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终有起色?我们来看一个“三桶水”的故事

31495 6月14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作者:李涛。

日本内阁府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下行,年化增长率仅为1.0%,没有达到2.2%的计划增长预期;季度实际GDP修正后环比增长0.3%,低于初始值的0.5%。可见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但也还凑合。

如果是在两年前,日本国内必是嘴炮一片,两方对辩“安倍经济学”。贬方无非列举种种经济指标数据,加之比较中国、欧美经济体表现,冷眼唱衰;捧方也持经济数据,重点突出GNP、科技水平等概念,应声驳论。

那么,安倍给日本经济开的这剂药方——“安倍经济学”在施行第五个年头的季中,到底有没有效果呢?我们不妨先讲一个段子,不,故事。

很久以前,一个叫J的富商家中有一口古井,代代传承,日常使用全赖井水。然而,到了J这一代,井壁积累的青苔越来越厚,古井容量越来越小,每天井水的供应就显得不那么能满足家用了。

J对此很烦恼,他找来府中最聪明的仆人小A,问“怎么才能把井里的井水变多呢?”。

两天后,小A告诉J:“我有办法了!”原来,小A事先已准备好三桶水,只见他接连向井里啪啪一倒,井水水面快速上升。三桶水罢,小A向J邀功:“您看,这井水不是变多了么?”

这则“井水变多”的故事,可作为安倍经济学产生、实施及其效果的微缩影。故事中的井水寓指日本经济,小A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三桶水寓指安倍经济学的三大策略。

那么,井水变多的小故事是如何与安倍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呢?下面,上干货。

安倍经济学的三大策略

2012年底,安倍晋三二度拜相,随即抛出“拼经济”路线,被媒体热炒为“安倍经济学”。彼时,安倍晋三的手中有“三支箭”(又称“三大策略”,参见图1):

其一,提出日本史上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央行每月购买国债7.5万亿日元;

其二,突破前任政府预算总额70万亿日元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其三,囊括《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放松管制以唤起民间投资和促进创新等在内的一揽子增长战略。

这“三支箭”的逻辑相当“耿直”:通过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提高通胀率,使得日元贬值、出口增加,进而物价上涨,企业收益增长,员工的收入也相应增长,最终摆脱当下的通货紧缩困境,实现日本经济增长(参见图2)。

安倍经济学的施行效果

时至今日,“三支箭”的剧本已演出四年半有余,其实际效果如何呢?

要总结安倍经济学的施行效果,不妨从其上述经济学逻辑切入,依次分析通货膨胀率、进出口顺差、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

1、通胀率:安倍经济学的目标之一便是摆脱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重要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下跌。从下图3可以看到,最近36个月,日本消费者价格涨跌率(环比)整体上大于0,虽然正值数额很小,但是至少说明通货紧缩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

2、进出口顺差:安倍政府汲汲于日元贬值,醉翁之意无非在实现出口增加。从下图4可以看出,最近36个月,日本对外贸易(当期)在2016年前由于“J曲线效应”未快速改善,而自2015年底起,对外贸易已调整充分,实现了比较稳定的顺差。

3、失业率:日本最近36个月的失业率(当期)如下图5,从中可以看到,失业率大体上呈平稳下降趋势。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失业率的表现也呼应了通货紧缩向温和通胀转化的迹象。

4、经济增长率:基于上述通货膨胀率、进出口顺差额和失业率的数据,不难推断安倍经济学的最终目标——实现经济增长。从下图6可以看出,最近36个月,日本GDP环比增速在2015年底后逐步扭转负值,进入2016年全面转正,GDP季度环比增速维持在0.5%附近。

综上可见,就目前而言,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日本民众的预期仍有不小差距。然而,正如“井水水面上升”的寓意,近期,安倍政府确实把过去十几年不甚景气的日本经济向上拉了一些。

安倍经济学的前景如何?

井水水面上升后,仆人小A向富商J邀功请赏,J该不该奖励小A呢?

当然不该!因为,无论向井里倒多少水,井水水面只是短暂的上涨,过不了多久,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井水的机制。

同样,经济增长也有机制。自亚当·斯密开始,200多年来,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增长因素形成了三个相对一致的观点:

(1)随着时间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

(2)在一国的技术知识既定情况下,对现有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

(3)技术进步。

结合这三个观点,我们来简析安倍经济学存在的谬误。

首先,生产性资源的积累与技术进步这两个因素对经济增长极为重要,但比之政策,皆属于长期概念,自然和相较短期的安倍经济学搭不上多大关系。

再来看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这是安倍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点,通俗的解释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其思路是通过超强的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活力,以此提高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然而,日本经济的症结在于人口的逆增长、加速的社会老龄化以及大幅提升的政府负债,这些是“井壁上日积月累的越来越厚的青苔”,是导致“古井容量渐小”的根源。单纯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无异于提水灌井,结果徒劳,反倒空耗改革时间,只有将“井壁上的青苔”清理干净,才能在既定条件下,扩充“古井容量”,进而增加“可用井水”。

未来,安倍经济学还将继续施行,笔者对其效果并不看好,但是也反对唱衰日本经济的观点。自1868年起,日本以弹丸之地,三十载维新称雄世界,二战后又在废墟之上快速建立起世界级经济巨人,其顽强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即使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日本经济元气大伤,可是其经济基础依然雄厚,未来并非没有再次起飞的概率。最后,笔者想说,无论何时,日本都是值得尊重与学习的对手。(编辑:姜禹)

相关阅读

日本家庭支出连续八个月减少 消费水平长期下滑

11月29日 | 洪超彦

市场上最大的“鲸鱼”日本央行将如何影响股票市场

11月28日 | 洪超彦

传日本将调整特惠关税政策 中国或受累

11月28日 | 肖顺兰

美财政部:将日本列入外汇监控名单

10月16日 | 曹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