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发布

692 9月2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要以重点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发展,聚焦“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形成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创意设计产业高地,力争在电竞领域形成世界级影响力。推动动漫、游戏、出版、绿色印刷、广告、会展等细分领域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原文如下:

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深化上海文化发展改革,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回顾

  “十三五”时期,上海市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进一步激活“源头”、做强“码头”,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不断彰显,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基本建成。

  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成立全国首批十家之一的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队伍建设成效和成果发布数量居全国前列。出版全国首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丛书》。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市委讲师团和基层宣讲团队开展宣讲3.8万余场,听众超500万人次。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国际影响日益增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居全国前列。

  主流舆论持续巩固壮大。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上海报业集团与东方网完成联合重组。澎湃新闻、东方头条等3家新媒体成为亿级平台,上观新闻、阿基米德等9家新媒体成为千万级平台。16家区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上海发布”稳居全国各省区市政务微信年榜第一。上海日报、第六声、一财全球等外宣媒体影响力有效提升,上海国际传播能力在亚洲主要城市的领先地位基本确立。

  城市精神品格有力弘扬。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质量实施“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选树邹碧华、钟扬、于漪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和航天长征六号团队等先进典型集体,建成147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文明城区数量居各直辖市首位,持续开展市民修身行动,推出“新七不”规范,垃圾分类成为上海新时尚。

  文艺创作生产活跃繁荣。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深入推进,“一团一策”实施成效明显。“五年百部精品创作工程”提前完成,首演、首秀、首发重镇地位逐步确立。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年均出品3部以上,影视精品年均出品数量较“十二五”期末增长132%。重大主题创作成效显著,电影《攀登者》、电视剧《大江大河》、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图书《布罗镇的邮递员》《战上海》等11部作品入选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社会反响良好。国家级出版奖项获得数量名列全国前茅,重大主题出版、专业学术出版继续保持全国优势地位。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面推进,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不断完善,全市常住人口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0.2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市、区、街镇三级投入保障和四级服务配送机制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管理社会化、专业化加快发展,全市90%以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委托各类社会主体参与运营。上海市民文化节成为市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大舞台,“文化上海云”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区域覆盖的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基本建成。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全市有4个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城市观光、休闲、度假功能加快夯实,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建成开放,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吴淞邮轮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大邮轮母港,中国首个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落户上海。

  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均衡。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历史博物馆、程十发美术馆、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等重要文化设施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等重大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浦西人民广场地区、浦东花木地区两大文化核心功能区基本形成。

  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日益凸显。政策措施更加完备,“上海文创50条”“电竞产业20条”等相继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核心产业更具优势,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建设成效显著,集聚7000余家影视企业,成为全国举办各类艺术博览会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城市之一。“演艺大世界”成为国内密度最高的剧场群,全国80%以上电竞企业在上海集聚。重大文化节展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盛会,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成为亚洲第一、世界三大数码互动娱乐展会之一。

  二、当前形势

  (一)机遇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看,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战略格局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低迷,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趋尖锐复杂。从国内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新发展阶段,正在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同时,国际国内新技术、新产品加速迭代,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这些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从上海看,“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全面落实,“四大功能”不断强化,“五个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人民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日益提升,为上海在更高水平上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对上海文化进一步增强改革动力、激发创新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文化需求,更好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魅力提出新的要求。

  对照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对标国际一流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水平,对应市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上海仍需进一步提升整体文化能级,提高文化影响力、引领力和标识度。文化体制改革难点痛点仍需进一步突破,文化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发展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与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仍需加强统筹部署。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有待增强,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有待更好培育发展。优秀文艺作品原创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反映上海题材的精品力作还不多,文艺创作高峰有待更好形成。文化人才队伍仍需进一步优化,新一代名家大师、领军人才依然紧缺,基层文化干部和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文化综合实力仍需进一步增强,重大文化节展赛事活动影响力有待提升,重大文化设施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尚需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有待持续增强。

  (二)发展优势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共生共荣,构建起“上海文化”的内涵基因和独特品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是上海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统与现代交融、本土与外来辉映、有序与灵动兼具、文明与活力并蓄,是上海特有的都市魅力。健全的文化设施、丰富的文化活动、充满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规范有序的文化治理体系,为上海文化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位居全球城市前列的经济总量、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为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迈向新阶段提供了优势条件。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上海发展大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动高质量文化发展、引领高品质文化生活、优化高水平文化供给、实现高效能文化治理为目标导向,以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前进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植根人民的初衷本源。牢牢把握人民城市的精神品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强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各领域。聚焦发展“五型经济”,大力培育文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推动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提质升级。深化“文化+”融合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新动能。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政府文化职能转变,优化文化单位治理结构,健全文化政策和法规体系,提升城市文化治理能力,营造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坚持开放包容,促进文化交流,展示城市形象,增进文化共识。

