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幅达16.9%,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处在世界前列

617 7月27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7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下午2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提到,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6.9%,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了6%。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处在世界前列,取得了一批以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干细胞为代表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达到712.93万人,是2015年的1.3倍。每万名就业人中就有研发人员62人年。

关于企业创新,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研发经费已占全国总额的76.4%,是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合同及成交额占全国总额的91.5%,是技术输出的主体。涌现出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均突破20万家。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3450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合同近42万项,合同金额达到940亿元。

关于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我国动员全国科技系统,围绕贫困地区乡村特色产业累计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76万项,投入资金200多亿元,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建立了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建设了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万余项。

以下为会议文字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的结果。

从今天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举办主题新闻发布会,请有关部门、有关机构负责人出席,介绍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所作的工作,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

今天,我们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先生和他的同事出席第一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和王志刚部长一起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先生,高新技术司司长陈家昌先生,农村科技司司长兰玉杰先生,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先生。

下面,我们先请王志刚部长介绍情况。

科技部部长 王志刚: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科技工作的高度关注、理解和大力支持。借今天这个机会,就科技创新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关情况与大家进行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幅跃升,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我国科技事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每到国家发展的关键历史时刻,党中央都对科技创新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的春天”,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实践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有力支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建设,有力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战略利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王志刚:

我们坚持“四个面向”战略方向,把提升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增添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作为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创新活动全链条布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体系化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各类重大创新基地平台协同布局。科技创新中心、自创区、高新区、创新型省市等区域创新高地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

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把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科技扶贫、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取得重要成果,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东中西部科技合作和结对创新带动欠发达地区加快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我们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把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就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科技创新生态明显改善,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政策法律环境更加优化,科技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不断迸发,全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

王志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进程中,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书写了恢弘壮丽的创新篇章。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支撑,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统筹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全方位深化科技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下面,很高兴回答媒体朋友们的提问。谢谢各位。

陈文俊:

谢谢王部长。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总台央视记者:

刚才志刚部长提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请问,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和能力有什么新的进展和新变化?谢谢。

王志刚:

谢谢央视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刚才讲科技取得一系列成就,支撑小康社会发展,实际上,做任何事情,能力是因,成就是果,有了能力水平的提升,才能有科技的大发展,进而有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加速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涌现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有力支撑引领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这几方面来看:

一是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们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6.9%,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了6%。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处在世界前列,取得了一批以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干细胞为代表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二是科技的战略前沿突破能力大幅跃升。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中国航天员首次进驻自己的空间站,“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天鲲号”首航成功。

三是科技的体系化建设能力大幅提升。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散裂中子源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为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支撑。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达到712.93万人,是2015年的1.3倍。每万名就业人中就有研发人员62人年。

四是研发主体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研发经费已占全国总额的76.4%,是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合同及成交额占全国总额的91.5%,是技术输出的主体。涌现出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均突破20万家。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3450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合同近42万项,合同金额达到940亿元。

五是科技的开放合作能力大幅提升。政府间科技合作稳步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计划。围绕可持续发展设立联合研发计划和创新基金,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研究,深度参与一批国际大科学工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效明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前沿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基金项目向港澳开放。

刚才介绍的科技创新五大能力,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创新文化,打赢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疫情防控攻坚战等重大任务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能力的提升,难以想象我们很快就明确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很快就研制出了检测试剂,很快就拿出了我们国产的高水平疫苗。这都是多年的科技积累在紧急时刻的成果体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关键支撑,这是科技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成功实践。立足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丰沛的物质条件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将为下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也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现在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想问的是,在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的情况下,科技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谢谢。

王志刚:

谢谢经济日报的记者,你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个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是一个带有基础性的问题。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们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对于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统筹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二是对于发展不充分问题,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需要找到自身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实现更加充分的高质量发展。所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补上我们发展中的一些短板。在这方面,科技创新具有独特优势,能发挥长期的、底层的和关键的作用。

