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盈利”抢占头条,但我为什么说压制第三方商家是刻意为之?

41256 5月9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本文来自“雪球” 作者:投资潮

周一盘前,京东发布了第一季度业绩。由于网站供应商品种类的增多、特别是家居用品以及食品种类的增多吸引了大量新用户的涌入,京东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1.2%,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预计增幅36%。更为可喜的是,京东Q1的盈利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受此影响,京东股价周一高开高走,较上一交易日大涨7.74%,报收于38.55美元,市值达到551亿美元。 

财务数据亮点  

这是京东上市以来,在GAAP下首次实现季度盈利。综合来讲,京东Q1净收入为7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经营利润8.431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亏损8.649亿来讲,Q1不仅扭亏为盈,而且取得了大幅盈利。

截至2017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经营现金流为102亿元人民币(约1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经营现金流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剔除经营现金流中包含的京东金融相关影响,京东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为168亿元人民币(约24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自由现金流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

在用户数量上,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2.365亿,较去年同期的1.691亿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0%。该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订单量为4.771亿,与2016年第一季度的3.421亿订单量相比,同比增长39%。2017年第一季度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81%,同比增长56%。

同时,在第一季度,京东交易额(GMV)按照行业口径达到2532亿元,增速高于同期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率。本季度,京东与各品牌供应商深度合作,优化服务,效果显著,自营和第三方GMV均实现了不错增长。

随着平台规模超越行业增速稳步扩张,京东各品类盈利能力也在随之不断增强。本季度,京东毛利额达成12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达到16.1%(去年同期为14.4%),成为季度盈利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意味着,京东有效调配了自身平台资源,大力发挥了各业务线的协同作用,为未来业务的持续稳定扩张赢取了更多让利各方的空间。

盈利大爆发,第三方商家遭压制

京东,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零售商,长期以来遭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质疑,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规模扩张迅速却迟迟不能赚钱。这是压在京东和刘强东心头的一块大石,虽然,市场也相信京东早晚有一天能赚钱,但是,在你实现赚钱目标之前,市场可没那么多耐心。

京东2017年可谓大动作不断,从Q1财报来看,带给京东的影响是正面的。这下,不仅“京东无法盈利”的说法不攻自破,更展现出了京东强劲的盈利爆发力。

根据京东高管解读财报,一季度利润高的原因是“促销活动少”。京东首席财务官黄宣德表示对今年接下来几个季度公司的利润预期应该保持谨慎。黄宣德表示,第一季度京东的促销活动相对比较少,而且接下来京东将进行战略性项目,将影响利润率。

从这次财报来看,除了长期坚持的自营电商外,京东的开放式生态布局已经小有规模。

本季度,京东加速引入国际知名品牌,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日前,沃尔玛与京东的合作再次深化,继山姆店合作之后,将旗下英国著名超市品牌ASDA以全球购官方旗舰店的形式正式引入中国。京东全球购还与拜耳(Bayer), Inferno和丝塔芙(Cetaphil)等多家全球顶级品牌合作。国际知名药妆品牌雅漾官方旗舰店也在本季度正式入驻京东自营平台,国际知名奢侈品公司Giorgio Armani S.p.A旗下EA7 Emporio Armani、Armani Jeans及Emporio Armani内衣系列也分别成立了京东自营旗舰店。这些品牌将享受京东的当日达和次日达配送服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京东第三方业务增速稳步放缓,2017年第一季度第三方业务增速猛降,使人不得不问——京东是否刻意压制第三方商家发展?

要知道,曾经京东还是“亏损王 ”的时候,还是靠第三方业务撑起的半壁江山。按照《京东2017年度开放平台各类目资费一览表》,京东每月平均收取厂商1000元。一个季度为3000 元,按照京东说的12万签约客户,仅平台费京东每季度就能收3.6亿。

贡献了3.6亿纯利润的第三方商家,增速上却遭到压制,这背后何种原因不得而知。但据猜测,京东第三方平台交易屡屡出现问题,可能是让京东第三方平台发展速度不断下滑的原因。

比如近一段时间,京东全球购平台上接二连三地查出大量假名牌。根据媒体报道,作为第三方平台的京东全球购COACH top10所属店铺均被查处。这导致不少用户不敢在京东第三方平台上消费,同时也让京东在发展第三方平时不敢放开手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京东的自营与第三方存在一定的矛盾点,包括资源上能否一视同仁也同样不得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第三方自然流失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京东提高了第三方的入驻门槛。

另外,第一季度实现盈利也意味着京东的基础设施能力已经完善甚至产生了溢出效应,开始为社会整体提供价值。

最近,京东除了剥离京东金融之外,也在四月宣布正式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去年京东物流全面对外开放,当年外部收入就取得了高速增长,仓配一体的外单单量增长高达近200%,包括李宁、蒙牛、青岛啤酒在内的众多知名品牌商均选择了与京东物流合作,接下来开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再扯远一点,京东的远期目标就是力争做国内物流领域的整合者,通过掌握全国物流数据,通过智能化的手段达到优化全国物流效率的目的,听上去和菜鸟的定位相似。

此外,京东最近也提高了免运费服务的标准,推出了类似亚马逊的Prime免运费功能,增加了增值的物流服务,这也能看出京东的物流服务正在逐渐从单纯的投入项目逐渐往盈利的方向过渡。

不过,京东物流子集团的挑战依然艰巨,饭还得一口一口吃。

京东物流的口碑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京东遍布全国各地的庞大的分布式仓储网络,实现商品最大程度的接近用户,也就是说,京东物流开放后,除非商家使用京东的仓储,将商品放在京东仓,才会有明显的快的体验,如果客户不使用京东仓储,那么体验上和三通一达不会有本质区别。

同理,猫超为什么在北上广也能实现当日达,根本上是因为使用了菜鸟在部分城市的仓库接近末端用户。这就涉及到如何去和商家、品牌商、制造商谈合作,要让客户把货从使用多年的仓库搬到京东上来,教育成本不会太低,换仓和换配送比起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编辑:曹柳萍)

相关阅读

京东要“下乡”“百万”目标能实现吗?

4月11日 | 智通财经

业绩见证拐点时刻 脸盲刘强东终于甩脱“亏损王”帽子

3月2日 | 梁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