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海外:2021Q1港股保险公司承保端如期复苏,投资端亮眼,继续看好优质标的

767 5月4日
share-image.png
兴业研究 兴业研究(CIB Research)创建于2015年6月,是兴业银行成员机构,以公司化方式发起设立,研究领域覆盖宏观经济、利率、汇率、大宗商品、大类资产配置、行业与信用等,旨在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研究支持、金融工程、数据挖掘等服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兴证海外”

事件:平安、国寿、太保、人保、中国财险、新华2021Q1业绩披露完毕,利润指标及寿险承保端如期改善,投资端表现亮眼,险企各有亮点。

点评:

险企归母净利润提升。2021Q1,平安、国寿、太保、新华、人保(含子公司中国财险)归母净利润合计807.0亿元,同比+27.6%,主要由于投资收益提升;各险企增速分化:国寿(67.3%)>人保(42.1%)>中国财险(40.7%)>新华(36.0%)>平安(4.5%)>太保(1.9%),由投资收益、保险准备金会计估计变更、寿险新单增速、产险承保利润等差异导致。其中,平安对华夏幸福进行了182亿元的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减少归母净利润100亿元;若剔除该因素,平安归母净利润同比+42.8%。同期,国寿调整精算假设而补提准备金,减少税前利润 73.3亿元。

人身险:如期复苏,太保、平安新单高增长。

——开门红及旧重疾销售窗口拉升保费。1)人身险总保费稳健增长。2021Q1同比增速为:新华(8.8%)>国寿(5.2%)>人保(2.6%)>太保(3.9%)>平安(-4.1%),新华及国寿均较多受益于续期保费拉动。2)太保、平安、新华的期缴新单保费增速高于同业。三家公司2021年开门红力度均同比加大,并受益于首月旧重疾险销售的时间窗口,新华代理人队伍扩充亦提振新单。2021Q1,太保代理人渠道期缴新单保费同比+49.5%;平安用于计算NBV的新单保费同比+23.1%;新华期缴新单保费同比+29.2%。3)平安NBV如期提升。2021Q1平安、国寿NBV分别同比+15.4%、-13.2%,主要由期缴新单保费增速决定;平安NBVM同比-2.1pcts 至31.4%,预期主要由于价值率稍低的开门红新单保费占比提升。

——代理人 “以质补量”是长期逻辑,银保渠道继续发展。1)近期代理人规模及产能承压,系因行业转型、疫情、返还型重疾险销售承压、普通代理人待遇偏低、替代性岗位兴起等因素交叉影响。2)2021Q1代理人规模小幅收缩,平安产能有所提升。截至2021Q1末,平安、国寿的个险代理人各为98.6、128.2万人,分别较年初-3.7%、-7.0%。推测平安代理人人均NBV提升,部分受益于开门红+旧重疾险销售窗口短期利好。3)代理人“以质补量”是长期趋势。我国存量代理人已占城镇人口1%以上;中高端寿险市场是未来NBV主要增长点,需要高素质代理人对接。4)银保渠道保费提升。受益于:银行的网点、客群和资信优势,居民保险意识提升及主动购险行为。2020年太平、平安、新华、国寿、人保的银保渠道期缴新单保费合计458.6亿元,同比+31.5%。2021Q1平安寿险已完成银保队伍改革与重组,NBVM提升;新华银保渠道期缴新单保费同比+78.0%。

产险:非车险提振保费,龙头公司承保利润提升。1)保费:依靠非车险拉动。2021Q1财险保费增速:太保(12.0%)>中国财险(6.2%)>平安(-8.8%),主要由非车险决定:太保(41.0%)>中国财险(18.3%)>平安(-8.8%)。车险综合改革拉低车均保费,新车销量增加则提振保费,Q1行业车险保费同比-6.2%。2)承保利润:龙头公司承保利润提升。2021Q1,中国财险和平安的综合成本率各为95.7%、95.2%,分别同比-1.4、-1.3pcts;中国财险承保利润同比+45.4%至38.97亿元,主要受益于信保业务赔付率下降;具体来看,中国财险的车险、商业非车险、融资性信保业务、政策性业务COR各为94.6%、93.2%、102.2%、102.1%。

