高增长背后的原因能否持续?

26301 8月8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水泥网”。

水泥企业近期陆续公布的业绩预告和公告令人欣喜,但能否持续则不可估计。

8月7日,工信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建材工业生产情况。其中,水泥产量11.1亿吨,同比增长0.4%。水泥行业营收4598亿元,同比增长21%;利润333.6亿元,同比增长248%。这让从2017年初就将行业利润定位在800-1000亿的水泥行业信心倍增。

就在本月4日,华润水泥发布的2017年中期业绩公告中,净利润大增536.7%,达到16.4亿港元的消息引起了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讨论。其实从7月中旬国内各家水泥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开始,大幅度增长就成为主旋律。

这其中,最为抢眼的莫过于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增长8500%到9300%的华新水泥。华新水泥将此次业绩增速明显归结于2016年拉法基在中国区域的部分产能被并入公司后,公司产能规模扩大和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推动下公司主导产品水泥价格同比提升。

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认为:“华新水泥此次业绩预增变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价格的提升和原拉法基产线的并表。”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的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华新“主战场”湖北和西南地区高标水泥价格分别为380元/吨、324元/吨,同比分别增长130元/吨、81元/吨。

塔牌水泥等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企业也在公告中表示了水泥价格上升是本次利润大增的主因。水泥价格上涨的原因普遍认为是错峰生产和加强环保等措施改善了供需关系。用业内一些人士的话来说,错峰生产降低了产能发挥,对稳定水泥行情起到了重要作用。重庆水泥协会近日对媒体表示,错峰生产带动行业上半年利润大增96.2%。

从2014年错峰生产提出以后,随着后来市场需求的下滑,错峰生产逐步成为国内部分地区统一停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2016-2017年,全国水泥行业错峰生产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除北方十五省以外,两湖、四川、重庆、江苏也加入错峰生产行列,加上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南方各省的冬季停窑计划,该轮错峰基本覆盖了国内主要水泥生产区域。

到了今年,错峰生产已经扩大到夏季甚至在以往传统旺季也出现错峰生产。在错峰生产常态化呼声日盛的背景下,其规模和时间都在扩大。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近20个省份计划或正在进行水泥错峰生产。

出于错开污染物叠加排放的需要,错峰生产有其必要性,但是假如将错峰生产作为缓解产能过剩,提升行业效益的“灵丹妙药”则显然不利于行业长久发展,毕竟需求进入平台期是不争的事实,行业产能出清势在必行。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个别地区以环保之名,将“错峰生产”常态化,已经被行业人士、相关下游产业及法律界所关注。关于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常态化是否涉嫌触犯《反垄断法》的讨论不绝于耳,而一旦被认定为垄断,恐怕不但1000亿的行业年利润无法实现,再现滑铁卢也有很大可能性。

此外,错峰生产从另一方面也保护了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一旦水泥价格上涨,他们又有了生存空间,加大了去产能的难度。随着市场形势的好转,违规建设生产线现象也呈现出抬头趋势。某地水泥协会会长曾表示,由于去年利润转好,该省一些偏远地区再次出现违规建设,协会并没有执法权,所以只能听之任之。

潜在的反垄断违法风险和去产能缓慢,一方面对错峰生产的可持续性提出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水泥行业早日走出产能过剩困境笼罩一层阴影。由此来看,依赖目前的增长方式,行业向好只是短暂的春天,并没有解决深层次问题。(编辑:肖顺兰)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水泥价格飙升:产能未去,只是轮流上桌吃饭

7月6日 | 智通财经

水泥“天降快刀”去产能,券商大喊“多买点水泥”

5月15日 | 江田力

2016这场水泥上市企业财务指标排位战 看谁“独占鳌头”

5月2日 | 智通编选

“哥俩好”的有色和水泥,下月港股市场且看谁笑春风?

3月23日 | 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