  ——坚持遵循超大城市发展规律。围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坚持系统谋划、总体设计,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协调文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鼓励文化资源联动、特色集聚、错位竞争,充分发挥文化凝心聚力作用,打造高质量文化建设的超大城市样本。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城市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市民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彰显都市文化精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城市文化特质更加凸显,加快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文化品牌标识度更加彰显。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持续用好用活,红色文化立心铸魂基石作用进一步夯实,海派文化开放包容窗口作用进一步凸显,江南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力擦亮“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品牌高地。

  ——城市精神品格更加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质量建设,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增强,向上、向善、向美力量持续凝聚,更好构筑人们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文化生活更加多彩。重大文化设施规划布局均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备,文化产品供给和文化活动质量持续提升,市民文化需求有效满足,市民文化参与度、满意度显著提高,文化引领品质生活,生发更强人文关怀、更暖民生温度,持续建好幸福人文之城。

  ——文化竞争力更加强劲。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提质增效,原创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领域数字化转型深度实施,文化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显著增强,文化市场体系日益健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文化市场主体更趋活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文化交流中心地位更加凸显。中外文化精品荟萃首发,重大文化节展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上海主场”文化交流平台持续升级,文化“码头”地位坚实稳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形象推广成效显著,文化“走出去”实力不断增强。

  四、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心骨和定盘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筑牢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示范高地。

  1.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高地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平台作用,着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园地、研究高地、传播基地,确保该中心建设水平稳居全国前列。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重要实践经验总结,组织开展系列课题研究。贯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市级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提高全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学院的整体水平,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支持计划。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市委讲师团、基层宣讲团队宣讲的核心内容。

专栏1深化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建设

  以建设全国一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为目标,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贯通性、凝练性、对策性和学理化、大众化、学科化、国际化研究阐释。坚持高效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在中央“三报一刊”发表的理论成果数量保持在全国前列。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等确定一批重点选题,通过高端理论研讨、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等,推出一批重要理论成果。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研究阐释,开展年度主题征文,出版研讨论文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人才队伍和研究基地建设,争取到“十四五”期末,形成一支由上海300位左右名师大家组成的骨干研究队伍和20家左右遍布上海主要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基地。

  2.推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重点构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库、上海社科大师文库、上海新型智库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四库”建设。持续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创新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关系国家和上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深化“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理论研究,推动举办“人民城市”论坛。着力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培养一批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学术领军人才。丰富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发布渠道,推动学术话语体系立体化传播,深入开展“礼赞上海社科大师”等系列宣传。深化海外中国学术中心、世界中国学论坛及海外分论坛、世界城市文化论坛等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增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国际影响力。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有效提升研究水平,培育建成一批市级重点智库。加强新型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智库外交、智库外宣。

  3.提高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引导水平。围绕国家战略全局和上海发展大局,聚焦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加强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创新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实现新闻传播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精准定位受众,创新表达方式,确立自身特色,推出反映时代风貌的宣传报道,提供优质信息内容和鲜明思想观点。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重点构建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相匹配的财经、科技、民生全媒体矩阵。形成以“上海发布”为龙头,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和垂直多元的传播主体矩阵体系。

  专栏2深化全媒体时代民生服务平台建设

  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将主流媒体发展与新时代群众工作相结合。建好全媒体时代“通联部”“群工部”,发展壮大通讯员、评论员、群众工作接待员队伍。支持主流媒体开辟聚焦民生话题、反映市民声音的栏目,深化解放日报《民声》专版、文汇报《读者:回应你的关切》专版、新民晚报《上海民声——人民建议征集专刊》、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联播节目《民生一网通》等栏目建设。构建全媒体信息发布渠道,及时、权威、准确回应社会关切。推动各媒体在新闻客户端开设专门频道,探索建立报网联动机制,形成贴近市民群众需求、反映市民心声的全媒体、多渠道、社交化民生服务产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形成连接党心和民心的平台。

  4.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实施“上海文艺再攀高峰工程”,以文学、电影、电视、舞台、美术、群文、网络文艺等七大文艺门类为重点,聚焦重大革命题材、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紧扣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改革开放45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节点,推出更多叫好叫座的“上海原创”文化精品,着力创作更多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的现实题材主旋律扛鼎之作,实现年均出品影视精品5部以上、舞台艺术精品剧目2部以上。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打造“一团一精品”,培育演艺新业态,促进区级国有文艺院团、民营文艺院团发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文艺作品评价体系,完善文艺创作扶持机制,继续实施文艺创作精品、优品、新品“三品”扶持计划,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美誉度的优秀作品。积极改善文艺创作生态环境,促进文化创作主体多元、要素集聚,加强对新文艺群体的引导团结。