投资:风格稳健,收益率提升。2021Q1险企抓住权益市场结构性行情、把握买卖时机,实现较多浮盈,总投资收益率为:新华(7.9%)>国寿(6.4%)>中国财险(5.8%)>太保(4.6%)>平安(3.1%);总投资收益额同比增速为:新华(74.1%)>国寿(43.3%)>太保(36.1%)>人保(34.3%)>中国财险(29.4%)>平安(-7.8%)。平安总投资收益率及收益额下降,部分由于对华夏幸福的减值计提。

展望及投资建议。2021年寿险整体弱复苏,预期友邦、平安、太保NBV低基数正增长;且友邦内地新市场开拓提振长期空间;平安综合金融平台优势突出,寿险改革利好长期发展;太保长青及长航计划、大健康及大养老布局均推动其向行业标杆靠拢;中国财险位居财险龙头,车险COR优于市场预期。建议投资者在当前估值低位把握中国平安、友邦保险、中国太保、中国财险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导致的资本市场波动;2)、保费收入增长不达预期;3)、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4)、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报告正文

1、2021Q1险企利润整体提升

2021Q1险企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2021Q1,各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新华(19.4%)>国寿(10.6%)>太保(9.4%)>平安(3.2%)>人保(2.9%)>人保(2.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国寿(67.3%)>人保(42.1%)>中国财险(40.7%)>新华(36.0%)>平安(4.5%)>太保(1.9%)。平安、国寿、太保、新华、人保(含子公司中国财险)2021Q1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07.0亿元,同比增长27.6%,主要由于投资收益整体提升。业绩分化主要由寿险新单增速、产险承保利润差异、投资浮盈实现节奏、保险准备金会计估计变更等因素导致。其中,2021Q1,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的表内风险敞口较稳定,平安进行了约三分之一、折合182亿元的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减少归母净利润100亿元;若剔除该因素影响,平安2021Q1归母净利润增速达42.8%。同期,国寿调整折现率、死亡率及发病率等精算假设,致使准备金计提额度增加,合计减少税前利润 73.3亿元。

2、人身险:如期复苏,太保、平安新单高增长

2.1、开门红及旧重疾销售窗口拉升新单保费

2021Q1人身险保费如期提升。按银保监会口径,2021Q1,人身险公司保费同比+8.3%至14,186亿元;其中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保费各为11,636、2,384、166亿元,分别同比+7.8%、+12.3%、-4.3%。按照各公司财报口径,2021Q1,国寿、平安、太保、新华、人保分别实现3,239、1,776、954、634、679亿元的人身险保费,同比增速为:新华(8.8%)>国寿(5.2%)>人保(2.6%)>太保(3.9%)>平安(-4.1%)。新华及国寿均较多受益于续期保费拉动;主要险企均受益于2021年开门红推进力度加大(自2020年9月开始,陆续发布开门红产品形态,开门红时间整体提前、推进力度加大,且保费主要计入2021Q1)、新旧重疾险产品过渡在首月带来的销售时间窗口、上年疫情管制带来的低基数;而新冠肺炎导致的保险消费需求释放放缓,则对新单保费有一定压制效果。上市险企3月单月保费增速环比回落,主要由于年初销售高点对需求端的消耗、代理人队伍休整。

从新单保费来看,太保、平安、新华的期缴新单保费增速高于同业。三家公司2021年开门红力度均同比加大,新华代理人队伍扩充亦提振新单保费。其中,太保2021Q1代理人渠道期缴新单保费同比+49.5%至144.5亿元;平安2021Q1用于计算NBV的寿险健康险新单保费同比+23.1%至605.3亿元;新华2021Q1期缴新单保费同比+29.2%至104.8亿元,其中十年期及以上期缴新单保费同比+18.7%至24.0亿元。另有人保人身险期缴新单保费同比+2.8%至145.8亿元,子公司人保寿险、人保健康的期缴新单保费分别同比+7.3%、-19.6%。国寿新单保费高基数下滑。此前,在同业公司淡化开门红背景下,国寿加大开门红力度、收效显著,因此2020Q1新单保费基数高;在2021年开门红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2021Q1国寿期缴新单保费同比-10.2%至682.8亿元,其中十年期及以上期缴新单保费同比-22.5%至196.6亿元。