在解决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方面,我们通过部省会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协调部门、优势地方及科研单位加强与西部地区的科技合作。我们积极引导东部地区与甘肃、新疆、宁夏、贵州、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的高新区结对共建,如上海张江与甘肃兰白合作,为甘肃引进上海科技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1800多人。还比如,我们都知道贵州大数据,贵州大数据实际上是科技部在中间做引导支持,把贵州和北京中关村联系起来,我们到贵州调研大数据产业,知道它叫“北京中关村贵州大数据基地”,这实际上起到了“无中生有”的作用,也是科技能解决“变不可能为可能、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变未知为已知”的问题。这就是科技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关键核心作用所在。

王志刚:

在贵州大数据方面,带动就业有30万人以上,实现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作用。另外,我们支持西藏联合一些企业成功培育了青稞新品种38个,推广青稞新品种百万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3.2亿元。我们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做法。在西藏,我们知道牦牛、青稞是重点,当然还有生态环境。我们组织了第二次青藏科考,这是中央的决定,支持西藏在生态功能区保护以及在青稞、牦牛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助力优势产业发展。另外,我们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支宁、入滇、兴蒙,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疆、西藏、青海等九省区研发经费年均增长达到13.3%,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达到29.4%,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1.2%。这主要是欠发达地区,我们和发达地区一起来支持科技创新,从而带动区域发展。

在引导有优势的地区创新发展方面,积极推动区域创新高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区域率先实现创新驱动。我们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积极发挥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9家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区内,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总投入的50%,创造的GDP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2%,人均劳动生产力是全社会的3倍,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2/3。积极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和孵化器载体对创新创业的集聚放大作用。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3784万个就业岗位,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创业就业的科技人员达到480万人,当年带动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51.6万人,吸引更多优秀人员投身科技事业。另外,科技部去年启动了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提供科研助理岗位16.7万人,挖掘创业孵化机构、创业企业1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参与大学生超过了230万。

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中央部署,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二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区域创新的增长极。三是健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机制,落实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更加体系化、制度化的政策举措,推动东西部科技合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的科技贡献。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提到科技,大家都会联想到卫星上天、人工智能等高精尖技术,感觉离群众的生活比较远。请问高新技术在支撑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谢谢。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 陈家昌:

非常感谢您这个问题,让我有机会说一说。其实科技就在我们大家身边,它绝对不是象牙塔里的东西,百姓的生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科技。比如说行,现在大家都在绿色高效出行,近距离的路程我们怕路上堵,骑个共享单车,APP一扫,马上就知道附近哪有,有几辆,都能扫出来。停车的时候有一个区域,停在这儿能锁上,停在别的地方锁不上,这既方便了老百姓也规范了停车秩序。这背后是通信、导航等高新技术的支撑带来的便利。

再比如,现在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大家前几年还想到“里程焦虑”问题,汽车平均100公里左右就要充电,充电时间很长,现在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00至500公里,甚至更高。这背后也是科技支撑。我们电池技术进步非常显著,在提高里程的情况下,安全性没有降低,还在不断提高。过去五年,电池比能量提高了20%,成本下降了20%。

乘坐高铁已经成为出行常态,从北京到上海4个多小时就到了,“朝发夕还”,这背后其实有着大量科技人员的心血。高铁的头型都是通过空气动力学计算出来的,在攻克高铁关键技术方面,有中车集团、中科院、高校等大兵团在作战,背后还有像大功率的牵引系统,都是在用技术支撑着我们老百姓的便利。

另外,大家生活里,比如移动支付、人脸识别,这些东西老百姓每天都碰到,这背后都是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在发挥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大家现在网购很方便,上班回到家缺什么东西,通过网购很快就送到了,这些都包括了很多科技。

再说科技发展。比如我们的数据、算法、算力都在支撑现在的日常生活。我国的算力发展很快,大家都知道天气预报,我们早上看下不下雨,或者后天、大后天,一个礼拜之后怎么样,现在都精确到小时,区域范围可以精确到公里范围,这背后都是通过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来支撑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

举这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而科技的每一份进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长期的奋斗,不光是这五年,甚至有的技术,像高铁需要几个五年持续累积,才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展望未来,我们的高新技术还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比如自动驾驶技术,比如将来的清洁能源技术,氢能技术,这都是科技部面向未来可能要布局的一些技术。谢谢,我就简单回答这些。

科技日报记者:

刚才王部长特别提到了基础研究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我们都知道,基础研究决定着国家创新的底蕴和后劲。请问,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如何?强化基础研究下一步还有什么考虑和部署?谢谢。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 许倞:

谢谢您的提问。确实,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这一点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2018年专门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以及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像刚才志刚部长提到的,2019年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已经超过了6%。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围绕着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等紧迫需要,强化了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任务系统部署。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大大提升,国际影响力也大幅提升。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在学科发展方面呈现了良好态势。我国成为全球高质量科技论文第二大贡献国。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技术、数学、物理学等12个学科,我们高水平学术论文被引次数进入世界前两位。

第二,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9.2万人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数不断增长,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二。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国的科学家屡获国际各种重要科技奖项,比如“克利夫兰奖”“庞蒂科夫奖”等等,在量子通信、物理学等重要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第三,我国的科研基地与条件平台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持续推进建设了五百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了十三个国家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优化调整形成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9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这些科研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国家科学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也看到,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源等一些大科学装置都投入了使用。

第四,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在量子信息、纳米科学、催化科学、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生命健康等关键技术领域,也就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领域,我们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为国家发展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面向未来,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强化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加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一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为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要强化需求牵引和应用带动,注重凝练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引导更多的科学家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政府层面,完善布局、深化改革,加强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倾斜支持,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支持薄弱学科和冷门学科。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的评价和管理方式,营造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鼓励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勇闯创新“无人区”。谢谢。

新京报记者:

刚才王部长说到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我的问题是,如何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谢谢。

王志刚:

这个问题请我们科技部高新司司长陈家昌回答。

陈家昌:

非常感谢你提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大家也都在关注。企业应该说是市场主体,是经济的细胞。强化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一个核心任务。多年来,科技部一直积极支持这方面工作,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在政策方面,我们积极从政策上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比如,我们支持科研的加计扣除政策,科技部和相关部门对这项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据统计,去年这一政策,给企业的鼓励减免税额达3500亿元,对企业创新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是从政策、机制方面的支持。

另外,科技部还抓了主体培育,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直在蓬勃发展。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27.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22.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2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高新技术企业总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51.3万亿元,这是很大的量。另外,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科技部积极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无论是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包括融资各方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服务。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我们很多企业,特别是领军企业,实际上已经进入“无人区”了,有些企业已经开展一些应用基础性的研究,所以在这方面的创新动力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同时也看到,有些企业创新动力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改进。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合机制研究。下一步,一方面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研究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这是在机制上,在政策上加以鼓励。特别是以领军企业为主体,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把上下游贯通起来。另一方面,在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继续发力,继续推动我们科技型企业发展。特别是创新创业,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都建立了非常好的支撑体系,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再就是建立高新技术平台,包括技术创新中心,促进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企业的产品。此外,在政策保障上深化改革,从科技金融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关于政策落地的问题,还要精准支持。一方面把现有支持企业创新的一些政策更好地落地,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出现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比方说他们已经迈入了基础研究或者关键技术核心攻关非常有动力的阶段的时候,一些新的手段要跟上,及时研究制定一些新的政策。

最后我想说,企业成为主体,特别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两者结合起来,也就是志刚部长刚才说的“双轮驱动”。总之,我们希望在企业创新方面,特别是领军企业要对一些产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方面企业也是大有可为的。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王志刚:

我稍微补充一下,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首先,技术创新主体到底是哪方面成为主体?可能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推进。第一个是决策,到底哪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应该成为主体,企业要有充分的话语权,甚至有选择权、决策权。第二个是投入要成为主体,企业在加大科技投入方面要成为主体。第三个是在一些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上要成为主体。第四个是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要成为主体。

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话,这个企业指的是什么?应该说,创新不问出身,不管是国有、民营、大中小企业,包括微型企业和初创型企业,以及企业之前一些雏形、公司的雏形,都应该是我们支持和服务的。所以我们要有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我们特别关注的,一是科技人员,包括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大学生。二是科技的一些成果。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产品。四是成立科技型企业,这就和创新创业结合起来了。还要特别关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它们具有生命力,也具有活力,并且潜力无穷。