  5.打造国内重点出版领域高峰。巩固并扩大出版领域国内领先优势,大力推进主题、古籍、科技三大出版“高峰”建设。重点做好主题出版规划和实施,培育推出一批在国内深具影响力的优秀主题出版物。整合古籍出版优质资源,推出一批具有重大文化传承价值的古籍出版工程,全力推进汇典古籍数字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辞海知识服务云平台和聚典数据开放平台开发应用。服务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助推顶尖学科科研成果出版传播,努力打造中国科技出版高峰。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

  深入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1.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国家安全和法治教育。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服务体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建设工程。创新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机制,开展“新时代上海楷模推荐选送活动”,培育和推荐更多上海先进典型入选“时代楷模”等国家级荣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相融合,深入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动市民修身行动常态化品牌化发展。完善上海信用体系,健全联合奖惩机制。深化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加强师德师风、优良校风建设。完善未成年人成长发展指数评估体系,推进各类未成年人实践教育平台内涵建设,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专栏3深化市民修身行动

  健全以市民修身行动基地市级示范点为引领,覆盖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文化活动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的市民修身实体阵地。发挥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功能,丰富内容供给。结合老旧小区综合修缮等,进一步把公共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擦亮“市民修身书单”“申城行走、人文修身”“市民修身行动年度展示季”“市民修身嘉年华”等品牌,扶持“思南读书会”“闵理讲堂”“上善讲堂”“书声”等各区特色项目。提高市民身心健康素质,围绕阅读修身、人文修身、科普修身、文化修身、体育修身等方面,引导市民群众修身律己、崇德明礼,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塑造和谐社会关系,形成与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相匹配的良好市民精神风貌。

  2.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三级阵地网络覆盖全面、功能定位明确、管理运作规范、区域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目标。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体系,打通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平台。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资源统筹协调、供需对接精准、组织运行流畅的“供单、点单、派单、接单、评单”五单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全市广大党员和基层群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与率和活跃度,培育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品牌项目和优秀团队。鼓励各级文明实践阵地从实际出发,通过委托社会组织管理运作、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外包、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运作等形式,探索社会化运作模式。

  3.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城市治理现代化和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完善创建工作测评体系。推动文明城区创建更加突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小区)创建更加突出基层基础、共建共享,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更加突出民生保障、社会责任,文明家庭创建更加突出家风建设、弘扬美德,文明校园创建更加突出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围绕“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建设,深化滨江文明示范带建设。深入开展“新七不”规范宣传实践活动,提升文明餐饮、文明交通、文明养宠、文明旅游等创建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创建成果长效化。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厉行节俭的社会风尚。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公筷公勺”等专项行动,协同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培养市民文明生活习惯。结合乡村振兴“三园”工程,深入开展乡村移风易俗。

  4.推动志愿服务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着力提升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精细化、供需对接精准化、服务质量专业化水平。深化“互联网+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探索与各大新媒体平台网络公益项目合作模式,积极培育凝聚互联网志愿力量。不断提升社区志愿服务体系能级,推动区和乡镇(街道)两级志愿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推进各级志愿者协会、市志愿者协会直属志愿服务总队和市级志愿者服务基地建设,完善志愿者嘉许激励办法。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大力弘扬具有上海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使志愿服务成为展示上海城市文明形象的金名片。

  (三)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彰显上海文化独特魅力

  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文化底蕴,创新文化传承手段,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以城市精神涵养提升城市品格,推动城市文化深耕厚植、成风化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1.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发挥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优势,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协同推进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探索实践。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建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设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法治化、规范化。打造“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推动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和出版物创作生产。构建完善红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强化主题引领,拓展宣传阵地,丰富宣传形式,形成一批立根铸魂、凝心聚力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品牌。

  专栏4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

  将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与学校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等相结合,与城市精细化管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改善、文化旅游建设相结合,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推动红色文化传播融入国民教育和市民生活。举办全国和市级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市民微电影节、百万青少年红色大寻访、“图说党的诞生地的故事”公益广告征集、红色电影之旅等主题活动,建设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每年出版《上海红色文化地图》,营造弘扬红色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把红色文化传承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党性教育各领域,在每年新录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中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将我市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纳入大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参观名录。以红色文化场馆为阵地,建立各级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团队,组织展陈讲解、故事讲述、知识竞赛等互动活动,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新抓手。依托上海旅游节发布上海红色旅游线路,举办上海市红色文化创意大赛,推动文化文物单位创意产品开发,加强对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政策支持。

  2.彰显海派文化特质。将城市历史积淀与未来发展定位紧密结合,诠释和丰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新时代内涵,推动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深入人心,转化为市民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文情怀和文化气质,提振和彰显奋进新征程、创造新奇迹的昂扬精气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夯实创新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挖掘重大历史事件题材,整理上海名人资源,创新展示载体形式,着重反映现当代上海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扶持一批以展示上海历史文化名人形象为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加强地方志编纂和开发利用。