2021Q1平安NBV如期提升。平安及国寿披露2021Q1寿险健康险新业务价值数据,分别同比+15.4%、-13.2%,整体符合预期,主要取决于期缴新单保费增速。其中,平安2021Q1的新业务价值率同比-2.1pcts至31.4%,预期主要由于价值率稍低的开门红新单保费占比有所提升。

2.2、代理人队伍“以质补量”是长期逻辑,关注银保渠道动向

代理人渠道是寿险销售的核心渠道,面临转型压力,“以质补量”是长期逻辑。1)2020年规模及产能承压。从规模人力来看,截至2020年底,平安、国寿、新华、太保、人保、太平的代理人人数分别为102.4、137.8、60.6、74.9、41.4、38.1万, 6家险企代理人合计455.2万,同比-6.2%。从代理人产能来看,2020年主要险企代理人产能承压,一是新冠肺炎对居民收入增速以及线下会面代理人的意愿产生持续性影响,二是保险消费意识转变+医疗险、惠民保发展,重疾险销售承压。按各险企口径,2020年,新华代理人月人均综合产能同比-22.7%至2,617元;太保代理人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22.6%至3,259元;平安代理人人均年度新业务价值同比-28.4%至40,688元;人保寿险营销员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同比-19.8%至2,742元,月人均寿险新单数量从1.18件下降至0.79件。2)2021Q1代理人规模小幅收缩,平安产能有所提升。截至2021Q1末,平安代理人为98.6万,较年初-3.7%。截止同期,国寿总销售人力为135.7万,较年初-6.9%,其中个险销售人力128.2万,较年初-7.0%。在代理人队伍小幅收缩背景下,平安首季NBV双位数正增长,推测其代理人产能提升,部分受益于公司恢复开门红力度及首月旧重疾险产品销售窗口。

3)代理人队伍“以质补量”是长期逻辑。一是我国存量代理人占城镇人口1%以上,已高于发达寿险市场水平;而替代性岗位兴起亦使普通代理人岗位的吸引力下降、增员难度加大。2020年平安代理人人均月收入同比-8.2%至5,793元,甚至低于2016年的6,016元,薪酬吸引力下降。快递员、外卖骑手、短视频主播等新业态职位吸纳就业,亦对普通代理人职位产生替代。二是居民保险意识提升、信息不对称程度下降,高价值率产品销售承压。此前居民保险意识偏弱,青睐保障与储蓄功能绑定的产品,如返还型重疾险,相对复杂的产品结构亦使险企获得超额定价空间。近年居民保险保障意识提升,对纯保障的医疗险、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接受程度提高;大众客群关注产品性价比,线上保险比价平台兴起,使原来超额定价的保障型产品难销售。三是市场分层,中高端寿险市场是主要增长点,需要高素质代理人对接。契合大众客群理财需求的普通储蓄型保单价值率整体偏低;契合大众客群保障需求的惠民保、互联网医疗险产品的价值率亦明显低于重疾险产品。在此情况下,定位中产及以上客群的保险财富管理、大健康、大养老赛道是险企NBV的重要增长点,而对接此类客户需要高素质代理人。

关注银保渠道前景及险企动向。1)银保渠道的核心优势仍在、相对优势提升:一是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核心,保险集团控股银行亦利于银保渠道成本管控,如平安控股平安银行,国寿控股广发银行;二是银行具备网点、客群和资信优势,银行可将保险产品作为客户理财规划或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三是居民保险意识提升、消费者迭代使银保渠道的相对优势提升。代理人渠道的一大优势是在线下主动触达客户,并对客户进行保险意识教育;随着居民保险意识的提升、80及90后逐步成为购险主力,预期后续投保人主动在银行网点购买保险的可能性提升;在普通代理人招募及留存难度加大背景下,银保渠销售长期储蓄型保单的相对优势提升。2)2020年银保渠道表现亮眼。按中保协口径,2020年银保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同比增长12.6%至10,108亿元,占人身险公司保费的31.9%;其中期缴新单保费同比+10.9%至2,249亿元。按各公司财报口径,2020年险企银保渠道人身险期缴新单保费同比增速为:太平(60.8%)>平安(50.3%)>新华(36.0%)>国寿(26.1%)>人保(10.3%),均实现双位数正增长;5家公司银保渠道合计实现458.6亿元期缴新单保费,同比增长31.5%;其中平安银保渠道坚持价值经营导向,强化科技赋能,通过升级产品与科技降低疫情影响,带动该渠道NBV同比+35.1%。3)202Q1银保渠道继续发展。2021Q1,平安寿险坚持价值经营导向,对“渠道+产品+科技”策略进行重新定位和升级,已全面完成银保队伍的改革与重组;银保渠道专属的科技、产品、运营体系已初步搭建,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新业务价值率得到提升。新华银保渠道以趸促期,2021Q1银保渠道期缴新单保费同比+78.0%至24.2亿元,在上年高基数之上,2021Q1银保趸交保费同比-4.2%至106.5亿元。

