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非银行金融研究团队发布报告称,全面注册制推行在即,头部券商投行业务或将整体受益。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几类个股:1)具备财富管理核心竞争力的精品券商及相关机构,居民财富持续入市是今年证券业所面临的最大业务增量,此类机构有望通过基金代销、基金管理、境内外经纪等业务的发展,走出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实现较大的业绩弹性,对应标的东方财富(300059.SZ)、广发证券(01776)、兴业证券(601377.SH)、四川双马(000935.SZ)、同花顺(300033.SZ)。2)头部券商,在培育航母级券商的政策导向下,头部券商在财富管理、衍生品交易、投行承销保荐等业务领域的长期成长性占优,且有望通过外延收购持续做大做强,对应标的华泰证券(06886)、中金公司(03908)。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今年内第二次降准预期落地,流动性迎边际宽松,风险偏好有望提振。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其中提到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同样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减弱及疫情反复对需求的冲击,经济压力加大,加以12月MLF到期量达9500亿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从现有流动性环境来看,根据央行12月9日发布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1月末M2余额235.6万亿元,同比+8.5%,M1余额63.75万亿元,同比+3%,M0余额8.74万亿元,同比+7.2%。
降准落地后市场流动性以及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升,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券商的经纪、两融、资管、投资、做市以至于投行等业务业绩确定性有望提升。
全面注册制推行在即,头部券商投行业务将整体受益。
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其中强调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此前12月4日国际金融论坛第十八届全球年会上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也强调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北交所方面自2021年初至12月10日北证A股IPO募集资金总额达70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募集资金1.8亿元,合计实现承销保荐费4.9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承销保荐费1283万元,北交所的设立,注册制改革的持续深化有望推进公司上市进程从而为券商投行业务贡献业务增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需要更为全面实力的券商对企业及机构进行服务,大型头部券商的竞争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
长期资金携居民财富持续入市,资管规模延续快速增长,财富管理业务成长性逻辑逐步得到验证。
12月8日基金业协会公布三季度资产管理业务统计数据,截至3季度末公募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管理的养老金、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规模分别达23.9、7.5、8.6、3.7、0.3、19.7、2.3万亿元,其中公募、私募基金规模分别同比+34%、+24%,延续较快发展态势,占总资管规模比(基金业协会口径)分别为36%、30%,为主要组成部分。
证券公司资管规模同比-9%而环比回升4%,主要源于集合资管规模的提升以及定向资管规模的继续压降,同比分别+60%,-30%;环比分别+22%,-5%。预热多时的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12月6日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正式开售。四只产品均为五年期封闭运作,风险等级为二级或三级,业绩比较基准最低5.0%,最高8%。
从首只产品的要素上来看,首批养老理财产品真正实现养老属性。1)底层资产层面,五年起步的投资期限决定了养老理财可以进行、并且适合进行跨周期的长期限投资,能分享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领域的长线发展红利。2)运作机制层面,养老产品设置了更人性化的申赎制度、更灵活的流动性安排。3)风险保障层面,养老产品建立了目前约28万亿银行理财中最强有力的风险抵御机制。
本文来源于中信建投非银行金融研究发布的报告,作者为分析师赵然等;智通财经编辑:王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