  3.传承江南文化基因。健全江南文化保护体系,加强江南特色历史风貌保护。建设全国江南文化研究高地,培育江南文化研究专业机构,推动江南文化研究学术成果应用转化。深化区域合作,建好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高水平开展江南文化学术研究交流。参与做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等相关工作,推动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好青龙镇遗址考古、保护和利用工作。

  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善文物安全管理机制,编制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分类保护导则,重点保护好各级不可移动文物、优秀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等。支持技术研发创新,打造国际一流的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基地,确保重点文物保护合格率达到100%、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100%。鼓励发展合法民间文物收藏,深化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提升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水平。

  5.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坚持走活态传承、科技赋能、品牌塑造的非遗保护传承之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进一步推进“非遗进校园”示范点建设,试点培育非遗传承普及特色中小学校。推动上海大世界非遗内容建设,在全市培育一批“非遗在社区”示范点和示范项目。推动非遗合理利用,深化非遗旅游观光线路。发挥“我们的节日”品牌效应,丰富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形式。

  (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文化需求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更优化、服务品种更丰富、服务内容更精准、服务主体更多元、服务效能更显著,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文化需求。

  1.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统筹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继续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项目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放大重大品牌节展的惠民效应,鼓励支持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多样化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向五大新城倾斜、向远郊区倾斜、向特殊群体倾斜。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功能设置、运行管理、服务规范、队伍建设、绩效评估、技术保障等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2.充分释放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活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激发共建共治共享的动力。实施“全民美育行动”,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养。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机制、搭建平台,充分调动文化能人、文化团队和基层群众积极性。积极设立市民广泛参与的艺术节和音乐、体育比赛,鼓励在公园绿地、广场、景区景点、商场楼宇、交通站点、社区乡村等举办文化创意市集、文化嘉年华等。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

  3.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统筹考虑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实现标准化、均等化和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有机统一。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推出丰富多样、内容优质、效益双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源源不断的文化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工作,优化书香上海建设格局。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促进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交融创新,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内容,优化文化服务品质,促进文化消费升级。

  (五)优化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全方位营造城市人文气息

  坚持统筹协调、功能错位、优势互补,建成一批市、区两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保护一批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加一批城市文化景观,不断优化城市文化设施和文化空间布局,打造更多城市文化地标,营造更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

  1.完善“一轴、一带”文化设施布局。继续打造东西“一轴”(城市文化中轴)、南北“一带”(黄浦江文化创新带),提升苏州河沿岸地区文化功能,实现“东西延伸、南北推进”的文化设施空间格局。东西延伸朱家角—虹桥商务区—长风生态商务区—静安寺—人民广场—外滩—陆家嘴—花木地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浦东空港地区城市文化发展轴,向西延展至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向东延展至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南北推进黄浦江文化创新带,以宝山国际邮轮滨江文化带—杨浦工业遗存科创文创区—北外滩海派文化传承创新区—外滩历史风貌区—世博及前后滩文化演艺集聚区—徐汇西岸艺术传媒集聚区—闵行滨江科创时尚文旅区—奉贤滨江生态文化带为重点,打造以艺术、演艺、文创、旅游、休闲为重点,与黄浦江“世界会客厅”相匹配的文化创新发展带。延续和强化苏州河沿岸丰富多样的文化风貌特质,多元活化利用历史资源,强化各区段文化功能和特征形象,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地标。

  2.建设以重大文化设施为载体的文化活力中心。完成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宛平剧院、上海越剧艺术演艺传习中心、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上海文学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等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改造。选址建设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研究建设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新宫等文化设施。统筹谋划设施建设和后续运营,完善重大文化场馆管理运营机制,提升内涵、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在全市形成市区联动、形态多样、内容各异的文化活力中心,建设形成静安苏河湾滨水艺术走廊、徐汇西岸沿江演艺剧场群、长宁愚园艺术生活街区、普陀苏河之冠城市文化生活街区、虹口上实剧院、宝山上海长滩音乐厅、闵行上海考古体验博物馆(马桥文化遗址公园)、人文松江活动中心、嘉定孔子文化体验区、金山乐高主题乐园、青浦上海古文化走廊、奉贤九棵树文化生态创新空间、崇明花博会时尚文化展示区等文化设施和文化空间布局。