作为政府部门,科技部主要做的是营造良好的有利于企业出生、成长、发展、壮大的一个法律、政策、服务环境,真正使他们在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方面感觉到是得到公平待遇的。总的来讲,企业既是今天市场的主体,也是整个经济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所以企业技术创新这篇文章必须做好。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请问,近年来科技创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下一步,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王志刚:

这个问题请我们农村科技司兰玉杰先生回答。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 兰玉杰:

你的提问包括三个问题。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科技创新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藏粮于地方面,主要是通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国家科技项目,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效耕作面积上作文章。主要是四个点:一是把我们黑土地等优质土地保护利用起来,二是把可利用的盐碱地改造出来,三是把红黄壤等中低产田地力提升起来,四是发展立体农业和海洋农业,向空间要土地,向海洋要食物。经过多年的努力,改造了盐碱地580余万亩,黄河三角洲超过10万亩的盐碱地变为了“吨粮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示范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超过1亿亩。在藏粮于技方面,主要是通过实施“七大农作物育种”国家科技项目,突破了玉米单倍体育种等新技术,创制了系列新品种,比如说鲁原502等小麦新品种,还比如研制了智能高效的稻麦联合收割机等新装备。通过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等科技成果的供给,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强支撑。

第二个问题,关于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建立完善了部际协调机制,东西协作机制如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支宁、入滇、兴蒙等,还有部省市县“四级联动”工作机制,点面结合,我们非常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精准脱贫之路,充分展示了科技扶贫贵在精准、重在产业、根在创新、要在合唱的特色。

下面,我具体谈谈“点面结合”。一是在点上着力。科技部五个定点扶贫县中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习近平总书记点赞柞水县“小木耳大产业”。科技部支持柞水县打造科技扶贫“333”新模式,第一个“3”,就是建立木耳技术研发中心、木耳大数据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三个创新平台;第二个“3”,就是建立30个木耳示范基地,带动300个专业合作社;第三个“3”,就是实现木耳产业年产值近3亿元,将全县60%的贫困户吸纳在木耳产业链条上,充分体现了“凡是脱贫致富,必有科技要素”。也就是说,通过科技的力量,使乡村特色产业包含了更多的科技含量、更大的就业容量和更好的生态质量,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农民收入、实实在在的产业贡献和实实在在的社会财富。

二是在面上推动。我们动员全国科技系统,围绕贫困地区乡村特色产业累计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76万项,投入资金200多亿元,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建立了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建设了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万余项,涌现出以科技特派员李玉、赵亚夫为代表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下一步科技如何支撑乡村振兴发展。大家都知道,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进步,乡村振兴的过程就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科技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两大战略,就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具体说就是“五个一批”——部署一批引领性国家科技项目、强化一批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企业、组织一批科技人才上山下乡、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充分体现“凡是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谢谢。

新华社记者: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科技的硬核力量表现非常抢眼。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科技创新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等民生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下一步还有哪些规划?谢谢。

王志刚:

下面请我们的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先生回答。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 吴远彬:

谢谢你的提问。“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科技工作中,始终将民生科技摆在突出位置。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卫生与健康、中医药、医疗器械等一系列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指导意见和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加强民生科技创新。围绕重点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建立了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努力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进一步加大民生科技的布局和支持力度,一批创新成果得到应用,为提升健康保障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这当中,突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

一是围绕重大疾病,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疾病防治需求,积极探索疾病发病机制,开发应用疾病防治的技术和策略,不断加强早查、早筛、早诊、早治的技术体系研究,研发出一批早期筛查方法、检测产品和诊治方案,并将技术推广到基层,有效提高和规范了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治能力。

二是针对重点人群,不断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健康保障。在生殖健康、出生缺陷防治、青少年近视、老年人常见疾病预防和综合干预等方面,加大科研投入,研发相应的技术和产品,编制了多部专门针对重点人群的诊疗方案和指南。

三是进一步推动前沿技术研发,并转化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精准放疗等10多个方向开展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突破。可利霉素、艾博卫泰、干细胞、CAR-T治疗等一批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也进入到临床应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不断满足临床需求,也对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围绕重大疫情,不断加强防控能力的提升。特别是通过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持续开展科研攻关,不断强化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和布局,系统构建传染病防控的科技支撑体系。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围绕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检测技术和产品、动物模型构建五大方向,持续推进科研攻关,应该说是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所以,科技在保障民生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围绕人民生活的美好向往,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布局,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任务之一。请问,科技部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围绕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还有什么样的考虑和安排?谢谢。