3、财险:非车险拉升保费,龙头公司承保利润提升

车险保费承压,非车险高增长,险企表现有所分化。1)行业表现符合预期。2021Q1,全国财险公司保费同比+5.8%至3,809亿元;其中车险、非车险保费各为1,818、1,991亿元,分别同比-6.2%、+19.8%;细分险种增速为:健康险(31.5%)>意外险(30.4%)>责任险(29.9%)>农险(27.4%)>家财险(23.4%)>工程险(21.0%)>企财险(11.9%)>车险(-6.2%)>保证险(-31.1%)。健康险、责任险、农险延续高增长态势,主要险企继续压缩融资性信保业务,致使全行业保证险保费大幅下降。2)龙头公司保费受非车业务拉动。2021Q1,中国财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财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356、662、437亿元,增速为:太保(12.0%)>中国财险(6.2%)>平安(-8.8%);其中车险增速为:中国财险(-6.7%)>太保(-7.0%)>平安(-8.8%);非车险增速为:太保(41.0%)>中国财险(18.3%)>平安(-8.8%)。险企车险保费整体承压,系因车险综合改革致使车均保费下降20%以上,而新车销量提升对保费有一定提振效果。非车险保费增速分化是险企财险保费增速分化的主要原因。健康险、农险、责任险等驱动太保非车险增速领先同业,平安非车险增速下滑部分由于压缩保证险业务。

龙头公司承保利润提升。承保利润方面,随着险企低价值率融资性信保业务逐渐出清,信用保证险的赔付率及综合成本率明显回落;车险综合改革致使车险费用率下降、赔付率提升,在上年低基数(2020Q1疫情管制期间车险出行及出险率下降,致使赔付率和综合成本率下降)之上,2021Q1龙头公司的车险综合成本率略有提升。从两家披露季度COR数据的险企看,2021Q1,中国财险和平安的综合成本率各为95.7%、95.2%,分别同比-1.4、-1.3pcts。其中,中国财险的赔付率同比+4.0pcts至70.3%,费用率-5.4pcts至25.4%,综合成本率结构优化;其承保利润同比+45.4%至38.97亿元,主要受益于融资性信保业务赔付率下降。具体来看,2021Q1,中国财险的车险、商业非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4.6%、93.2%,分别实现31.62、10.87亿元承保利润;融资性信保业务、政策性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分别为102.2%、102.1%,分别实现0.30、3.22亿元的承保亏损,但融资性信保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已同比大幅回落。

4、投资:资产配置风格稳健,投资收益表现亮眼

保险资金大类资产配置结构稳中有变,上市险企投资风格整体稳健。从行业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3月31日,中国内地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8%,较年初增长3.7%。其中,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其他投资(非标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各为2.8、8.2、2.9、8.6万亿元,占比各为12.3%、36.7%、12.8%、38.3%,占比较年初依次变动+0.30、+0.06、-1.00、+0.64pcts;在一季度大盘波动背景下,全行业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配置比例略有下降。

从险企数据来看,2021Q1,主要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为:新华(7.9%)>国寿(6.4%)>中国财险(5.8%)>太保(4.6%)>平安(3.1%),总投资收益率同比变动幅度为:新华(2.8pcts)>国寿(1.3pcts)>中国财险(1.1pcts)>太保(0.1pcts)>平安(-0.3pcts);总投资收益额的同比增速为:新华(74.1%)>国寿(43.3%)>太保(36.1%)>人保(34.3%)>中国财险(29.4%)>平安(-7.8%)。险企总投资收益率及收益额整体提升,在资本市场震荡背景下体现出良好的投资能力。其中,新华及国寿表现亮眼,系因灵活把握固收类资产配置节奏和久期策略,并在控制权益风险敞口的前提下把握投资机会及浮盈实现节奏。平安总投资收益率下降,部分由于对华夏幸福计提了三分之一、合计182亿元的减值准备。