  3.强化五大新城文化品牌建设。立足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大新城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以文化品牌提升新城竞争力。挖掘新城独特的文化基因,深化嘉定新城汽车文化品牌、青浦新城江南水乡生态文化品牌、松江新城上海之根文化品牌、奉贤新城东方美谷文化品牌、南汇新城未来之城文化品牌建设,推动新城合理布局建设高水平文体设施。强化市、区协同,推动中心城区以艺术演艺、博物馆馆藏、公共文化、文旅活动等资源与新城共建合作联动机制,支持市级博物馆举办新城巡展,鼓励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开展新城巡演,推动市级重要文化节展赛事活动在新城设立分展场、分会场。引导各新城强化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支持新城打造“一城一品牌”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彰显各具特色的新城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4.打造多元城市文化景观。启动实施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改造、利用。加强对老城厢等历史文化风貌区和石库门、新式里弄等上海特色历史建筑保护,注重整体规划、成片成街坊保护,突出城乡整体风貌和特色文化要素保护。深化“建筑可阅读”项目,扩大历史保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广度深度。坚持保护与创新相结合,充分活化利用现有老厂房、老仓库等工业遗产,因地制宜改造为美术馆、博物馆、剧场、画廊、书店、文化创意园区等文化地标设施,将“工业锈带”打造成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生活秀带”,推动建设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鼓励商业载体引入小型剧院、现场演出场馆、画廊等文化设施。

  5.激发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活力。进一步提升现有文化场馆、文化设施的使用效能。丰富夜间经济文化内涵,鼓励博物馆、美术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夜间文化服务。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与提升计划”,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设施。支持对公共空间实施文化“微更新”改造,在“一江一河”沿岸、社区园区、商圈街区和绿地公园广场等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休闲运动元素,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新空间。

  (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

  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立足新发展格局,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项目,实施“文化+”“+文化”战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1.聚焦重点产业发展。以重点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发展,聚焦“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形成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创意设计产业高地,力争在电竞领域形成世界级影响力。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构建创新驱动、结构完整、特色鲜明、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推动动漫、游戏、出版、绿色印刷、广告、会展等细分领域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推进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形成社会文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创新高地。

  专栏5建设“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

  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

  打造“1+3+X”影视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上海科技影都成为影视后期制作能力、高科技制作能力突出的一流影视基地。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形成影视领域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发展优势,加强影视产业与科技领域深度融合,围绕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4K/8K超高清等关键技术,培育和发展新兴影视业态。加快电影创意、拍摄、制作、技术、人才向上海集聚,焕发中国电影发祥地新活力。

  推进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

  继续打造“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品牌,加快推进浦东外高桥、徐汇滨江艺术集聚区建设,支持艺术博览会发展,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艺术拍卖公司和艺术博览会,争取上海自贸试验区开放政策试点,激发朵云轩等本土艺术品交易品牌活力,大力发展艺术品电子商务,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

  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用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节展平台,实施“上海首演”“上海首展”“上海首秀”计划,加强“演艺大世界”核心功能承载区建设。鼓励商业综合体引进创新演艺项目,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新建、改建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驻场品牌,鼓励发展具有文化旅游特色的演艺产品,加快形成演艺产业集聚效应,力争到2025年实现年演出5万场次的目标。

  打造全球电竞之都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电竞赛事场馆,重点支持建设1-2个能够承办国际顶级电竞赛事、具有全球标识度的标志性专业场馆,做强全球电竞大会、上海电竞周等本土电竞赛事品牌,支持国际顶级电竞赛事落户,促进电竞比赛、交易、直播、培训发展,加快品牌建设和衍生品市场开发,提升电竞产业完整生态圈,力争使电竞产业成为上海一张新名片。

  形成网络文化产业高地

  着力扶持一批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直播等领域优势领军企业,鼓励全国知名网络文化企业落户并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技术研究院等机构,进一步提升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服务能级和集聚效应,深化建设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集聚带。加快网络文学IP开发与授权,推动优质网络文学作品向影视剧、游戏、动漫、图书等文化内容产业转化,推动网络文学走向世界。支持优秀健康原创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演出、网络表演等在沪制作发行。

  形成创意设计产业高地

深化推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设计产业高地。聚集创意设计产业资源,筹办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推出前沿设计创新大奖。推动市级设计中心创建,开展“上海设计100+”遴选。依托社会力量,建设创意设计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行业创新中心、产业链设计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各类主体广泛参与的创意设计生态圈。

