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速扩张。
最近,丰田(TM.US)和松下的合资公司PPES宣布,将提高在中国、日本工厂的电动汽车锂电池产能,其中位于辽宁大连的电池工厂计划今年投产,预计年产供40万辆混动汽车所需要的菱柱形锂电池。
韩国电池企业动作也很大。
LG南京江宁锂电池二工厂项目刚刚竣工,主要供应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年销售额为200-250亿元人民币,此前一工厂已正式投产并不断增设新产线,产能达27GWh/年。
一直以来,日韩企业都很眼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5年,工信部制定《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符合《规范条件》是获得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前提条件,而LG、SKI、松下等日韩电池企业没有进入白名单,宁德时代则从2017年开始连续3年拿下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冠军。
不过,随着工信部在2019年6月21日废止白名单,日韩电池企业又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
车企其实乐于和多个电池企业合作,因为过于依赖任何单一电池供应商,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动力电池生产
比如,LG低价竞得大众的动力电池合同,在供货稳定后,开始捆绑销售LG的汽车零部件并提高电池价格。
大众为了避免被动局面,就在北美选择了和SKI合作,在中国则选择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合作伙伴,来分散全球市场的风险。
又比如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除了跟韩国的LG、SKI合作,也选择跟中国的比亚迪(01211)、宁德时代合作。
为了保障电池供应,车企除了牵手不同供应商,也在成立合资公司,建设自己的电池厂,把电池生产完全握在自己手中。
通用(GM.US)、福特(F.US)、丰田等公司,目前都是选择跟日韩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建设自有电池生产厂以保障电池供应安全。
比如通用和LG成立了合资公司Ultium Cells,并在美国俄亥俄州建设了合资工厂,预计将于2022年生产Ultium电池。
另外一家韩国企业SK Innovation(SKI)紧随LG和通用,也宣布在美国建设第二家电池工厂,而且其第一家美国电池工厂甚至还没有完成建设,同时其还在不断扩大欧洲和中国工厂的产量。
SKI则在最近与福特签署了合资谅解备忘录,拟共同在美国组建名为“BlueOvalSK”合资公司,并在美国生产电芯和电池组,专供福特多款电动汽车。
日经新闻指出,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无法避免,未来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将会退出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尽管面对深耕中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没有十足胜算,但日韩企业依然还在不断尝试挑战,可以说,日韩企业已经挑起了全球动力电池战争的新阶段。
本文选编自“敲黑板”,作者:张超;智通财经编辑:庄礼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