5、港股优质保险标的值得长期性战略配置

港股险企2021Q1年业绩各有亮点。平安寿险健康险NBV同比+15.4%;太保寿险新单保费同比+35.9%(其中代理人渠道期缴新单保费+49.5%)、非车险保费同比+41.0%;中国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同比-1.4pcts至95.7%(其中车险COR仅94.6%),承保利润同比+45.4%;国寿总投资收益率同比+1.14pcts至6.44%,总投资收益额同比+43.3%;新华总投资收益率同比+2.8pcts至7.9%,IS表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74.1%。

港股保险板块的整体股价及估值主要受大盘走势、长端利率、新单增速及质量、长期成长空间预期、政策环境影响。近期市场对保险股的担忧主要是大盘波动和3、4月寿险新单销售不佳,而车险综合改革亦压制市场对财险标的的预期。我们认为,近期寿险新单增速下降是年初开门红及旧重疾产品销售窗口带来首月新单较高增长后的中短期回调,而龙头公司车险承保利润持续优于同业并在长期内受益于车险综合改革。此外,中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目前在3.2%左右波动,信保业务亏损已大幅下降且部分险企该业务已扭亏为盈,政策亦释放金融开放的利好消息,保险股基本面整体向好,不利因素已被市场充分认知。在当前估值水平下,优质标的配置价值提升。

展望2021年全年业绩及长期发展趋势,我们看好平安、友邦、太保、中国财险基本面;同时,市场倾向给予优质标的更高估值,我们亦看好四家公司的长期投资逻辑。财险龙头标的规模优势显著,利源结构的稳健性及新业务价值的成长性是寿险标的溢价估值的基础;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具备市场化公司治理及激励机制的保险公司更受机构投资者及外资青睐。中国平安具备综合金融平台优势,友邦保险是中高端寿险赛道的标杆险企,中国太保的股权结构、发展战略、产品布局向好,中国财险龙头地位稳固,车险承保表现略超市场预期。

——中国平安(02318.HK):短期业绩改善,长期看好综合金融平台优势和寿险改革

从存量逻辑来看,平安具备联席CEO制度、寿险财险双龙头地位(且寿险高线城市市占率第一)、产品及渠道创新能力、综合金融及科技平台优势,ROE内资险企领先,是行业标杆;2019年以来的管理层变动及寿险改革短期压力的影响减弱。我们一是看好平安2021年业绩改善情况,业绩低基数+恢复开门红力度+长期医疗险获客+平安六福等产品布局(保障型产品性价比提升),2021年NBV有望双位数正增长;信保业务已于2020H2扭亏为盈;2021年计提华夏幸福减值则降低表内风险。二是看好平安五大生态圈建设、综合金融平台优势(含银行渠道资源)、交叉获客、资源整合能力及对公司业绩的长期拉升作用。2021年4月30日,平安公告称其将投资方正集团重整项目,平安人寿将用自有资金以370.5至507.5亿元对价受让新方正集团51.1%至70.0%股权;此次拟收购的是原方正集团下属优质保留资产出资设立新方正集团,不包括原有不良资产,风险较低;并可进一步深化平安的医疗健康产业战略布局,加快构建“线上+线下”医疗健康生态圈。参照此前经验,平安曾于2003至2011年三次收购银行以建立综合金融平台,于2016年收购汽车之家以打造汽车生态,均收效显著。三是预期寿险改革2021年成效相对有限,但存在长期利好。平安寿险改革聚焦渠道+产品+经营升级,顶层设计已于2020年基本完成,目前进入全面推广实施阶段;寿险改革方向明确,拓展中高端市场潜力。