  2.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建立文化跨界融合发展协调推进机制,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力争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科技创新活跃、场景应用深入的产业领域之一。深化文化商业体育旅游多元融合,推动“文商体旅+在线新经济、虚拟现实场景体验、生活消费”等模式创新,形成特色产业。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企业转型发展,通过技术更新、模式转换、业态升级,焕发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3.构建多层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实施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对列入计划的领军企业开展“一对一”专项服务,在主要细分行业各培育2-3家处于全国领先位置的“头部”文化创意企业。支持“腰部”文化创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一批文化创意“小巨人”企业。支持小微文化创意企业发展,通过多元多样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发挥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等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中小微文化创意企业扶持力度。强化市级文化创意示范园区(楼宇、空间)标准建设,继续推进文化创意园区管理运营向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各级各类行业组织健全机构、规范运作、丰富内涵、提升服务。力争形成“头部”企业带动、“腰部”企业支撑、小微企业创新,活力迸发、内生互补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4.提升版权产业服务能力。围绕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等国家战略部署,支持浦东新区建设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开展版权服务创新,探索版权工作赋能浦东新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路径。支持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长三角音乐版权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授权机制。加快上海版权工作站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布局,推动版权战略更好地融入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创意设计、影视制作、网络出版、演艺娱乐等领域的国家级、市级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

  5.优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对文化创意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完善行政管理容错机制,优化文化创意领域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文化创意领域减税降费政策。健全“补、贷、投、保、担”联动机制,推动在全市设立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工作站,鼓励有条件的各类资本创设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文化创意领域担保、小贷公司建立快速服务机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创新金融服务。激发创新活力、保护创新成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

  (七)深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

  以实施国家战略为牵引,充分发挥国际化发展优势,深化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增强文化要素资源配置能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提升区域文化资源配置能力。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主动对接、积极协同、率先作为、互利共享,建立健全文化领域一体化推进机制,高效整合区域内文化要素资源。主动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通文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提升文化产品供给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适配性。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富含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

  专栏6全方位推动长三角文化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拓展长三角文化领域合作的深度广度,联动长三角文化资源互通共享。深化长三角全国文明城市(区)创建、企业文化建设、志愿服务、学校少年宫合作机制,提升全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深化长三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强化高效协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逐步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强化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和文学发展联盟功能,加强国有文艺院团和演艺集团跨区域合作,推动成熟演艺场馆营运经验在区域内推广复制。强化产业协同发展,发挥长三角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作用,用好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围绕红色文化、江南文化等主题,开发一系列跨省市的中短程旅游线路和新产品,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建设长三角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

  2.提高对外文化开放合作水平。把握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要机遇,试点推动文物艺术品等文化领域更高水平有序开放,争取更多国家重点文化建设项目、重大文化改革举措在浦东先行先试,吸引跨国文化公司总部落户。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为契机,推进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和旅游扩大开放。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国内外文化产品、文化资本、文化人才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强化文化领域国际化服务能力,提高国际文化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徐汇)、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服务能级,力争建设新一批国家级文化贸易基地、市级文化贸易示范基地。培育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支持我市文化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打造文化桥头堡,在文化设施、非遗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合作交流,进一步丰富文化交流合作内容。

  3.提升文化节展赛事国际影响力。形成多领域、多维度、多层级重要品牌节展赛事活动“主场外交”矩阵,更好向世界传递“上海声音”。大力提升我市国家级展会能级和水平,办好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旅游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和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上海马拉松、世界赛艇锦标赛、亚足联亚洲杯、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MXGP)中国上海站等重大赛事活动,创新运营机制、提高运营水平、扩大国际影响,力争形成一批具有风向标作用的全球标杆性活动。继续办好重要文化展览展示活动,推动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上海书展、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上海时装周、上海国际广告节、上海科技节等提升成果展示和交易服务功能。引进培育更多与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功能相匹配的顶级节展赛事活动,支持海内外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上海首发、首演、首映、首展,探索在音乐、戏剧等领域引进世界顶级赛事或在上海设立奖项,继续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节事、展会自主品牌。

  4.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上海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观,构建针对性强、富有成效的国际传播工作机制,提升上海国际传播能级和国际影响力。充分挖掘和用好各类民间资源,鼓励和支持各类民间主体参与对外传播。建好外宣全媒体矩阵,加大聚合传播力度。利用好部市共建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平台,开展有影响力的文旅对外交流和宣传推广活动。发挥“感知上海”平台作用,引导外媒更加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及上海发展。大力推动全市“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推介优秀中华文化、上海文化品牌。更好提炼体现独特内涵的上海城市形象视觉符号体系,支持鼓励全市各方面使用上海城市形象对外推广标识、标语。实施精准传播工程,开展“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广活动。建设上海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展示上海城市形象IP。推进“城市背景板”工程,通过重大国际赛事、会展、节庆、论坛等平台,推动上海城市形象立体传播。用好“欢乐春节”“世界城市日”等国家及我市重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平台,提升上海城市形象和美誉度。

  (八)聚焦数字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把握数字化发展先机,整体推进城市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快重点领域融入数字化进程,完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数字生活新风尚促进文化消费升级,加快文化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1.深化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将现代数字技术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度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重点工程建设,高效建好“文化上海云”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平台。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计划”,打造“有声图书馆”等智慧服务新空间。推动全市文化场馆逐步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展示,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线上阅读功能,强化移动数字阅读服务。打通各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打造数字公共文化资源库群,完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精准供给体系。