吴远彬:

谢谢记者的提问。生态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科技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作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系统部署生态环境的科技创新。专门研究制定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生态环境等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编制发布污染防治先进技术装备目录、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清单,引导全社会绿色技术升级。

二是大力推动污染防治的科技攻关。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10个重点专项,组织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系统组织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相关技术供给,自主研发的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污染物超低排放、污水资源化利用、土壤污染治理等多项关键技术及装备得到推广应用,促进了环境质量改善。

三是加强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在长三角三省一市选择典型高新区,组织开展污水近零排放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在深圳、太原、郴州等六个城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针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形成以科技为核心的系统解决方案。在珠三角探索臭氧与PM2.5协同治理,为全国同类问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刚才你也提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最近,我们多次调查研究,进行战略方面讨论,大家普遍认为,科技是保障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战略研究,目前正在制定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及科技行动方案,部署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新能源技术、碳中和共性技术、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艺技术、面向碳中和的前沿颠覆性技术等关键问题的研究和示范,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切实加强科技支撑。谢谢。

王志刚:

简单补充两句。碳达峰碳中和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实际上是一场大的系统性变革,涉及到材料、能源、环境等方面。从学科来讲是多学科,从技术来讲也是多领域,其意义不亚于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三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可能更加广泛。

关于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碳达峰碳中和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协调起来。我想只有依靠科技,还是我前面讲的,变不可能为可能,才能找到新的路径。把原本因为能源结构问题、材料问题、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带来的一些挑战,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才能使得我们的经济产业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向而行,协调一致,而不产生矛盾,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点上,科技部的工作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找到新的方法、新的答案、新的模式,使碳达峰碳中和与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相向而行,这也是我们行动方案、技术路线图等系统性顶层设计的出发点。谢谢。

陈文俊:

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否介绍一下未来科技部在此方面有怎样的规划?具体将会出台哪些重大工程和项目?谢谢。

王志刚:

谢谢你这个问题。科技部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立足自主创新,同时坚持开放合作,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水平。关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科技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搞科研,当然要不断地在科学上发现、探索,和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创新,各国科学家也是这么做的,中国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有目标导向,有问题导向,有需求牵引,有技术推动,各种方式来使得我们如何产生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技术如何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第二,我国在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生态等方面发展中需要的一些技术,还是有短板的,这些短板就是当务之急,我们要把它攻下来。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既要坚持目标导向和场景驱动,也要加强基础研究,使我们在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和自然规律方面掌握得更加全面系统。

第三,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全球化是大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下,我们需要国际合作,当然要以我为主。同时,我们这些技术也可以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以及科技成果。

最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既要“补短板”,也要“筑长板”。“补短板”就是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提出科学方法、科学答案。“筑长板”就是向前看,需要有预见性,甚至在“无人区”,我们要及早部署研究,使我们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最关键的支撑。

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规划布局方面,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面向2035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重要内容,明确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组织各方力量协同攻关。

在任务部署方面,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强化任务部署,对重点领域关键产业,补上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技术短板;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以及空天技术等前沿领域重点发力,建立技术长板,争取自主优势。要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及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既有目标导向也有不断探索。探索性的科技,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我们只有不断攻关,不断调整,逐步迭代循环,最终逼近正确目标。

在政策环境方面,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等机制,让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积极调动创新活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扩大开放创新,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我就回答到这儿,谢谢大家。

陈文俊: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本文选编自“国新办”,智通财经编辑:熊虓。

相关阅读

商务部: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跨境服贸负面清单

7月26日 | 智通编选

外汇局:上半年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稳健,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7月23日 | 智通编选

发改委副主任丛亮:2035年浦东新区将全面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

7月20日 | 智通编选

国务院:上半年央企累计实现净利润10232.1亿元,首次突破半年万亿大关

7月16日 | 智通编选

央行: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2.76万亿元,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范围有序扩大

7月13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