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最新议息声明,宣布目前维持基准利率及Taper(缩表)速度不变,但将很快上调联邦基金利率,“鹰派”声调高涨。
美联储加息在即很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美国物价飙升,已创近40年来的新高。2021年12月,美国CPI、核心CPI同比分别增长7%、5.5%。人们往往认为只要物价高,就要加息调整。从目前的形势看,美联储为了平抑通胀预期、维护美联储自身信用,也不得不将加息提上日程。
物价主要受到供给、需求双方作用的影响。美国历史上CPI上涨大多是由于需求过热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加息可以抑制需求,从而平抑通胀。
不过,此次美国高物价的成因和历史上的情况有所不同。美国这次的需求端是正常的。其一,美国已于2021年9月停止了全民补贴,但是随后CPI却越来越高,意味着CPI持续走高与全民补贴无关;其二,美国12月失业率降至3.9%,但是劳动参与率比疫情前的正常年份低了0.8个百分点左右,这意味着非农就业人数并不高,美国居民收入不可能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三,美国资产价格上涨带来财富效应,但影响到消费端的有限。从各方面分析,美国的需求端是属于正常的,没有过热。
既然需求没有过热,为什么物价会上涨?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新冠疫情冲击了美国供应链,造成供应短缺。举个例子,你到美国的超市购物,发现面包的数量变少了,自然面包的价格要上涨。去年8月笔者就曾提出,美国通胀有待供给增加来缓解。
供给的增加很难通过加息来实现,因为加息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继而投资减少,进一步抑制供给,在这样的联动下,有可能物价反而因加息而继续上涨。此外,加息还可能影响资产价格,尤其是股票价格,所以美联储1月份议息会议发布会开始后,美债收益率加速上行、纳斯达克指数盘中急速下跌。
其实,美联储对这一情况并非一无所知,因此美联储在CPI创新高的情况下依然保留对加息具体路径灵活调整的可能性,同时表态可能进行更大力度的缩表。此前,美联储显然希望经济上行带来供给增加,进而影响物价,但是,现在美联储在巨大的通胀压力下还面临维护自身公信力的压力。从公开资料看,美联储内部也存在分歧。明尼亚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卡什卡利28日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在3月升息以抑制过高的通胀,但之后的行动将取决于仍“不明朗”的经济形势。美联储可能需要“稍微”放松货币政策的油门,以解决供需失衡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因为美联储加息是被动的,可能不会立刻行动,也可能小幅加息,这对我国正好是窗口期,我国应考虑运用一系列政策提前布局应对,以免造成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承压等情况,同时应尽快恢复我国经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作者:盛松成;智通财经编辑:王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