  2.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创造力。实施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战略,以数字新动能主导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聚焦影视、演艺、艺术品等传统领域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电竞游戏、直播经济、网络文学、在线旅游、数字文博等数字文化领域发展,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品牌。推动国际数字广告之都建设,加快形成数字广告服务和技术的上海标准。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集成应用和创新。推动数字文化企业参与虚拟现实、交互娱乐、智慧旅游等新兴领域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研究制定,率先形成一批数字文化产业标准体系。

  3.提升数字文化消费水平。深化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动数字文化消费新业态发展。发挥在线平台整合引领作用,鼓励数字订阅、内容付费、高端定制等文化消费新模式探索发展。引导和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加快文化消费线上线下互相融合,推动线上平台开展在线文化内容观赏体验消费,联动线下文商旅业态,提升文化消费服务内容。推动文化创意企业提升优势产品线上营销、全网推广能力。做大数字文化重点领域跨境贸易规模,加快数字文化服务品牌“走出去”步伐。加强数字文化信息服务供给,强化文化消费大数据分析运用,促进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

  4.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上海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打造文化内容和数据生产、交换、传播、消费等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实施“智慧广电”战略,推进广电5G网络规模部署与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提升。夯实上海数智文旅信息基础设施,深化上海市智慧景区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建立景区、文旅场馆的智能物联网络。推动APP、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领域数字经济生产要素。主动对接新基建,鼓励文化企业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文化领域发展水平。加强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强化“新闻+政务+服务”功能,科学构建区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影响力评价体系,到2025年各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传播矩阵基本实现本区域常住人口全覆盖。

  专栏7推动上海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统筹推进上海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文化大数据生产制作消费产业链,实现文化大数据产业在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好基础。完成上海本地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建设,推进数据标准建立。建设上海市级文化云平台和连接至上海各文化机构、文化体验园(馆)等场所的市级文化专网。打造文化内容和数据生产、交换、传播、消费等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九)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提升文化大都市吸引力

  围绕建设“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目标,打响上海旅游品牌,城旅一体、主客共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高原”,以引领性重大项目、名片性重大活动、功能性重大平台构筑旅游发展“高峰”,以全力增加旅游总收入实现旅游贡献“倍增”。

  1.提升市民游客获得感。提升旅游供给品质,引导供给、创造需求,推出更多首演、首秀、首展、首创旅游新品。打造都市旅游目的地主题精品,建设国际和民族品牌云集的旅游时尚消费区、动静相宜的康养旅游度假区、寓教于乐的科技研学旅游区、文化特色鲜明的村镇休闲区、品质服务与优质生态相得益彰的滨水游憩区、底蕴深厚的夜上海体验区。依托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建设更加智能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更加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更加完善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更加亲和的旅游便民惠民体系。强化城市旅游交通、导览、服务末梢功能,搭建志愿讲解服务、文明旅游宣传、旅游建议征询和旅游就业创业平台。

  2.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优势,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空间融合、业态融合、服务融合。打造“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旅游集群,持续建设好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5A级旅游景区,建设中国红色旅游地标,提升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水平。打造以“建筑可阅读”为标志的海派文化旅游集群,全面开启“建筑可阅读”数字化转型新时代,增加沉浸式体验等新型展陈手段,活化文化遗产,深化内容创新,开发展现国际大都市魅力的海派文旅IP。打造以水乡古镇为核心的江南文化旅游集群,依托传统民居建筑、特色风貌街巷、江南古典园林以及水系、河道,建设江南文化生活美学旅游体验区。打造充满动感的品牌节展赛会旅游集群,整合文化、体育、旅游节展赛会和中国传统节庆活动资源,激发公共空间旅游活力,营造浓郁城市旅游氛围。建设充满活力的演艺创意文化旅游集群,依托现有演艺场所和演出空间,设计推出品牌化演艺产品,引进培育更多旅游驻场秀,培育旅游演艺集聚区。依托科技赋能,打造一批“在线城市会客厅”,策划云上文化旅游节展赛会。

  3.优化城市旅游新空间。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中心城区打造都市旅游高品质全域型核心引领区,文旅赋能新城打造都市旅游目的地新节点,借力南北转型培育沿江沿湾旅游发展新动能,多旅融合促进崇明打造国际生态文化示范区和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岛。聚力打造黄浦江“世界会客厅”,建设苏州河“城市文化生活休闲带”。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文旅消费中心节点地位。打造若干个千万级流量旅游入口,建设好金山滨海、临港滴水湖、吴淞邮轮旅游度假区,完善东平、淀山湖等旅游度假区功能。做实家门口服务,为市民游客打造品质化“微旅游”空间体系、便捷化“微服务”惠民体系、志愿型“微平台”参与体系,以“微旅游、慢生活”为主题,依托社区生活圈、商务街区、公共文化设施等,培育一批市民“家门口好去处”。

