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药器械市场一时间被“带量采购”、“国产替代化”等政策同时左右情绪时,投资者似乎很难去平衡投资者标的的优劣程度。
但俗话说,“牛市赚钱,熊市赚股”,那结合当前的走势,赚股绝对是投资者的立命安身之本。可器械板块该如何“赚股”?智通财经APP认为,这需要从其产品、业绩端着手。因为在高精尖器械成为各大企业追逐的方向之后,谁能拿到潜力、重磅产品,谁便能占领市场,兑现业绩,成为优质标的。自然,也就能赚到股。
基于这一买卖逻辑,手握3款“国内第一”产品(膝上DCB、膝下DCB、外周抽吸系统全系产品),布局涵盖血管外科、心脏科、肾脏科、神经科及男科五大领域,搭建36条产品管线的先瑞达医疗-B(06669)显然是一只不可忽视的票。
毕竟,从财报来看,公司的业绩可圈可点:2021年,先瑞达医疗实现营收3.04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56.6%;毛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62.4%;调整后的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大增141.8%。其中,备受瞩目的DCB产品全年营收上涨了约57%,为该公司产生了2.99亿元的收入。
上市产品持续创收
通览先瑞达医疗的财报,2021年公司在业绩端和业务端均有不少亮点。
首先就业绩表现来看,如开篇所述,报告年度内公司的核心财务数据均呈向好态势。
对于长期跟踪先瑞达医疗的投资者而言,或许并不会对公司取得的这一成绩感到意外。作为中国外周血管疾病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龙头,先瑞达医疗的两款核心产品膝上DCB产品和膝下DCB产品在各自细分领域均处于领跑地位。
具体来看,公司于2016年5月开发并推出的国内首款外周DCB产品AcoArt Orchid®& Dhalia™,比第二款同类产品领先约四年的时间;而若以2020年产生的收益计算,该款产品以约86.9%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外周DCB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先瑞达医疗的第二款核心产品膝下BCB产品AcoArt Tulip™& Litos™于2020年12月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款,也是国际上第一款被临床验证的BTK DCB产品,且预期可在至少五年内保持在中国膝下DCB市场的领先地位。
2021年,先瑞达医疗的上述两款核心产品市场表现依旧强势,期内分别实现收入2.75亿元、2409.4万元。
盈利表现方面,先瑞达医疗的毛利率一贯出色,2021年该指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准,达到87.5%。作为对比,同期行业可比公司心脉医疗(688016.SH)和归创通桥-B(02190)的毛利率为78.05%和74.13%。
智通财经APP认为,先瑞达医疗之所以能取得优于市场的财务表现,背后的重要原因正是在于公司核心产品临床试验结果优于竞品,叠加显著的先发优势,公司建立起了深厚的基本面护城河。
而展望后市,先瑞达医疗又能否将现有的优势保持下去,甚至在未来进一步将优势差距扩大呢?
加码研发拉升价值曲线
回顾中国介入器械领域的发展历史,众所周知这曾是外资巨头的天下。而如今,以先瑞达医疗为典型代表的中国创新力量喷薄而出。
让行业由量变产生质变的关键因子无它,唯创新尔。
作为全身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执牛耳者,先瑞达医疗一贯对于研发高度重视,且近年来仍一直在加码研发端的投入。2019年-2021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547.9万元、8348.7万元、1.41亿元,同期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0.4%、43.04%、46.5%,两组数据均呈稳步递增态势。
得益于公司对于研发的重视,2021年先瑞达医疗在研发管线方面亦取得诸多进展。年内,先瑞达医疗新增2款产品获批上市,7款产品正处于临床实验中,有2款产品向FDA提交注册申请,全年新增注册了10项核心专利,3款产品实现国产第一。
其中,尤为值得留意的是,2021年8月,先瑞达医疗的外周真空抽吸泵获批上市;11月,公司的外周抽吸导管AcoStream获批上市。至此,先瑞达医疗的外周血栓抽吸系统所有产品均已获批,这亦意味着公司从动脉领域向静脉领域跨出了关键一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1年年底,先瑞达医疗开发出了包括外周振波球囊(血管外科)、冠脉振波球囊(心脏科)、外周弹簧圈(血管外科)、等在内的6款全新产品,且产品开发进度极快。比如,振波球囊从立项到定型仅用了7个月时间。
综合上述信息,不难看出先瑞达医疗其实并非部分投资者固有认知里的专攻DCB产品,而是从研发上便采取了“多条腿走路”的策略,除了DCB产品外还在积极探索其他的领域。
看到这里,或许有投资者会有疑问,在进入壁垒较高的血管介入手术医疗器械领域,为何先瑞达医疗能够将研发的“战线”延伸到多个领域?