——友邦保险(01299.HK):看好2021年业绩改善情况及长期发展空间

我们看好友邦2021年业绩改善情况及长期发展空间,预期未来三年NBV年复合增速可达15%以上,高于内资险企。一是友邦核心竞争壁垒高筑(明确的中高端寿险赛道定位+高素质代理人渠道优势),持续收割亚太地区18个市场的人口及行业发展红利。二是2021年业绩改善的确定性强。在公司2020年较低业绩基数背景下,友邦目前主要市场整体上疫情管控良好,利好代理人渠道新单销售。中国内地为第一大市场,2021年内地业务受益于2020年新入职代理人的双位数正增长。东南亚市场已在2020H2强劲复苏。中国澳门在2020年9月底恢复中国内地旅客个人游计划后,内地访客新单保费反弹。我们认为内地居民利用离岸保单进行资产跨区域配置的需求依然旺盛,同时不排除2021Q4中国香港放宽内地访客入境的可能性,届时友邦中国香港的离岸业务将得以恢复。业绩低基数+渠道优势持续+2020年逆势招募代理人+疫情影响减弱,我们预期2021年友邦的新业务价值双位数正增长。三是预计未来5年友邦中国内地新市场有序开拓,提振长期成长空间,并提高市场预期。友邦中国内地分转子,公司拟拓展10至12个新的省份市场,预期潜在客群是此前7 个内地市场的4倍。2021年4月四川分公司已开业,预期2021年友邦还将在内地拓展一至两个新省份市场。

——中国太保(02601.HK):长航计划落地,看好健康及养老业务布局

太保经营风格稳健;2020年发行GDR并引入基石投资者SwissRe,在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股权结构相对分散,管理层自主权较高;公司的分红率水平较同业领先,2012至2020年的派息比率均在39%以上;近期非车险高增长。我们预计太保寿险新单2021年低基数改善,2021年全年NBV正增长,看好长青计划与长航计划、健康及养老产业链布局。一是长青计划在太保寿险及产险试点以加强核心员工激励;公司引入友邦集团前区域CEO蔡强作为太保寿险总经理(首席执行官),蔡强曾任友邦保险区域首席执行官、友邦中国CEO,兼具国际化和本地化保险机构管理经验;预期将促进寿险价值转型及核心城市业务发展。二是代理人新基本法于2020年12月发布以加强绩优人力建设,2021年1月提出的长航计划强调线上获客、客户经营、保障型产品及服务升级。三是太保大健康战略持续推进,2020年8月发布的《2020-2025年大健康发展规划》完善顶层设计;8月率先上新长期医疗险产品;9月与瑞金医院签署互联网医院合作协议;2021年3月银保监会批复太保安联更名为“太平洋健康保险”,有太保集团全资控股(安联集团退出);2021年4月27日,由太保寿险首席承保的“沪惠保”正式发布,至此,太保寿险作为主承保单位的惠民保项目已涵盖宁波、淄博、衢州、绍兴、舟山、上海等地,利好品牌宣传。四是养老产业加速布局,目前已有9个太保家园项目在成都、杭州、厦门、大理、上海、南京、武汉、北京8市落地并自2021年开始陆续开业。

——中国财险(02328.HK):稳居财险龙头,看好ROE表现及长期投资价值

中国财险是PICC的核心成员和标志性主业,稳居财险龙头,费用率、综合成本率低于同业。我们一是看好中国财险的ROE表现,预计未来三年在12%以上。财险公司ROE受综合成本率影响大,受保费增速影响稍小。综合成本率方面,公司的信保业务赔付压力已大幅下降,车险持续承保盈利,预计2021年COR下降;保费方面,2021Q1中国财险的车险保费同比下降6.7%,预期在车均保费下降、汽车保有量提升、商车险投保率提升等因素交织作用下,全年车险保费降幅在12%以内;叠加非车险保费增长,预期全年财险总保费正增长。二是看好中国财险的长期投资价值。财险公司的规模效应、盈利能力的龙头效应显著,中国财险的网点、品牌、渠道优势突出,费用率持续低于同业,同时受车险市场化定价的长期利好。财险公司由于负债端可实现承保盈利(也即负债成本为负),因此经营状况受未来利率及投资收益波动的负面影响较小,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6、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导致的资本市场波动;2)、保费收入增长不达预期;3)、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4)、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智通财经编辑:韩永昌)

相关阅读

摩根大通增持药明康德(02359)约93.38万股,每股作价约181.11港元

5月4日 | 肖顺兰

火币科技(01611)旗下香港信托公司注册成立 未来可提供资产托管及信托服务

5月4日 | 千山

瑞银: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国燃气(00384)提供并购机会,维持“买入”评级

5月4日 | 玉景

天风证券:王一博带货效果突出,巩固安踏(02020)运动休闲领域优势

5月4日 | 天风证券