  4.强化旅游枢纽门户功能。建设国际旅游重要门户,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旅游交流合作,积极拓展和延伸“一带一路”邮轮航线,支持旅游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设立旅游分部、跨境平台。完善语言、支付、信息、设施等“旅游无障碍”服务体系,借助机场、码头、车站和在线旅游平台,全面提升城市旅游“第一印象”。建设国内旅游集散枢纽,建立跨区域旅游发展联盟,构建服务全国旅游咨询服务平台,依托交通网络推出高铁游线、航空游线、房车游线、自驾游线等多种旅游线路,打造辐射全国的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邮轮母港,打造全球邮轮企业总部基地,完善金融、保险、免税购物等邮轮旅游配套服务,支持邮轮企业拓展国际航线、丰富邮轮航线产品。

  (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提升城市文化治理能力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文化机构职能转变,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文化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形成新时代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文化治理新格局。

  1.提升文化行政服务能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优化文化行政审批制度,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入推进文化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红名单、警示名单和黑名单制度。提高文化市场监管信息化水平,依托事中事后监管综合平台,形成以分类监管为特色、服务与监管相结合的闭环监管工作机制,强化文化治理“一网统管”能力。探索将文化营商环境社会评价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做深做实“店小二”服务。

  2.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手段相结合,网信、公安、通信管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协调、高效处置的网络治理格局,实现多主体、多手段、多部门协同治网总目标。强化线上线下联动,落实互联网属地化管理责任。落实互联网信息服务分类管理,督促企业、媒体、个人切实履行网络社会责任,大兴文明办网之风,推进互联网企业党建和网络社会组织建设。建立网络诚信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发挥网络举报监督作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引导网络传播新形式,提升网上正面发声水平,培育发扬积极向上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3.提高文化治理法治化水平。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维护文化市场秩序的文化市场执法体系。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执法队伍。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有害出版物。探索建立有利于提高国有公共文化机构运行效益的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

  4.推动多元社会主体协同治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形成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文化治理格局,实现科学治理、民主治理、依法治理。发挥文化类社会组织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行业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成立文化类社会组织。完善文化类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准入、培育、监管等制度,激发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鼓励群众依法组建基层文化团队,引导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更深层次参与城市文化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工作格局。统筹安排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优先支持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积极支持基层文化建设。加强部门协同,有效落实支持文化建设的投入保障、规划布局、财税扶持、人才服务、金融配套、科技支撑等重点任务,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合作联动。深化部市合作机制,支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国家级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争取文化改革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试。加强市、区联动,市级层面把握好全市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加强宏观资源配置、空间规划布局、政策环境优化和基础条件配备;区级层面按照全市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部署,结合本区实际,做好国家、市级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建设任务的落地和配套,推动区级文化事业产业科学规划、错位竞争、繁荣发展。

  (三)加强法治保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大力推进上海文化法治建设,逐步建立更加完备的地方文化立法体系,完善全民阅读、公益广告等公共文化领域立法,保障博物馆、美术馆、出版物发行、文物保护等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健全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促进文化产品生产、交易、传播和国际市场开拓。规范网络文化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网络社会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定我市研学旅游服务规范要求等新业态服务标准,规范相关产业发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需求,树立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人才观和引才观。结合国家及我市重点人才项目及引才计划,选拔集聚一批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创意领域高层次文化人才,加快形成人才高峰效应。完善人才褒奖制度,办好各类优秀文化人才评选表彰,树立城市文化人才标杆。加大青年人才培育力度,深入实施“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文教结合工程”“新闻人才千人计划”等,组织开展出版新人、社科新人评选,从各领域选拔一批专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好的青年人才重点扶持、跟踪培养。优化职称评审、技能认定等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品德、能力、业绩、贡献、市场认可的综合考评,为人才引进、培养、资助、使用提供标准。做好文化人才联系服务,加强对文化新组织、新领域、新业态人才的团结引领。加大干部人才培训力度,组织实施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专题培训。探索创新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度机制,夯实基层文化人才基础。加强满足国际化需求的文化领域专业人才、团队建设。

  附件: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主要指标


本文选编自“上海市政府官网”;智通财经编辑:徐文强。

相关阅读

上海市:进一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8月23日 | 熊虓

上海市教委等三部门: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8月23日 | 智通编选

上海印发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优化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8月13日 | 智通编选

崔东树:预计新能源补贴推动2021年汽车销量达180万,同比增5成

1月1日 | 崔东树

中信证券:2021-2035年规划印发,新能源汽车进入“新阶段”,推荐比亚迪股份(01211)等

11月3日 | 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