智通财经APP认为,这就要归功于先瑞达医疗强大的底层能力了。一方面,先瑞达医疗的研发团队配置堪称豪华。原有技术团队覆盖了材料学、机械设计制造、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根据当下及未来发展需要,先瑞达补充了电子科学技术、自动化及计算机编程方向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储备量。有源方向人才的储备,也将加速先瑞达有源项目的快速落地,也为将来更多管线的研发提供了人才后盾。
而除了在北京及深圳设有研发中心外,先瑞达医疗还于2021年11月在美国加州设立了Acotec Technologies Limited,由Scott Wilson担任总经理,主要聚焦前瞻性和创新性产品的研发。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先瑞达之前,Scott拥有超过25年的医疗设备工程经验,曾担任Silk Road medical的研发副总裁,Concentric的首席董事和工程师,先后在Stryker及Guidant担任研发负责人,专注于血管领域疾病的治疗,曾开发了包括Trevo Stentreiver、Flow Gate 及 Distal Access Catheters(DAC)在内的多条产品线。
另一方面,先瑞达医疗依托药物涂层技术、抽吸平台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和射频消融技术这四大核心技术,打造了独特的技术平台。得益于该四类技术彼此间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先瑞达医疗才有余力涉足包括心脏科、肾脏科、神经科乃至男科等在内的多个领域。
商业化提速业绩增势料延续
研发端既已积累了优势,那么在商业化层面自然也要努力将优势保持下去。
根据财报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先瑞达医疗的膝下DCB产品在27个省、市、自治区完成挂网,合计完成288家医院入院;同期,公司的膝上DCB产品实现1283 家医院入院。此外,公司于2021年11月上市的外周抽吸导管,亦于2021年内完成了国家采购平台挂网。
海外市场方面,先瑞达医疗亦取得了不俗成绩。截至2021年末,公司的产品已在全球12个国家实现商业化落地。BTK DCB的IDE申请也已向美国FDA递交。
智通财经APP认为,在医疗器械领域,商业化的速度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当医生在熟悉、认可产品后,后来者若无技术或价格上的绝对优势,将很难撼动“前浪”的地位。
回看先瑞达医疗主要产品的市场潜力,一如文章开头所述充满了想象力。近年来,主动脉、静脉外周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推动了微创介入手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特别是中国,2019年,各种血管疾病患病数便高达4.706亿人,手术量高达133.88万。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随着各类血管疾病患病率的上升,手术量预计将以15.07%的复合年增长率走高,而这意味着相关介入医疗器械的需求量将持续走俏。
参考DCB产品在美国上市后使用量的迅速增长,上市三年后超越支架成为一线疗法,而中国DCB手术在介入手术中的渗透率有望得到快速提升。同时,随着未来我国PCI手术例数的增长,以及临床验证的适应症的拓宽和介入无植入理念的深入,预计DCB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
综上,可以想见的是,在国内市场拥有显著先发优势的先瑞达医疗,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有望进一步拉开与竞争者的差距;与此同时,伴随商业化产品矩阵日渐丰富,在核心产品获得海外市场认可后,公司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化通路料将愈发顺畅。
回看财报,此次年报再度确认了先瑞达医疗出色的成长性。鉴于公司在研管线数量众多,且接下来陆续将有更多重磅产品和技术商业化,中长期看先瑞达医疗延续业绩增势的确定性极高。
诚然,以公司上市以来的股价表现来看,颇有些差强人意,但先瑞达医疗股价承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港股大盘的走熊。正所谓“熊市赚股”,投资者大可以在此时保持“贪婪”。综合考虑到公司基本面无虞,未来成长确定性极高,先瑞达医疗可视为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医疗器械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